水稻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分析及研究展望
2021-12-28韦丽华
韦丽华
(鹿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鹿寨 545600)
0 引言
我国是重要的水稻大国,应该加强对水稻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制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机制,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的水稻产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并且阐述了保证水稻生产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1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我国是重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同时水稻也是许多人的主食,因此,稻米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食品安全与社会的稳定。通过对大米产品的检测和认证来保证大米的安全,在普通大米出厂时要经过观察,观察外观、水分、杂质等情况。大米包括多个种类,如无公害大米、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这些大米种类都要满足上述的检测要求,同时还要通过其他的指标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进入市场。产品检测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为大米进入市场提供安全保障,并且市场监督管理还需要完善。但是有些大米经营者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经常出现大米安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增加了人们对大米安全的控制意识。在大米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源头控制能够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稻的种植过程也是保证水稻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影响水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一些问题大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出现就是在水稻种植时开始,尤其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也是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质量安全控制,可以减少问题大米的出现,禁止问题大米流入市场。本文就水稻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阐述,同时论述了质量安全控制的措施。
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
水稻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和生产环节都存在着威胁水稻质量安全的危害因子。在水稻秧苗期,存在的危险因子包括病菌、重金属、化学污染、病虫害等,应该加强对晒种环节的控制,做好选种和种子的浸泡,并且对种子进行催芽和消毒处理,减少病害的出现。在水稻移栽时期,可能会受到病菌和化学污染,应该做好科学的灌溉和施肥管理;在水稻分蘖时期,可能出现化学污染或者重金属等危害因子,应该采取生物防治措施,科学的水肥灌溉管理措施。在水稻孕穗期,会遇到化学污染和重金属,通过科学的生物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在水稻抽穗期,也应该做好肥料和灌溉管理工作;在水稻收获期,容易出现病虫害和霉变等危险因子,应加强对农业收割器具的使用,重视仓库的环境,及时的收获,加强对水稻运输环节的管理。在水稻收获完成之后,应该对秸秆采取还田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可知,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和灌溉等因素的控制,尤其重视对质量的控制,如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的灌溉施肥管理方式等。在秧苗期,要做好种子的浸泡工作,能够消灭种子中的病菌,促进种子发芽,做好秧田环境的控制工作,为后期秧苗的管理以及稻米的安全奠定基础。在移栽期,应该做好对投入品的管理工作,判断准确的收获时机,加强对农业收割机械设备的管理,定期清洁机械设备,为水稻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提供保障。在投入品的使用方面,必须严格的遵守使用规范,使用规范是保证水稻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的基础。现阶段,我国水稻的耕种方式有多种,包括直播技术和移栽技术。直播技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减少了育苗环节,但是在大田播种之后很容易受到老鼠和鸟雀等危害,同时还需要采取拌种处理措施,使用的药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稻米的质量安全,在直播技术中,加强对肥料和药物的控制,减少药物残留,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度的影响。
3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发展方向
3.1 把握生育进程,控制水稻的质量
正确的判断和把握生育期能够保证水稻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目前主要的水稻生育期的判断方法为叶龄模式,是现阶段常见的水稻生育期的判断方法,通过利用叶龄模式能够调节对水稻的肥料和灌溉的管理,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此种模式下出现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三定”栽培技术等。但是在应用叶龄模式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病虫害对水稻不同时期生长阶段的影响的研究比较少。
3.2 投入品的综合控制
3.2.1 水稻品种。水稻品种是影响大米安全和产量的主要条件,科学的选择水稻品种能够有效的控制水稻的安全,可以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科研机构能够研究出更多的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如转基因技术,但是该技术可能会带来非预期的变化。此外,除了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还出现了新科技如纳米技术也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是有些高新技术可能对农业的生产存在潜在的危害,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3.2.2 肥料。第一,肥料的种类。肥料中还有许多重金属物质,是大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肥料中的成分也可能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原有的土壤状态,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水稻根部吸收,应该严格控制好肥料的成分,按照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使用肥料,并且要不断的完善地方的肥料使用标准,加强对地方肥料管理体系的建设。选择肥力效果强同时对水稻安全生产影响小的肥料产品。第二,肥料的用量。科学的把控肥料的使用量也能够减少肥料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因为过度的使用肥料不仅不会增加产量,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相关的研究显示,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不增加肥料的条件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能够减少污染。可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中所需要的肥料的成分比例。第三,肥料的不同使用方式。有些肥料采取叶面喷施、蘸根、浸种等,有些肥料采取淋施和喷灌施的方式,应该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水稻不同器官所造成的影响,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3.2.3 灌溉水。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水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水稻安全的重要因素。灌溉水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也影响肥料的使用效率。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不同的灌溉方式会影响水稻的籽粒重量,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可以和农药共同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对灌溉和排灌设施的研究,充分考虑灌溉对水稻安全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3.2.4 农药。有机水稻在生产的过程中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其他的水稻品种可以适当的使用化学农药,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农药的安全性,综合考虑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农药使用次数以及残留量。农药残留量会随着食品安全标准的调整和贸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不同生育区所需要的农药种类、使用次数和使用方式都存在差异性,同时都是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此外,气候变化和种植方式等也会影响农药的使用,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对安全农药的研发力度,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水稻产品的农药残留,重视对新型无污染农药的研发和推广是当下最主要的任务。
3.3 生产过程信息采集与共享技术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推动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率,通过这些智能终端产品能够有效的收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让更多的农户和检测部门等可以更好的了解农产品质量的可控性,追溯农产品的来源。此外,要加强对便携检测设备的开发和研发力度,重视推广,推动检测方法的完善。
3.4 安全生产审核制度的建立
为了有效的控制水稻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应该建立安全生产审核制度,提高政府的监督管理力度,明确各个生产单位的责任,对水稻进行安全生产审核。通过对水稻安全生产审核能够明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提出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措施,能够开发出安全、高产和环保的生产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审核应该由当地的农业部门负责,对当地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农业单位进行推荐性审核,而对发生过安全事件的农业生产主体进行强制性的审核。要为广大的种植户提供农产品安全生产审核的咨询服务,由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单位共同完成。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安全生产审核制度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同时能够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此外,为了建立和落实农产品安全生产审核制度,应该加大对理论基础的研究,让农产品安全生产审核制度落到实处。
3.5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调查研究显示,有的水稻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比较差,社会责任感不强,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此,应该让更多的种植户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增加社会责任感。此外,增强对我国稻米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挖掘稻米文化来提高农户的社会认知和道德责任感,从而积极提高水稻安全生产水平,让更多的人们珍惜粮食和杜绝浪费。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稻产业开始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农场和家庭农场。然而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影响一些质量安全因素,需要提高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技术,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审核制度的建设,提高种植户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为推动稻米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