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城市小区绿化

2021-12-2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9期
关键词:绿化居民景观

王 军

(马牧池乡人民政府,山东临沂 276315)

1 小区绿化的走向

1.1 设计人性化,打造“有品质”的美好家园

小区建设伊始,设计者就得要考虑居民对生活环境生态化、自然化的绿化要求,即小区的景观建设和绿化必须符合居民的生活和休闲娱乐的和谐统一和相互协调,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品味随着生活物质水平逐步的提高而提升,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生活的需求自然而然地会增加——“温饱思淫欲”,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小区绿化,不但要美观,还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体现人本效应,只有了解了人们的内心的需要,以人为本,打造“有品质”的美好家园,想法设法怎么使绿化效果更符合居住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达到让居民满意的效果,这才是小区绿化的初衷和根本。

1.2 坚持科学发展

过去人类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过人类也尝到了破坏环境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苦果。好在人们能及时刹车,部分学者和环保人士在1980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随后中国也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所以,现在的小区绿化建设必需要用“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合理地规划呈现景观风貌、空间格局,使绿化空间分布合理,功能效应和生态效应相统一,使绿化景观不但符合生态要求,还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方便于人们休闲娱乐和身心放松,驱走工作一天的疲劳与疲惫。

1.3 居住小区的生态化、自然化

在城市里生活工作的久了,大部分人渴望在工作之余到园林绿化地带或者湿地公园等地休闲、放松一下。由此不难看出,在生活富足之后,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呢?为此,小区的建设和绿化如何更美观、健康的理念就成了现在绿化的课题——将生态化和自然化同居住区相结合,把生态和自然送到小区居民身边并加以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去处。

2 合理利用小区绿空间

2.1 空间利用最大化

一是小区在建设之初,小区绿化首先要保证符合国家绿化标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等规章的规定,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即绿地与规划用地面积之比,不应低于30%,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也需要不少于70%,因此道路、地坪、建筑设计等占地面积不能大于30%,甚至这个率越小越好。硬质化的东西少了,那么绿化的面积自然而然的就会加大了。

二是对于高楼林立的小区,立体绿化和楼体绿化也是必须考虑的。屋顶和楼体绿化既能增加绿化率,又能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降温和调节空气;既能增加艺术效果,又能使居民更加贴近自然。屋顶绿化可以以花草为主,墙面绿化可以采用铁信(爬山虎)和五叶地锦等绿植。

2.2 合理规划停车区

2.2.1 因地制宜。在规划停车区时,应综合考虑。有地下停车场的,地面上尽量不再规划设计停车位,把空间尽量留给绿化使用;没有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车位时以居民方便、便捷为主,并同小区的居民的公共空间相结合,保证既能使群众方便,又能让环境优美。

2.2.2 协调一致,布局合理。车位的规划设计布局要尽可能的与区域总体规划相一致;尽量不要妨碍交通和宅前空地;远离公共场所,确保居民的出行安全;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规划设计,并预留一定的量来满足新增车辆的需求空间。

2.3 尽量保留小区原始风貌

有些小区在建设时,对于绿化工作一般没有设计图纸,只有初步的计划,等楼房主体完工后,再考虑如何绿化,无非就是将原有的自然山头铲平、池塘填平,将原有的植被砍伐,再在平地上建设、绿化。这样就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更容易形成千篇一律,没有美感,效果也非常差。因此,在小区建设之初,就应该结合其现状进行建设,因地制宜,利用好现有地形地貌,争取达到投入少、维护简单的最佳效果,使小区更有亲和性和归属感,具有功能性、生态性和实用性。

2.4 硬质景观布置

在景观路、石雕、娱乐设施等硬质景观的设计安排上,必须对其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在绿化面积最大化的同时,加以考虑人的因素,因为所有的绿化工作是围绕着人去做的。有了人,绿化才显得有意义,缺少了人的参与,绿化的再好、再漂亮那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凸显出了景观路、娱乐设施等硬质景观空间合理分布的重要性,因为硬质景观正是在绿地中聚集人群的必要,没有了景观路和娱乐设施,光有绿地那也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的。比如,可以合理设置座椅、摇椅、秋千等设施;如果空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设置健身器材和小广场以方便群众的集体活动。

2.5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2.5.1 尊重大多数居民点意见。小区绿化,应当把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品质生活和需求需要作为出发点,在对绿化植物种类进行选择时,尽量选择与大多居民习俗相符合的植物进行搭配,这样才能使小区的绿化效果更具有亲和力归属感和认同感。切记不能栽植松柏类绿化植物,否则会使整个小区有种阴森森的感觉,表面上好像绿化很好,但是让人们有一种到了坟地的感觉,居民不易接受。试想一下,晚上独自一人走在坟地里是什么感觉?所以,采用松柏类空气绿化虽好,但给人的感觉不行,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对于常绿植物可以选择以下品种:如广玉兰、桂花、女贞、火棘、石楠、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竹子等;落叶乔木:如柿子树、榆树、银杏、垂丝海棠、紫荆、红枫、榆叶梅、樱花、腊梅等;灌木类:如金钟、迎春、红叶小檗扶芳藤水蜡等;草本植物:如牡丹、玉簪、鸢尾、吉祥草、野菊花、石竹子花等。

2.5.2 以植物造景为主,采用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植物造景强调在设计和建成效果上展示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小区绿化时应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的绿化模式。

乔木的合理应用在小区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娱乐休息和身心健康。在对乔木的选择上,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在整个小区绿化中所占的比重,在北方一般约为3:7的比例。常绿乔木四季枝繁叶茂,且厚重质感;落叶乔木枝干古朴、树形迷人。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相互搭配使整个的绿化地色、形、韵兼备,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四季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景观各不相同;而常绿乔木多姿多彩,能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季感受生命的顽强,是我们北方小区的冬天的珍稀佳景,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

2.6 小区中植物的合理布置

2.6.1 小区绿化植物的搭配,应该注重其层次的合理性,不同的搭配方式,会显现出不同的观赏效果。充分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以布置出高、中、低三个层次,让人觉的更加自然。一般情况下,乔木:灌木:地被的比例约为1:3:6,绿植种类也要多种多样,不要太单一。小区的绿化也要注意运用色块的合理组合,色块布置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做出各种图形图案,满足快速绿化的要求,同时后期养护相对简单,平时做好定期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另外,合理运用色块,可以让人们感觉更舒适。春赏花,夏乘凉,秋观果,冬见绿。既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又能达到步移景异的良好效果,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2.6.2 主体建设。每个小区绿化都应该有各自的特点,也就是说必须有其主景观,这个主景观既可以是水池、水塘,也可以是假山,还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能获得小区居民的认可。

2.7 后期养护

2.7.1 草坪。草坪要经常进行修剪,常年保持完美、平整;浇水时尽量浇透,夏天根据天气情况应每天一次,其他季节3天/次;及时拔除杂草;可根据长势撒使肥料,使草能均匀生长;注意定期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

2.7.2 乔灌木的养护。一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和功能来修剪;二要了解不同树木种类的修剪特点及技术要求;三要采取因地制宜、因树修剪的原则,做到合理修剪;四要做到修剪时间尽量选择在冬、秋两季,常绿植物可以在1~3季度生长期修剪。

3 结语

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减少生活工作压力,所以小区绿化的功能需具备以下好处:固土吸尘;降低温度,调节空气和气候;蒸发水分调节空气湿度;除去有害细菌;吸收CO2、SO2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遮光,防止紫外线伤害人的皮肤;降低噪音污染;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的生活等,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有回归自然地感觉,由此可见小区绿化对我们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断进取,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

猜你喜欢

绿化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火山塑造景观
石器时代的居民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沙湖立交绿化
春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