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浅谈古浪县脱贫攻坚的成效与后续举措

2021-12-28李晓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浪县攻坚监测

李晓敏

(武威市古浪县委党校,甘肃武威 733100)

0 引言

近年来,甘肃省古浪县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施策,全面落实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五大任务”,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年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经省政府批准,古浪县整体退出贫困县序列,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

1 古浪县脱贫攻坚的做法和成效

1.1 严格落实挂牌作战机制,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2020年,古浪县认真落实脱贫攻坚挂牌作战机制,对2019年剩余的64户232名未脱贫人口,安排35名县级干部“一户一策”包抓帮扶、分类施策,逐人逐户落实帮扶政策。对2 465户9 013名“边缘人口”和“脱贫监测人口”,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挂牌作战,重点突破,精准施策,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合力攻坚。由于目标明确,到2020年底,这些重点贫困户全部脱贫,全县攻克了深度贫困堡垒。

1.2 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全面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古浪县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住宅建设年、产业培育年、达标提质年、巩固提升年行动,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行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重点领域任务全部达标清零。义务教育方面,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学生,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基本医疗方面,22所乡镇卫生院、315所村卫生室全部按标准完成基础设施配套、诊疗机构设置和医务人员配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住房安全方面,持续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全县78 910户农房全部完成鉴定;改造提升农村土坯房、累计新建或改建农户房屋数占总户数的59.5%,实现所有农户“住无危房”目标。饮水安全方面,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75%。成立工作组开展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普查,持续摸排整治冬季冻管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冬季用水的通畅。

1.3 持续推进专项提升行动,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力度,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

1.3.1 产业扶贫方面。制定奖补方案,扶持发展“十大”产业、“五小”产业,落实奖补资金。整合资金实施重点农业项目115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借助八步沙“六老汉”时代楷模影响力,着力打造“八步沙”牛、羊、溜达鸡、肉苁蓉、枸杞、蔬菜等区域品牌,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9个。

1.3.2 就业扶贫方面。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实行外出务工劳动力“一人一案”台账式管理,输送2 410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至2020年底,古浪县共输转劳动力8.8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7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22亿元。落实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岗就业奖补资金2 396人1 086.66万元,占计划任务120%。组织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7 052人,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并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35人。全县79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吸纳劳动力2 785人。绿洲小城镇引进甘肃保罗服饰有限公司建成服装加工车间,安置移民区劳动力600多人。

1.3.3 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重要指示,举全县之力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绿洲小城镇和12个移民新村,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1.53万户6.24万人。高标准编制安置区建设规划,坚持移民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一步到位实现搬迁群众由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到现代城镇化生活的转变。在移民区共开发农业和生态用地0.83万hm2,搬迁群众按照人均0.12 hm2标准平整分配产业用地。实现搬迁群众户均达到2种以上增收产业全覆盖,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 630元,较搬迁前提高了4.5倍,走出了一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新路子。

1.3.4 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扶贫方面。天津市蓟州区落实帮扶资金5 900万元,18项帮扶协作项目全部建成,完成投资5 147万元,完成消费扶贫1 455.3万元。中国化工集团落实帮扶资金及物资折价1 122.38万元,完成消费扶贫1 660.72万元。

1.4 深化帮扶工作,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一是,驻村帮扶方面,选派省市县驻村帮扶干部459名,对136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逐队逐人进行分析研判,调整身体不适、不符合选派条件、不适宜或不胜任驻村的帮扶人员42名,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帮扶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政策培训方面,先后组织县、乡、村各级帮扶干部参加各类培训3 960人次。利用晚上时间,强化对乡村组干部扶贫政策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了帮扶干部、村组干部政策和业务水平。通过深化帮扶工作,加大培训力度与措施,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1.5 健全返贫监测机制,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退出标准和程序,认真落实数据比对、县乡村三级监测和自主申请三个监测预警机制,紧盯残疾人、大病重病、受疫情影响、家庭突发变故等重点人群,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农户识别纳入监测范围并给予帮扶。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已纳入监测范围的1 654户6 638名脱贫不稳定人口、811户2 375名边缘易致贫人口,加强动态监测,持续跟进帮扶,确保收入持续稳定。深入细致开展脱贫成果全面检视,按期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创新帮扶方式,完善帮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多措并举防范化解返贫风险,提高监测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2 古浪县脱贫攻坚的后续路径与措施

古浪县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以及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产业培育不平衡,富民产业链条短,一二三产业融合、上下游连接的紧密性还不够,一些非贫困村庄还不够整洁,影响村容村貌等问题。今年,古浪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和创新帮扶机制,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异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古浪。

2.1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2021年争取落实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亿元以上。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扩大防返贫资金规模,继续对脱贫乡镇、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紧盯2 465户9 013人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跟进帮扶、动态清零。坚持和完善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机制,针对脱贫退出后的实际,进一步调整优化帮扶方式,重点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消费扶贫方面取得新突破,巩固提升帮扶成效。争取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2 持续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10+N”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形成规模连片、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带。布局建设移民区果蔬交易市场、种羔羊集散市场、永丰滩牛羊交易市场和黄羊川高原夏菜交易市场,推进农产品冷链仓储增量扩容,力争2021年牛羊交易量达到150万头只,蔬菜交易量达到15万t。计划申报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5个,培育甄程牛羊“甘味”品牌2个。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07万hm2,提高粮食保障和耕地产出能力。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民宿点5个,扶持发展特色农家乐50家以上。

2.3 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把推动移民区后续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突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力争把移民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实施黄花滩移民区耕地地力提升改造项目,完成地力改造提升0.093万hm2,跟进灌溉用水计量设施配套和农田灌溉设施维修,确保移民区新平整土地全部耕种发挥效益;实施黄花滩泵站扩容改造,建成5号(370万m3)调蓄水池,总调蓄能力达到1 500万m3,切实保障好移民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新建日光温室1 000座,持续稳定增加搬迁群众收入;新建移民区创业孵化和就业实训基地,支持绿洲小城镇保罗服装加工车间扩大规模,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加快整乡搬迁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行移民新村乡村一体办公模式,方便搬迁群众就地办理各项事务。

2.4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坚持移民区和非移民区同步发力,谋划实施一批人居环境治理、富民产业培育、劳动力就业帮扶等方面的项目,完善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集中发展一批新特优产业,全力作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工作,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古浪县攻坚监测
古浪县南部山区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及方法研究
古浪县水果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