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义务植树开展现状及提升措施探讨
2021-12-28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具体行动,是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增强全民“心中播绿、大地植绿”意识的重要举措。特别是2013年,依照财政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取消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要求,取消“绿化费”以来,晋中市义务植树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式,破解新问题,探索新出路,实行“划片定责、委托完成”的做法,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逐年攀升,焕发了全民义务植树的新活力。
一、晋中市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情况
2014年至今,全市义务植树工作按照每年完成植树500 万株、新建市、县级义务植树基地13 处的规模稳步推进。全市累计完成义务植树3000 余万株,累计植树人数达到600 万人(次),建成100 亩以上乡镇义务植树基地660 余处,建成500 亩以上市、县级义务植树基地78 处,栽植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全市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义务植树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转变和创新。
1.义务植树模式发生转变
一是由过去的群众围着领导植树向领导带头植树转变。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全市各级领导机构都会组织形式各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形成上下结合、共同参与的绿化局面。二是由单一的春季植树造林向多季节植树造林转变。结合义务植树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实际情况,有序安排春季、雨季和秋季造林内容,丰富了全年植树形式。三是由重栽轻管模式向工程化造林转变。基地造林与见缝插绿相融合,以市级义务植树和榆次区义务植树为试点,开展工程化委托履责、专业化管护探索,融合直接植树与认养管护形式,形成市级北山义务植树基地和榆次长凝义务植树基地,目前累计植树300 余万株。
2.义务植树科学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义务植树实现规范化管理,造林质量普遍提高,山、水、田、林、路、村、城综合规划,乔、灌、花、草合理配置,榆次区试点工程化管理,按设计施工、验收,按合同兑现,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二是通过技术技能培训,聘请造林专家对农村社区开展技术培训,传播新的绿化造林理念和技能,全民植树造林能力不断提高。三是由粗放管理向重视细节转变,提高了集约化管理水平,义务植树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逐步显现。
二、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绿化意识
义务植树过程中,市、县级绿化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多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工具,开展多角度、多途径的义务植树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法定性、全民性和义务性,宣传全民义务植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不断强化全社会参与植树的意识。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植树绿化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义务植树和绿化、美化建设的积极性。2020年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涌现出许多植树先进典型。
2.加强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保障义务植树成效
建设义务植树基地是保障义务植树成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规范义务植树活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晋中市采取雇用专业队伍的方式,长年进行基地栽植管护,加大了管护力度,落实了管护责任,强化了植树基地的后期抚育管理,在抓好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的同时,巩固了绿化成果,确保了基地绿化质量。
3.积极宣传“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形式
全市义务植树活动以忻州现场会的先进经验为标杆,按照实际情况,试点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通过电视等现有融媒体平台推广义务植树项目,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参与率。
三、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义务植树活动在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制约着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顺利开展,削弱了绿化、美化效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义务植树管理滞后
目前,市、县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难以满足“互联网+”等新尽责形式的技能要求。个别地方领导对全民义务植树的认识高度不够,没有真正把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提上日程,未能有效促进义务植树活动的广泛开展。
2.义务植树档案管理有待规范
个别地方义务植树档案管理不规范,不重视资料积累和档案管理工作,县、乡之间在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方面不平衡,乡级义务植树活动组织较少,内容贫乏。
3.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单一
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单一,目前仍以传统的植树履责形式为主。认建认养、碳汇造林等尽责形式推进缓慢,“互联网+”义务植树新型履责模式目前还处于摸索、试点阶段。
四、关于义务植树提升措施的建议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新形势下,国土绿化工作更显意义重大,更需要广大人民的理解和积极参与。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义务植树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重大意义,特别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绿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以及“互联网+”绿化等新型尽责模式,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绿化的良好风尚。
2.精品规划,打造亮点
市、县级义务植树基地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址、整地、选苗、栽植、管护等工作要层层把关,以打造精品、推出亮点的标准完成好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任务。因势利导,依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分类实施,宜多栽多,宜少栽少,见缝植绿,积极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埂、坟场墓地周边等空闲地植树添绿。
3.落实植树基地管护责任,确保质量
市、县级绿化委员会要加强对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情况的督查、指导,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确保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单位按照植树技术规程,严格管护植树活动栽植的苗木,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坚持点上求精、线上求景、面上求量,把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又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巩固好义务植树成果,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
4.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全民义务植树管理体系
市、县级绿化委员会要继续认真履行好职责,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加强对义务植树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将全民义务植树管理工作中心下移,充分发挥乡、村和群众组织的作用,依托乡镇、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好城乡适龄公民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工作。
5.内引外联,增加投入
依照“按系统分配任务,以系统落实完成”的原则,充分调动各部门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的积极性,弥补部门造林力量不足;结合全民义务植树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弥补义务植树的场地和工程建设上的资金不足;结合全民义务植树与营造纪念林建设,组织社会团体开展植绿、护绿、爱绿活动,营造各种形式的纪念林,提高全社会绿化意识 ;结合全民义务植树与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积极与社会相关单位沟通,鼓励机关、厂矿、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积极购买碳汇,发展碳汇林业,发挥森林吸附固定二氧化碳功能,提高生态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