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思维与跨文化素质:美国经验于大学本科教育之借鉴

2021-12-28臧小佳车向前尹晓煌

关键词:通识学院大学

臧小佳 车向前 尹晓煌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推出了以重视内涵式发展的“双一流”建设目标。纵观世界,广义的“一流”不仅在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更在于一流人才的培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如何创新适应时代需求的本科教育机制,培养发展全面、能力卓越之人才,值得我们探索与反思。本文将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其历史悠久的通识(大类)教育切入,重点剖析美国不同类型大学的定位与课程设置,以笔者之一曾就读、任教的三所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为例,(1)这三所大学均历史悠久。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创建于1855年,是全美最大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西方学院创建于1887年,曾培养出杰克·肯普(Jack Kemp,1996年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及奥巴马总统等人才。分析不同定位与教育模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汲取其跨学科思维与跨文化教育之理念,为今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以殷鉴。

一、 多元定位与通识特质:美国高等教育历史溯源

美国高等教育始于1636年剑桥学院(后改名为哈佛学院)之创建。(2)剑桥(Cambridge)位于美国波士顿近郊,由1630年移民北美、定居波士顿地区的英国清教徒先驱所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清教徒精英们为纪念母校,于1636年创建了“剑桥学院”。1638年,清教徒牧师约翰·哈佛(John Harvard)临终前将自己积蓄之半数及400本图书捐赠给学院,校董们由此决定将学校改名为“哈佛学院”,后扩建为今日之哈佛大学。彼时,定居北美的英国移民深受欧洲文艺复兴之影响,哈佛学院课程设置偏重于哲学、神学、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北美殖民地稀缺的资源也决定了唯白人精英方能受益于高等教育。从1636年哈佛学院在美洲新大陆诞生到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英属北美殖民地共成立9所学院,后成为当今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之主体。(3)余咏梅:《英属北美殖民地学院自由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20年,第1页。随着1776年美国独立,尤其是1819年已退位的美国总统杰弗逊在其故乡弗吉尼亚州创建了美国第一所公(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4)杰弗逊将创建公立弗吉尼亚大学誉为其一生三大贡献之一,立嘱铭刻于墓碑。其余两项分别为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及颁布“政教分离”法令。美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渐走向世俗化。就课程而言,其后虽有耶鲁大学1828年报告对以古典文化为主的本科教育之固守,但随着欧洲工业革命之风吹至美国,应用领域人才需求日显迫切,从而导致美国高等教育的实用和专业化,催生了诸如机械、农业、能源、采矿等实用新型专业之开设。南北战争(1861—1865)及战后的“重建时期”加速了美国大学教育古典学科时代的落幕。美国国会1862年批准“莫里尔法案”,(5)此法案规定,各州政府应将联邦政府赠地所得收益,在各州至少资助创设一所州立大学,重点讲授有关农业和机械制造领域的知识,为本州工农业发展培养人才。密歇根州立大学即得益于此赠地法案。允许将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赠予各州兴办州立大学,遂此开启美国新型高等教育。“赠地大学”在秉承传统教育基础上,重点培养与农业和工业(如机械)发展相关的实用型人才,(6)[美] R·阿特肯森、W·博兰皮得:《科学研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3期。大大推动了美国内战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7)毕业于哈佛大学、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美国研究系的利奥·马克思(Leo Marx)教授,在其经典著作《机器闯进花园》一书中,对“赠地大学”于美国经济发展之巨大贡献作过精彩论述。见Leo Marx,The Machine in the Garden:Technology and the Pastoral Ideal in Americ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1960年代民权及反文化运动的冲击,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之转型,新建或扩建了若干州立大学及私立高校,入学率大幅上升。随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时代之来临,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办学定位清晰、通识教育日臻完善的两大特色。

其一起源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变革之关注。为适应社会变革之需,美国高等教育课程的种类日益多样,办学目标日趋多元,逐渐形成了定位相对明确的各类大学。“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与其多元化及多层次的体系密切相关,竞争和自主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征。”(8)李梅:《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政策:强国兴邦的工具》,《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然就性质而言,美国高校大致可分为私立大学、州立大学及文理学院三类,其中“每一类型的大学又可以是否半数以上学生来自外州或是否具有全国性知名度,区分为全国性与地区性大学”。(9)季淳:《从博雅书院教育的角度来看美国高等教育的起源、变迁与发展》,《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私立(private)大学”一词在此似有误译之嫌,准确定义应为“民办/非公立大学”,而非某一私人开设。除军事院校外,美国的公立大学均为各州或市建立。如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简称UC)系统、纽约市立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简称CUNY)体系等。从办学宗旨看,美国高校可分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及偏重服务于本州或市、镇的州立和市立大学。综合性私、公立研究型大学属于前者,如哈佛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文理学院均为私立,定位专注于本科教育,如西方学院、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等;州立和市立大学,因其运行经费源于本州、市居民纳税,因此除教学和科研外,还提供符合当地经济特色之各类职业教育课程。如密歇根州立大学不仅有农学院,还设有兽医学院,以满足本州农、牧业发展之需。不同类型的大学,在课程开设和管理体系上具有与其定位相匹配的专业设置。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私立精英研究型大学之商学院和管理学院,注重培养金融领域的领军人才及商界领袖,而非财务管理人员。相较于此,州立大学的商学院更加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故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商学院及遍布全美的各类社区大学均设置有会计系。定位不同的大学各安其位,办学特色相得益彰,如此形成稳定的学术秩序和良好的互补环节,避免了恶性竞争。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威尔逊就曾颇有见地直言:“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普林斯顿变成哈佛;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10)徐美娜、王光荣:《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诠释》,《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1期。他提出“为国家服务的大学”的理念广受认可和赞扬,亦反映出了美国社会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11)张炜:《大学治理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2期。出于对办学定位和宗旨的强调,也促使美国各类学校不断推陈出新,使其在学科发展、课程设置以及管理模式等领域各具特色,最大程度保证了个性化、多样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满足了社会发展之需。然而尽管其发展各有千秋,美国高校毫无例外地重视本科教育,有些大学甚至特意将名称改为学院。(12)西方学院原名“Occidental University”,1925年为重视本科教育,改为现名。而位于新罕布什尔州、创建于1769年的常春藤盟校之一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实为研究型大学,但为强调其注重本科教育的特色,坚持沿称“学院”。类似于此、注重本科教学,沿用“学院”原名的研究型大学还有杰弗逊总统的母校,创建于1693年的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等。课程设置中对本科通识教育的强调更为美国大学教育之特色。

如前所述,尽管各有差异,美国大学普遍体现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人才之间的内在统一,突出体现便是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如哈佛大学,最初仅开设神学、人文和艺术教育之类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课程。(13)博雅教育课程以古典语言为基础,由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形而上学及自然哲学等具有世界普遍性的基础哲学理论组成。参见[美]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随时代发展,哈佛大学不仅逐步增添了理工和人文社科等诸多学科,以本科生学院为核心,涵盖文理、法学、商学、政府、医学、教育、神学、城市设计、牙科、公共卫生等10个研究生学院,且在传统的文理研究生院内,增设了应用工科大类。然而经济发展催生的高等教育专业化之浪潮也显示出其弊端: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导致本科教育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大学期间学生整体素质之提升及知识健全。为解决这一问题,哈佛大学学术委员会率先创新了本科生培养目标,于1945年颁布了《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首次系统提出“通识教育”这一理念:“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有效思考、清晰沟通、切适判断和价值认知能力的人。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14)魏志强:《通识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塑造》,《当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9期。这一阐述确立了当今意义的本科通识教育宗旨,使哈佛大学成为美国乃至世界高校本科教育典范。自20世纪60年代始,哈佛大学又多次改革了通识教育课程,逐渐将其分为“美学与文学欣赏”“历史与文化阐释”“实验与数理统计”“价值与伦理推理”“生命科学”“物质宇宙科学”“外国文化”“国际政治”等学术类别。(15)郭英剑:《大学教育,重在培养“人”》,《中国科学报》2009年11月24日,B3版。每一大类内提供若干供本科生选修之课程。新生入学,无论毕业后志向如何或兴趣在于文、理、工、医,均须选修一门英语写作课,其中包括文学创作。(16)美国一流大学普遍重视通识教育下的写作能力培养。如耶鲁大学在理念与制度层面,对写作课的价值认同已超越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而达至思维和品质的塑造层面。参见陈乐:《理念与实践:耶鲁大学通识教育写作课之理性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这些本科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切实打通了专业和学科局限,“将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性和规范化、深度和广度、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结合为一体”(17)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为悠久之私立精英型综合性大学,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涵盖跨文化研究领域,奠定了学生未来跨学科研究之基础,在美国教育界引起反响,美国各高校随之纷纷结合自身特色与传统,构建起各有侧重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另一著名私立综合性研究型高校芝加哥大学,除要求本科生必须选修“名著阅读”以普及通识教育,同时将通识教育拓宽至“人文、文明研究及艺术、自然及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与实践、科研学习项目”等领域。(18)陈融莉:《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及其启示》,《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2018年第20期。这些课程既能拓宽学科知识的交叉领悟,也有助于多元文化融通与实践。简言之,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普遍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和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由此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大学本科生教育体系。有些以文理见长的精英型私立综合性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对人文社科专业领域和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提出不同要求,在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同时,兼顾专业深造的需求;另一些私立精英型工科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则结合自身所长,推出具备工科特色且兼顾人文社科的通识课程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通识教育背景下,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精英型文理学院均强调本科生入校时,无需选择专业。第一、二学年课程设置均为兼顾专业特长的通识教育,而于三年级始定专业。其理由是,对于初入大学,且对就业前景懵懂的新生,重要的是让其开拓知识视野,逐步了解自己的真正专长与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变换专业的机会,以更好地根据所在高校之特色,寻求预期学业目标和职业规划。(19)以上教育模式于大型州立大学也有例外。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学生通常入校就需选择专业。盖因州立大学学生人数众多,如不在新生入校时选择专业,易造成管理混乱。但即便如此,学校也为学生留有变换专业的权利,除规定的通识课程外,可跨专业选择课程。可见,个性化本科教育的实现程度,虽因学生人数和学校财力、物力之不同而有异,但都倡导打通学科界限,为本科生获取全面知识提供便利。在此过程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出“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20)张砚清:《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美国大学本科教育通常为学期制。大约三分之二的学校每年两学期,另三分之一的大学为每年三学期。以两学期制课程设置为例,学生每学期选修四门课,四年至少选满32门课。无论是哈佛、耶鲁或斯坦福这样的顶尖私立大学,还是如密歇根大学或伯克利加州大学等一流州立大学,抑或西方学院、帕莫那学院(Pomona College)这类精英型文理学院,本科生课程设置通常为三分之一专业主修,三分之一为学校规定的通识选修课,另有三分之一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跨专业自由选择。以亚洲研究等强调外语功能的人文社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一年级除开设专业语言必修课和与本专业有关的介绍课程之外,必须选修通识课中的理工科类课程;二年级除继续语言训练和本专业理论与方法研讨课之外,选修通识和自选课程;三年级必修奠定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基础之专业研讨课,四年级开设毕业论文研讨课。如此,有志于攻读亚洲研究的学生在每个年级均有专业课,同时兼修通识教育和自选课程。具有内在关联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专业学习提供了基本保障。(21)刘明维:《美国高校个性化专业的价值取向、特征与保障机制》,《比较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如此课程规划,既能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与未来就业有关之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也可保证跨学科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之培训。

二、 跨学科思维与跨文化能力:美国高等教育理念之剖析

由于通识教育强调学科多样和文化多元,因而需要多学科之交融贯通,并在多元文化的框架下加以实践。通识教育之所以成为当今美国高等教育之重,其历史原因也在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旧经济”通常持续逾百年,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以互联网、信息时代为特点之新经济的兴起(相对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旧经济而言),技术革新日新月异。颠覆性高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知识更新、专业技术领域变化频繁。故此,大学教育必须在本科阶段拓宽其视野和兴趣领域,方能使得学生毕业后,成为适应和胜任新经济时代特点之人才。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毕业的美国大学生,平均每五年就会更换一次职业。(22)[美] 乔纳森·维奇(Jonathan Veitch),西方学院校长,《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一位校长的思考》,2018年10月18日,http://video.sina.com.cn/p/edu/2018-10-18/detail-ifxeuwws5673253.d.html.在5G信息化“数智时代”(23)熊思东:《数智时代高等教育新形态》,《教育研究》2020第5期。的今天,信息知识更是每两年就会全面更新。知识更新快、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知识面若过窄,在职场上便难以生存,遑论发展。鉴于此,大学本科阶段除具备专业技能外,学生必须有宽广、深厚的通识教育根基。尤其应注重培养两种能力,一是在跨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是具备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哈佛大学为例,通识课程跨越学科与文化,包括历史、观念与价值,涵盖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与此有关的重大事件。(24)袁西玲、崔雅萍:《美国经验对我国通识教育中跨文化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理论导刊》2010年第6期。

不同学科的学生个体特征不同,对其通识教育要求有异。但总体而论,文科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而理工科学生也应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其原因在于,根据美国的经验,文科学生普遍思维广泛、历史文化意识强,但性格偏于散漫、动手能力偏弱。因此,数理化及实验室等理工科课程可以培养其追求精确、树立团队意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理工科学生思维则往往倾向于追求精确,但易拘泥具体。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有助于培养其浪漫包容的情感、完善人文情怀修养与想象力,有利于其未来职业生涯。以西方学院为例,文科学生必须学习至少三门理工科课程,其中一门必须为实验室课程。而理工科学生则须学习三门以上的人文与社科课程,其中包括艺术、文史哲类和国际政治等。无论文、理、工,学生均需学习文艺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如此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课程设置,有利于创造性潜力之培育,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美国医学教育更是从预科阶段,就开始让学生接受系统的人文课程,将人文精神贯穿到医学专业培训,以使学生能将医疗科学与人文价值相结合,摆脱“技术至上”的科学主义崇拜。盖因医学领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需宽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如美国医生特鲁多(1848—1915)所云:“(医生)有时是治疗,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其次,美国高校注重跨文化素质的培养。为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理念,在课程规划、宗旨、实施等方面均有完备的要求。总体而言,当今美国高校跨文化教育以多元文化及语言为核心,注重学生对全球历史与文化发展之理解及不同文明对人类进步之贡献,打破学术界传统的欧美中心论,尤其是将东西对立的“二元文明论”。19世纪末英国诗人吉普林在其《东西方歌谣》中曾写道:“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二者虽孪生,却永不可相见。”诗虽简单,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5)吉普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于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曾在“白人的负担”(1899)一诗中为西方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文学、历史的辩护。反思其诗作中体现出的西方根深蒂固的“自我”与“他者”意识及对抗型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西方政界流行的“文明冲突论”之根源。时至今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世界,承认他者权利、尊重不同价值体系正成为共识;以维护、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为目的,以和平、平等、协商为主要内容的跨文化交往愈发重要。(26)张俊:《跨文化交往:多元化模式与普世性价值观》,《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有鉴于此,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素质的全球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中国晚清名臣陈宝琛(1848—1935)1932年访问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撰写的对联所言:“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27)尹晓煌:《全球化语境下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新思潮》,《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除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美国本科教育注重学生海外经验之培养。盖因提高国际化、扩大海外学习交流比例,为跨文化能力培养之重要途径,更是全球化交流之必须。仍以西方学院为例,学校倡导东西文化互动,鼓励学生四年本科期间,至少有一个学期在海外学习交流。其实,越是优秀的美国本科教育,学生参与海外学习交流的比例就越高。哈佛大学达90%以上,西方学院约70%,即便如密歇根州立大学这样本科生达3万余人的州立大学,学生本科就读期间赴海外学习者也达半数以上。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采取了大量的介入行动,如推出前所未有的“国际教育周”、增设少数族裔学生海外留学奖金、强化旗舰教育交流项目等。(28)丁玲:《从联邦政府的行动透视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其动机在于,不断调整高校自身的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战略以更好地应对时刻变化中的全球局势。(29)陈德云:《全面国际化: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动向》,《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2期。同时,美国高校倡导通识教育与语言学习相结合,鼓励开设非英语课程,讲授多元社会、文化、国别史,力求拓展跨文化通识课程之内涵。美国高校无论公立或私立,研究型或偏重教学,均要求本科生在学期间选修至少一门外语。盖因语言不仅为单纯的交际工具,更可加深对其他文化之理解。

跨文化和跨学科培养是美国高校培养本科生的两大准则。从通识教育到跨学科选修,再到跨文化交际,可以了解美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时代为本科生提供的相适应之教育体系,为学生毕业后步入职场、或者进入研究生院深造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充分的准备。从美国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来看,培养一流的人才始终是一流大学办学的初衷。如哈佛大学以“为社会培养公民领袖和学科领导者”为己任;麻省理工学院致力于培养“在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服务于国家和世界发展的人才”;斯坦福大学秉承“培养知识渊博、个性鲜明,富有创造力的社会引领者”之初心。(30)汪劲松:《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西北工业大学讲座,2019年11月6日。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也曾坦言:“耶鲁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我们教育之目的是为每个人未来的成长确定方向,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31)谢和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度与视角》,《中国科学报》2016年5月25日,第1版。

三、 美国经验于我国本科教育之借鉴

(一) 聚焦特色,深化多元与差异化办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前文讨论可见,美国一流大学无论历史长短、规模大小,都注重本科教育,坚持特色定位、个性办学;推行博雅理念的通识教育,学科与课程设置注重综合性与专业训练相结合,学校的明晰定位及合理的课程设置相得益彰。如此,大学教育既因共同的表征而互促互认,避免浪费资源,缓解学校之间的竞争,也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各有所长、术业有专攻。相较而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偏重于“高、大、全”办学思想和彼此相似的发展梯度,各类学院纷纷改名为“大学”即为一例。由于各校特色不够突出,理念、方向不甚明确,导致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雷同,培养目标大同小异。为避免“千校一面”,我国大学应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自身学科优势、办学基础和资源条件,通过纵、横向比较,确立各自在本科教育系统、特别是同类型大学中的位置,找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之切入点。若各校皆能以己之长设定办学理念,弘扬培养目标之独特与多元性,则既有利于平衡不同类型与层次高校之间的比例,促进国家与地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也能够提高社会吸引力和辐射力,使其发展更具活力和竞争性;做到“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高校,在生源质量、培养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制定符合特色和各有侧重的质量要求和标准”。(32)张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特征与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1期。

同时,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亦需多元发展。美国一流大学均有较为全面的基础学科,但也注重特色学科建设和可持续的整体优势。如哈佛大学的国际与文化研究、普林斯顿大学的理论物理等学科整体优势明显,麻省理工学院则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形成了极强的工学特色。故此,我国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学科与课程设置多样化,因校制宜,建设优势特色专业。当然,专业发展应与通识教育紧密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超越单纯的技术训练,服务于整体素质之培养,以全球意识、人文情怀为依托和旨归。另外,还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美国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养成,而不是刻意地追求在既定时间内获得学位。(33)邬大光、滕曼曼、李端淼:《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性分析——基于中美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的比较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例如,美国高校因为学生创业、中途休学体验社会等原因,大学本科6年毕业均属正常。

(二) 聚焦融通,强化多学科与跨学科整合

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意义乃在于其承载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需要超越专门知识训练而达至整全意识。(34)刘铁芳:《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美国高等教育曾面临知识传授过于零碎、分散的问题,这也是其通识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多学科的通盘筹划,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拓宽学科间的联系,使得不同课程之间形成连贯性与相关性。目前,我国本科教育普遍关注专业训练,教师易于忽略知识的传授过程和不同学科理念之间的关联。随着更多成长于新世纪的学生进入大学,其背景、需求和兴趣必将更加多元,由此带来的课程体系之连贯性问题也就越发突出。

对此挑战,我国高校课程设置首先应根据各个高校自身的传统与特点,实现有效的跨学科教育。如清华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培养、同济大学“文理交融、医工结合”之定位均已彰显稳定的特色。国外高校多元化发展方式也值得借鉴。例如,可基于知识整体观,以主题形式归类设置适当、适量的跨学科课程。其实,跨学科专业在美国大学的成功实践,源于其课程开放与共享、教师可为不同院系联聘等举措。(35)张晓报:《跨学科专业发展的机制障碍与突破——中美比较视角》,《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2期。哈佛大学为跨越学科,打通文理学院内各系及与其他学院之间的专业教师之限,鼓励和允许各学科一流教授或符合条件者参与开设跨学科课程,由此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要注重将写作、艺术、伦理、语言等课程在与专业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贯通,并向高年级延伸,借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的指导。

(三) 聚焦时代,重视跨文化能力与全球公民素质培养

全球化已赋予中国高等教育以重大使命:培养学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为此,大学课程设置应有助于学生了解全球历史与多元文化,促使其从不同视域观察世界,消除成见与隔阂。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备全球公民的文化素质。因此也要注重学生外语能力训练,使得学生不仅学会语言表达,更能完成不同语境下的跨文化沟通。耶鲁大学2003年发布的《耶鲁学院教育研究报告》就提出,本科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对外语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全球生活(global living)做准备。(36)耶鲁大学:《耶鲁学院教育研究报告》,http://www.yale.edu/ter centennial/collectibalesandpublications/specialdoncuments/ tercentennial_introduction.html.美国文理学院亦普遍“长期坚持博雅-文理教育传统,大多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球化公民为己任”。(37)王春春:《“与众不同的学院”:美国文理学院的特征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究其实际,在全方位扩大开放、推行全球合作的中国,通识教育和跨文化素质培养也是实践“一带一路”倡议、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体现了高校肩负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基本职能的使命。钱学森先生当年曾发问:“为何中国未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中国本科教育过于强调专业训练,而未相应重视多领域探索能力以及沟通世界的跨文化素质之培养。其实,中国科学前辈们,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钱学森的深厚人文修养与广博的历史情怀即为此证。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刻变化。从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剖析可见,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与高等教育的需求息息相通。正是在对时代与社会呼唤的响应中,美国本科高校形成了通识教育、跨学科与跨文化培养等特色。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本科教育多元化布局、跨学科融通、跨文化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唯有在观念上突破单一化发展的藩篱,充分完善体制改革,方能办好一流大学,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基础扎实、能力多元、素养综合、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之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学院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