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8李建云
李建云
(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
城乡教育发展的差异性矛盾日渐凸显,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及地方政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创设了有利的环境。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化的指导意见》,以政府引导为主体小班化改革政策的驱动,为加强小规模学校建设奠定了基础。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上升为国家的重大决策。2019年,温州市政府提出“小而优”学校三年创建行动计划,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政策落地提供有力的保障。永嘉县小规模学校改革立足差异性、多样化的现状,从资源优化观、实践观、发展观的高度进行研究,取得的经验与方法为深化改革及推广有着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一、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条件
(一)自然小班、小班化以及小规模学校的划分
根据班级规模不同,分为大班、小班、微班。小班又分为小班化与自然小班,小班化是为了满足社会、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按规范办学要求限定班均学生数(24~28人),由政府或社会团体企业按标准化规划实现优质教育目标的办学行为;自然小班是学生人数自然减少而形成的(班均人数在30人以下),学校不超过12个班。自然小班化是自然资源生成的,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逐步实现优质教育目标的办学行为。
按照学校规模不等,分为较大、中等与小规模学校。对于小规模学校,国际标准学生数不超过100人,国内标准学生数在100人以内;班级数为小于6个,但有的地区学生数限制在200人以内,不超过12个班级。
小规模学校与自然小班既是交叉重合,又是包含的关系。自然小班是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主要形态,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是小规模学校改革的主要方式。
(二)小班化的建设与活动方式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可操作与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本能需求,即表现形式或外显的工具性成为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小组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需求,即人文素养的形成,是维持小组活动稳定持续推进的关键要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群文化的形成,是小组活动持续推进的保障;互动、互赖、共赏,是小组成员的共同愿景;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到人、机会均等、责任与尊重文化的养成,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持续的评价活动跟进、评价意识养成与能力的提升,是激活学生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状态的源泉;教师动态角色文化的养成,是小班化改革创新的需求。
(三)自然小班活动的优势
自然小班具有时空的优势,有序、有为、高效的小组活动成为课堂变革的独特方式。
一是优化小组设置,激励互帮互学。小组设置的时空优势利于互动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发言、评价的学习热情,形成资源共享、互帮互学的自觉行为。
二是优化竞争,促进共赢。合作学习是一种互赖性的学习,每一个人的成功都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团队合作是成功的根本保证。依据木桶理论,我们认为在团队中注重薄弱学员学习潜能的提升和发挥,可使每一个成员都得到有个性的成长。
三是优化评价,以评促学。小组活动的优势在于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汇报交流或展示,得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或结论,探究性或疑难问题由其他小组及组员补充,在教师和学员的倾听观察中,对小组汇报、展示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赏识评价不仅满足小组成员的需求,又为组员参与学习、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四是优化教师角色,更新理念。教师从讲授的角色转变为巡视、点播引领的动态角色,组合的板块结构利于教师对问题小组的关注和学困生的精心指导。
五是优化小班文化,以境育人。小组讨论、组间交流的序列化互动,形成学生谦和互让、互助互学的自觉行为,长期实践内化为学生人际交往与关爱的素养。
六是优化小组活动,增强学习效益。合作学习以减少失误率来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感。合作学习不仅营造宽松的环境,并且让学优生获得二次学习的机会,让学困生获得均等或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成就感。
二、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定位与方式
(一)小规模学校改革的价值取向
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的价值取向:一是从单一传授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从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阻力与优势的共存性、学校数量多、起点低是改革的主要阻力,小班课前、课堂、课后有充分可利用的时空,成为改革的优势。改革突破的关键点在于:一要优化利用小规模学校的时空资源,有效推动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内涵发展;二要坚定信心,认清改革机遇与风险共存互为的关系,为实现目标要做到坚守不放弃;三要明确定位,勇于承担责任,有所作为。
(二)小规模学校改革的方式
1.重视培训
一是改革动员先行,重在理念转型。2015年8月,召开全县小规模学校改革动员大会,聘请小班化名校长对全县1200多名学校干部、教师等进行培训,各学区分别举办小规模学校改革学习研讨会,举办小规模校长论坛,促动学区、学校改革引领担当。
二是培训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以课堂实践探究为本。2015—2020年,我们共举办40学时、120学时等多个培训班,共计800多人参与其中。组织小班化学校干部等46人到师范大学学习,举办多个小班化培训班到南京实地考察,多次聘请小班化特级教师来本地讲学。培训坚持以课堂教学实操为主体,设计多样化方式展开探究。
2.从点到面
一是面上动员、点上突破。根据县域小规模学校数量多、改革难度大的实情,初选6所校区试点。组织试点校教师进行理念转型、技能模仿、教学尝试等专题培训活动,以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在区域内示范引领与推广。
二是避免改革形式化。正视问题并及时做好整改,学习交流、全面理解小班化的概念,改变机械模仿的片面做法,遵循因地改革的原则,深刻认识改革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大班、小班相互包容,坚持课标、文本、课改的主流导向,切忌形式化。
3.多措并举
一是创设上课、讲座等交流平台,练就教师基本功。自2015年以来,每年开展8次以上的小班化教学或展示交流活动,展示课500多节,讲座200多人次。有更多的教师获得参与展示交流的机会,夯实小班化改革的基本功,促动更多的学校或教师参与改革,加快推动改革的进程。
二是以评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改革。我们于2016年、2019年分别举办小班化技艺与课堂观摩评优活动,共评出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学科优秀教师若干名。
三是以专家或学术骨干团队引领改革。为了有效推进小班化改革,组建县级小班化学术骨干团队,每年至少4次到小班化学校送教与专题指导。
四是以专题研究推进小班化改革深化。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改革,坚持深化研究,每年县级小班化专题年度论文获奖在20篇以上,课题获奖或结题在5个以上,对深化小班化改革研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转型的特色
五年多的改革,多个层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且学校参与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从原有的6所小学(校区)试点,到20多所学校参与改革,规模在12个班级以上的学校达6所,到2022年将达到全覆盖。
(一)课堂教学“小而精”
一是设计学习单。优化分层教学,全面了解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分层设定目标、内容与问题。精心设计学生参与、发言、互动、评价100%的活动过程,为有效开展小组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凸显展示与评价在小组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展必评,反思与质疑同步跟进,在展示、评价、反思中为学困生创造多次学习的机会。
二是转变教学方式,突显教师组织、引领、服务的角色,充分发挥伙伴助学的优势,强化对随读生的个别化干预,让学困生获得最佳学习效益。时空利用精细化,教师充分利用富余的时间,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三是优化小班空间,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育人环境,形成安全、包容的学习氛围,提高师生、生生互动的次数与频率,提升学习效益。
四是作业面批。小班为实现作业面批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业面批能及时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作出反馈与矫正,是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成长“小而专”
小规模学校改革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大平台。学校借用改革的优势,为教师创造大量上课展示、观点交流、优课评比的机会,积极开展联盟校教研活动,为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创设了优良的环境。加强学校科研管理与制度建设,小班化改革学校出台相关的奖励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改革。各校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堂展示、教学评比活动,激励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对教学中的问题以论文、课题等方式展开研究,促进教师深入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与研究的能力。
经过改革实践,教师专业化成长成效显著。2017年在市“三坛”(教师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评比中,县级名师1人,长三角教科研个人优秀奖1人,浙江省教育突出贡献奖1人;30多人获得市级骨干教师或县级教坛新秀荣誉。完成县、市级小班化课题获奖30多项,论文获奖150多篇。
(三)校园文化“小而美”
一是座位发生了时空的变化。打破了“秧田式”的格局,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排座方式,如辨认活动用“U字形”,实操作用“品字形”,游戏表演用“口字形”等。
二是班级文化特色化。班级、小组和学生个性化成为小班文化的鲜明标志。以港白学校为例,布置浓厚的小班教室文化,学生照片、作品、好人好事、荣誉等全方位展览,左墙展示孩子们的美术、书法和手抄报等作品,右墙展览小组自行设计的图案,后墙粘贴好人好事“小树”,图书角摆放手工制作,小组合作文化遍布卫生角、劳动基地、餐厅、寝室等整个校园,形成了小班化文化的浓厚氛围。
三是校园文化评价凸显小组个性化。激励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坚持小组或个性化设计创新的理念,展示机会均等,重在过程的分享,既提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又强化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建设“小而特”
县域小规模学校课程建设立足于当地资源的优势,山水田园课程、地方民俗等为主体部分,活动课程为附加,形成全方位、整体的楠溪江流域地方课程体系。如李溪学校的“楠溪石文化课程”、东高小学的“种植课程”、岗头学校的“童梦圆课程”、独山小学的“少年宫拓展性课程”、“郎坦小学的“山水田园课程”、水韵学校的“若景课程”、鹤岭学校的“云岭课程”等。
四、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融入课改主流
1.国际大环境对小规模学校改革推动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创新的理念,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小班化改革的驱动力。经40多年的探索研究,形成的理念与方式为各国小班化改革提供了依据与策略支持,对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增强了自信心。
2.小规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以国家课程改革为导向
以课标为导向,以文本为基础,牢牢把握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和教学评价三大要素。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转变教育观念与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学评价制度。夯实教学设计的环节,用多元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每个孩子都主动起来,绽放个性生命的精彩。
(二)“伙伴式”课改模式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变革,成为“伙伴式”学习支持的模式之一。洋思“先学后教”对课堂教与学主体性问题提出了挑战;作业“四清”的改革方式对后20%学困生成绩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南京小班化改革“样本”,成为“伙伴式”学习支持的模式之二。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引领、规划、投入、评价等举措,推进小班化改革,批量被边缘化的城区老校重新崛起。政府主导、校长专业成长与领导力提升对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
(三)立足“四小”,拓展“三面”
永嘉区域小规模学校改革立足“四小”、拓展“三面”,在探索“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三面”的深化研究:一是面对大班、小班、微班多种模式的融合实践;二是面对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评价等)的过程及后20%学困生多次学习发生的正相关影响探索;三是面对微班(15人以下)“伙伴式”学习与个别化干预策略的研究。期待在深化改革实践中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