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价值与路径

2021-12-28

辽宁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教育

秦 超

(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新课程理念要求要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其最直接的体现是对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爱国意识的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中的基础工程,创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可让中学生上好成长路上的关键一课,彰显学校德育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背景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爱国主义的思想理论地位上升到一定高度,进一步阐明了爱国主义是社会稳步发展、实现超越飞升的不可或缺的强大推动力,也是教育学生最终成人成才的重要的思维导向。深入把握《纲要》中所提到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任务,找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将能有效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教育部于2021年3月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该文件的落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形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要点之一就是国家认同。爱国主义是表达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真挚情感、道德准则、政治认同和坚定行动,在新时代的中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最终导向即是对国家的强烈认同。因此,我们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要想使爱国主要教育变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常态,必须立足学生,紧盯课程,创新形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高度,明确教育内涵,拓宽教育视野,让学生深刻把握爱国主义的精髓,从内心真正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也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综合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中学是学生成长变化的关键时期,非常有必要在这一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彰显“学校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这同时也是学校提高办学软实力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

(一)帮助学生摆正成长航标

《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是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思想基础,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不同形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定成长的自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社会建设当中。此外,借助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开展,帮助学生形成乐学、善思、笃行、谦虚、谨慎、坚韧等的个人品质,摒弃一些不利于个人成长的错误思想观念,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让学生的内心更强大、思维更活跃、奋斗动力更强劲、梦想更有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二)帮助学生适应未来挑战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发展格局及各种高科技手段发展的时代,每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都应立志成为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一个人积极拼搏、奋发图强的主要推动力,能够指导人如何提升自己,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树立深厚的爱国之情义不容辞。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开展,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什么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推动力,也会懂得学生时代怎样提升自己对国家的认识,应当如何践行才是爱国的体现,建立起浓厚的乡土情感、爱国情感,从而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迎接各种未知的挑战。

(三)帮助学生找准前进方向

爱国情感会引导学生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如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可以深入研究《纲要》内容,结合校情、学情、班情,将教育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能将自己未来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建立联系,进而转化成一种行动上的自我约束。小到遵守班级公约、校纪校规,大到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学生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以饱满的姿态和热情完成学业。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学校作为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主要阵地,除了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学科教育以外,还要重视德育的作用,尤其不能弱化爱国主义教育,应巧妙将学科和德育进行融合,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的全过程。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既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一)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应学会创新,题材多样。我国拥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在爱国主义教育层面的内容很多,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学校需要基于校情和学情,有效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爱国之情。例如,“国是大家的国”“舍小家为大家”等国家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寸金山河寸寸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视国家荣誉为最高荣誉的时代楷模……能够引领人们树立爱国之情的人和事,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库。这些资源的教育功能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逐渐降低,反而会越来越迸发出教育的力量。我们将这些资源加以整理,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科教学特色,巧妙地融进实际教学当中,这样学生会在不同课堂上体会到爱国主义。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多提供一些教育实例。学校一面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一面要结合社会发展背景,有创意地将时代素材融入进来。例如,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专题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国。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要深入挖掘乡土资源,以对家乡的爱深化爱国之情。例如,通过展示家乡面貌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树立起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从而以坚韧的态度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广度,开阔学生爱国视野

要想将爱国主义落到实处,需要提升其教育的宽度,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始终不偏离爱国这一教育目标。

第一,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全课程共同体。即以思想政治课为主导,统筹其他学科,达到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上好到道德与法治课,将三年的教材进行整合,梳理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按照新课标要求逐一落实;其余学科教学也要贯穿爱国主义这一核心主题,实现学科共育。

第二,借助议题式教学的模式,在充分理清各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凸显爱国主义教育核心。每节课展示一个话题,学生参与辩论,发表看法,进行组间、组内展示,教师补充讲解,最大限度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通过多种多样的辩论赛、互动游戏的开展,使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例如,以长征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为主线,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小组以不同地形式将本组所理解的精神内涵展示出来,全班同学深入研讨,最后形成统一认识。

第三,为了实现家校合作共赢的德育效果,学生周末回家时,教师可通过班级群、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向家长推送教育内容,了解学生在家的知识掌握情况,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素养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爱国认知和行动自觉相统一。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将眼光聚焦于在学校,而应引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中,感悟爱国主义需要做些什么,透彻地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而建立起对国家炽热的情感认知。

第一,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价值。学校在每年国庆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进行爱国主义专项教育,采用虚拟仿真、大数据、网络云播技术将当时革命岁月的情况展现出来,以序列化的教育主题展给学生带来系统性的爱国教育“大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当时的历史状况。互联网使爱国主义教育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第二,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开展爱国主义特色研学。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深入研讨,制订梯级爱国主义教育研学课程单,按照学生的认知差异合理分组,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场馆进行体验、参观,完成研学任务。在研学的基础上进行爱国主义人物访谈、手抄报比赛、爱国主义专题展板制作、校园爱国主义教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感悟过程中,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进而转变为行动上的自觉,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的细微环节中,成为引领自己不断反思、实现爱国之志的强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国学·晒佳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