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理路
2021-12-28梁燕
梁 燕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民间艺术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语境得以持续增强,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及其主体意识也在积极建构当中。也正是由于民间艺术带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得以推行的过程中,沿线国家都十分认真地对本国和他国民间艺术的发展脉络、对国家之间民间艺术的交流与互动予以了关注,希望借此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振民族精神,让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能够得到发展和传承。在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问题上,中国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制定了大量制度措施,希望通过教育与宣传和公众的积极参与不断丰富中国民间艺术内容,体现中国人民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尊重,为全球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从这个角度讲,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积存下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民间艺术形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该地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全新契机。与此同时,由于前期传承工作中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导致中原民间艺术传承长期遭遇瓶颈,唯有不断丰富传承方式、加强民间艺术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提升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注重对民间艺人的培养,才能持续推动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
一、“一带一路”视角下的民间艺术——兼论中原民间艺术的现状
(一)“一带一路”视角下的民间艺术
中华文明体系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百花齐放,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数不胜数、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形式几经传承已经被视为当地百姓的精神食粮,也是其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些已经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点保护了起来。时至今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精华部分,民间艺术成了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优质文化资源,借此不但能极大丰富对外文化交流和交往,还能为先进文化的创造和艺术引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几乎所有行业都针对其中的有关概念、思路、目标,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与之相关的研究和行动,民间艺术也不例外。在“一带一路”的恢宏视野指导下,民间艺术受到高屋建瓴的指导,在坚持传统、结合现代原则下不断强化其开放包容之精神,并紧紧抓住机遇实现了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发展和繁荣,这一做法与国家战略中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高度吻合。
(二)“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原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不是对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刻,也不是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强行植入,而是希望通过发挥区域主体资源禀赋优势,在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发展特征、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合力。在我国,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该地区还是中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承续者。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原地区(主要为中部六省,而中部六省尤以河南省的特点最为鲜明)正在积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资源强省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地政府针对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和开发其民间艺术,防止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影响这些艺术遗产的传承。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中原地区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制定了很多“战略战术”,进行了很多努力,既有政府的参与也有民间的力量,成效优劣各半,有些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需要调整和改进。
二、“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原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
(一)文化价值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原民间艺术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对此类艺术形态进行推广和宣传,能够让沿线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原地区悠久、灿烂的民间艺术,感受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中原气息,体现的不但是中原人民的智慧,也传承着中原地区的文化诉求和精神要义。二是民间艺术能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光芒,照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其带去内涵丰富、表征完美、兼容并蓄的艺术感受。在我国中原地区,民间艺术资源异常丰富,甚至代表了同时代艺术的最高水准,被视为最典范的艺术创造活动。三是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充当中华民族存在“证据”一类文化母语,同时也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民间艺术蕴含的是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性、思维模式和对外界的认知与价值取向,向沿线国家展现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之精华。四是民间艺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密度极高”的、可以开发利用的丰富、优质而珍贵的艺术资源,它们有助于提高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价值,推动民间文化体系创新、内容创新。
(二)经济价值
一是旅游价值。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正在成为人们接触与了解异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民间艺术展示和相关旅游景点、旅游文化商品更是能够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播和传承。二是收藏与装饰价值。借助“一带一路”传播中原民间艺术,在沿线国家探索和挖掘更多新题材、新内涵,可以让中原民间艺术及其物质形态具有收藏和装饰价值。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后,就会对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形成更高追求,而中原民间艺术品逐渐发展成为家庭装饰品或者收藏品。三是日用品价值。“一带一路”让沿线国家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也让中原民间艺术品的潜在市场和价值空间进一步扩大。目前,很多中原地区的文化企业(包括旅游公司等)从弘扬民间艺术出发,以产业化思维扩大民间艺术品的应用范围,让更多艺术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其日常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四是贸易价值。以“一带一路”为视角传承中原民间艺术,不但是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需求,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诉求。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中,开展针对中原艺术品的国际贸易,不但可以增强中原民间艺术的开发、保护能力,还能让中国文化与世界市场接轨,并借此契机带动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和外界的交流,促进中原民间艺术的对外传播和可持续发展。
三、“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瓶颈
(一)传承人匮乏
对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关注始于人类学和民俗学界,早在20世纪中叶,就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呼吁,认为要对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进行多维度的关怀,防止出现民间艺术断代的情况。这是因为,作为特殊群体,民间艺人的技艺本身均带有悠久的历史内涵与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递者,无论是民间艺术的认定、传承还是发展、进步,均离不开作为承载主体的民间艺人,无论是从民间艺术发展和繁荣的视角还是从建设“一带一路”的视角,探讨民间艺术传承人问题是非常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不可否认的是,在新时代中,一些中原民间艺术在不同程度上了暴露出缺陷与弊端,在其人文内涵与精神价值的“反面”出现了亟待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其中尤以民间艺人的匮乏最为紧迫。尤其是民间艺人储备断层的出现和现有民间艺人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更是让中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备受压力。
(二)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衔接缺位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民间艺术传承模式与艺术专业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民间艺人培养与艺术专业教学目标大体相当。但是,伴随着部分中原民间艺术的日渐萎缩和发展受限以及在传承上的断层,导致一些地方高校“习惯性”地不重视民间艺术,不主动认识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种做法不利于中原民间艺术在校园内的传递,也不利于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管理者未将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互动,没有将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落到实处,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较低,最终让中原民间艺术传承工作收效甚微。
(三)民间艺术创新乏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尤其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文化交往中,使我们认识到:唯有进行文化借鉴和推陈出新,才能在文化交流和融合中让中原民间文化得到传递、传播和传承,才能在合作研究、交流访问和人员培训中,让中原民间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花结果”,真正做到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地方政府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缺少对本地民风民俗的系统性调研,无法将中原民间艺术资源系统化引入至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之中,也无法“盘活”中原民间艺术资源,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充足动力。其结果是,这种严重缺乏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和艺术传承模式无法得到现代艺术、现代思维的支持,一些新观念、新思想难以融入到民间艺术的“肌体”之中。最终,即便中原民间艺术能够在当地部分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但在艺术文化多元化和包容化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依然出现了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四、“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理路
(一)强化民间艺术人力资源开发
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强化中原民间艺术人力资源开发是应对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也是必要方法,唯此才能让中原民间艺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窗口期”确证其存在、发展和传承的意义。为此,需要从保护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视角出发,不断丰富民间艺术传承方式、创新民间艺人的培养模式,通过多种形式让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一带一路”建设结合在一起。同时,要依据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发展情况,通过编写民间艺术教材和开设艺术课程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和民间艺术的紧密结合,让中原民间艺术传承更加灵活、更富创造性。在这一问题上,可以发挥当地政府的引导功能,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民间艺人和代表性传承人能够得到社会公众认可,让传承人也能够以同样心态对待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的“身份”。
(二)创新中原民间艺术传播思路
针对中原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一方面需要积极探索通过何种方式能够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以此强化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播和交流,把中原民间艺术融入到沿线国家的文化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中原民间艺术资源,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推介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成果,以提纲挈领之态带动沿线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问题上,应不断创新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播思路,通过艺术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不断提升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播力和表现力,在更有力的影响世界、造福人类的同时,促进中原民间艺术得到更高效的传承。
(三)搭建高层次的中原民间艺术研究平台
在“一带一路”视角下,积极开展基于民间艺术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但可以解决艺术传承中遭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助于解决目标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此,有必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搭建起更高层次的中原民间艺术研究平台,寻求中原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需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让社会公众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原民间艺术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当地高校要在民间艺术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把促进中原民间艺术传承视为重要职责。二是要以全面、深入探究中原民间艺术缘起为起点,通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多个侧面上开展与此相关的研究工作。三是要注重提升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文化自信、审美能力和艺术传播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发现和表现中原民间艺术,为“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原民间艺术传承奠定人力资源和平台基础。
本文系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9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传统民间艺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2400410165)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