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浅析
2021-12-28沈蕾
沈 蕾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西安 710068)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总面积64 万平方千米。农业是黄土高原历史最悠久的产业,也是规模最大的基础产业。长久以来,黄土高原存在着人口增速过快、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土地矛盾尖锐、粮食问题日益突显等问题。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是解决黄土高原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之间尖锐矛盾,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陕北黄土高原,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区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能源化工基地,也是我国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制约陕西农业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科学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陕西省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1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主要措施
2019 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60.68 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黄泥沙达16 亿吨,其中4 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大,侵蚀强度最高,水土流失影响最严重。2019 年,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11.90 万平方千米,其中轻度流失4.03 万平方千米,中度流失3.54 万平方千米,强烈流失1.87 万平方千米,极强烈流失1.39 万平方千米,剧烈流失1.07 万平方千米,仅从长城沿线到秦岭北麓,总土地面积12.4 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就达10.1 万平方千米。按照地貌特点及侵蚀程度的不同,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域主要分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三大主要类型。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分布在河口镇到龙门区间的黄河右岸各支流及泾、渭、洛河上游。该区切割强烈、地形破碎、沟壑纵横,黄土覆盖较薄,植被稀疏,面蚀、沟蚀严重,年平均侵蚀模数1~3 t·km-2,内部有粱、峁、坡、台、川和沟等地貌。经过60 年的探索实践,黄土丘陵沟壑区已有较成熟的治理方法,即以小流域为单元的“三道防线”模式。即根据水、肥、光和温等自然资源在沟道坡面上的分布规律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在梁峁坡以上,结合水保整地,植树种草,兴修梯田;在沟坡上,以灌草为主,选择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和固土能力强的草种树种,稳定沟坡,控制沟沿发展;在沟底,开展以坝系建设为主的防洪、拦泥、生产综合治理:支毛沟修筑谷坊,栽植耐水、速生树种做沟底防护林,主沟道修筑淤地坝、小水库等工程,发展基本农田[2]。“三道防线”模式因地制宜将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自上而下、层层防护、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仅有效控制土壤侵蚀,而且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和流域经济发展。
1.2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主要在渭北长武塬、陕北洛川塬。区内塬面平坦,黄土深厚,洛川塬的黄土厚度在70 m 以上,但沟壑部分地形破碎,坡陡沟深,相对高差100~200 m,沟壑密度0.5~2 km/km2,年侵蚀模数5 000~10 000 t/km2,此处重力侵蚀、混合侵蚀严重,土壤侵蚀主要表现为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床下切。例如,调研的洛川塬在历史上曾经为完成的大塬,但由于水土流失和沟头前进,被切割成6 个小塬,并形成1 200 多条支毛沟。针对黄土高塬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现在的主要措施是采用以固沟保塬为核心的“四道防线”综合治理: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和沟道水沙集蓄,通过四道防线,力争达到土不下塬、泥不出沟、沟头不前进和塬面不破坏的目标。
1.3 长城沿线风沙区
风沙区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是陕西风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区内地面宽阔平缓,有轻度起伏,历史上是游牧区,地广人稀,气候干旱,植被不良,风侵蚀剧烈,水蚀轻微,北部部分地区保留着剥侵蚀残秋与梁状丘陵,南部毛乌素沙漠区地形主要由固定及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和水草丰茂的丘间低湿滩地组成,无定河、秃尾河、窟叶河等河流上游的流沙可直接进入河道,成为这些河道的泥沙来源之一[3]。针对风沙区的水土流失,主要采用带、网、片相结合,对沙丘、丘地、滩地分类治理。沙丘先用网格沙障固沙,再在沙内种灌木,达到固定目的。在沙滩周围建立防风固沙林带,滩地上建设路、渠、林相结合的基本农田配套设施,在防风固沙的同时,确保基本农田稳产高产。在河谷内修建土坝和植物谷坊,在稳定沟谷的同时发展自流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草田轮作和土壤改良,提高农田产量,减少人为过度开垦。例如,今毛乌素沙漠区治理成效显著,向北扩大了陕西绿色版图。
2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
实践证明,要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实现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任何单一治理措施都无法持久,只有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山水田林湖草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对生物、工程、农业措施进行科学配置,强化退耕还林(还草)及封育自然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才能成功。近年来,陕西省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通过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持续推进小流域、固沟保塬、坡耕地治理和淤地坝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4]。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124.1 万公顷,建水土保持林3.21万平方千米,种草5 700 km2,实施生态修复22.2 万公顷。截至2019 年底,建成淤地坝3.4 万座,约占全国的60%,拦泥58 亿吨,淤地5.73 万公顷,增产粮食4 亿千克,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整治涝池、塘坝、站窖4 000多座,累计治理水土流失7.92 万平方千米,其中黄河流域5.5 万平方千米,平均入黄泥沙由8.3 亿吨减少到2.68亿吨,年均治理水土流失3 000 km²。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 km,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除此之外,陕西省率先在全国建立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每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 亿元以上;制定出台了《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配套完善一系列水保法规制度,强化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探索出综合治理型、科研试验型、科普教育型、特色产业型和特色展示型五种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模式,建成49 个省级水保示范园,21 个国家水保示范园;不断加大能源开采水保监督执法力度,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从整体而言,陕西生态环境的改善改变了该地区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3 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陕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基础上,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和现代营销手段建立起来的,能够体现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高效农业。其基本特征为综合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一方面,农民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有效扩展生态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技术的改进,提升了农产品产量和种植效率,降低了农民生产投入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陕西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使基本农田扩大,为实施高效农业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水土流失治理极大地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和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5]。因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是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只有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才能逐步优化升级,农民才能实现收入增长、生活改善;只有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富足,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才能转变,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才能得以保持,两者才能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