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州山区生态茶园建设及管理技术

2021-12-28兰吉玉鄢人雨

农技服务 2021年12期
关键词:鲜叶茶树茶园

兰吉玉, 鄢人雨, 王 微

(黔东南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贵州 凯里 556000)

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的天然饮料之一,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茶叶中富含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等有益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压力和抗焦虑、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防治早老性痴呆等保健作用。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大力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但化学药剂仍是茶树病虫害防治不可缺少的手段。我国多数茶园生态系统单一,茶园中普遍使用农药、除草剂和化肥等化学物质,使茶园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茶叶品质也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茶叶出口和销售。针对我国茶产业出现的生态问题,建设生态茶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生态茶园主要是应用植物生态学和茶树栽培学原理,依据茶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和社会需要,以茶树为主要农作物,在不超越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情况下,通过人为方式建立以茶树为主题的多种生物组成的人工生态群落。建立生态茶园并进行严格管理,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茶叶品质提高、加强生态系统循环、丰富茶园物种,对确保山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茶园基地规划与建设

1.1 生产基地环境要求

茶树种植基地应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便于茶园排灌和田间日常作业,促进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1.1.1 茶园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茶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1.2 土壤环境质量 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1.3 茶园环境水质量 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茶园灌溉水质标准

1.2 合理选址

茶园应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影响,与主干公路、铁路、农田等边界设立缓冲带、隔离沟、林带或物理障碍区,隔离带应宽100 m以上。以山、河流、自然植被作天然屏障,也可人工种植果、林等作物作隔离带。

1.3 合理套种

利用茶园套种中药材及适宜的乔木,遮光率应控制在20%~30%。

1.4 基础设施及茶园开垦

应建立能蓄能排的水利系统和茶园灌溉系统,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实行全垦或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的实施梯带状建园。实施梯带状建园时应对土壤表层肥泥进行集中保存,梯带建成后将肥泥铺盖在梯带面并进行垦土。

2 茶树品种及种苗

2.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所制茶类相适宜的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无性系优良品种。适宜黔东南州环境条件的主要茶树良种与其主要特征见表4。

2.2 苗木选择

苗木质量标准见表5,低于Ⅱ类标准的苗木不宜采用。出圃苗木应附检验合格证书和苗木标签。

表5 茶苗木质量标准

2.3 苗木调运

调运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应具有检疫合格证或相关有效证明,调运时应持《植物检疫证书》。

2.4 茶苗种植

植苗前将茶苗根部板结黄泥浸洗,剪掉距根颈部20 cm以上部分,植苗后应灌定根水或割草覆盖,提高茶苗成活率。

2.4.1 移栽时期 应选择在晚秋11月或早春2—3月初进行移栽。

2.4.2 单行条植 规格为行距×株距(150 cm×30 cm),条植苗数2~3株/穴,植苗深度5~8 cm。

2.4.3 双行条植 规格为大行距×小行距×穴距(130 cm×40 cm×30 cm或150 cm×50 cm×30 cm)。条植苗数2~3株/穴,植苗深度5~8 cm。

3 农业投入品管理

3.1 农资仓库

茶叶生产者应设立专用农业投入品仓库,注意防盗、防火、防腐蚀、防潮。农药、化肥、农膜等不同类的农业投入品应分区存放,有相应的标识。

3.2 有专职管理人

农业投入品仓库有专人管理,负责农业投入品的采购、验收、发放、管理、记录等工作。每批次农业投入品都要进行抽查验证,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做出拒收、换货或其他相应措施,并作好记录。

3.3 农药使用

3.3.1 选择在茶叶上应用已登记的农药 不得购买国家、贵州省明文规定在茶叶上禁止使用的农药,禁用农药详见表6。

表6 茶叶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3.3.2 施药方法 根据茶园面积选择型号适宜且经国家质监部门检测合格的施药器械,使用前应检查压力、控制部件,各接口部分没有漏滴情况。使用前后清洗干净,防止交叉污染。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说明书规定,根据农药作用方式、农药剂型、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施药方法,喷施农药时应顺风隔行或逆风退行两边喷洒。每次施药及时记录农药使用记录表。

3.3.3 施药常识 施药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植保知识,施药时穿戴防护用品,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农药,不慎接触农药的部分用肥皂和清水及时清洗干净,防止农药中毒。施药后24 h内禁止人员进入,在农药持效期内禁止放牧和采摘。剩余农药应密封储存。废仪器、废包装等废弃物冲洗3次后焚烧或掩埋,清洗、焚烧或掩埋地点应远离饮用水源和居民区。

3.4 肥料使用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当年秋冬季开深、宽各15 cm的沟施肥。一般施商品有机肥200~400 kg/667m2或农家肥料1 000~2 000 kg/667m2,农家肥施用前需经无害化处理。商品有机肥,商家需有生产资质,其污染物质限量应符合表7的要求。一般为每次追施商品肥100 kg/667m2或农家肥料1 000 kg/667m2左右,在茶叶开采前30~40 d开沟施入,沟深10 cm左右,施后覆土。同时填写并保存好肥料使用记录表。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叶面肥,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合理使用,但使用的叶面肥必须在农业部门登记并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叶面肥在茶叶采摘前15 d停止使用。

表7 商品有机肥料污染物质限量

根据土壤性状、茶树长势、预计产量、生产茶类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一般3~5年对土壤肥力水平、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一次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4 病虫草害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充分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4.1 农业防治

新建茶园或改植换种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实施合理密植和健身栽培,采取分期分批及时采摘,采除小绿叶蝉、茶毛虫等茶叶害虫,抑制其种群发展。采用合理耕作,加强土壤培肥和及时清除茶园杂草,减少翌年土壤中的越冬害虫。及时清理病枝,带出茶园外深埋。

4.2 物理防治

茶毛虫等体型较大、行动迟缓、易发现易捕捉的聚集性害虫可以人工扑杀减轻危害。利用害虫趋性诱杀,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性信息素、彩色板诱杀等措施防治害虫。利用机械或人工办法防治杂草,减少草害。

4.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及茶园周边的有益生物。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4.4 农药防治

冬季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3~2.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等矿物源农药封园。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矿物源农药防治仍达不到防控指标时,可按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准则规定,限量使用专用于茶叶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8。

表8 茶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5 耕作与修剪

1) 每年利用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污染的山草、农作物秸杆、修剪枝条覆盖茶园1~2次,每次覆盖厚度5~10 cm,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保土能力。2) 结合施肥,合理耕作,改良土壤结构,对土层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行距较宽、幼龄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可种植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3) 耕作机具、修剪机和采茶机应保持良好的状态,防止污染茶树。4) 根据茶树树龄、长势和修建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育优化型树冠、保持或恢复树势。5) 对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清理树冠,宜使用石硫合剂等喷施树干,防治苔藓,防止剪口病菌感染。

6 鲜叶采摘与管理

6.1 采摘

应根据茶树品种、茶树树龄、生长特性和加工原料采摘标准要求等,遵循质量与产量兼顾的原则,幼龄茶园以养为主、以采为辅,留叶采摘。投产茶园以采为主、以养为辅,适中、适时、分期分批采摘。鲜叶采摘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嫩度、新鲜、匀度和净度,无病斑、无紫叶,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老枝叶及杂物。

6.2 管理

1)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器具,如竹编、网眼茶蓝或篓筐等盛装鲜叶。采下的鲜叶应妥善保管,并及时运送到茶叶加工厂,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2) 鲜叶采收前,应对采收工具、容器、运输工具及称重设备进行清洁维护,采茶过程要保持上述设施的清洁卫生,防治二次污染。3) 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雨淋、挤压和其他原因损伤鲜叶。4) 机采茶园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5) 鲜叶禁止直接摊放在地面。

猜你喜欢

鲜叶茶树茶园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茶园机械(4) 茶叶鲜叶采摘与分级设备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名优茶鲜叶采摘技术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茶园飘香
山东省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周宁生态茶园
茶园观色
茶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