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的内涵要求

2021-12-27何成学

桂海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议规划

何成学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历史贡献在于会议审议通过了约2万字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内涵要求十分丰富,深入学习领会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要求,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切入点。文章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作出框架结构、行文表述、大数据、精神要领等4个层面的研究概括;对其精神要求则从宏观方面的指导原则要求、战略部署中的工作要求、微观方面的具体措施要求3大层面进行研究概述。

关键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内涵要求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1-0017-06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的历史贡献在于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规划《建议》不仅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而且还在宏观方面提出带有指导性的原则要求,在战略部署中提出了工作方面的新要求,在微观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措施要求。深刻阐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要求,既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新时代责任担当和新作为的体现,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规划《建议》的切入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定通过的规划《建议》,全文约2万字,为便于掌握和理解,本文对其内涵作出框架结构、行文表述、大数据、精神要领等层面的研究概括。

第一,从框架结构来看,规划《建议》主要由3大板块、15个部分组成。3大板块即总论、分论和结尾[1]2。其中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我国发展的环境、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分论部分在总体上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是阐述了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从行文表述来看,规划《建议》主要包括15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全面小康成就、发展环境、远景目标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1问题。

二是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等3个方面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2]1问题。

三是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2]4等4个方面阐述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2]4问题。

四是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2]4等5个方面阐述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2]4问题。

五是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2]4等4个方面阐述了“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2]4问题。

六是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2]4等5个方面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问题。

七是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4等4个方面阐述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4问题。

八是从“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4等3个方面阐述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2]4问题。

九是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4等3个方面阐述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4问题。

十是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4等4个方面阐述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4问题。

十一是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2]4等3个方面阐述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2]4问题。

十二是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2]5等7个方面阐述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2]4问题。

十三是从“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2]5等4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5问题。

十四是从“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2]52个方面阐述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2]5问题。

十五是从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持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6个方面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第三,从大数据来分析,规划《建议》的具体内容可用“1”“3”“4”“5”“6”“9”“10”“12”“16”等系列数据组表达。在规划《建议》中都有着丰富的数据组表达,依据其文字表述,主要可以作出如下9个数据组的表达概括:

一是“1”的数据表达。规划《建议》描绘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从9个方面的具体描绘,绘就出了一幅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画卷。与此同时,这种“1”的数据表达体现在“一个重要论断”“一个重要判断”“一条逻辑主线”三方面。“一个重要论断”,就是“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3]1;一个重要判断,即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条逻辑主线,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二是“3”的数据表达。规劃《建议》的框架内容可用3大板块来概括,即由前文所述的总论、分论和结尾3大板块构成。同时,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3个“新”字上。

三是“4”的数据表达。规划《建议》强调指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2]1。这是新的“四个战略布局”,即从过去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是“5”的数据表达。在规划《建议》中,强调了“十四五”期间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5条基本原则。

五是“6”的数据表达。在规划《建议》中,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1等6个“新”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了概括表述。

六是“9”的数据表达。规划《建议》中用“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2]1等9个方面,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作了描绘。同时,规划《建议》还释放了未来中国发展的9个重要信号[4],即战略布局新表述、“强国”高频出现、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七是“10”的数据表达。在规划《建议》中,用“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1等10个方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进行了表述。

八是“12”的数据表达。规划《建议》提出了新时期发展的12大主张(亦即12大发展战略举措),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2]4、“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2]5。

九是“16”的数据表达。规划《建议》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在16个关键词之中:办好自己的事、科技自立自强、实体经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笔者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专家用“14个关键词”来概括规划《建议》的核心内涵是不准确的,因为漏了两个较为重要的关键词“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正是中央对新发展阶段的这个正确的新认识和新判断,全会才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并采取新部署新措施,同时新发展理念和新部署新措施是适应和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的必然,所以应当至少是“16个关键词”展现全会和规划《建议》的主要内涵要求。

第四,从精神要领来看,规划《建议》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是规划《建议》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和重要判断。一个重要论断,就是“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3]1;一个重要判断,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2]1。

二是规划《建议》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号召。规划《建议》主要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等10个方面论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为此,规划《建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2]1。正是基于此,规划《建议》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放在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首,亦即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号召。

三是规划《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方面,规划《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概括地讲,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2]1;另一方面,规划《建议》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2]1等5条基本原则。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扩大对外开放、全面依法治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四是规划《建议》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一方面我们党在党的会议中首次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主要从“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2]1等9个方面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另一方面规划《建议》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2]1、“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2]4等6个“新”字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五是规划《建议》作出了新的“四个战略布局”。规划《建议》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2]1这里的“四个战略布局”中的第1个,已由过去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我们党在规划《建议》中,对我国新时代的“四个战略布局”作出了新表述,注入了新内容。

六是规划《建议》明确强调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1]2。但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一些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1]2同时,我国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对此,我们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1]2规划《建议》还强调指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1]2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七是规划《建议》明确强调要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并对未来发展作出了12大发展战略举措。一方面我们党在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2]4要求,并强调了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路径举措,即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2]4,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4,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4,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2]4,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另一方面对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作出了12大发展战略举措,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2]4;“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2]4;“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2]4;“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4;“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2]4;“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4;“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4;“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2]4;“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2]4;“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5;“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2]5。

八是规划《建议》明确强调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规划《建议》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其中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6大“新”目标中,要求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2]4。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9方面远景目标中,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2]1;“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1。

九是规划《建议》的结尾强调指出,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2]5。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的号召,又是确保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

规划《建议》既在宏观方面提出了带有指导性的原则要求,又在战略部署中提出了工作方面的新要求,同时还在微观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措施要求。

第一,规划《建议》在宏观方面,提出了3个方面的具体政治要求。

一是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2]1。规划《建议》要求协调推进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出了基本原则。一方面提出了编制建议的基本原则,即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1]2;另一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2]1。

三是提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政治保障要求。总体上讲,就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持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第二,规划《建议》在蓝图描绘中提出了3大层面的目标要求。

一是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1这一个新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新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规划《建议》在蓝图描绘中所提出的一个总的目标要求。同这个总目标要求相关联,我们党在“十四五”战略布局的表述中,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2]1。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所作出的战略部署,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必将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二是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9个方面要求。这就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2]1

三是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6大目标要求。这就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2]1、“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2]4。

第三,同规划蓝图描绘的3个层面目标要求相对应,规划《建议》提出一些具体战略部署和工作措施要求。

一是提出了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12大战略举措要求。这就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2]4;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2]4;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2]4;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4;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2]4;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4;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4;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2]4;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2]4;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5;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2]5。这些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同时又相应地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12个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作出了工作部署。

二是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工作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依據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所作出的科学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三是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这既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更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1]2;另一方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1]2。

四是提出了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要求。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其次,要求我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4;再次,要求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五是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工作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所给出的回答。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2]5。

六是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工作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5。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光明日报,2020-11-04(2).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光明日报,2020-11-04.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20-10-30(1).

[4]齐中熙.五中全会释放未来中国发展重要信号[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0/29/c_1126675019.htm.

责任编辑陆昱

猜你喜欢

建议规划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