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2021-12-27山音
山音
风筝之父
风筝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最早的发明者被认为是春秋的公输班。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公输班用竹木仿着鹊鸟的形状制成飞行器,不料却遭到墨子的批评。墨子认为公输班发明的木鹊巧而无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没有实际帮助,“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因此,公输班的木鹊算不上真正的巧。
《韩非子》中,风筝的发明人变成了墨子:“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墨子的手艺同样精巧,制造的木鸢同样无用,但这里并没有人批评他。墨子把批评公输班的那一套用在自己身上,变成了自我批评和反思,但中心思想不变:真正有利于生产的发明,才是好的发明。
无论是公输班还是墨子,都不认为发明木鸢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不过是在琢磨这些奇技淫巧的过程中,消耗掉过剩的智慧。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风筝是汉初淮阴侯韩信发明的。据记载:“汉高祖之征陈豨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韩信打算谋反,趁刘邦出去讨伐叛军陈豨时,在长安城中放纸鸢测量未央宫远近,准备挖地道。
这个记载疑点颇多,怎样用风筝测量距离?韩信放上去的风筝有没有牵引线?汉初纸张尚未发明,如何扎得出纸鸢?韩信发明风筝的说法多半是后人附会。就算汉代已经有了和后世风筝形制类似的器具,用的材料也应该是丝绢或者牛皮。
木鸢变成了绢鸢,绢鸢再变成纸鸢,得益于东汉造纸术的发明。到了南北朝时期,纸鸢被用于在战争中传递信息。
南朝梁武帝时爆发了侯景之乱,皇帝被叛军团团围住,和台城以外断绝了联系。羊侃向时为太子的简文帝献计:“作纸鸢,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帝站在太极殿前,趁西北风刮起时放出纸鸢,用这种办法向外界传递消息。简文帝放出去的纸鸢已经和后世的风筝很相似了,有长绳所系,需要凭借风力。
一国皇帝被逼得不得不把身家性命托付给风筝,可见当时的情势危急。无独有偶,唐朝中期,临洺守将张伾不知是不是受到简文帝启发,在叛军包围临洺城时,“以纸为风鸢,高百馀丈”,纸鸢带着求救信号高高飘过敌人的军营,飘到援军手中,最终使城池得以保全。
纸鸢进化史
唐朝时,纸鸢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人们到郊外放纸鸢的活动十分常见。元稹《有鸟》一诗中写儿童放纸鸢玩耍:“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可见孩子们已经学会了从纸鸢中寻找快乐;刘得仁在《访曲江胡处士》中说:“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纸鸢不仅是孩子的最爱,也是隐者闲暇时的游戏。
不仅如此,唐朝还出现了纸鸢的新玩法,唐代赵昕在《息灯鹤文》里提到,宫廷中有太监将灯笼挂在纸鸢上,夜晚放上高空,“红灯遥映碧霄空”的景象,想来令人神往。
五代时,李邺放纸鸢在鸢首绑一根竹笛,当纸鸢随风扬起时,风灌入笛中,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有如筝音,自此后纸鸢又有了新的名称——风筝。
宋代娱乐生活丰富,风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宋人也对风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好玩,更要好看。据说宋徽宗还专门编了一本《宣和风筝谱》,记载风筝的式样和画法。
宋徽宗手下的户部尚书侯蒙也和风筝颇有渊源。侯蒙年轻时科考屡次不中,且又相貌丑陋,有轻薄少年把他的头像画在风筝上,借此嘲弄,侯蒙看到不仅不生气,反而大笑,提笔填了一首《临江仙》在风筝上:“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隐,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他把嘲笑他的少年称为“良匠”,风筝高得看不见,他认为是要去蟾宫折桂。这心态,何其豁达,一看就是要做大事的人。后来,侯蒙果然像风筝一样青云直上,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武林旧事》中记载了临安城里放风筝的热闹景象。人们不仅满城跑着放风筝,还能赛风筝。说是风筝比赛,其实是风筝线的较量,一个人用自己的风筝线去纠缠另一个人的风筝线,两条线互相拉扯,先断线的人输。
有比赛就有输赢,输的人不仅丢了面子,还要罚钱,于是又有人想到用风筝来赌博,开创大宋纨绔子弟新玩法。这样的玩法要求风筝线的韧性很强,当时流行用药水浸泡过的线放风筝,称作“药线”。
奢侈品
也是在宋代,风筝开始商品化,成为下层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
《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的条目下面记载了杭州城里贩卖各种手工制品的手艺人,“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以专籍为衣食之地”,其中就包括专门卖风筝的、卖药线的。
金朝人和蒙古打仗时,金人曾放出风筝,附带鼓励被俘士兵叛逃的传单,等风筝飘到蒙古军战俘营上空时,就切断引线,把传单散播出去。这种仿佛群发一般的大规模信息输出,在当时可以说非常机智了。风筝沦为玩具许多年,又一次发挥了在战争中传递信息的作用。
明代的风筝又有了新的使命。大戏剧家李渔写了一个剧本《风筝误》。这里的风筝变成了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清代女诗人骆绮兰的诗中写道:“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是不是也在期待着和剧本中类似的奇遇?
和李渔交情很好的曹寅,书房里收藏了很多剧本,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这一出《风筝误》。曹雪芹深受祖父影响,戏剧与风筝,都频繁进入过他的创作。
《红楼梦》第七十回,众人一起放风筝。宝琴的风筝是大红蝙蝠,宝钗的是一连七个大雁,探春的軟翅子大凤凰风筝,得到众人的一致称赞。宝玉的美人风筝一直放不起来,气得直跺脚,只好换了一个。黛玉的风筝不知是什么,不知飘到了何处,宝玉剪断了自己的风筝线,好让它与黛玉的风筝作伴……这里风筝的形状,也暗示了众人的命运。
风筝在方言中叫法各有不同,大体来说南方叫纸鹞,北方叫纸鸢。曹雪芹还写了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扎、糊、绘、放的理论编成朗朗上口的工艺歌诀,并配有彩绘风筝图谱。这一举动不仅仅出于他自己对风筝的爱好,还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曹雪芹有一个叫于景廉的朋友,早年从军时伤了脚,难以谋生,家中又人口众多,日子过得很艰难。年关将近,于景廉来到曹雪芹家中,说自己家已经三天揭不开锅了。曹雪芹自己也很穷,帮不上什么忙,两人相对凄然。
闲谈时,于景廉偶然说起京城中的事情:有富贵人家的公子买风筝,一掷数十金,这些钱够他们家过好几个月了。恰好曹雪芹身边竹纸皆备,就顺手扎了几只风筝送给于景廉。除夕夜,于景廉又冒着大雪来到曹雪芹家中,跟他一起来的,是满载驴背的酒肉鲜蔬。于景廉欢喜地告诉曹雪芹:“没想到三五只风筝,卖出了极高的价钱。”
墨子和公输班大概都没有想到,他们无意中造出来的“巧而无用”的东西,竟能成为糊口续命的关键。曹雪芹也是从这件事开始重新审视风筝的价值。
后来于景廉一直以卖风筝为业,小有名气,他经常催曹雪芹为他制定新的风筝样式。曹雪芹这才开始编写《南鹞北鸢考工志》,希望能帮到那些身有残疾无法谋生的人。
风筝都被谁买走了?大概就是像贾宝玉、薛蟠、冯紫英这样的人吧。富家公子买一只风筝的钱,足够贫寒人家几个月的吃穿。风筝从书外卖到书里,曹雪芹站在人生的下半场回望从前,无关紧要的玩具变成了赖以生存的手段,极致的富贵繁华和极致的悲凉落魄都给他经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