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韵戏乡养心宜黄

2021-12-27张丽娜

中国国家旅游 2021年3期

张丽娜

宜黄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根据宜黄县西南部锅底山环壕聚落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创造文明。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佳话数不胜数,从这里走出的名人璨若星辰。

锅底山位于宜黄县棠阴镇解放村大坪上自然村东约150米处,它的西南650米处便是宜黄县主要河流之一宜水河,周围为山地丘陵地带,背山面水,非常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的诉求。对于追溯人类起源的探索者来说,这座山丘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地表之下,藏着新石器时代某个部落的久远秘密。他们曾经在这儿组成生活聚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耘出一块属于自己的乐土。

这处环壕聚落遗址由台地、城墙、壕沟及外壕堤四部分组成,以锅底山遗址为中心,周边分布有9处同时期的山岗坡地遗址,俨然一个小小王国。自2017年起的几年时间里,考古学家在这里出土了石钺、玉管、陶鼎等大量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器物,根据地层堆积及出土器物分析,结合碳十四样品测年,这些文明遗迹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谜底揭晓,足以震撼人心。锅底山遗址为我们重新认识江西乃至南方片区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推进早期中国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实物资料,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对了解长江中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确立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翻开宜黄厚重的历史,我们看到这片沃土上文化繁荣、名人辈出的辉煌往昔。高僧、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历朝历代,宜黄走出的名人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为后世留下了熠熠生辉的传说故事。

晚唐高僧本寂在宜黄曹山修持30余年,是禅宗佛教最重要的流派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是南唐、北宋两朝进士,也是抚州的首位进士。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年少时曾在宜黄负笈求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兵部尚书谭纶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与戚继光并称“谭戚”。清乾隆时的宫廷御医黄宫绣首倡了现代中药学分类法,后世沿用至今并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和效仿。清代禁烟名臣黄爵滋绘制的《海防图表》影响深远。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是佛学唯识宗的代表人物,人称“宜黄大师”。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抚州共出了8位中科院院士,其中宜黄籍的就有3位,足为“天下才子数临川,临川才子半宜黄”这个说法的佐证。

谭纶是宜黄名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便研读兵法,是明代杰出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谭纶不仅主持军务近三十年,而且还是位戏曲家,他在军中编演过不少提振士气的戏曲。后来,随他征战的这支戏班子和家乡的戏曲风格相融合,形成了最初的宜黄腔,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大流派。有“江南第一古墓”之称的谭纶墓坐落在今天的宜黄县城西南五公里处,保存得非常完整,其规格之高在历代名臣墓葬中都相当罕见。墓区坐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体三部分组成。墓地门楼上的“武忠孝”和墓坊上的“忠君孝国”几个大字是对谭纶毕生功绩的至高褒奖。

从宜黄县城西面出发,车行十多公里,便到了风景如画的曹山景区。曹山四周的山峦像一片片莲花瓣,而卧居莲花瓣中央的,正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的祖庭。“重峦迭峰,若数瓣青芙蓉”,你不得不叹服,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浑然天成的人间胜境,仙趣妙成。

宜黄作为县城的最早记忆可以追溯至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这里人口不多,面积也不算太大,却同时拥有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戏和禾杠舞,有两处名闻禅林的千年古刹——曹山宝积寺和石䂬寺。在禅音与戏韵中,宜黄向我们展现着独特的人文风情。

曹山宝积寺始建于唐咸通(870—873年)年间,由佛教禅宗、南岳清源法系弟子本寂禅师所创。公元1223年,日本道元禅师来中国参禅,拜曹洞宗第13代传人如净为师,三年后回到日本建立了永平寺作为传播曹洞宗的道场。此后,曹洞宗又广泛传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深远影响。

曹山宝积寺的建筑群按照唐代的建筑形式进行建设,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布局严谨,于2017年10月获得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首届“中华建筑文化奖”,并被誉为“最美寺院”。

积淀着厚重禅文化的曹山景区内有着“吉祥三宝”。

玉佛通灵,2000年的时候,缅甸居士捐赠了翡翠玉佛13尊,玉佛数量之多、品质之佳全国少有。供奉在法堂的翡翠卧佛释迦牟尼,头、手和脚部分都是白色的,而身上袈裟的那部分是褐色的,这褐色并不是翡翠原石本身就有的,也不是后来人工着色的,它是在2009年11月开光之后,逐渐显现出来的。这尊翡翠卧佛身上神奇的色彩变化,至今无人能说清其中奥妙。

千年银杏,由开山祖师本寂禅师亲手栽种,它见证了曹山宝积寺的兴衰变迁。这棵银杏树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曾遭遇雷电而枯萎,1982年曹山宝积寺进入复兴时期时,银杏树也神奇地焕发新枝,烧焦的树干上又长出了新的枝叶,尤其是近几年来,古树迎风,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虽经千千劫,但依然兀自屹立,十分神奇。“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眼前这株银杏犹如“禅”的化身,有了“禅心”,有了“灵性”。

祖师墓塔,曹山寺西侧一条幽静的小路直通本寂禅师墓,本寂禅师于公元901年圆寂后葬于大殿斜对面四百余步的“凤形坑”。墓由麻石铺砌,苔痕斑驳,石碑上的字迹早风化模糊,内质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那是多少年也不会灭的。墓前一座不高的石塔里点着一盏长明佛灯,它是那么弱,那么小,却依然顽强乐观地亮着。想来,本寂禅师创宗立派的过程也如佛灯这般坚韧,如今他的智慧已经化为泥土滋养着山间每一棵树木,每一个生灵,每一位过客。

我带着朝圣的心情而来,感受到了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现在又带着无相无妄的禅心而去,回望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曹山寺,香烟袅袅,梵歌缭绕,就连那株神奇地萌出新绿的银杏也还历历在目。此时此景实在难忘,心中唯愿禅音永继,佛灯长明。

从宜黄县城到玉泉山景区一路群山披绿,连绵起伏,其间偶有一泓清水流过,倒映着蓝天和白云,有景如此,不禁让人心生欢喜。拐过一个山嘴,车子径直停到了景区门口。入口两侧各有一山拔地而起,全为纯丹霞地貌,岩体呈褐红色,一座似狮,一座如象,颇为神奇。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沿阶而上,不多时,一处巨石如桥横空映入眼帘,让人叹为观止。巨石名曰石䂬(“䂬”音gǒng,意为“水畔的石”),南北对穿,跨径达40余米,天然裂为三叠,是丹霞地貌的最典型代表,状如太极图。《徐霞客游记》是这样说的:“东西横跨,若飞梁半天,较贵溪石桥,高与大俱倍之。”

石䂬寺坐落在石䂬山上的石䂬洞中。古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高僧义泉和尚云游于此,开山结庐,䂬下修道。至唐时,马祖道一禅师自福建建阳佛迹岭至此结庵纳徒,领众熏修,是为“马祖第一道场”。马祖道一身后,徒弟石䂬慧藏秉承法脉,住持道场。禅宗著名的“慧藏逐鹿”“石䂬张弓三平受箭”公案都源于此。这座名寺曾被唐肃宗敕封为“石䂬义泉寺”,宋仁宗也将之敕封为 “石䂬义泉古寺”,并赐有“江西第一名山”的匾额。经过历代沿革,法脉绵延不绝,古寺至今犹存。

我穿过石䂬,但见脚下峡谷林木繁茂,山下梯田层层,那是寺中的茶园。前行右拐,眼前是陡峭的石级,虽有铁索可以抓扶,但抬头仰望时石级如天梯直上云霄,看不到尽头,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站在顶上,眼前豁然开朗,奇峰错列,沟壑纵横,池塘、村落、炊烟、阡陌……尽收眼底。原来,我们已经站在石䂬的背上,再攀一段天梯,能到更高处,无限风光一览无余。这石䂬四周有十八座石峰,如众星拱月,神态各异,古木幽苍,祥云霭瑞,世有“十八罗汉拱如来”之说。回首凝望祖师殿,但见它立于石䂬断崖处,其黄色墙体与屋顶的飞檐翘角在绿树丛荫之中若隐若现,恍若净土仙境一般。

我们置身于夜幕下的宜黄戏大剧院,欣赏宜黄戏经典折子戏《灞桥别柳》和保留剧目《四国齐》,那时而婉转时而深沉,或低回或高亢的古韵古腔,不仅给人一种时空穿越之感,而且细听下来,总感觉有些京剧的韵味在里面。

宜黄戏发源于江西省宜黄县,至今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江西目前尚存的一个大型古老剧种,被誉为“研究我国戏曲演变轨迹的标本”“江西古老剧种中的一朵名花”,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腔流传至上饶与浙江交界的玉山、铅山等地后,受浙江方言影响“宜”“二”同音,“黄”“王”同声,宜黄腔被讹称为“二黄”“二王”,宜黄腔传至与江西省相邻的安徽安庆之后,演变发展成著名的安庆二黄。由于二黄腔采用中州音韵,更为中原广大地区所能接受,经班社的流动,逐渐向全国各地传布,流传范围遍及浙、皖、鄂、湘、桂、陕、豫、川、鲁、晋等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戏班将二黄(宜黄腔)带入了北京。清昭链所著《啸亭杂录》记载云:“近日有秦腔、宜黄腔、乱弹诸曲名。”清戚震赢所著《京华百六竹枝词》有词云:“宛转珠喉服靓装,弋阳秦调杂宜黄。”

想当年,戏曲大家汤显祖完成剧作千秋名剧“临川四梦”后,初演就是选择宜黄班来完成的。汤显祖深知,戏曲要起到救世作用,演出效果就是关键,即演员能否在台上将剧本“曲意”形象、生动、准确地展现出来,在这方面宜黄戏风格独特,最适宜担此“重任”。于是,他躬耕劇场做导演,当宜黄戏演员对剧本“曲意”体会不到位时,还“自掐檀痕教小伶”。清嘉庆年间,宜黄戏这种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于一体的艺术传入北京,与当时北京风靡一时的弋阳、秦腔、乱弹等腔并肩齐美,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居位之重了。

到了近代,因种种原因,宜黄戏的生存环境变得十分恶劣,最艰难时只剩下一位表演乐师和4位老艺人。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抢救性保护措施,宜黄戏重又焕发光彩,看戏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剧团不仅在大剧院里表演,还常常送戏下乡。宜黄小学里宜黄戏社团的活动,孩子们表演起来一板一眼,未来的传承人可能就会在他们中间诞生。“不光中小学有社团,我们还在青少年宫办了表演培训班,在社会上推广宜黄戏健身操,大家越来越热爱和熟悉宜黄戏。”宜黄戏传承人不无骄傲地说。未来,这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定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闪烁炫目光彩。

宜黄县亲水湾公园内有这样一组雕塑,主人公是几组青年男女,他们手持挑柴的禾杠,或相对而站,或并肩而立,摆出各种舞蹈姿势,整组雕塑显得欢快活跃。当地朋友介绍,这组雕塑反映的是宜黄县一种传统民间舞蹈——禾杠舞。

宜黄县城东南面有一座卓望山,600多年前,居住在山下的人们为了在砍柴时驱赶野兽,渐渐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邀伴方式——用镰刀按照“咯咯七咯七咯七”的节奏敲打禾杠,听到信号的人便会加入队伍结伴而行。这种利用禾杠和镰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的传统民俗舞蹈便是宜黄独有的国家级非遗——禾杠舞的源头。历史上,禾杠舞是宜黄老百姓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的桥梁,而且还是当时的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重要途径。

随着柴火淡出人们的生活,这种舞蹈曾一度被遗忘。近些年,禾杠舞非遗传承人对传统的禾杠舞进行了改良,把它与广场舞结合起来,降低动作难度,跳出新风尚,让大家更能接受,此外,还开办了禾杠舞培训班,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禾杠舞的行列,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禾杠舞产生了兴趣。

在宜黄的几天,每到傍晚我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咯七咯七”的声音,人数多少不定,动作幅度也不大,脚步自然,多走方步,行腔比较自如,一字一音,节奏平稳、轻快、灵巧,加上柴刀敲打禾杠的声音,给人一种纯朴粗犷的美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既生活化又劳动化,也是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欢歌。

宜水边的棠阴古镇是江西省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之一,兴于明初,至清乾隆年间最为昌盛。棠阴夏布曾名扬海内外,棠阴因布而兴,盛极一时,现在还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江南少见。

发源于宜黄南部军峰山东北麓的宜水一路逶迤,向北流去。棠阴古镇地处这条河流的中游,这一带地势平坦,田连阡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特别适合苎麻和茶叶的种植。

而这座古镇的兴起,也正与宜水边的特产夏布密不可分。

棠阴原是一个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小村庄,因依山傍水,故得名陂坪。相传,北宋时临川有一位名叫吴竦的居士,家资颇丰,所拥有的田地连抚接宜,而且喜好游历山川。北宋天圣九年(1031 年) 的一天,他来到陂坪,一下子就被这里山清水秀的环境所吸引,很快便带领家人到此定居,并在村子西南边种下一棵甘棠。种下这棵树时吴竦曾说:“汝茂,吾子孙亦昌茂。”多年后,吴竦的愿望果然得以实现,不仅这棵甘棠葱茏挺拔,茂然成荫,子孙也都兴旺发达。到了宋隆兴年间,吴竦七代孙时,吴家人丁更加兴旺,很多他姓也都相继迁入,陂坪人口日见增长,各姓开基扩域,一派业盛家隆的景象。后人不忘吴竦亲植甘棠时许下的宏愿,于是取甘棠树茂然成荫之意,改陂坪为棠荫,后又改称棠阴。明万历年间,因商业隆盛,这里成为江南通商贸易中心地之一,改村为镇。

明清时期,棠阴因盛产用苎麻制成的夏布而誉名中外。江西的夏天酷暑难耐,先民们研制出的又轻又薄的夏布非常适于消暑,尤其棠阴所产的夏布,精、细、光、滑、软,“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在江西夏布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档布料。明末清初时,棠阴一跃成为江西著名夏布生产和集散中心地之一,最高峰时年产量达40余万匹,夏布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山西、湖北等地还在这里设有会馆。此时的棠阴堪称江西纺织业的一颗明珠,商家中曾流行“药不到樟树不全,夏布不到棠阴不白”的说法,而海外客商更是认为“棠阴夏布胜杭纺”。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棠阴镇人口达到3.6万户、12万之多,哪怕在今天看来,一个镇能有这样的人口规模都是极其难得的。所以当时大家总爱说“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巨儒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沿着黄金水道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这种选址既有利夏布的漂洗加工和運销,又可以尽量保证苎麻地不被或少被占用。虽因各家族在背景、经济实力、审美情趣等方面相差很大,所建造的房屋规模大小、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但全镇总体上依然呈现出祠堂宏伟气派、住宅错落其间、豪宅华丽堂皇、店铺朴素实用的特色。

自宜黄县城沿宜水而上,约行14公里便能到达棠阴。这里天光云影,水清如蓝,青山环抱,碧水萦绕,翠竹成林,清荷飘香,一派江南山区的田园风光。而黛瓦青墙,古樟蔽地,又彰显着小镇历史的久远。

我沿着小溪,顺着老路进了棠阴老街,眼前的古色古香也在明灿灿的阳光里一点点蔓延开来。巷弄里细碎的卵石、形态古朴的建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时间在这里的凝固。一处高宅大院门外,两个老人面壁而坐,整个脊背沐浴着阳光。或许是见惯了游客,他们只是自顾自地聊着家常,并不理会我们。而老人面前的牌楼则呈八字形耸峙,在暖阳的照耀下毫无衰态。如果把时间拨回几百年前那个布商云集的年代,这宅子一定门庭若市,品茶、看货、谈生意的宾客络绎不绝……

一回头,正好看到一位画家在写生,隔几步又有几位。每遇到一位我都会默默地站在他身后欣赏一会儿画作,慢慢地我发现,跟着画家的视角选景往往能拍出意想不到的好照片,哪怕是我这样平时不会拍照的人用上这个方法也屡试不爽。我兴奋地把这个发现告诉当地的朋友,并对自己巧遇画家这份运气感到沾沾自喜。但对方却满不在乎地说:“遇到画家太平常了,我们这里常年画家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连清华美院都要在我们这里设为写生基地呢。”

越是在棠阴行走,我越能理解画家们选中这里的动因。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棠阴镇古建筑群鼎盛时期的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规模只余当年的五分之一,但仍幸运地保留了一些原汁原味的精彩遗存,祠堂、官邸、店面、门楼、牌坊、砖塔、廊桥、路亭、民居近100处,我们依然能从其残存的精致细节中感受到丰富的、动态的历史信息。巷弄深深,砖墙森严,飞檐翘角造型优美,伴着充足的日光,给人强烈的画面冲击感。借用国内学者的话,棠阴是“明清建筑史的缩影”。

宜水河边,我没来由地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当年每逢这样阳光明媚的日子,河边一定少不了漂洗夏布的姑娘,她们一边劳作,一边还会哼唱着字正腔圆的宜黄调,悠悠扬扬,每一句尽是棠阴……

夜晚,从我住的酒店凭窗远眺,不远处有一座似张开双翅的巨大鲲鹏的山,它的背上托着一座透明玲珑的塔,两者和谐相守,分明是有什么故事要讲。

第二天,我就来到了这座叫卓望山的城中山。它的海拔只有158米,不高,但山姿奇特,万木葱郁,以气势取胜。乐史、徐霞客、谭纶等众多历史名人先后慕其名踏游此山,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

山脚下牌楼簇新,正中挂着“秀逸江南”的牌匾,左右柱上有楹联道:“卓岭纳朝曦凤山狮山拥千嶂翠微同沐浴,奇川凝瑞气宜水黄水汇百流金碧共回澜。”没错,这里便是宜黄两河的汇聚之处。不远处的二黄阁飛檐翘角,色彩绚丽,同时也是宜黄戏传习所。曲调悠扬,戏语绵长,这曾经是卓望山下最寻常的生活内容,如今二黄阁又成了保护和传承宜黄戏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平台。

卓望山被称为森林公园是实实当得起的,98%的森林覆盖率分明就是一种“炫富”,天然杂木林和原始次生阔叶林遮天蔽日,卓望塔就挺立在这座“绿色山峰”的半山腰。它高36.89米,坐北朝南,七层八面,采用楼阁式造型,外观分为台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底部、中部、顶部分别设地宫、人宫和天宫,塔刹为莲花宝座和日月同辉构造。塔内门窗回廊雕刻有宜黄十景,以及棠阴夏布坊、宜黄二黄戏等栩栩如生的人文景致。塔外檐角的风铃摇曳出曼妙舞姿,迎风脆响。

站在塔顶,整个宜黄尽收底。小城酷似一只开屏的孔雀,凤凰、狮子二山如忠实的卫士日夜守护左右。宜水和黄水在山下交汇后形成一条白练,飘逸东去奔向抚河,并最终注入鄱阳湖。也许,那些夏布并没有走远,它们的气质遗留给了眼前的这条河流。听说,卓望山还是有名的爱情山,情侣们约会都爱来这里,想来,除了它优美的自然风景,“两河相汇成一体”的美好意头可能也是大家心之向往吧。

公路指示牌上开始出现“歌坪· 彭公岛”时,再前行不远便到了。歌坪景区是一处天然半岛,三面环水,四周绕山,位于盎然起伏的绿色之中。岛上村民多为彭姓,这里是他们的世居之地,也是彭公岛一名的由来。

一座南北向的古色廊桥是歌坪连接外界的纽带。桥下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工作人员介绍,环绕彭公岛的整体水域水质良好,所以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的全球珍稀濒危鸟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年年到此越冬栖息。

穿过大桥,满目绿色便扑面而来,空气中满含淡淡的草木幽香,顿时令人心旷神怡。村中房舍参差,粉墙黛瓦,青翠掩映,秀丽整洁,透着徽派的雅韵。行走其间,清风携行,沐浴和煦阳光,欣赏树叶婆娑,这种感觉像误入一幅画,又像品味一首诗——看不尽的板栗树守望着村落,一树桃花不经意间跃入眼帘,竹林是村中的“宠儿”……这明明就是一处没有围墙或者栅栏的公园,有着江南的悠然和闲适。

穿过村东的古树林来到村庄幽深处,这里坐落着一座“彭氏宗祠”,中华养生始祖“彭祖”便是他们的始祖。祠堂建于明代,规模不大,但保存得极好,就像村中青藤缠绕的古树一样承载着过往,见证了变迁。

猕猴桃农旅小镇位于曹山景区沿线,从县城开车的话10几分钟就能到达。这里的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000 亩,种植的是红阳、金艳、东红、翠香、徐香等知名品种。若是丰收的季节来,到处都飘散着猕猴桃的果香,并能品尝到让舌尖起舞的鲜甜滋味。

小镇门外有三个胖胖的卡通猕猴桃形象,远远看过去就会让人食指大动。园内的果树除了传统的露地种植,还有高标准现代化的大棚种植,并根据猕猴桃树的生长特性釆取了滴灌技术和有机生态种植方式。我正要感叹科技的进步,工作人员又介绍:“还不止这些呢。你看这大棚顶上,设置了40兆瓦光伏发电设备,实现了农光互补,综合利用。”

小镇的特色不仅是果木栽培。围绕着猕猴桃主题,这里设置了众享空间、猕猴桃趣味馆、猕猴桃商品展示区,并且还将打造田园小火车、七彩滑草、骑行漫道、四季花海、鲜果采摘、童话风车、古方红糖、农耕体验、农家生鲜、乡村炊烟等休闲体验项目。可以说,这是一处花果园、有机绿色果品供应基地,更是一处游乐园、观光园。

宜黄县是红都瑞金的近邻,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1月成立了中共宜黄小组,4月扩大为支部,从此宜黄人民的革命斗争便纳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全红县」,属于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

1933年的第四次“反围剿”的两大战役——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就发生在宜黄县境南部。2020年,黄陂镇蛟湖村、东陂镇黄柏岭村被纳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简称“红色名村”)。如今,每年来宜黄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的多达十万人次以上。2006年7月,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工农红军》拍摄剧组就曾来到宜黄的凤冈、黄陂、东陂一带乡村开机拍摄。

1933年2月27日,国民党政府军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朱德、周恩来利用黄陂山多林密的有利地形,指挥红军采取大兵团伏击战法进行反“围剿”,并取得“黄陂大捷”的伟大胜利,这一战役已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毛泽东评价这是一次“空前光荣而伟大的胜利”。

黄陂战役战场遗址包括黄陂、霍源、大龙坪、蛟湖、拿山、大圆、安槎、塘圩及二都鄉的佛岭、太源、新村等地带。“红色名村” —— 蛟湖村位于黄陂镇政府所在地西南部13 公里处,海拔890米以上,该村不仅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主战场之一,还是一个具有极深文化底蕴的古村,滕王李元婴的后裔聚居于此,村中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由巨石垒砌起来的五道古城堡式村寨关卡。

1993年3月下旬,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指挥红军在此一带歼击国民党“围剿”部队,在草鞋岗、黄柏岭、霹雳山、雷公嵊、笔架山摇篮寨发起猛烈进攻,并取得伟大胜利。

至今,这里还有红一方面军总部会议旧址、东陂大捷主战场遗址、革命烈士陵园、红军广场、红军伤病员住址旧址、红军战士住址旧址、红军伙房旧址、红军井等红色旅游景点,战争痕迹和红军书写的标语非常多。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摄制反映聂荣臻生平业绩的影片,曾到草鞋岗拍摄外景。1985年,这一带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名胜风景点。“红色名村”—— 黄柏岭村地处东陂镇东南方9 公里处,距离宜黄县城54公里,村内保留下来许多珍贵红军文物及遗迹,是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森林乡村,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AAA 景区。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打响。11月16日,红1、2、14师由宜黄神岗进入南源、余家山一带,国民党军以5个师的兵力向神岗、云盖山进击。扼守该地的红14师全力抵御敌军的进攻,因兵力相差悬殊,至黄昏,云盖山被国民党军占领。

19日晨,国民党军第9师欲由大雄关进占党口,红2 师担任大雄关正面阻击任务。11时,国民党军以4个团的兵力在飞机掩护下向红军阵地猛烈攻击,摧毁了红2师前沿阵地,并相继攻占大雄关口和木鱼岭阵地。红军随后反攻,由于国民党军炮火较猛,未能攻克,红军从大雄关一带撤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