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

2021-12-27江毅李建生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际学习者问卷

江毅,李建生

(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江西 上饶334001)

2020年疫情期间,为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政策,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在线教学,达到空前罕见的规模[1]。与此同时,这种规模化的在线教学使得师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出现了若干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学习者参与度不高,或持续性不足的问题[2]。类似的问题在以往的慕课(MOOC)学习过程中也有体现,诸如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不够理想[3]。但不同的是,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方式与以往相比更为丰富,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线上答疑、线上讨论等多种方式并存。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师生之间的人际交互变得更为容易,也更加可能。这使得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又有别于以往的在线学习活动。它重塑了教与学的形态,呈现出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在线教学形式。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在线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水平,并试图从人际交互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考察,为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文献综述

(一)学习投入

学习投入(Learning Engagement)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努力参与学习的一种积极状态[4]。在研究与实践中,它常常作为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衡量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5]。通常而言,学习投入可以从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三个方面进行观测[6]。其中,行为投入主要指学习者按照要求参与在线教学活动,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情感投入主要指学习者对教师、同伴,或学习活动本身的情绪表达和自我感受,如兴奋、喜欢或厌恶等;认知投入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地理解复杂的内容,或获取相应的技能,如认知加工、自我管理等。为了能够更好地测量在线学习投入,研究者们开发出了相应的量表和工具,较为典型的有Sun和Rueda[7]设计开发的“远程教育中学生投入量表(Student Engagement in Distance Education,SEDE)”、李爽和喻忱[8]开发的“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二者都从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三个方面入手,测量远程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水平。还有学者认为,在线学习投入结构的研究中应该增加社会性交互维度,并构建了四维度测量量表[9]。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例如学习者的信息素养[10],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之进行改进和干预,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二)人际交互

根据穆尔(Moore)的交互理论,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互[11]。后两者主要指的是人际之间的交互,即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在MOOC的实践中,更多的是学习者与内容之间的交互,而人际交互却普遍缺失,学习者无法有效地感知到教师或同伴的存在,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例如MOOC论坛中的低参与率现象[12]。事实上,MOOC学习者并不会自发地与他人进行有效交互。一方面来说,由于在线环境中难以体验到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交互,学习者会排斥与他人进行交互[13];另一方面来说,人际交互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教师作用的缺失。学习者往往对有教师参与的讨论更感兴趣,相应地表现也更好[14]。研究发现,师生交互与学习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5],有研究者专门设计了测量量表,以此来了解学习者感知的人际交互水平[16]。由研究可以看出,有效的人际交互对于在线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际交互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在以往的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者并没有对人际交互进行区分,而是简单地将其划归为社会交互进行分析。在一项MOOC的研究中,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被统称为“社会交互”,并试图表明它能够影响学习投入[17]。但事实上,笼统的分析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有研究从师生交互的视角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支持具有正向促进作用[18],通过教师的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投入水平[19]。也有研究发现,在智慧教室环境中,两种人际交互都能够对学习投入产生正向的影响[20]。显然,在线教学中的人际交互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但其中的影响机制还没有被清楚地揭示。本研究试图探讨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以及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选取江西省某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校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开展在线教学。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并通过微信、QQ向学生发放网络问卷。本次调查中,共回收416份问卷,通过填答时间和反向计分题对问卷进行筛选,删除填答时间过短及填答不合理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91%。研究对象中,男生278人,女生100人;大一学生300人,大二学生41人,大三学生37人。

(二)研究工具

对于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主要采用Sun和Rueda编制的量表进行调查[7]。该量表共包含三个维度的问题,其中行为投入3题,认知投入5题,情感投入7题。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在线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以及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59、0.945、0.939、0.954,表明问卷信度较好。经验证性因素分析,χ2=219.781,χ2/df=2.526,CFI=0.975,TLI=0.969,RMSEA=0.064,SRMR=0.040,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对于学习者感知的人际交互水平,主要采用刘斌编制的“大学生在线学习中教学互动调查问卷”[16]。在原始量表中,生生交互维度的部分题项表意相似,因此,删除了其中一个题项。修改后的量表包含两个维度的题目,其中师生交互7题,生生交互6题。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学习者感知的人际交互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以及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938、0.938、0.941,表明问卷信度较好。经验证性因素分 析,χ2=187.084,χ2/df=2.970,CFI=0.970,TLI=0.963,RMSEA=0.072,SRMR=0.038,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 24.0以及AMOS 21.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SPSS主要用于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以及问卷的信度分析;AMOS主要用于问卷结构效度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

三、研究结果

(一)感知人际交互水平

对在线人际交互两个维度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可得出学习者所感知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水平,结果可见表1。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感知的人际交互整体水平较高(M=3.62),且师生交互水平高于生生交互水平。在师生交互方面,得分较高的题项主要包括:“教师回应他们的提问”(M=3.76)、“教师会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M=3.70)、“教师会给予一些有助于学习的建议”(M=3.67)、“教师会表扬学习表现较好的学习者”(M=3.67)。不过,教师似乎并不怎么参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M=3.53)。在生生交互方面,得分较高的题项主要是“得到同伴的认可和鼓励”(M=3.75)。但是,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并不常见(M=3.46),尤其是在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方面表现并不积极(M=3.43)。

表1 在线人际交互水平描述统计分析

(二)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对于在线学习投入方面,本研究同样通过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学习者所感知的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水平,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学习者感知的在线学习投入整体水平一般(M=3.51),这与李玉斌[21]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在三个观测维度方面,学习者感知的行为投入水平明显更高(M=3.70),其次是认知投入水平(M=3.55),而情感投入水平最低(M=3.28)。在高洁的研究中,同样发现学习者的情感投入水平最低[22]。

表2 在线学习投入水平描述统计分析

从行为投入来看,大部分学习者的整体表现较好,都会按照要求参与在线学习(M=3.86),并且会按时完成学习任务(M=3.84),但在检查自己的作业方面表现不够理想(M=3.40)。从认知投入来看,学习者的整体表现一般,但学习者大多会设法弄明白不懂的概念和内容(M=3.66),或者查阅更多的资料(M=3.60)。从情感投入来看,学习者持有消极的态度,甚至感觉到无聊。主要原因并不是学习者反感在线教学的形式或内容,相反,学习者喜欢参与在线教学(M=3.41),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学习的内容(M=3.46)。事实上,问题更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学习者对在线教学平台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学习者并不喜欢在线教学平台(M=3.28)。

此外,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整体而言,在线学习投入与学习者的性别无显著差异(P=0.312)。具体的三个观测维度中,行为投入(P=0.897)、情感投入(P=0.075)、认知投入(P=0.488)也同样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级对在线学习投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大三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明显更低,且整体上与其他两个年级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三)人际交互与在线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为了详细探讨人际交互与在线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SPSS对各个观测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师生交互还是生生交互都与在线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通过简单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人际交互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3 人际交互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四)人际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根据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讨人际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在本研究的假设模型中,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两个变量为预测变量,在线学习投入为效标变量。同时,利用AMOS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路径分析,最终得到的人际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人际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图

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参数为:χ2=282.85,χ2/df=2.828,CFI=0.964,TLI=0.956,RMSEA=0.070,SRMR=0.038,P<0.001。由此可知,各项指标达到适配标准,模型拟合良好。同时,根据最大似然估计法(MLE)估计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知,“师生交互→在线学习投入”和“生生交互→在线学习投入”两条路径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都对在线学习投入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此外,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二者的影响效果值分别为0.522和0.468,说明师生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更大。

表4 标准化回归系数及显著性

四、结论与讨论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深入推进,在线直播、在线录播、在线直播+录播、在线讨论、在线答疑以及在线资源推送等各种教与学形式也将会越来越成熟,并使在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本研究围绕人际交互和在线学习投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学生感知的在线学习投入和人际交互水平整体不高

从整体来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并不高。学习者的认知努力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在情感投入方面,表现更不理想。不过,学习者在行为投入方面的表现较好。原因可能在于,在线教学的形式与以往的MOOC有所不同。它并不是一种完全自由选择的学习形式,而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尤其是直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考勤、提问等教学管理行为,能够有效地督促学习者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更像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场景由线下教室转变为了线上平台。相关的研究发现,对技术工具的感知会影响到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情感体验[23]。由于初期学习者对技术平台并不熟悉,甚至加以抵触,因而会导致情感投入水平较低。但是,在线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还是得到了学习者的认可。因此,随着后期技术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师生对在线教学环境的逐渐适应,学习者的情感投入会有所改观,整体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也能够得以提高。

从整体来看,学习者感知到的人际交互还不够充分。相较而言,学习者感知到的师生交互水平高于生生交互水平。与传统课堂一样,教师能够积极地进行备课,直播过程中通过提问、答疑、表扬、练习等多种方式与学习者进行互动。不过,让学习者进行交流的讨论环节并不常见。原因可能在于,借助在线教学平台更容易实现师生之间一对一的语音连麦,而师生之间一对多,以及生生之间的交互更加需要依靠弹幕和评论区。弹幕交互的优势在于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24],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例如大量发言造成“刷屏”,教师需要密切关注讨论区的内容,这种高强度的投入容易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参与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同时,出于课堂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师还可能会减少讨论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因而,学习者感知到的交流和讨论并不多。但由于学习者彼此之间熟稔,对生生交互的感知仍然可以达到中等水平。

2.人际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从各变量的相关程度来看,无论是师生交互还是生生交互都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并且,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人际交互对在线学习投入的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可见,即便教学场景发生了转变,但与传统的课堂一样,教师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师生交互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更高于生生交互。原因可能在于,在线教学过程中,直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能够与学习者进行实时互动,从而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干预。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能通过社交媒介进行交互。尽管其中可能存在一些闲聊的行为,但学习者的参与会更加频繁,相应地,学习投入水平也会更高。

因此,对于在线教学而言,需要进一步重视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以此来确保教学的效果。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教师能够利用好技术平台,以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积极地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尤其要避免教学过程中全程禁言,导致出现教师“在线一言堂”的现象。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互,增强学习者的课堂参与感。其次,合理设计在线讨论环节,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观点的论证。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参与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例如,对他们的观点和想法进行点评、表扬,或补充讲解,让学习者感知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由此,增强学习者的教学临场感和社会临场感,从而提升在线学习投入水平。当前丰富的在线教学形式,例如在线抢答、在线讨论、在线练习等,可以继续应用于今后学校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混合的优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人际学习者问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问卷网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问卷大调查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问卷你做主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