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大型水电站交通洞与导流洞交叉断面非线性三维数值模拟

2021-12-27严军伟孔科邹奥斯何文学汪泽川

四川水利 2021年6期
关键词:顺水导流洞洞室

严军伟,孔科,邹奥斯,何文学,汪泽川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1 工程背景

某水电站导流洞封堵期间,库水位上升,导流洞内处于无水无压状态,但交通洞与水库相连,交通洞承受库水位水压且不断增加。导流洞与交通洞交叉布置,导流洞位于交通洞顶拱上方,开挖断面最小距离仅0.667m。为了施工方便,拟挖除该段岩塞,随后回填C20混凝土,回填混凝土范围为导流洞轴线两侧各2.5m,深度至交通洞衬砌混凝土上表面。

导流洞封堵期间,交通洞顶拱C25混凝土-回填C20混凝土-导流洞底板C25混凝土需共同承担81.8m~106.8m水压力。

该段围岩类别为Ⅲ类,导流洞衬砌厚度0.8m,交通洞衬砌厚度1.0m。

本文主要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交通洞与导流洞交叉段在封堵蓄水期间的位移与应力变化情况。

2 计算理论

2.1 材料模型

基岩考虑为理想弹塑性材料,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模拟;混凝土材料按线弹性材料考虑,并采用增量求解法计算。

2.2 计算方法及过程模拟

洞室开挖围岩应力属于完全释放,假设不考虑围岩蠕变,洞室开挖结束时,变形为洞室最大变形,此时浇筑衬砌混凝土或喷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的形状即为洞室变形结束的形状,该部分变形被强迫附加于衬砌上,衬砌上的结构应力比实际大很多。故本次计算,衬砌混凝土施工前围岩应力释放率按60%考虑,即衬砌结构承担40%的围岩自重应力。

本次计算,模拟初始自重应力场、交通洞和导流洞开挖与应力释放、衬砌混凝土施工、水库蓄水等过程,具体施工模拟过程见表1。

表1 模拟过程

3 材料参数与计算工况

围岩类别:Ⅲ、Ⅳ和V类,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计算选取参数见表3。

表2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表3 计算中选取的材料参数

主要荷载:围岩自重、混凝土自重及库水压力等。

导流洞临时堵头施工时间约1个月,从导流洞下闸开始后1个月内,水电站从1595.00m蓄水至1625.00m,随后继续蓄水至最低发电水位1650.00m。交通洞与导流洞交叉点处,交通洞顶拱下表面承担的水头为54.52m~109.52m(交通洞高程1540.48m)。

计算工况包括库水位蓄水至高程1595.00m、1625.00m和1650.00m三种工况,并考虑导流洞衬砌外水压力,折减系数按0.5考虑。

4 数值模型

4.1 坐标系与符号约定

计算模型全部采用整体直角坐标系xyz表达模型空间几何位置,xyz坐标系遵守右手定则,x、y、z坐标方向等同如下方向。

(1)x坐标轴正向为顺水流向;

(2)y坐标轴正向为垂直向上,y坐标关联于高程;

(3)z坐标正向为导流洞左侧指向右侧。

在没有特别申明的情况下,位移计算成果与坐标轴正向一致的位移动或变形值为“正值”,“负”值表示与坐标轴正向相反。

正应力计算成果:拉应力为“正值”,压应力为“负值”。有关岩土大小应力规定符合岩土工程习惯。

4.2 有限元模型

交通洞与导流洞交叉段三维有限元模型详见图1。

(a)整体网格

(b)混凝土衬砌结构

(c)交叉段混凝土衬砌结构

5 计算结果与分析

5.1 围岩位移与应力

5.1.1 位移分析

图2-图4表示在地应力场平衡和洞室开挖结束时围岩位移结果。

(a)顺水流向

(b)竖直向

(c)垂直水流向

(a)顺水流向

(b)竖直向

(c)垂直水流向

(a)顺水流向

(b)竖直向

(c)垂直水流向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1)初始应力场平衡结束时,围岩最大位移0.17mm,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2)洞室开挖结束时,隧洞开挖对洞周围岩变形影响较大,交通洞边墙最大水平位移1.78mm,导流洞边墙最大水平位移1.96mm;导流洞和交通洞顶拱最大垂直方向位移6.51mm,底板最大垂直方向位移5.21mm。

综上所述,导流洞和交通洞开挖后洞周位移均较小。

5.1.2 应力分析

图5表示在洞室开挖结束时洞周围岩应力结果。

(a)最大主应力σmax

(b)最小主应力σmin

(c)顺水流向σ11

(d)竖直向σ22

(e)垂直水流向σ33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洞室开挖结束时,隧洞周边围岩最大拉应力3.31MPa,最大压应力20.22MPa,均产生于交叉段附近。

5.2 衬砌位移与应力

5.2.1 位移分析

图6-图9分别表示交通洞和导流洞衬砌结束、蓄水至1595.00m、蓄水至1625.00m和蓄水至1650.00m衬砌结构位移结果。

(a)顺水流向

(b)竖直向

(c)垂直水流向

(a)顺水流向

(b)竖直向

(c)垂直水流向

(a)顺水流向

(b)竖直向

(c)垂直水流向

(b)竖直向

(c)垂直水流向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1)衬砌施工结束时,交通洞边墙最大顺水流向位移1.79mm,导流洞边墙最大垂直水流向位移1.96mm,两洞顶拱最大垂直向位移6.70mm;

(2)蓄水至1595.00m时,交通洞边墙最大顺水流向位移1.76mm,导流洞边墙最大垂直水流向位移1.96mm,两洞顶拱最大垂直位移为6.56mm;

(3)蓄水至1625.00m时,交通洞边墙最大顺水流向位移1.74mm,导流洞边墙最大垂直水流向位移2.25mm,两洞顶拱最大垂直位移为6.68mm;

(4)蓄水至1650.00m时,交通洞边墙最大顺水流向位移1.73mm,导流洞边墙最大垂直水流向位移2.34mm,两洞顶拱最大垂直位移为6.72mm。

综上所述,随着水库蓄水水位上升,交通洞内水压力逐渐增大,衬砌内凹位移逐渐减小,洞顶沉降位移逐渐减小,位移值均较小。

5.2.2 应力分析

图10-图12分别表示交通洞和导流洞在衬砌施工完成及蓄水至1595.00m、1625.00m、1650.00m时衬砌结构应力成果。

(a)衬砌施工完成

(b)蓄水至1595.00m

(c)蓄水至1625.00m

(d)蓄水至1650.00m

(a)衬砌施工完成

(b)蓄水至1595.00m

(c)蓄水至1625.00m

(d)蓄水至1650.00m

(a)衬砌施工完成

(b)蓄水至1595.00m

(c)蓄水至1625.00m

(d)蓄水至1650.00m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1)衬砌施工结束时,交通洞和导流洞衬砌拉应力峰值为0.175MPa。

(2)蓄水至1595.00m时,交通洞底板拉应力峰值达到1.777MPa,导流洞底板拉应力峰值为0.260MPa;交通洞顶拱顺水流向拉应力为1.220MPa,导流洞对应位置底板拉应力为0.15MPa。

(3)蓄水至1625.00m时,交通洞底板拉应力峰值达到2.683MPa,导流洞底板拉应力峰值为0.427MPa;交通洞顶拱顺水流向拉应力为1.860MPa,导流洞位置底板拉应力为0.196MPa。

(4)水库蓄水至1650.00m时,交通洞底板拉应力峰值达到3.438MPa,导流洞底板拉应力峰值为0.567MPa;交通洞顶拱顺水流向拉应力为2.393MPa,导流洞对应位置底板拉应力为0.275MPa。

综上所述,在施工及蓄水各阶段,导流洞底板应力均较小,未达到C25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1.27MPa。

6 结论

根据对不同工况下导流洞和交通洞交叉断面变形和应力的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1)洞室开挖后,隧洞开挖对洞周围岩变形和应力影响较大,但洞周位移均较小。围岩最大位移和最大拉应力均产生于导流洞和交通洞交叉断面附近,隧洞交叉布置对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影响较大。

(2)洞室衬砌后,交叉段洞周位移变化较小,但洞周应力发生转变,因导流洞底板浇筑和交叉段C20混凝土回填,交通洞顶拱出现压应力。

(3)蓄水从1595.00m上升至1650.00m过程中,因交通洞洞内水压力不断增大,交通洞衬砌内凹位移逐渐减小,洞顶沉降位移逐渐减小。

(4)蓄水从1595.00m上升至1650.00m过程中,交通洞最大拉应力位于底板边缘,并未出现在交叉段交通洞拱顶。因此,交叉段采用“交通洞顶拱C25混凝土-回填C20混凝土-导流洞底板C25混凝土”方案满足工程要求。但交通洞顶拱拉应力达到2.39MPa,超过C25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仍为工程薄弱环节,应加强配筋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顺水导流洞洞室
基于爆破等效荷载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合理间距分析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仙人洞村
关于隧洞围岩破坏特征的连续-离散耦合分析
水下机器人在长河坝电站导流洞闸门堵漏中的应用
岁月
中国水电五局公司承建的巴塘水电站导流洞开挖施工完成
基于可靠度理论研究导流洞涌水概率及敏感性
地下洞室自稳性的尺寸效应研究
大型集装箱船顺水离泊南沙集装箱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