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山西答卷

2021-12-27中共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

前进 2021年6期
关键词:贫困县贫困村攻坚

□ 中共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

山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强化交总账意识、军令状意识,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深入实施精准方略,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拼搏创新,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现行标准下3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山西特点的减贫之路,在历史性赶考中交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优秀答卷。

兑现一道军令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高位推动。坚决贯彻“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省市县三级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省委书记、省长带头“双签”责任书,联系贫困县帮扶贫困村,遍访贫困对象。各级政府实行专项扶贫“双组长”制,管行业就管扶贫,脱贫攻坚只有主角、没有配角,责任面前向前一步。建立完善责任、政策、工作、投入、帮扶、社会动员、监督、考核等制度体系。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市县委书记每年向省委专门述职、接受评议。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高规格的工作部署会、现场推进会,综合运用现场、案例、通报、督导等“四种方法”推动落实,对重点县、难点问题挂牌督战,对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对重点问题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从严考核督导。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开展年度约谈、季度常态化约谈,奖优罚劣倒逼落实。省委组建7个脱贫攻坚督导组,明责赋权、强化权威,划片包市、跟踪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省委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回头看”全覆盖,保持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强劲态势,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下好一局精准棋,基本方略贯穿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建立扶贫对象数据库,确保靶向精准;建立资金工程项目库,确保抓手精准;建立帮扶措施政策库,确保施策精准;建立专家(人才)库,确保保障精准。扶真贫,系好精准扶贫第一粒纽扣。贫困人口识别严格执行“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大数据核查比对,实施动态管理常态化,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及时帮扶,达到脱贫标准的有序退出、继续给予扶持,漏评错退的及时纠正,为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盯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跟踪监测预警,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有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真扶贫,对症施策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实施开发式帮扶,志智双扶融为一体,带动其有志想做、有事可做、有技会做、有钱能做、有人帮做;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保障性兜底政策,统筹解决“急难愁盼”,保障其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所安、难有所帮。真脱贫,确保精准脱贫质量成色不降低。实施滚动脱贫规划,出台贫困退出办法,明确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退出标准,逐年确定省级脱贫标准指导线,严把程序的规范性、标准的准确性、结果的真实性,分年度积极稳妥有序退出,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对摘帽县、退出村、脱贫人口保持帮扶政策不变,扶上马送一程,确保稳定脱贫。

忻州市保德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惠民家园(山西省乡村振兴局供图)

打出一套组合拳,重点工程布局专项行动推进。省委省政府2016年出台《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八大工程重点布局,二十项行动专项推进,财政、土地、金融等六大政策机制重点保障。2018年适应扶贫格局变化,出台《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对攻坚深度贫困县、巩固脱贫摘帽县、打造脱贫特色县、统筹推进非贫困县等再部署再加力。“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扶贫投入1200多亿元,组织实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综合保障等扶贫项目9.8万多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连续五年获全国“优秀”。整村搬迁“六环联动”。瞄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产业就业保障、社区治理跟进、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六环联动”的办法,整村搬迁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全省建成集中安置区1122个,搬迁36.2万贫困人口、11万同步人口,其中城镇化安置33.4万人。多次获得国务院表扬激励、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生态扶贫“互促双赢”。厚植生态底色,做足脱贫成色。立足深度贫困和生态脆弱相互交织的省情特点,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林产业综合增收“五大项目”,带动52.3万贫困人口增收,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肯定山西做法,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在吕梁市召开,国家三部委发文推广山西省造林扶贫攻坚合作社模式。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持续推进产业开发“特”“优”战略,培育发展产业带贫主体,建立完善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所有贫困村都建立起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增收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机制。依托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五大出口贸易平台和十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带动127.7万贫困人口增收。“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光伏扶贫村级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总规模294.4万千瓦、居全国第二,带动9963个村(6602个贫困村、3361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惠及72万贫困户。光伏扶贫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光伏扶贫工作现场会在大同市召开。就业扶贫“增技赋能”。坚持把技能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扶贫之要,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63.4万人次、技能持证13.91万人,带动务工就业91.8万人,打造地方特色劳务品牌90多个。“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在大同市举办。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实现各阶段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和贫困学生资助“三个全覆盖”。健康扶贫“三保险三救助”政策惠及贫困人口203.96万人次,住院综合保障比例接近90%。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连续五年提标,全省平均达到5319元,惠及44.6万贫困人口,临时救助145.7万人次。符合条件的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普惠和倾斜相结合,重点对无子女或子女无赡养能力的低收入老年居民倾斜,为老年人养老和防止返贫致贫夯实了制度保障。

用足一番绣花功,攻坚克难补短强弱利长远。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困难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一县一策”攻坚深度贫困。确定10个深度贫困县、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28.47万深度贫困人口,出台攻坚深度贫困《若干意见》《实施意见》,为10个深度贫困县量身定制“一县一策”共享政策和专享政策,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倾斜支持,营造抓落实的宽松环境。集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出台实施意见,全面起底排查“三保障”突出问题,范围覆盖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对象包括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逐条逐项对账销号。控辍保学强化分类施策,基本医疗做好软硬件协同,危房改造注重保质保量,饮水安全突出建管并重。累计改造薄弱学校7835所、新改建村卫生室13045所、改造农村危房33.37万户、解决181.5万贫困人口饮水困难,“三保障”突出问题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五进九销”深化消费扶贫。在全国率先出台消费扶贫专门政策文件,规范认定扶贫产品2940种,鼓励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军营,采取“五进”对接承销、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基地认领订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劳动就业推销等模式,助销贫困地区农产品88亿元,扶贫产品卖了好价钱、农民有了好收成、市民买了好东西、扶贫建立好机制。“四监测六帮扶”防范返贫风险。坚持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常态化,识别贫困户、认定边缘户、纠正错退户、清退错评户、确认脱贫户。建立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明确监测对象、范围、方法、程序,针对性落实产业、就业、兜底、保险、社会和志智帮扶措施,确保未贫先防、返贫即扶。“五个规范”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门文件,对扶贫投入形成的经营性、公益性和到户类项目资产加强管理,规范资产登记、确权、管护、盘活、处置五个环节,摸清底数、台账管理,建立权属明晰、经营高效、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

锤炼一支生力军,用心用情用力担当攻坚重任。脱贫攻坚成败在人、关键在干。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把“最能打仗的人”选派到第一线。选优派强帮扶干部。实施“两包三到”管理制度,单位包村、领导包带,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累计选派驻村工作队三批次9.6万人、农村第一书记1.96万人次。坚持“一村一队、一队三人”“五天四夜”全脱产帮扶,扎实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基础工作巩固、政策举措落实、资金项目盘点、内生动力提升和作风问题整治“六大行动”,2020年应对疫情影响、确保决胜收官开展十个问题“清零行动”,不断提升驻村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选优配齐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建强村“两委”班子。98%的贫困村创建“三零”村达标。盯紧人、盯牢钱、盯住事,落实廉洁扶贫阳光扶贫要求和贫困县约束机制。出台集中整治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项措施和“六防止六坚决”要求,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省级抓示范、市级抓重点、县级广覆盖,分级分类开展脱贫攻坚干部培训5535期、124.45万人次。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56万人。用情用力真帮实扶。基层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干部走进千家万户,使出千方百计,道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精”字上下功夫,“准”字上谋实招,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以干部帮扶的责任感提升群众获得感,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全省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78名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生命履行使命,铸就新时代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丰碑。刘桂珍同志获全国脱贫攻坚模范,16名个人和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奖,99名个人和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409名个人和集体获全省脱贫攻坚奖,800名个人和集体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出台关心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0条措施,对因公殉职干部家属从优抚恤。提拔重用驻村干部8132人、第一书记2158人,表彰奖励1.75万人次。

奏响一曲大合唱,社会各方参与汇聚磅礴力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众志成城,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持续开展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县际结对、企县合作、专业人才挂职、学校医院对口“六个帮扶”。26家中央单位中直企业定点帮扶35个国定贫困县。14家省属骨干企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7个,带动1105个贫困村。2598家民营企业投资42.9亿元,结对帮扶6316个贫困村。2309个社会组织投资3.26亿元助力脱贫攻坚。强化监督合力。省人大颁布《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专题审议、专题询问、专题听取汇报。省政协视察监督、专题协商、专题调研。民主党派省委定点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纪委监委机关与扶贫系统双线作战、同向发力,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扶贫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定期通报典型案例。12317扶贫监督举报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受理投诉举报,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动员社会各方参与。驻晋部队团以上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统一战线“百千百工程”、工会“消费扶贫”、共青团“青少年助学助困工程”“青年就业创业工程”、妇联“三晋巾帼脱贫行动”等同向发力。行业部门履职尽责聚力攻坚,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扶贫系统勠力奋战、夙夜在公,履行参谋助手、统筹协调、监督管理职能,干得很辛苦、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超市、项目超市、消费扶贫超市”模式,帮扶资源与帮扶需求精准对接,入选全国社会扶贫典型案例。激发内生动力。出台深化扶贫扶志促进精准脱贫实施意见,开展“感恩新时代·奋进你我他”主题活动,8414个村开办周末学堂、农民夜校,3240个村设立孝善养老基金,6095个村设立爱心超市,贫困户表现记积分、积分兑物品。营造浓厚氛围。连续五年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交流研讨会、开展全国扶贫日系列主题活动。中央主流媒体、省内媒体宣传报道5万余次。组织创作脱贫攻坚纪实报告文学《掷地有声》三部曲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第一书记》等五部剧目入选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并在全国展播,讲好山西人民脱贫故事、奋斗故事、小康故事,营造脱贫攻坚浓厚社会氛围。

答好一道加试题,战疫战贫交好收官总账。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专题部署、专题调度,义无反顾扛起防控责任,千方百计降低疫情影响,争分夺秒抓好重点工作,精细严实落实帮扶措施,以精准有力的措施战胜疫情的不确定影响。抓稳岗拓岗。支持贫困劳动力优先返岗、优先复工、优先吸纳、优先招聘、优先培训,精准帮扶91.8万人务工就业,比2019年增加10万人,各类公益岗位安置36.2万人,实现就业人数、就业时间、就业收入“三个不减”。抓复工复产。452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009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产能达到80%以上,吸纳4.56万贫困劳动力就业。抓产销衔接。深化“五进九销”,拓展“直播带货”销售,开展农产品百日消费季、“晋力晋行”消费扶贫月等系列活动,推进“专柜、专区、专馆”建设。抓全面收官。紧盯剩余2.16万贫困人口和12.4万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一户一案”“一户一策”落实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政策。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一户一公岗”托底安置6225人。紧盯“交总账”存在的短板弱项,问题找出来、台账建起来、责任扛起来、整改实起来,各类问题清仓见底全部整改到位。

回顾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我们实现了首战首胜、再战再胜、连战连胜、决战决胜、决战完胜。这场攻坚战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这场攻坚战气势恢宏、艰苦卓绝、成效卓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许多具有历史性、标志性、趋势性的成就。从吕梁山到太行山、从雁门关到黄河畔,到处呈现出山庄窝铺搬出来、陡坡耕地退下来、荒山荒坡绿起来、光伏产业亮起来、电商旅游火起来、转移就业走出来、群众生活好起来的新景象。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经过八年精准扶贫,五年集中攻坚,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4875元增长到2020年的10352元,年均增长11.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2166元增长到2020年的9729元,年均增幅23.9%。贫困群众从温饱不足到吃穿不愁,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通了客车,所有贫困村都通了动力电、通了宽带。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了可靠保障。3365个深度贫困村全部整村搬迁,彻底摆脱“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窘境。长期困扰群众的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变化。统筹生态生计、协调增绿增收,生态扶贫既为三晋大地增添了美丽“颜值”,更为贫困群众鼓起了钱袋。特色产业扶贫发展壮大带贫主体,完善提升“五有”机制,“大同黄花”“山西药茶”“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等区域特色品牌,成为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硬支撑”。技能培训持证就业成为自觉,“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深入推进,光伏扶贫收益贫困县贫困村全覆盖,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方兴未艾。从产业匮乏到多业支撑,培育了发展新动能、拓宽了增收新渠道。

贫困地区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整顿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选优配强、集中轮训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广大驻村工作队员、农村第一书记日夜奋战在驻村帮扶第一线,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动贫困村干部作风大转变。贫困村村村都有了集体经济收入,深化扶贫扶志、感恩奋进教育,深入创建“三零”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村集体办事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更巩固。

山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关头、关键时刻三年两次视察山西,为我们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精准方略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根本在于全省上下尽锐出战,社会各界合力攻坚,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给脱贫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经验启示。

党的领导是决胜的保证。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牢记领袖嘱托,以上率下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高位推动,持续发力、狠抓落实。省市县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贫困县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凝聚起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精准方略是攻坚的关键。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把精准要求贯穿识贫帮贫脱贫全过程,把扶贫视角聚焦到户、定位到人,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线上、线下“双线”作战,确保线上数据全面准确,线下工作真实可靠,真正起到拔穷根的作用。群众评价精准扶贫政策,点到了穴上、帮到了根上、甜到了心上。

问题导向是重要的方法。问题导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省委省政府把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把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作为改革创新切入点,通过进村入户发现问题,追根溯源研究问题,抓住症结整改问题,从严从实解决问题,以问题整改牵引整体工作不断提升,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决战过程中。

强化投入是脱贫的支撑。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社会投入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多渠道、多元化增加扶贫投入。各级财政扶贫投入1211.45亿元,贫困县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296亿元,扶贫小额信贷254.7亿元,贫困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节余指标易地交易资金147.25亿元,定点帮扶230.58亿元,社会扶贫58.04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

社会参与是有效的路径。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互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的“三位一体”大格局。传承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传统美德,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形成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浓厚氛围。

真抓实干是成色的保障。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建立完善全方位监督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树牢求真导向,立起务实规矩,以严督实查促进实打实干,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攻坚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变的是阶段目标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情怀。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为稳定脱贫新起点、全面小康新亮点、乡村振兴新支点,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以打硬仗、善作为的担当,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全力以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奋发有为、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贫困县贫困村攻坚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