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厌精
2021-12-27张保振
⊙张保振
当今世界,书多如山,且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又比一座高。那该如何学习?窃以为:学不厌精也。
学不厌精,即学习不仅不讨厌那些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而且喜欢它、拥抱它,与之终生为伴。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犹如书山中的宝玉。石可以铺路建楼,玉却更高一筹,能养人润人。故而,学不厌精,多多益善。
学不厌精,要在精选,乐在精嚼,至在精思。
要在精选。学如吃饭,饭有优劣。健康食品得健康,有“病”食品生疾瘤。正因如此,孔子提出“食不厌精”的命题,并一口气说出了七种“不食”之物,这不可食之物,也正似精神生活中不必学之书。书不仅有精粗之分,而且有优劣之别,绝不可盛进碗里都当饭,拿起筷子尽去吃。不识货,就会错用功夫;读错书,就会玩物丧志。
乐在精嚼。精嚼者,细嚼也。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再好的书,不精学,难有斩获。相反,从容咀嚼,其味就长;反复研学,其见必出。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如当年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时,一连十几天,只学同一首曲子。师襄说:“这个曲子你已经学会,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又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直到最后,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感惊异,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使孔子对音乐的奥妙深得其味,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奏《韶乐》时,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学习,倘若只眼中了了,心中匆匆,难免如捕风捉影,白忙活一场;反之,穷于一物,反复咀嚼,就会识见胜出,学一得十。
至在精思。实践证明:精思,才能从无疑处有疑,从有疑处无疑,不为异端惑,不为文采眩;精思,才会使人之良言如出我口,人之精理如出我心,既得从容之乐,又获精约之功;精思,才可辨大义而修体,察微言而提神,从而做事知要事功倍,做人知足人常乐。有言道: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始有神。可以说,没有精思,要“翻成悟”,不可能;缺乏深思,要“始有神”,难持久。人在世间行,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识“没字理”。“没字理”,要靠读“有字书”时的精思才有可能获得。实践证明:人学不难,难在精思。惟有精思,方知是非。当然,精思离不开精究:既要用功深,又要专一不贰。专一,才能明;能明,才建功。精思,还是密思。只有思之细密,才可能思如天网,疏而不漏;才可以七纵八横,头头是道。
有诗言: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学不厌精,即是也。可以肯定,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精选,乐精嚼,会精思,就能卓然可观,不仅眼能察天衢,而且耳能闻雷霆,从而思接千载有底气,视通万里有方向,做事识大体,做人见大义。
【简评】
论证手法单一是中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病。《学不厌精》论证方法多样,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试看“乐在精嚼”领起的一段文字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这是比喻论证兼反面论证,接着比喻论证“从容咀嚼,其味就长”,文意转入正面;“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一句过渡至事例论证,选用“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事,但作者没有止于叙述,而是由“叙例”进入“析例”,“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属于道理论证。文章还将孔子一例加以延伸,再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之例进入论证,论证力进一步加强。至此,这一段的论证似乎已经完成,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以“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一句宕开去,“反之”前后的文字又一次构成对比论证。本段中,两次事例论证、两次对比论证,还有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充分体现了论证方法的多样化,使分论点“乐在精嚼”得以牢固确立。
另外,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三个分论点居于每段之首,其结构严谨而清晰。
请你 演练
请你以“驾驭手机而不是相反”为论题写几段文字。要求:(1)运用好例证法或对比论证;(2)不少于500字。
示例:
398亿小时!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这些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近日,波士顿大学讲席教授詹姆斯·卡茨公布的这项数据,再度引人深思:手机等技术产品在引领社会进步之时,是否也在将人类推入泥沼?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的时间正越来越多地被手机消磨掉。不论是家人团圆还是朋友聚会,不论是上班路上还是工作之余,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埋头“屏幕”的越来越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3小时,仅次于巴西,位居手机沉迷度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说,长这么大,唯一能坚持下来的事,就是每天给手机充电。虽有些戏谑,但的确戳中了现实的痛点。
痛在哪?不仅在于手机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更在于我们终日把目光拴在手机上,丢掉了很多能力,消磨去许多斗志。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于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或许,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妨自问,那些“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我们都用来做了什么?有没有给自己的人生成长路添一块砖、加几片瓦?
我们当然不拒绝科技的进步,理性来讲,我们也无法逃脱技术编织起的复杂网络,但如何与它相处,考验着智慧。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介绍了阿米什人对待科技的方式:他们有选择、有节制地运用技术元素,通过集体的选择方式,适应科技的进化节奏,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负面影响。这种方式或很难大范围推而广之,但其依然启示我们——科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往往是人的局限所致。当下,我们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博弈,如果你落入对方的棋路并迷失了自我,那么一定会是输家。
上文探讨究竟是人在操控手机还是人被手机操控这个话题,其实质仍然是在探讨人究竟该如何对待手机带来的信息问题。就写法而言,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借鉴:一是事实清。数据确凿,现实触目惊心,事实远胜雄辩。“398亿小时”“建造109座金字塔”“每天看手机3小时”,世界第二,还不能引起国人重视吗?!二是观点明。反对沉迷手机,呼吁国民振作起来,远离手机,运用智慧,摆脱控制。三是有深度。列现象,析危害,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人们沉迷手机的心理动因,读来催人猛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