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命题方向及教学策略

2021-12-27

课外语文 2021年33期
关键词:名著命题文本

王 玮

(深圳市龙岗区福安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今中外的名著以其特有的文学、美学、历史、思想价值深入人心,富有感染力。朱光潜先生说:“我从许多哲人和诗人方面借得一副眼睛看世界……文艺的珍贵雨露浸润到我的灵魂至深处,我是一个再造过的人,创造主就是我自己。”

基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日前,深圳市教育局组织了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科目题型有所改动,名著阅读的命题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在真正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加大了难度。笔者将就名著阅读的命题趋势发表拙见,并探索新题型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的改变方向。

一、命题方式的转变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19.本段文字选自______,谁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2分)

20.为什么要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2分)

(2020年深圳中考语文试题)

【读·有法】

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有:①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②品味诗歌的语言。③把握诗歌的意象。④体味诗歌的情感。

【读·有例】

《艾青诗选》阅读卡(示例)

【读·有成】

《太阳》阅读卡

22.阅读诗歌,结合示例完成阅读卡。(4分)

(1) __________ (2) ________

【读·有感】

23.《艾青诗选》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虽多灾多难、饱经沧桑,但仍勇于抗争、自强不息。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精神也是自强不息。请从以下名著中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她)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4分)

A.《傅雷家书》 B.《红星照耀中国》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平凡的世界》

(期中适应性考试)

通过对比可见,在以往的深圳市中考命题中,名著阅读多采用“表层知识识记”“单篇阅读测评”的方式,存在考查形式单一、出题范围狭窄、难度比较浅显等缺点,这就让初中语文教师走进了抓表层知识、精彩片段的误区,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让学生“干啃”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对名著厌倦的情绪,这无疑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背离。

名著阅读的新题型,走出了简单、机械的出题误区,更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从体验、理解、思辨的方向对文本进行多元、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体验。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有效避免了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功利化的想法,让学生学会对文本进行透彻而清晰的分析,回归阅读“本真”。

二、命题方向的预测

(一)“人物评价式”命题方向

针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教版教材所选择的名著,无一不是经过历史沉淀而留下的精华,其中的人物更是灵动不凡、各有特色。对名著作品的研究,逃不开的便是对人物的评价。在命题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依据历史、阶级、个性品德等评价原则看待名著中的人物。

1.历史性原则

依据历史性原则进行“人物评价式”命题,应当回归书本的历史情境来评判人物,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如:

请你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中任选一位,以他的口吻评价取经路上的任意一位同伴。

2.阶级性原则

书中人物根据其所处的阶级,面对相似的境遇,也会做出不同选择。在命题时,可作对比阅读处理:

在《水浒传》中,遇到女子被欺辱,林冲和鲁智深分别做出如下表现,请你根据两个文段,根据二人所处阶层,分析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处事差别。

文段一: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文段二: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智深道:“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众泼皮见智深醉了,扶着道:“师父,俺们且去,明日再得相会。”智深提着禅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话。阿哥,明日再得相会。”智深相别,自和泼皮去了。林冲领了娘子并锦儿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

3.个性、品德评判原则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再伟大的人,也有性格上的弱点;再懦弱的人,也会有他想保护的对象。分析人物个性时,可跳脱出作品情节,结合小说的回目出题,让学生统观全文,通过多个角度探寻人物的某一个性特点。如:

请你阅读《西游记》的回目,找出可以例证孙悟空“反叛”“重义”个性的回目。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二)“阅读任务卡式”命题方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初中生仍处于初级阅读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阅读任务卡式”的指导方式,带领学生收获阅读技巧。因而,在考题中出现“阅读任务卡式”题型,考生也不会手足无措。如:

回顾诗人艾青的创作历程,伴随他的人生经历,他在每一阶段创造出作品都独具特色。请完成下列表格:

创作期 时间 代表作品 意象分析 读诗心得第一阶段 1933—1937年选取作品中的一个主要意象进行赏析。结合相关作品,从审美艺术上对艾青的诗歌进行评价。第二阶段 1938—1956年 《光的赞歌》第三阶段 1979年后

(三)“探究课题式”命题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同时,《新课标》还要求,要“自主阅读、写作,自主地探究、对话、实践、质疑、析疑”。这也为名著阅读的命题提供了方向,在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把着眼点放在文本大意、作者情感、重点语句、文章哲理等方面,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入个人感性体验和想象力,充分对文本进行思考,如:

请你选择以下任一角度,对《朝花夕拾》进行主题式探究。(1)《朝花夕拾》中的童心世界;(2)《朝花夕拾》中的人性特点;(3)《朝花夕拾》中的风物与民俗;(4)《朝花夕拾》中的反讽与幽默;(5)《朝花夕拾》中的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6)《朝花夕拾》中的白描与对比。

(四)“学科融合式”命题方向

学科融合旨在通过多门学科资源的介入,有效地化解问题,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可见,培养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科融合恰恰能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提供助力,也引发了学者的关注。在名著阅读命题中,学科融合类的题目也将是趋势。

请完成诺第留斯号的旅行线路图,并在地图上标注旅行线路。

我们在巴黎子午线西经137度15分,北纬30度7分,即是说,距日本海岸约300海里。今天11月8日,中午,我们正式开始做海底探险旅行。从距离日本海岸约300海里之处的_______出发,经过珊瑚岛、_______、_______、地中海,进入_______、南极海域、北冰洋。

三、针对中考新题型的教学应对策略

目前课堂推进名著阅读的境地稍显尴尬,学生并不太重视对文本的细读。一是学生学业压力大,多门学科的作业让学生喘不过气,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二是网络“入侵”原因,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学生更习惯关注“快餐文化”;三是课堂时间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主题理解、阅读经验分享。在名著阅读的教学中,“导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课后愿意花大量时间阅读文本,才能真正达到“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

教师应当转变“授课者”的角色,在课堂上作为“交流者”与学生进行文本的探讨,仔细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看法,并发表教师自身的心得体会。教师、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多样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出火花。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注意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分享交流过程中的亮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表达”的思维模式。

(二)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兴趣中探讨文本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课前,教师要根据学情,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可采取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分享、辩论赛、读书沙龙、课本剧、即兴演讲、书签制作、配音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融入文本,并产生阅读兴趣。“活动育人”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随想随记”,培养学生读后反思习惯

教师可精心设计便携式读书笔记本,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只要有与名著有关的灵感与反思,就可随时做好记录。细微的积累,可作为读后感的素材,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综上所述,名著阅读的命题方式势必朝着“积累”“通读”“思辨”“运用”等方向发展,教师也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真正推进“整本书阅读”。

猜你喜欢

名著命题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