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提升对策探析

2021-12-27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天气预报防灾减灾

陈 超

(盐城市大丰区气象局,江苏盐城 2241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过程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较大。为了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天气进行准确预测已逐渐成为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加大了研究力度;有关部门也相继启动了有关气象农业生产的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服务工作中的顺利开展。为了将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体现出来,应在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甚至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确保优质高产农作物的形成,不断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2]。

1 天气预报的种类及特点

1.1 天气预报种类

天气预报主要分为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2 种类型,若再将其详细划分,则可以分为临近预报、短时预报和中期预报等不同类型。其中,长期预报主要是监测区域内1 个月甚至是1 年内的气象要素数据;中期预报则是对区域内3~10 d 的天气变化进行监测,以保证预报的准确性;短期预报则需要测报人员全面监测区域内24~48 h 的天气情况。由于短时天气预报比中长期天气预报要求高,其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对该区域6 h 内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作出准确有效的判断,以进一步提升预报的准确性水平。短期天气预报需要在现代化分析软件的基础上,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分析和研究收集整理的短期气象要素数据[3]。在保证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同时,还要确保天气变化信息的时效性,防止因传输时间过长而对气象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产生影响。

1.2 天气预报特点

1.2.1 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对于传统天气预报信息,其从制作完成到播出,中间需要经过传送、录制、排版、印刷等各种复杂的环节,社会大众在接收到天气信息情况时就已经超过了3 h,而等待的这3 h 则成为公众接收天气预报的空白时间,使得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而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对最新获取的气象资料信息进行快速且有针对性的分析,之后制作专业性较强的即时预报,并将多种传播平台结合起来传到每位用户手中,有效解决了天气信息从制作到播出这段过程的时间差,为社会大众开展防灾减灾争取充足的时间,这种类型天气预报信息更加符合公众需求。

1.2.2 更加精准

通常情况下,天气预报的时效性越长,其预报的准确率就越低,时效越短,预报的准确率也随之提升,获取的天气资料准确度越高,对未来天气演变趋势则越容易掌握,同传统天气预报相比,当前的气象预报更加精准[4]。通过对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利用,使得气象部门可以随时随地收集所需的气象信息,之后则在信息技术分析软件的帮助下,准确把握天气变化规律,进而准确预报短时天气情况。

2 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1 长期天气预报

传统天气预报只能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气温、降水、有效积温、霜降日期等变化情况进行简单预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各种现代化观测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细致分析传统预测数据,可以预测低温、干旱、霜冻和洪涝等灾害性出现时间,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更为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还能根据相关气象数据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如通过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建,改变现有的耕作制度、积极选用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结合有效积温预报选择农作物品种及合适的播期,以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农业高产丰收[5]。除此之外,长期的天气预报结果是对气象灾害进行预测的重要依据,应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起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知识,对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和霜冻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详细记录相关的数据信息,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降到最低,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2.2 短期天气预报

短期天气预报不仅可以方便农民提前了解和掌握区域内的天气变化情况,还因预警的及时性,可以将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若是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较低且及时性得不到保障,一旦出现异常或者极端灾害性天气将会对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产生影响。作为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在特定大气环境下开展。因短期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保证,可以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提供精确化的作业时段。如可以通过天气雷达开展实时检测,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干旱和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相关实践证明,短期天气预报在农业防雹、抵御干旱和缓解水资源短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2.3 完善农业气象监测及预警系统

2.3.1 完善综合监测系统

在我国偏远农村地区,因气象、气候和地理位置的综合作用,再加上农民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农民很难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应引入先进设备,注重新技术的应用,适当增加一些同农业相关的气象探测设备和探测装置,同时还要对地区天气雷达、气象探测等装置加强建设,以第一时间获取及时准确的气象数据信息,为监测气象灾害奠定坚实基础。

2.3.2 完善气象灾害预报系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出现频率和危害强度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对干旱、大风、高温、冰雹和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加强预测,并借助于微信、QQ 和微博等传统平台及时传播气象灾害信息,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业生产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进而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风险降到最低。通过构建灾害性天气立体监测网,以实时、动态及立体化监测天气变化情况,进一步增强天气预报业务能力,从整体上提升重大气象预报水平,确保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可以顺利推进。

2.3.3 完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

通过充分利用公众信息网络资源,对观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并实现部门间的气象信息共享。可以将多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结合,选择合适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气象信息,确保农民有充足的时间采取防御措施。另外,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户,可以根据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以对气象信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布,确保农民可以及时掌握农业生产不同阶段的气象信息。

3 提升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的对策

3.1 加大农业防灾减灾宣传

当前,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为了将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气象部门应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手段向广大农民宣传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进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制度,在农业技术推广站、气象站和农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水平。

3.2 加快发展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网

为了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降到最低,应积极构建气象综合观测站网,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需保证综合气象观测网具有自动化和高时空密度特征,及时传递气象资料信息。及时汇总多方面的气象数据信息,进而形成综合数据库,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对未来天气状况进行准确判断。

3.3 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水平

在农业预警过程中,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确保人们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办法,进而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要第一时间发布天气预报信息,确保农民可以及时调整农业生产计划。现阶段,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只有对专业技术加大探索力度,不断积累日常工作经验,进而提升气象预报质量,确保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4 结语

对天气预报进行科学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农业生产气象灾害,进而增强农业经济效益。气象部门应加大农业防灾减灾宣传、加快发展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网、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水平,以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收益,为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开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天气预报防灾减灾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蚁先生的天气预报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