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2021-12-27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杉木整地根系

余 宏

(潜山市驼岭林场,安徽潜山 246300)

在杉木栽培过程,技术人员要结合栽培区域自然条件,科学地开展栽培技术应用与研究,从而创新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杉木生产效率。通过实践分析,从杉木栽培环境、育苗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总结了有效的技术应用方法。

1 选择栽培环境

杉木喜光、耐寒,适合栽培在气候湿润且温暖的地区。造林时首先应考虑该区域的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同时对年平均温度进行测量。通常平均日照时数1 600 h 以上、年均温22 ℃左右为宜。要求造林地土壤厚度至少1 m,土层表面腐殖质含量丰富,土质疏松,含水量适宜,并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土壤中的酸碱度应控制在pH 值5~7,栽培地区坡度应低于24°[1]。

2 精细整地

为给杉木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应进行精细整地。精细化整地是保证土壤肥力及保水能力的关键。整地时要砍除林地上的杂灌与杂草,将灌木与杂草平铺在地面上,达到晾干炼山的目的。通过该方式能为杉木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栽植的成活率。砍除杂灌、杂草通常在夏季或秋季进行,随后通过深翻整地的方式,将地面上的杂灌等翻入土壤,达到进一步熟化的目的。深翻整地应控制在深度24~25 cm。荒山造林时,可进行火烧炼山。炼山时必须在造林地四周挖出防火带。为取得更高的蓄积量和经济效益,要科学地进行栽植穴设计,通常规格为30 cm×40 cm,也可以为40 cm×50 cm。精细整地过程,可以适当保留阔叶树木,因为不同树种之间的良好搭配,能够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问题,为植株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已经选择的种植区域进行地质状况的二次判断,以更好地了解该区域是否适合杉木生长[2]。

3 苗木选择与培育

选择杉木种苗时,要观察种苗根系生长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病虫害,是否存在机械损伤根系等问题;还可以根据种苗实际存活率选择苗木;通常应选择平均苗高0.8 m,平均地径0.1 m,针叶为灰绿色的苗木。

杉木育苗过程,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和排灌方便的林地或荒地。育苗地要具备方便快捷的交通情况,以保证后期苗木移植运输。播种前,应对土地进行清理,清除石块、草根,设置好排水沟。播种后应在种苗上覆盖一层土,也可以覆盖稻草,达到保温目的。种苗发芽后要及时清除覆盖稻草,在烈日下应做好遮阳工作[3]。

4 造林

造林的密度与杉木产量密切相关,单位面积上如果杉木数量足够多(以不影响苗木的生长为前提),可以增加蓄积量、提高杉木的产量,因此造林密度要控制合理,确保杉木速生丰产,并在特定空间内保持旺盛的生长状态。对于不利于杉木快速生长的其他树种,要及时进行清理,并根据土壤状况分析造林密度,按照不同区域的林木种植密度,选择合适的种植株数,在保持苗木相对稳定的生长状态下进一步进行密度调节,提升造林价值。

造林最佳时间为冬末春初,此时温度低,树苗的蒸发量小,利于苗木栽植后的水分平衡,从而实现返青的目的,有效地延长苗木生长期。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合的挖掘深度,栽植后要掩盖足够厚度的土壤,促使根系充分接触土壤,获取更多养分。造林密度以3 000~3 300 株/hm2为宜。苗木确立后,要对杉木进行深栽种,使根系处于水体存储较适合的高度,更有利于根系的延伸,并通过脚踏的方式将上层的浮土踏实。

5 造林后管理

5.1 幼林抚育管理

杉木抚育管理过程,要采取专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使杉木能够快速生长。造林后的1~2 年,杉木幼苗的根系一直处于恢复阶段,未形成完整的树冠,此时苗木的自身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加强人工管理,以提高杉木幼苗的存活率。在抚育管理过程,应重视规范化管理,做好除草等相关工作,同时要加强土壤管理,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土,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保证幼苗拥有更适合的生长环境[4]。

1)松土除草。杉木根系发达,大主根不明显,其根系通常会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因此,在去除杂草过程应避免损伤根系,除草宜浅。造林初期,林间杂草多,此时应结合具体实际,科学地开展除草工作,通常在幼苗返青时进行第1 次除草,杂草除掉后应进行翻埋,经过堆沤可以用作土壤养分,除草过程应避免阴雨天。在间作抚育过程中,可以将杉木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这样能有效避免杂草蔓延,也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2)补植除蘖。杉木造林后要加强观察,若发现幼苗枯萎或发病情况,要做好幼苗补植工作,补植过程要选择同期的幼苗,以提高成活率。对于发病幼苗,在处理过程可选用石灰进行消毒,提高土壤抗病能力,避免换植苗木再次发生病害。杉树具备较强的萌发力,会产生很多萌蘖,为避免萌蘖影响主枝干,要做好除蘖工作,除蘖以细小为主,除蘖后要做好培土工作,培土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二次萌蘖。

3)科学施肥。科学的施肥是提高抚育管理水平的关键,杉木要保证生长效率,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营养条件,重视科学施肥,施肥过程应结合具体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完善的施肥方案,以保证每个阶段的土壤肥力。可以在整地挖穴过程对落叶、杂草及枯树枝进行穴内焚烧,这样保证了安全,也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肥力。此外,杉木生长过程可以通过草木灰、厩肥的运用,加强土壤肥力。施肥后应快速进行土壤覆盖,避免肥力效果减弱。

5.2 成林抚育管理

杉木成年后可以根据林木的密度适当进行修枝,若密度大杉木会由于枝叶过于茂盛而出现遮挡问题,降低苗木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杉木的正常生长。及时进行修枝,可以保持林木内空气流畅,修剪枝叶通常在春秋季节进行,修剪时要从下向上,保证修剪切口位置光滑,修剪过程要注意不要伤到主干。杉木造林4~6 年后可以郁闭,如果此时林木之间距离较近,则会出现明显的挤压问题,同时出现林分分化现象。按照杉木生长习性为其保留足够的空间,既可以保持杉木旺盛的生长趋势,又可以使杉木生长均匀,并获得更大径材的林木[5]。

按照杉木的生长趋势,在伐木时,可以根据杉木被挤压程度及特定生长状态,选择适合的杉木进行间伐。完成第1 次间伐后,需要每隔4 年进行1 次间伐,提高杉木生长水平。成林抚育过程若发现病枝,要重视避免病原菌的扩散,及时对病株砍伐,砍伐过程应做好林间踩点工作,对需要砍伐的杉木进行标记,技术人员要定期巡检,对于发病、被压、双杈的杉木做好伐除工作。若林间密度比较大,也要做好伐除工作,对于生长慢的或者密度大的杉木进行科学伐除。杉木快速生长期通常是在栽植后的4~15 年,此时需要大量养分,需要做好施肥工作,保证杉木根系能够向更深、更广的土壤里生长。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杉木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细菌性、立枯病、猝倒病和生理性黄斑病等。病害防治要从实际入手,观察病症,从而合理地选择应对方案。比如炭疽病,该病发生时症状不明显,会出现叶子枯萎情况,随后才慢慢蔓延到树干,因此,技术人员应提高观察辨别能力。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应选择抗逆能力强的品种,栽植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如果发现苗木出现立枯病,可以使用0.5%波尔多液1 500 倍液喷施,每667 m2喷施量为100 kg。猝倒病防治过程可以使用65%敌克松800 倍液喷雾防治。

6.2 虫害防治

杉木主要的虫害有白蚁、双条杉天牛。白蚁主要对杉木的树皮和根茎进行啃食,可以在种植的同时,在根部混合一定比例的灭蚁粉剂,以起到白蚁诱杀效果。出现双条杉天牛病害时,叶片会迅速变黄并停止生长,直到枯萎死亡,此时以烟剂熏杀或以90%敌百虫1 kg 加水600~700 kg 喷射树干。也可在双条杉天牛成虫出现前,在林缘附近堆集一些病虫木或被压衰弱木,引诱成虫前往产卵繁殖,然后在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剥取树皮,加以烧毁。

7 结语

随着新时期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在杉木栽培过程中,应采取更加高效的技术方法,科学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从而提高杉木栽培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杉木整地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不同混交方式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影响研究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