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之鸿沟
——基于马克思认识论对认知神经科学的解构

2021-12-27陈肖东

理论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认识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陈肖东

2019年8月1日,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Towardsartificialgeneral intelligence with hybrid tianjic chip architecture)。文章指出,发展人工通用智能(AGI)有两种一般方法:神经科学导向和计算机科学导向。神经科学导向的研究,尽量模拟人的大脑;计算机科学导向的研究则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在以往,两种方法在公式和编码方案上的根本差异,导致它们依赖不同的平台,且两个平台不兼容,这阻碍了AGI的发展。该研究团队开发的天机芯片,集成了这两种方法,以提供一个混合的、协同的平台。〔1〕中国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这一突破性进展,登上了该期《自然》杂志的封面,该研究成果再次强调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之一——认知神经科学作为前沿科技的特殊地位,进而引发了科学界、哲学界、公众等关于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趋势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如今,认知神经科学蓬勃发展,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受重视的高新技术之一,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从战略层面对这项技术进行规划,确保其快速、健康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之所以如此引发关注,其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它试图解释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其次,它试图诠释人存在的意义。它反思的是,为什么具有客观性的外部世界,在每个人心中各不相同,具备了多样性。它解构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对作为客体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它研究的目的是,用程序和算法模拟人脑的认知过程,赋予机器以人工智能。

笔者发现,在认知神经科学以往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和研究存在不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批判地继承经验论、唯理论,以及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等理论对人类认知规律的阐述的基础上,科学地诠释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感觉与理性的关系、对象意识及自我意识的客观性等问题,对人类意识的产生和本质等认知规律,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大脑的工作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明了感觉器官的协作整合,重视实践对认知形成、情感反映、决策行动的关键性作用,揭示了人的认知缘何具有能动性等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不仅可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学理基础,更可为其向纵深发展提供优化方案。

一、关于认知形成的探求

人探求“认知本质和规律”的强烈愿望,古已有之,且从未止步。自从古希腊开始,先哲就尝试探讨“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问题,并试图说明人类认知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苏格拉底最早认识到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提出了人生的首要任务是“认识你自己”,倡导人们找寻到“真正的我”。“真正的自我”一语在后续的哲学中衍生“灵魂”“心灵”“理智”“精神”“心智”等词语。“寻找真正的自我”也是哲学语言对人的认知的早期描述。

“寻找真正的自我”的路径,包括经验论和唯理论。亚里士多德通过人从经验中习得的规律来探讨认知的形成,成为众所周知的经验论。柏拉图则认为,人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并不依赖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秉承天赋获知的概念。由柏拉图开启的关于“先天经验”的论断,在笛卡尔那里发展为“身心二元论”,即对经验世界的批判性反思(我思)到达先验境界(我在)。笛卡尔、莱布尼茨等相信仅凭思维和推理就能获得认知的哲学立场,被称为唯理论。在18世纪,康德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提出了人类的认知既依赖感觉经验,也离不开人的天赋能力。至此,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康德之处得以融合。此后,黑格尔进而以“绝对理念”统摄思维与存在,他认为思维与存在首先是自在的统一,然后才能是自为的统一,明确地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升为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所服从的同一律问题。〔2〕黑格尔坚持认为,处于特定文化同一时期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由同一种精神在他们之中的作用所决定的,这种精神在当前时期一切现象中都有所体现。〔3〕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康德、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剔除了其中的唯心主义色彩。马克思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4〕以赛亚·伯林认为,马克思要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获知真理方式上的根本改变,而不是用一套学说代替另一套。〔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直接指向自我意识,在他看来,这些自我意识哲学不仅不是希腊哲学的衰落,而且是“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历史的钥匙”。〔5〕马克思指出,知性和理性,黑格尔这一区分——其中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理性的——具有一定的意义。〔6〕但是,关于我们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的论断(黑格尔《全书》第44节),离开了科学,陷入了幻想。〔6〕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客观世界中的多样的物质,供人类主体认识。世界的相互作用是普遍的,当互相联系的一方是人时,事物就以通过人的感官作用于人,人以大脑“反映”的方式作用于事物。马克思断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阐发的人的意识就源于丰富的世界存在,是对存在的感知和加工,而这一加工的过程构成了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丰富认知让“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和“文化的人”。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4〕马克思预见性地指出,以实践为进路,以实证为手段,可以开启对意识的科学研究。20世纪末期,认知神经科学诞生,为针对认知的哲学和心理学研究呈现了新的方法和范式。认知神经科学又称脑科学,是研究心智和智能的科学,其研究方向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的求解,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7〕认知神经科学对认知过程形成研究的基本要点是:(1)认知的生理基础是人脑;(2)认知的对象来源于客观世界;(3)认知的过程是对世界的能动性加工;(4)认知的结果与客观世界不是毫无偏差的等同。这些基本要点实质上构成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基础。

将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要点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对照,可以发现二者均是以认知(自我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二者均认同,从思维机制上看,人的认知过程并非机械的摹写,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进而不难发现二者存在内在的契合。因此,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进路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具有可能性。

二、能否跨越鸿沟

认知神经科学经历了从符号主义、联结主义、涉身认知、延展认知到生成认知的发展。〔8〕但总体来说,关于意识与世界的关系的表述有还原论和整体论两大倾向。其一是心理学和分析哲学等主张的以行为、语言对认知进行还原的还原主义。与之对应的,是马克思等哲学家主张的更为系统的整体主义。

1.从理念还原到技术还原

还原论(还原主义认识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心身统一论,它认为人的认知是对世界的还原,它的基本预设是:如果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生成演化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么描述和说明这些现象的特殊规律,便可以进一步还原为基本规律。既然认知是对世界的还原,那么同样会有其他进路可以对人的认知进行还原。

心理学对认知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还原主义。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将人的行为还原为脑皮层的反射和腺体的分泌。他们认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是一个连贯的心理活动过程。人的行为受大脑的生理反应支配,同时观测行为也可以获悉大脑的活动机制。通过观测行为、分析规律,来表征认知活动的研究,打开了大脑这一“黑箱”。分析哲学家更加侧重对人的行为表现之一——语言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语言蕴含人的认知规律和特征,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不同特征了解人的认知,从而在人的语言和认知之间建立连接。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在的住所”,人以语言的形式描述世界的存在;伽达默尔提出“能理解的在就是语言”,即人通过语言了解存在。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无论是日常沟通,表达观点的外部语言,抑或人在思考、没有发出声音,作为内心独白的“内部语言”,都是认知的重要体现。心理学、分析哲学等以行为、语言还原认知的主张,源于一种理论推测。虽然心理学也开展实验验证,但大多数参与性观测实验,缺少精准性。

因为大脑的特殊结构,使其不便研究,以往即使利用解剖等途径,观察大脑的灰质和白质,也很难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在科学仪器和基因学等医学和生理学发展的助推下,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实现精准化。科学家为了进一步验证还原论假设,使用了先进的科学仪器,从而实现了脑的工作原理和生物学实验的对话,包括脑分区理论,大脑两半球理论,神经系统研究等。一系列例如脑电、脑磁成像、功能性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层描术(PET)等正在广泛应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9〕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科学家预设,外界刺激、人脑加工、形成判断、行为表现,这一过程与计算机信号输入、程序运算、结果输出是相似的。认知神经科学对神经工作机制和语言信息处理等通过现代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充分体现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还原论倾向。

2.整体主义对还原主义的超越

如果说还原论更关注细节和局部,整体论(整体主义认识论)则更加倡导从全局着眼,系统把握事物的全貌。还原论一般是凭借单一进路,在单一层次上,研究某一认知的某一方面属性,如“盲人摸象”,容易失之偏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知现象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对认识的产生、过程、机制等进行了深刻的思辨。〔10〕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统摄,能够超越一般现象并发现规律,使我们看到认知神经科学的全貌,从总体上把握问题研究的方向。前文列举的融合神经科学导向和计算机科学导向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便体现了整体论倾向。

(1)对人的整体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理解的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还是文化的人。生物属性的遗传和社会属性的文化,对人认知的形成,同样重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人全面理解,反对把人还原成机器,而是把人放在社会和文化中解读和审视,这有别于生物学和心理学对人的单向还原。马克思认同康德主张的,把人视作“目的”而存在。机器终究是冰冷的,没有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如果把人看成机器,则是人劳动的异化。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人的物化,建立了“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说:“外部世界反映在人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12〕可见,马克思将人定义为有理想的人,体现了人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追求。人在这种“理想的意图”的支配下,将其激情、热情和欲望变成“理想的力量”,去从事认识和改造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2〕马克思对人的定义澄清了认知神经科学改造人、将人物化的误解,给人赋予崇高的道德意义和不容侵犯的人格尊严。

(2)对认知的系统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强调了认知过程的整体性。马克思论述了感觉器官对于思维的作用,他说:除了眼睛,我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情形又正好和眼睛一样。但眼睛对所看到的东西的形状提供的信息是虚假和不可靠的。〔6〕可见,马克思并不赞同单纯依靠感觉器官(如眼睛)的信息输入,便可以形成思维能力。感觉器官为思维提供信息素材,但只有经过大脑的辩证思维,对“虚假的、不可靠”的信息加工,才能从知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形成认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我们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给我们提供在质上绝对不同的印象。但是就在这里,这些差异也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而消失。……接受所有这些不同的感性印象,对它们进行加工,从而把它们综合为一个整体的始终是同一个我,而提供这各种不同印象的同样也是同一个物,这些印象表现为这个物的共同的属性,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它”。〔13〕这段话有两层深刻的含义:首先,客观事物有不同的属性,需要我们通过感官去把握。第二个层面,也是极为重要的层面,马克思强调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融合和协调,以及由此而提升的综合感觉,五感可以互通互动,可以交融相济。这启示认知神经科学,一方面要对客观事物的多个属性进行精确分解,以提供多方面信息,供人工智能进行识别;另一方面,要重视感官认识的融通性,通过单一感官信息输入时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让各个感觉接受信息,并做好深度整合,才能形成认知的整体性。

(3)对社会的全面观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更为全面地认识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马克思把个人认知这一看似独立的元素,纳入庞大的社会系统中,有助于理解不同社群里的人,依据不同背景形成多元化的认知。马克思关于斗争和矛盾的观点准确地表达了解释历史发展所要求的动态原则。〔3〕我们生存的世界是既纷繁复杂又自由有秩序的综合体,在物质世界之外是更为精彩的精神世界。人与世界是密不可分的,横向上的时代思潮的影响,纵向上历史事件的烙印,都会影响到人对世界的认知。所以,认知的形成离不开人对文化的认同、构建,以及文化对人的观照、教化。

综上,认知神经科学目前的发展,在还原论方向走得较快,而在整体论方向走得较慢。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通过神经科学解构脑的生理结构,另一方面要通过计算机程序推演认知的能动性,从而对统一的世界形成多样的认知背后的机制进行分析。未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应该对照整体论找寻差距,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应否跨越鸿沟

认知神经科学一直是伦理学界讨论的热点的原因在于,以往的技术一般是在改造人以外的世界,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和影响的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的核心机能,这不仅包括改变外在,而是直指人心,改变人的心灵。传统技术领域似乎是人操控技术,如今的认知神经科学却是既可以达到自控,也可以实现控人的技术。因而,可以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思考此项技术的发展路径,使其朝着促进人的解放和世界和谐的方向发展。

1.重视实践的价值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由某种内心幻想所确定的、对不同的人呈现不同内涵的主观价值观,而是对这些事实本身的认知,决定着理性的行为。〔3〕而让认知达到事实本身,需要通过实践活动。马克思说:“实践是人与世界之间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而认识作为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则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信息变换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理解的意识的发生,既包括意识的种系发生,也包括意识的个体发生。前者是指,随着人类摆脱动物的心理反应形式,形成专属人的社会反映形式,人类意识得以发生的过程;后者是指,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人在其出生以后,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成熟,所经历的从儿童的意识水平发展到成人的意识水平的过程。意识的个体发生与意识的种系发生,在受实践活动所制约和决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3〕

马克思说,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15〕这里既体现了实践的价值,也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5〕即人的实践是有意识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活动存在本质的区别。人在实践中既保持着与自然的联系,也在不断改造自然,这不断让“自在的自然”转化为“人工的自然”。在未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改造领域的扩展,“人工的自然”的领域会越来越大,“自在的自然”的领域会越来越小。以“善”为动机,以“美”为宗旨,让实践与意识良性互动,在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至关重要。

2.警惕技术对人的异化

马克思具体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特征: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15〕异化的劳动造就了异化的人,即劳动产品越丰富,人越感到贫穷(包含精神层面的贫乏);制造的产品越精妙,人越感到无能;人在不断的创造中并没有感到肯定,而是不断走向对自身的否定。

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他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本质力量。〔16〕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既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也可能对健康、人权和人性等构成威胁。比如,新型机器人的研发,过去机器人比较笨重,但是新材料的运用,使机器人不限用钢铁作为身躯,纳米材料让机器人的体积更小,这种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置入人的血管中,用以清除血栓,治疗和预防血管阻塞;一旦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被赋予更高的认知能力,则能够被运用于更广泛的领域。认知神经科学让机器焕发魅力,让人利用高智能的机器人,从繁重的生产中解脱出来,克服马克思批判的劳动的异化。但是,人对技术的高度依赖,甚至高度融合,又可能造成人的不自由,形成新的异化。同时,让人担忧的是,因为它体积微小,又功能强大,一旦用于军事领域或恐怖主义,则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风险乃至灾难。

3.维护世界的公正

马克思坚信自己的纲领式观点:一个有秩序、有纪律、能自我指导的社会,注定要在当前这种不理性的、一团混乱的世界不可避免的自我毁灭之后产生——这信仰是属于那种无限的、绝对的类型,能够结束一切争论,解决一切困难;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解放的感觉。〔3〕可见,马克思认为人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保证世界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要考量技术发展对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法则的影响。人们在关注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要关注该技术是否有破坏公正的风险。2014年2月,在认知科学领域实现了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国成功实现异体操控,实验中,一只猴子通过脑活动控制另一只猴子。那就是既然猴子可以异体操控同类,一旦人类实施了类似该实验研究成果的异体操控,后果将会怎样?故此,通过“人机一体”“基因编辑”等技术试图增强人的能力,必须经过严格的管控,避免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

认知神经科学作为技术实践,其发展不仅需要打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同时对其进行伦理审视也非常必要。在技术维度研究,如何解构复杂的人类大脑,实现机器的深度、自主学习,人机智能融合等。在伦理维度考量,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挑战,是否会构成对人尊严的侵犯、认知神经科学能否导致对人操控、人机融合能否改变人性、认知增强能否破坏公平等。在各项技术充斥世界的时代,在技术与人的结合日益紧密、技术让人的生活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进路对认知神经科学等高新技术开展伦理审视,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四、结语

人工智能一般是通过输入程序,实现应答和反馈性的操作;人的智能贵在能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切换,并对不完整的信息作出判断和选择,并在认知的过程中形成情感。这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能否跨越鸿沟探讨的是可能性问题,而应否跨越鸿沟探讨的是可行性问题。人工智能有可能无限接近人的智能,甚至实现对人的智能的某种层面的超越,但也可能未必可行,否则便是陷入了“由是推导出应该”的谬误。片面夸大人工智能在某一领域能够战胜人类,并试图将计算程序优化到一定程度,让机器具备人一样的情感、道德感、决策力等认知和能力,打破人和机器的界限,跨越人机智能的鸿沟,既是不可行的,也是无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它在不断总结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成果中,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自己。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了研究认知的不同视角,各个层面的学科交叉在产生新的交叉学科的同时,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究。目前,发达国家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已经形成规模,我国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已经具有蓬勃的发展态势。希望今后,我国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高新技术的多学科的整合和汇聚,以形成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的合力,并在伦理的指导下研究并推进该项技术。此项研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认识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