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百年贫困治理的历程与经验

2021-12-27燕连福李晓利

关键词:贫困人口攻坚精准

燕连福 李晓利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49)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目标。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新时代的“脱贫困、奔小康”,中国共产党百年贫困治理,“变”的是反贫困的策略和手段,“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也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这一伟大成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百年贫困治理的跨越和发展历程

回望百年贫困治理历程,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治理大致经历了“制度变革”“社会救济”“体制改革”“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精准脱贫”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使得“饥寒交迫”的中国人民,一步步实现了从摆脱剥削压迫、保障基本生活、缓解整体贫困到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的不断跨越和发展。

(一)1921—1949年: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主的“制度变革”阶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深刻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封建土地私有制是造成人民贫困、国家落后的重要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至80%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至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1)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75页。。我们党的贫困治理可以概括为两条线:其一是带领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造成人民贫困的制度根源;其二是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让贫困民众获得生产和生活资料,改变造成人民贫困的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土地法草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等土地政策法规。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即《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755页。。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贫困状况,也激发了广大工农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纵观这一时期的贫困治理成就,通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和压迫;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打碎了几千年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二)1949—1978年: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救济”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新的贫困治理策略:一是继续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通过的《土地改革法》,重新分配生产生活资料给贫穷或者没有土地的农民。“在整个土地改革中,共没收征收了约7亿亩(约合4 700万公顷)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分给约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到70%”(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100页。。二是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中对农业进行改造的目的就是“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1-662页。。三是建立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特困救济和救灾制度,向生活极端贫困的民众或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提供救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一阶段的贫困治理政策,瞄准了全国居民收入水平低、绝对贫困比例高的现实国情。总体而言,各项改善民生的措施,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体贫困状况的改善;但是由于社会保障的水平低、范围小,再加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不高,全国相当比例的人口依然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三)1978—1985年:以缓解整体贫困为主的“体制改革”阶段

1978年前后,农业经营体制不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大面积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根据现行的贫困标准,贫困人口规模为7.7亿(5)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页。。我们党一方面针对整体贫困问题,推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增加群众收入。另一方面,针对区域性极端贫困问题,中共中央于1983年开始组织实施以“三西”农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扶贫计划。根据贫困人口的分布特征,确立了以县为单位的扶贫瞄准机制,对“三西”地区的47个县进行重点扶贫。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提出帮助山区、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首先摆脱贫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激发内部经济活力。同年,国家还专门设立以工代赈资金,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到1985年末的6.6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末的97.5%下降到1985年末的78.3%”(6)国家统计局:《扶贫开发持续强力推进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sjtjr/d10j/70cj/201909/t20190906_1696324.html,访问时间:2021年4月1日。。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9年的160.7元增加到1985年的397.6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了87.23%(7)汪三贵:《当代中国扶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40页。。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按照现行标准,有超过1亿农村人口在这个阶摆脱了贫困。

(四)1985—2000年:以解决温饱为主的“开发扶贫”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迎难而上,市场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造成的贫困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一时期的贫困治理实现了两大突破和创新。一是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布局。1986年首次成立了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并划分了18个贫困区、确定331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1994年出台了第一个有明确扶贫目标的扶贫计划,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以下简称“八七扶贫计划”),力争用7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 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通过加大扶贫投入和帮扶,实施东西部合作扶贫、企业对口帮扶、义务教育工程等多元化扶贫举措,加快推进贫困治理进程。

这一阶段的贫困治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并逐步进入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扶贫方针从以救济为主的“输血式”扶贫逐渐转向以开发为主的“造血式”扶贫;扶贫主体由单一的政府投入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开放式转变。“八七扶贫计划”确定的扶贫目标基本实现,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6.6亿减少到了2000年的4.6亿,贫困发生率从78.3%下降到49.8%(8)国家统计局:《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03_1620407.html,访问时间:2021年4月1日。,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五)2001—2011年:以巩固温饱为主的“整村推进”阶段

进入新世纪,虽然普遍性贫困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温饱水平还不稳定、温饱标准也比较低。2001年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指出,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2001年确定了整村推进的扶贫思路,将148 131个贫困村确定为“整村推进计划村”,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小范围移民搬迁扶贫等举措,重点解决村级贫困问题。同时将贫困地区水利、电力、交通、通信,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统一纳入了贫困治理工作。

这一阶段的整个贫困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反贫困瞄准机制实现了由县级单位向村级单位转变,反贫困工作从简单的“经济开发式”进一步向综合性的“社会开发式”转变,更加注重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按照现行贫困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4.6亿减少到2010年底的1.6亿(9)国家统计局:《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03_1620407.html,访问时间:2021年4月1日。。这10年期间减少了3亿贫困人口,而且农民的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六)2012—2020年:以全面小康为主的“精准脱贫”阶段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10)《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2页。,提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1)《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16-17页。,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更高要求和目标。在贫困治理措施上,划定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确定了832个贫困县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坚持精准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和类型施策,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一阶段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扶贫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影响最深的脱贫攻坚战。贫困治理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内涵也更加丰富,从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转变。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二、百年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12)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使我国的贫困治理在实践层面、理论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取得了世所罕见的成就。

(一)实践成就

一是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然有7.7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7.5%(13)国家统计局:《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03_1620407.html,访问时间:2021年4月1日。。经过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的减贫努力,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9 89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新时代脱贫攻坚以来,我国农村减贫人数每年都在1 000万以上,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14)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3月7日,第2版。,2020年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也极大地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这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而言都是伟大的成就。

二是贫困群众生活和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15)国家统计局:《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bwcxljsm/70znxc/201907/t20190701_1673373.html,访问时间:2021年4月1日。,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 189元(16)宁吉喆:《中国经济逆势前行跃上新台阶》,《求是》2021年第3期。,比1956年增长了300多倍。新时代脱贫攻坚以来,“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17)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3月7日,第2版。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全面得到解决,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党以贫困治理总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并且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二)理论成就

一是形成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毛泽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工业化和合作化道路消除贫困。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提出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和“以人为本”治贫理念。新时代脱贫攻坚以来,习近平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携手发展推进全球减贫等内容,在反贫困方法论、反贫困制度论、反贫困价值论、反贫困合力论、反贫困动力论以及全球减贫论等方面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深刻揭示了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出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人的解放,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反贫困方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贫困治理始终坚守人民立场,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施开发扶贫、精准扶贫等贫困治理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人民立场、贫困治理手段和反贫困价值目标的丰富和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精神成就

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不仅取得了伟大的减贫物质成就,同时也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18)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的脱贫攻坚精神,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力量。

“上下同心”体现了团结精神。通过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汇聚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尽锐出战”体现了决胜精神。选派最优的“精兵”打最实的“硬仗”,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开展帮扶工作。“精准务实”体现了科学精神。精准方略,贯穿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的始终,确保取得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实效。“开拓创新”体现了创新精神。通过推进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了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伟大成就。“攻坚克难”体现了担当精神。广大扶贫干部敢于带头、敢于碰硬、敢于制胜,坚决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负人民”体现了为民精神。“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党说到做到,真正体现了“不负人民”的为民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亦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激励中国人民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指引我们消除相对贫困、推动乡村振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源源不竭的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之道是什么?回顾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消除贫困打下了经济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拉开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百年贫困治理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精准方略、合力攻坚。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贫困治理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页。。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百年的贫困治理理论和实践中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

一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工作机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了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有序推进的扶贫局面,最终完成带领全体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件大事。

二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治理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创新贫困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我国的贫困治理经历了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演变,由普遍性社会救助向系统性扶贫开发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在新时代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包括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动力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在内的扶贫制度“四梁八柱”。这深刻反映了我们党能不断推进贫困治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从而有效提升贫困治理效能和治理创新能力。

三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能够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贫困治理工作。毛泽东曾提出:“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有可能。”(20)《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4页。同样,消除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我们党广泛凝聚社会减贫共识,通过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帮扶机制,有效引领群众、组织群众,整合社会资源,汇聚了贫困治理的磅礴力量。

(二)坚持人民至上是贫困治理的价值导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4-45页。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深刻回答了“扶贫为了谁、扶贫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

一是人民利益是贫困治理的出发点。“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22)《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人民日报》2020年5月23日,第1版。从带领人民摆脱“三座大山”压迫,到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始终将贫困治理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满足人民根本需求。尤其是新时代脱贫攻坚以来,我们坚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是人民主体是贫困治理的动力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1页。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例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退耕还林为源头的生态扶贫、以“三变改革”为代表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和智慧。我国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和“志智双扶”的扶贫举措,都注重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反贫困的主体意识。

三是人民共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13-214页。我们党注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新时代脱贫攻坚所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25)《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23页,充分践行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

四是人民满意是贫困治理的最终标准。“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3页。检验我们党的贫困治理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人民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其价值判定标准是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人民群众对扶贫成效的满意度。

(三)坚持精准方略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精准方略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7)《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58页。。

一是“五个问题”是关键环节。我们党摸清了涉及贫困治理全过程的关键问题。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到村到户,提高扶贫对象识别率。解决“谁来扶”的问题。通过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位。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具体分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解决“如何退”的问题,建立评估机制,明确退出标准、程序和后续扶持政策。解决“如何稳”的问题,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最终达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效。

二是“五个一批”是实现路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标准的提高以及脱贫难度的增大。我们党在反思过去大规模扶贫开发模式和总结贫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精准施策、靶向治疗,这是拔掉穷根的有效手段。

三是“六个精准”是基本要求。我国的贫困瞄准机制经历了贫困区域瞄准、农村整体瞄准、贫困县瞄准、贫困村瞄准、贫困户建档立卡瞄准的演变,适应了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反贫困难度不断增加的减贫历史进程。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精准方略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内容的“六个精准”,成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指南。

(四)坚持合力攻坚是贫困治理的有力保障

团结协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指出:“我们知道个人是弱小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整体是强大的。”(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4页。我们党充分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合力。中央重点在于抓好贫困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各省、市、县区的重点在于严格贯彻落实。我国各个扶贫阶段目标的实现,都是中央和地方合力扶贫的结果。新时代脱贫攻坚以来,逐步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相互结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联动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有效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凝聚社会的力量参与贫困治理。

二是东部和西部的合力。我国自1996年开始启动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动员和利用东部发达地区人力、物力、财力优势,高效整合西部地区资源禀赋,撬动西部地区发展潜力。经过20多年的深入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涌现出了闽宁协作、沪滇合作、两广协作等各具特色的帮扶模式。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协作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先富帮后富的关键路径。

三是干部和群众的合力。扶贫干部是帮扶主体、贫困群众是脱贫主体。扶贫干部积极主动帮助贫困群众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贫困群众主动转变观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想方设法增收致富。新时代脱贫攻坚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形成了干群合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此外,中国共产党充分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通过开展“万企帮万村”“百校帮百县”以及建立“爱心超市”、推广“社会扶贫网”等扶贫行动,逐步形成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参与机制,大力拓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扶贫体系。

四、未来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百年贫困治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贫困治理事业的终结。“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9)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3月7日,第2版。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要开拓奋进,肩负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续写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新篇章。

(一)坚持思想引领: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是指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完成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帮扶困难群众的任务永无止境。”(30)《“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脱贫攻坚奔小康》,《人民日报》2020年6月12日,第1版。当前,我国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是从客观上看,返贫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一些已脱贫的地区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的可持续性亟待增强;一些已脱贫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依然较弱,难以保持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贫困地区和群众实现从“脱贫”到“致富”再到“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的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干事创业的决心和毅力。要充分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为创新性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思想引领,为广大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提供精神支撑,为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行提供精神指引。

(二)做好有机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3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1年1月1日,第1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落实“四个不摘”,用政策为乡村振兴开路。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提高脱贫成果。二是推进多产融合,用产业为乡村振兴架桥。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最大支撑点。三是坚持聚才育才,用人才助乡村振兴腾飞。持续推进留住人才计划,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培育和壮大各类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三)发挥制度优势: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2)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年第11期。一是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以法治为根本,促进基层社会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以德治为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融入村规民约,实现乡村社会持续发展。三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充分汲取大扶贫格局的宝贵经验,持续汇聚强大合力,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聚焦乡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四)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造成的贫困和饥饿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目前有超过7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30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可能突破10亿。“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73页。我们要“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34)《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156页。。一是倡导和强化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全球减贫共识,共同面对消除贫困这个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二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关系,深入推进国际减贫交流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创造条件,为世界减贫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三是积极向世界分享中国形成的减贫方案和经验,为如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没有饥饿、共同发展、充满希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攻坚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隐形贫困人口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