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7姜洁萍邹宇静彭烈雪卢玉兰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北流市河村整治

姜洁萍,邹宇静,彭烈雪,卢玉兰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建设步伐逐渐加快。2018 年以来,广西出台、落实各项乡村振兴措施,整合各方力量与资源,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广西北流市河村坐落于著名景点大容山脚下,共有1 686 户7 658 人,其中劳动力4 368 人,全村总面积为693.87 hm2,农民人均耕地307 m2[1]。作为响应号召的第一批示范村试点,北流市河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逐步推进,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样本。2019 年以来,北流市引进了一批知名的全国乡镇建设专家来组建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并以河村为试点,以“修旧如旧、就地取材”的理念为基础,修复老房子、修建污水处理池,引进著名的书画名家工作室[2]。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村依托自身特色,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结合农业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保留怀旧情调的“网红名人”,并于2020 年被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1 河村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1 念好土地经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要实现乡村振兴,土地综合整治是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耕地碎片化、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遭破坏等问题的出现,仅靠单一的土地整治模式已无法解决问题。土地整治需在全域范围内对其进行整体规划,以综合性手段进行整治。河村作为北流市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理应走在北流市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前沿,实施综合治理,激发制度活力,化“资源”为“资产”。

1.1.1 加快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常态。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资源涌向城市发展,使得河村成为了“空心村”,并引发了农用地荒废、旧宅基地占用大量土地面积等问题,以及土地资源闲散、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普遍。基于现实困境,河村在政府支持下,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不断突破,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盘活土地资源。1)河村通过对农用地的整治,加快推进全村土地确权分权进程,推动土地流转。村集体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由村集体集中管理,政府牵头与企业合作,对接广西东云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乡促会等,将土地出租,所收取的租金由村集体按股份以分红的形式下发给村民。通过土地的集中经营和经营权流转,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为河村创收。2)河村作为试点,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房屋建新不拆、一户多宅等问题进行整治,通过对新宅占用的耕地征收耕地开垦费,实行“一户一宅”等政策的方式,防止占用耕地行为出现。同时,河村对分散性集体经营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以复垦入市交易方式,将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

1.1.2 科学规划空间,重塑发展格局

为实现耕地的高效利用和城乡用地空间的重构,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形成宜居宜业的良好格局,河村对全村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河村在土地综合整治上以总体“一轴一心双核七区”的规划思路,对全村空间根据“生产、生活、生态”需要进行功能布局。1)以新圩镇方向的进村道路直至北部大容山脚为主轴,贯穿村域大部分功能区域,发展核心功能。2)依托河两岸具有众多民国时代名居的生活空间作为发展主线,辐射周边生产区域。3)坚持绿色发展观念,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农业+生态”的思路,在南部主要依托田园等生产空间,聚集为生产发展核;在北部依托大容山的生态环境,聚集为生态发展核。4)依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布及现状发展基础,综合考虑,将河村全域分为综合服务集散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特优果蔬种植区、休闲田园养生区、传统文化体验区、精品渔业养殖区及生态山林涵养区7 大功能分区,不断优化生产格局[1],推动农业、旅游业、生态文明一体化发展。

1.2 打好特色牌

要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河村根据区域环境,立足丰富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稻、百香果、番石榴等特色农业产业。1)河村以“产业+示范基地”的模式,依托北流市新圩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对接北流市农业农村局,设立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水稻当家新品种,提高优质粮食产量,打造优质水稻品牌,其中超级水稻绿色高质量高效种植示范基地27.3 hm2,水稻平均产量达13 500 kg/hm2。2)河村与广西东云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以“公司+农户”“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打造中国名果之北流百香果品牌。通过鲜果零售批发和果园合作种植等方式进行对接,广西东云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为果农提供鲜果回收和品牌策划营销服务,河村的百香果通过东云百香果电商平台畅销全国各地,平均日销量达30 000 kg,年销售额超过1.6 亿元。3)河村的番石榴种植区也是北流市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河村通过与有机肥供应商北流市大发茶山蛋鸡产业核心示范区合作,采用有机肥进行施肥,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保证了番石榴的绿色无公害有机种植,从而提高番石榴的品质,推出优质番石榴品种,发展番石榴产业。

1.3 改造村风貌

河村紧扣“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思路,抓住环境整治这个重点,大力开展“三清三拆”,推进土地整治,改造村庄风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最美乡村[4]。河村坚持“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展治理河道、修缮旧房、规划设计房屋建设、推进垃圾分类、打造污水处理系统及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措施。以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为例,在污水处理方面,河村学习示范村福绵十丈村先进经验,并由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规划指导,建立污水处理系统;采取白水、黑水、灰水三水分流的办法,将不同污染程度的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后进行排放,不仅有助于修复农村水环境,还可以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在垃圾处理方面,设立生活垃圾分类中心,采用以奖代惩的方法鼓励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以积分兑奖的方式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促使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积极性,推动美丽乡村清洁工作的发展。同时,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山林水湖田草综合治理,通过环境整治,优化调整生态用地布局,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经过改造后,河村风貌焕然一新,脏乱差现象不复,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提高。

1.4 旅游兴乡村

河村依托本村资源禀赋,整合农业、文化、生态资源,打造“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模式的休闲乡村旅游业。1)依据“修旧如旧、就地取材”的理念,河村注重对具有岭南风情的建筑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修缮,大力挖掘当地人文资源,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焕发旧事物的活力,创造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环境和惬意的田园风景环光,重现田园风光和乡情乡愁。河村非常重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不仅深入挖掘本村特色风俗文化,而且注重引进现代先进文化。河村在修缮好的房屋中,用部分地区打造粤曲协会基地、诗词楹联协会、民宿和艺术工作室等,同时引进一大批先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著名画家、书法家在河村创办工作室、创业基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河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为河村的旅游业增添了当代文化的彩韵。2)河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整治对乡村风貌进行大改造。统筹规划功能分区,请专家规划设计房屋建筑,改造美化新房屋。独栋小楼的设计风格,色调协调配合,使得河村整体风貌美观、协调。此外,河村积极引进投资做活乡村旅游。通过与浙江乡促会、广西东云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计划打造民宿、田园酒店、音乐酒吧,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康养业,致力于将河村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经过发展,河村已经从曾经的“空心村”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乡村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打卡,年人流量高达10 万人次。

2 河村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2.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

作为北流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河村以土地整治为总抓手,在市、镇、乡三级联动的助推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荒废、多余的宅基地、非农用地等进行复垦整治,入市交易,推动了河村非农建设用地利用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国土资源空间的优化利用。同时,河村与农业企业的合作,采用“农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从而促进产业链的合理分工,加速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及农业产品的商品化都大大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河村模式”,体现了其以土地整治为突破点实施乡村振兴的独创性和优越性。

2.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河村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了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对社员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不断发展壮大河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同时,河村村集体通过集体性经营建设土地复垦整治入市交易,获得收益,激发河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河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造血功能”。合作社与外来农业公司合作对接,通过土地承包、收取租金、合作经营等方式进行生产、供给、销售方面的合作,让农民既可以作为合作社股东获得分红,又能实现就地务工获得收入。通过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劳动力留下来[4]。

2.3 市镇乡三级联动,合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由北流市制定整体规划,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构建市镇乡三级联动机制。同时,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深度联系群众,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服务队伍。作为广西北流市首批乡村振兴试点村之一,河村在北流市政府的指导下,致力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建设,促使村庄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先行试点的优势,做好成功试点的榜样作用,为打造一批系统化现代化的创新型乡村示范带提供动力,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发展。此外,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借助政府搭建的平台,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源,助推自身“走出去”,实现乡村“壮”起来、“美”起来的梦想。

2.4 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和创造性发展转变,加深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河村注重老房子的修造和统一规划村庄,整体设计立足于村庄田园风光和风俗文化,深度挖掘村庄人文资源,促使传统的农耕文化、岭南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相融合,使承载乡愁记忆的传统村落焕然一新,促进乡村旅游文化的恢复和推动乡愁记忆的重构,让一切有利于农村和文化旅游的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提升村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潜力[5-6]。

3 结语

河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北流市政府为主导,市镇乡三级合力联动,探索出了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推进生态整治,加快文化建设的乡村振兴“河村模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河村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创新性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具有示范与推广的意义,为广西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范本。但应注意的是,建设美丽乡村,不应是千篇一律地走相同道路。各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当地资源,科学规划,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独一无二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猜你喜欢

北流市河村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花衣服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1987—2016年北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北流市花生的病虫害防治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
北流市募集民间助学善款1.2亿元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