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章丘区玉米栽培与收获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

2021-12-27陈冬梅李爱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2期
关键词:章丘行距农艺

陈冬梅 李爱军 刘 红

(济南市章丘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 山东济南250200)

玉米是章丘区的传统种植作物, 种植夏玉米具有易管理、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 章丘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0 万亩左右,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 全区夏玉米平均亩产量400 kg 左右,平均单产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章丘玉米生产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玉米品种混乱,农民选种盲目,部分高产品种抗性与地方适应性存在一定的不足;二是管理粗放,在当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粮食生产面临挑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低,关键栽培技术措施落后或不到位;三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玉米机械化水平较低, 机播水平和机械化收获仍是薄弱环节,农机农艺措施不协调,玉米种植模式复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玉米生产水平。 为改变章丘区目前玉米生产现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提出如下生产技术。

1 播种技术要点

1.1 播种的农艺要求

1.1.1 选用优良品种, 合理密植 结合章丘区玉米播种和收获时间,宜选择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抗逆性较强的耐密型玉米品种。 推荐应用登海605、郑单 958、浚单 20、先玉 335、鲁单 818、宇玉 30、迪卡517、天泰33、鲁单9088 等玉米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一般大田4 300~4 800 株/亩,高产地块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要和产量指标相适应,与栽培管理水平相配套。

1.1.2 播前种子精选与处理 选用高质量的种子,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6%以上,净度达98%以上,发芽率达95%以上。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并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处理。

1.1.3 抢时早播 提倡小麦收获当天播种玉米,即小麦联合收获与玉米机械单粒精播一条龙作业。 若播种时墒情不好,有水浇条件的中北部镇(街道)可先播种后灌溉,尽量避免先灌溉造墒,以免影响机械下地,耽误播种时间。 适宜播种时间在6 月上中旬。

1.2 播种机械的选择与要求

在章丘区建议采用以河北农哈哈2BYSF-3 型勺轮式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为主推机型, 以郓城工力2BMFZS-200 型固定道式振动深松免耕施肥播种机为辅, 一次性完成开沟、 播种、 施肥、 覆土、 镇压等多道工序, 要求单粒率≥85%, 空穴率<5%, 伤种率≤1.5%。

1.3 播种作业要求

1.3.1 株距与行距 按照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原则,规范、推广玉米等行距播种,推荐行距为60 cm、65 cm、70 cm,株距 18~22 cm。

1.3.2 播种量 一般2.0~3.0 kg/亩,根据品种特性酌情增减。

1.3.3 播种深度 要求深浅一致,控制在3~5 cm,苗带直线性好,种子左右偏差不大于4 cm。

1.3.4 施肥量 施用氮、磷、钾颗粒配方复合肥,施肥量控制在总氮量30%左右,磷肥全部施入,钾肥施入50%或者玉米专用缓控释肥。

1.3.5 施肥深度 开沟施肥深度要一致,一般6~8 cm,应注意种、肥分施;种肥应施在种子下方或侧下方,与种子相隔5 cm 以上,且肥条均匀连续。 种肥施用建议采用侧施肥。

1.3.6 覆土镇压 玉米播种后,应覆土严密,镇压强度适宜,保证镇压轮不打滑。

1.3.7 机具调整 按照使用说明书, 正确调整排种(肥)器的排量和一致性,确保种植密度;调整镇压轮上限位置,保证镇压效果;调整播种机架水平,确保播种深度一致。

1.3.8 浇蒙头水 播后根据墒情立即浇蒙头水,保证出苗齐全。

2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中耕施肥、 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

2.1 中耕施肥技术要点

2.1.1 中耕施肥的农艺要求 农艺上要求氮肥分期施用,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 但在施用穗肥、花粒肥时,机械已无法进地作业,因此建议将穗肥、花粒肥两次合并为一次,中产田在玉米拔节期、高产田在大喇叭口期进行机械中耕追肥作业, 缓释肥可作为种肥或苗肥及早施用。

2.1.2 中耕施肥机械选择与要求 中耕施肥机有高地隙中耕施肥机、轻小型田间管理机,可根据当地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应一次完成开沟、施肥、覆土、镇压等工序,且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

2.1.3 中耕施肥作业要求 肥料种类: 应选用尿素或复合肥等颗粒状肥料,建议机械深施。 施肥量:施肥量应控制在总氮量的70%左右,钾肥施入50%。 施肥深度:施肥深度(以作物植株同地面交点为基准)应为6~10 cm, 施肥部位应在作物株行两侧10~20 cm之间。 肥带宽度大于3 cm,无明显断条,施肥后覆盖严密,镇压密实。 伤苗率<3%。

2.2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

玉米生育期的植保主要有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控,病虫害防控包括播种期、苗期、穗期三个阶段,通常采用植保机械和化学药剂进行处理。

2.2.1 植保农艺要求 化学除草: 苗前可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 mL 或40%乙莠水 150~200 mL加水30~50 kg 的药液均匀喷洒地表; 在玉米3-5 叶期可亩用4%玉农乐胶悬剂75 mL 或20%克芜踪水剂 120~150 mL 加水 30~50 kg 在行间近地面喷施。播种期病虫害防控:主要有粗缩病、丝黑穗病、苗枯病和地下害虫等。 苗枯病、丝黑穗病可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2%拌种预防; 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兼治灰飞虱、蚜虫等害虫; 玉米粗缩病可选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 苗期病虫害防控: 主要病虫害有二代黏虫、玉米螟、红蜘蛛、蓟马、稀点雪灯蛾等。 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0 g 加细砂5 kg 施于心叶内, 可兼治玉米蓟马; 二代黏虫和玉米蓟马可用50%辛硫磷1 000 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 000 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玉米蚜虫和稀点雪灯蛾。 玉米“一防双减”:穗期主要有玉米蚜、三代黏虫、叶斑病、茎基腐病、锈病等。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喷施杀虫、杀菌复配或混合药剂,可防治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穗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实现玉米增产增效。

2.2.2 植保机械选择与要求 植保机械有喷雾机、弥雾机、低量喷雾机、喷粉机和喷烟机等。 目前主要使用的喷药机械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机载(机引)式喷杆喷雾机。 可根据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建议进行专业化病虫草害统防统治。

2.2.3 植保作业要求 作业前, 要按时农艺要求和农药使用说明,正确调配农药药剂。 注意操作安全,尤其使用背负式植保器械时,注意作业风向,防止吸入农药引起中毒。 使用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时,要注意调节喷头喷量一致性和喷洒方向, 控制施药量和均匀喷洒。 作业后,要妥善处理残留药液,彻底清洗施药器械,防止污染水源和农田。

3 玉米收获技术要点

章丘区玉米收获大都采用玉米机械联合收获,根据对秸秆的处理方式不同, 大都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进地,用机械摘穗、集箱、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模式, 部分地块采用玉米联合收获秸秆机械青贮模式。

3.1 收获农艺要求

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提倡玉米适时晚收。 9 月中下旬至10 月上旬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玉米灌浆。 从包叶开始变黄的蜡熟初期,每迟收1 d,千粒重增加 5 g 左右,亩增产 10 kg 左右。 适当晚收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加籽粒容重,提高品质,建议9 月底或10 月初收获。

适期收获时应大面积连片推进、整村整镇进行、农机农艺联合,提高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 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

3.2 收获机械选择及要求

建议采用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青贮饲料型收获机,可一次完成摘穗、剥皮、集箱,同时进行秸秆处理(切段青贮或粉碎还田)等项复式作业。

3.3 收获作业要求

3.3.1 行距要求 玉米收获行距要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行距偏差不宜超过5 cm。

3.3.2 玉米植株要求 玉米结穗高度≥35 cm,玉米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

3.3.3 玉米果穗收获作业质量要求 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果穗含杂率≤5%,苞叶未剥净率<15%。

3.3.4 玉米秸秆还田作业质量要求 机械尽量选用弯刀式、直刀式、铡切式等秸秆粉碎性能高的产品,秸秆切碎长度≤10 cm,秸秆切碎合格率≥90%,抛散不均匀率≤20%。

3.3.5 玉米青贮收获作业质量要求 秸秆含水量≥65%,秸秆切碎长度≤3 cm,切碎合格率≥85%,割茬高度≤15 cm,收割损失率≤5%。

猜你喜欢

章丘行距农艺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山东章丘至庆云等五条高速公路项目开始招标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章丘“无锅”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章丘城子崖遗址H393出土人骨的鉴定与分析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