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
2021-12-27杨文娟
杨文娟
(卓尼县林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甘肃卓尼 747600)
0 引言
现如今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由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自然损失较为严重,所以在防治的方法上要谨慎的选择。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在于从源头来解决,杜绝大规模病虫害爆发的现象,要坚持在病虫害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好病虫害的出现机制,在各项不足的处置和应对上给出更多的保障。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优化还要从技术、人员、药剂、森林等不同角度来协调应对。
1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
1.1 维护生态稳定
现如今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并且对区域性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高度关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有效开展能够在生态的稳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病虫害的出现导致很多森林的树木死亡率不断增加,已经死亡的树木作为病虫害的栖息地,导致虫卵大量的繁殖和幼虫孵化速度的提升,这对于森林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将会不断的加重。防治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和掌握病虫害的机制。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生态稳定的维持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能够在整体规划上创造出较高的生态价值。生态的维护难度是非常高的,很多地方的森林都是经过多年的重塑才得到了现阶段的结果,此时如果在病虫害的处理上没有加强,必定会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病虫害本身也是生态链当中的一环,通过防治措施确保病虫害的规模控制在最小的范畴以内,减少对生态链的破坏,杜绝造成生态失衡的现象,由此在生态稳定的维护效果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提高经济效益
林业生态建设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非常显著,通过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可以对经济效益的巩固产生更好的效果。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因为病虫害导致树木被严重的破坏,则导致区域性的生态循环不断恶化,造成生态损失不断加大。经济效益的提升过程是通过森林病虫害防治,减少树木大量死亡的问题,促使森林的覆盖率不断提升,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够在生态循环、自然环境保障力度上提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建设天然的屏障,在森林的各类物资开辟上取得更好的效果,最终在林业经济收益、生物经济收益、天然产物经济收益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经济效益的增长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防治工作必须要从长期的角度来努力,这样才能在最终的经济成就上不断的加强。但是,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此时的投资和收益比例是非常显著的,需要我们对此保持高度的关注。
2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现阶段的林业生态打造理念不断创新,与森林病虫害防治保持密切的关系,在防治的手段、防治的方法上必须更好的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从而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案设计一定要结合本区域的特点来完成,森林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不同区域的病虫害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而且即便是同一种方法、同一种药剂在不同的病虫害身上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案创新需提前加强区域内的病虫害勘察、调研,在各类数据、信息的搜集上保持健全,按照近10年内的发展趋势来进行评估,促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内容更好的丰富。病虫害的防治设备也要进一步的增加,每一类设备基本上可以针对某一种病虫害进行防治,所以我们需要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设备进行更好的完善,坚持研发新的设备、新的防治功能,对病虫害的源头彻底解决。
3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3.1 提高认知、加强管理
现阶段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正进入到关键的阶段,需要在防治的过程中对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对各方面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不断加强,由此可以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提升,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培训、指导,虽然有很多技术人员是科班出身,但是在学校学习和实地体验是两个概念,要求技术人员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对不同的病虫害样本进行采集,加强病虫害的深度研究,从生物角度对病虫害的构造和影响、繁殖方式等作深入的分析,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根源进行解决,避免因为不了解病虫害造成盲目防治的现象。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管控措施需进一步改良,尤其是在区域性的病虫害变化情况上做出新的解读,观察影响病虫害变化的因素,对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做出系统化的评估,同时在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自然环境的优化效果上定期的统计数据,与前一年的工作进行对比,促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式、方法得到改变,不要造成病虫害卷土重来的现象。
3.2 加强森林检测
随着病虫害的高发问题不断加重,很多地方在防治工作的开展上开始从森林检测的角度来出发。有些地方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之所以很多年都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防治工作单纯的从病虫害角度来研究,并没有从森林的角度来研究,如果森林本身就有一些因素有利于病虫害的形成,但是在实际防治措施上没有做出整理和应对,此时单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但是因为源头没有得到处理,势必导致病虫害一次又一次的爆发。森林检测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源头,对于病虫害的巢穴进行分析,坚持寻找到病虫害的虫卵孵化区域,研究孵化的条件,对虫卵、幼虫、成虫的变化过程进行掌握,由此就能够在虫卵应对、幼虫应对、成虫应对上按照不同的策略来完成,最终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效益上更好的提升。森林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检测的项目,对于树木的栽培检测、环境湿度温度的检测、病虫害发生条件的检测共同落实,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不会造成信息的遗漏现象,同时可以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综合体系建造得到更好的成果。
3.3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对于区域性的实际情况要深入的考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治理,并且在优良的品种种植力度上要进一步提升。有些地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没有考虑到病虫害的危害性,因此选择了很多华而不实的树木来栽种,虽然观赏性突出,但是在抗病虫害的能力上特别薄弱,而且这种观赏性的树木特别容易被病虫害侵袭,造成病虫害爆发的概率非常高。抗病虫害的树种、易成活的树种是两大选择要点,只有满足这两个要求才能大量的栽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因地制宜,意味着不同地方的病虫害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防治的策略上要选择1~2项措施作为主导,其他的措施作为辅助。某地区在病虫害的解决和防治方面,通过生物防治作为主导,采取不同类型的天敌投放策略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并且加强物理防治、药物防治的应用,成功在病虫害的规模上不断降低,而且病虫害卷土重来的概率较低,能够在生态环境的重塑效果上进一步提升,在后续的药物投放数量上不断减轻,因为生物牵制机制已经形成,所以在病虫害的综合解决上达到了生态建设的目标。
3.4 完善监督和管理
近几年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不断优化,很多地方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减少,同时在病虫害的持续性解决方面得到了较大的突破。但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监督、管理依然不能表现出任何的放松,这直接关系到最终的病虫害处置水平,如果因为中途出现放松的现象导致病虫害再一次加重,之前的所有努力会白白流失。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监督、管理手段必须不断的优化,结合区域性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大局意识来管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监督结果实时上传到平台当中。我国森林主要分为天然幼林、人工造林。对于天然幼林来说,分布相对不均,需要依靠人工育林。人工造林则是根据当地实际需求,配备合理的造林密度,确保单株林木有着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量,促进根系发育。要建立完善的间伐机制,为林木的发育提供时间。后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可通过建造混交林来提高效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抵御能力。现阶段的难题是营林造林技术规范不统一,很多地区所选用的植被品种单一,致使人工造林难以保持生态平衡。
4 结语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体系、方法都得到了良好的优化,整体上的发展策略比较符合预期。由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影响比较深远,而且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办法在病虫害方面彻底的根治,所以在病虫害的研究力度上要进一步提升。有些新出现的病虫害是各类昆虫的进化结果,也有一些昆虫还处于研究当中,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必须在根源上更好的把控,所以针对昆虫的研究结果要不断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