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21-12-27段希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徒长花生作物

段希兵

(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沂水 276408)

1 合理选择生长地块

花生本身是比较耐贫瘠的作物,根据花生的生长习性,在土地的选择上30~50 cm之间的土层,土壤肥力中等的土地是最好的,沙土或沙壤土是最理想的土地类型,尽量避前茬种植大豆、花生等作物,以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升花生的固氮能力。如果是夏花生尽量选择土地平坦、土壤肥沃、耕层深厚、土质疏松、旱涝处理条件好的地块进行种植。种植区域尽量远离道路、车站、码头、机场、工厂等交通枢纽或交通要道,减少土壤和水源被污染的可能性,这对提高花生的产量是极为重要的。

2 培育土地肥力

如果是春花生,那么在立冬前就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为30~50 cm,并向施加3 000 kg/667m2的优质圈肥、50 kg/667m2的过磷酸钙、100 kg/667m2硫酸钾复合肥(15:15:15),还要把土地进行平整,这样可以杀死大部分的越冬病虫害,对花生的起垄覆盖有积极的作用。就夏花生而言,一般都是在收割小麦后,铁茬直接进行播种,因为播种前很难施加底肥,所以只能对前茬作物施加底肥,并增加耕层的深度,培育土地肥力是保证花生高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3 种子选择与种子处理

低劣品种的种子是不可能培育出高产的花生植株的,缺少优质的种子品种,再高产种植栽培技术也使不上力。就目前来说,我国主要的高产花生品种包括丰花1号、海花1号、鲁花11号、花育22、花育50等。种子的选择应当从当地的种植条件和种植习惯出发,选择抗病虫的品种,以此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减产或歉收,同时也减少了防治病虫害所形成的污染。选择的花生品种要经过相关方面的审定,满足高产、优质、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及生长期适中等生产要求。

播种前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种子处理,这是苗全苗壮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播种前一定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这是花生高产必需的步骤。首先花生在播种前必须要晾晒荚果,这能极大的提升花生的发芽率。其次种子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这能极大防御地下害虫害和地上虫害,防御疾病的效果也很显著。春播的拌种剂一般选择吡虫啉,20 kg种子只需用15 g 10%的吡虫啉和20 g 80%的多菌灵,加水400 mL搅拌均匀后,喷洒在花生叶面上。将其充分搅拌后晾干,增产、防虫、防病、壮苗的效果更好,根据有关研究,最终可以达到增产30~50 kg/667m2的荚果。另外在播种前,还要选择一个晴天的上午对花生种子进行带壳晾晒,一般晾晒3天左右,但如果天气较好、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种子晾晒一天就可以进行播种。晒种子时需要注意,剔除种子中的杂果、秕果、虫食果、霉变果等。晒种结束后还要剥壳取粒并进行分级,剔除秕粒、杂粒、虫食粒、霉变粒、破碎粒,挑选出粒大饱满且色泽鲜亮的种子以备播种。

4 播种

适时播种是农作物正常生长的保障,同时也是作物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对花生种植而言也同样如此,目前多数地区的花生播种时间是比较早的,一般都是在4月中旬播种,4月之前的气温变化比较大,气温低会延长出苗时间,作物生长也不太整齐,苗期的病害也比较严重,进而导致花生的成长后期出现早衰的现象,这对花生的产量影响比较大。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地膜覆盖的春花生,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最佳播种的时间,此时进行播种,花生的一播全苗和出苗整齐、花生下针都比较一致,而且结果也比较集中,没有扶果,花生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烂果的比例大大降低,其品质得到大大的提升。

对于夏花生而言,一般是在收获小麦后,趁着土地的墒情还比较好的时候,铁茬直接播种花生。但如果土地的墒情不太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造墒,然后再进行播种,并且播种的时间越早越好,争取可以在6月中旬之前完成播种。夏花生采用的是铁茬直接播种的方式,也就是平作的方式,可以选择宽窄行种植或等距种植的形式。如果选择的是宽窄行种植,那么宽行距应保持在60 cm左右,窄行距为40 cm左右,而如果采用等距种植,那么行距就需要保持在40~45 cm之间。通常更多地选择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当然机械化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可以选择播种效率更高的机械化播种。穴播时每个穴的点播数量为两枚,点播后就进行覆土,然后再踏实。需要指出的是,夏花生的播种深度至少要达到5 cm。

5 合理规划种植密度

花生地膜种植一般采用的是起垄双行播种的方式,其行距为45 cm、垄距为90 cm、植株距离为15 cm,而种植密度一般为20 000枚/667m2种子,每个穴两枚种子,播种深度为3~5 cm。科学的种植密度保证了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地力、水、光能,实现群体增产的目标。相比于单垄,6 000枚/667m2种子的播种密度,总产量提升了越20%。另外播种密度还应当考虑到种子品种、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播种期等因素对穴距进行调整,控制好田间密度。在高产栽培环境进行点播,穴距应保持在14 cm左右,行距保持在0.3~0.4 m之间,播种密度为30万~36万枚/hm2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除草剂的使用也不再是混乱的,之前除草剂的主要品种为乙草胺,地膜的选择同样也非常重要,当前多数农户使用的都是0.005~0.006 mm厚的地膜,这种地膜不仅保湿效果不好,还非常容易破烂,进而导致土地白色无污染。所以,更推荐农户使用0.007 mm厚的地膜,这种地膜有两个优点,易于回收、保温保湿效果好,在增产方面也有一定效果。除此之外,保证垄面平整,没有土块,拉紧地膜并压严压实等方式既可以防止大风掀起地膜,又可以提升覆膜的使用效率。另外,在播种后的7 h后还要及时进行打孔放苗,避免高温烧坏幼苗。放苗后用周围的土压严压实,增强地膜保温保湿的效果,以避免地膜被大风刮起。

6 田间管理

花生在播种后经常会因为土壤墒情、种子质量、地下虫害等出现出苗率低的情况,或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花生齐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向缺苗的地方及时补种催过芽的种子,土地墒情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先进行点水然后再进行补种。在花生齐苗后,还要进行中耕松土,以清除田间的残茬,这能让作物幼苗得到更多光照,确保幼苗能够健康成长,促进幼苗发棵。因为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残留除草剂,因此要选择低毒无残留或无毒无残留的除草剂。花生团棵期的浅中耕松土和除草,中耕深度应为6 cm左右。在清理杂草时,还可以松动土壤,有利于花生果针深入土地。在盛花期时,果针入土的时候,还要进行培土,这样可以给果针入土及幼果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科学施肥。对于夏花生而言,给前茬增加底肥一般选择磷肥和有机肥作为基肥,以此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花生幼苗在团棵期,可以根据其植株的长势,追肥2.25万kg/hm2腐熟有机肥、112.5 kg/hm2尿素、375~450 kg/hm2过磷酸钙,除了这些肥料还可以选择追肥600~750 kg/hm2花生专用肥。花生结果期很容易出现脱靶或早衰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喷洒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喷洒750~900 kg/hm2,每隔8 h喷洒一次,需要连续喷洒2次或3次。叶面追肥可以选择钼酸铵溶液或硼砂溶液,对增产的效果显著。

合理灌溉。夏花生在幼苗期用水量少,但在开花期与结果期用水量激增,随着果实不断膨大,用水量遂不断减少。如果土壤不干旱则不需要进行人工浇水,不过在进入花期后,一旦天气干旱就需要立即浇水,以便果针可以入土结果,果实变得膨大。进入夏季雨期还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间出现内涝。第五是避免徒长。面对较好的水肥条件,农作物在结果前容易发生徒长的情况,植株的生长高度超过40 cm,这就说明了田间已经出现了徒长现象,面对徒长现象,可以应用人工摘除花生主茎与侧枝生长点以控制长势。还可以使用壮丰安(300 g)与水(约500 kg/667m2)进行充分混合后,再喷洒到田间。一次抑制土地部分营养,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升结果数量。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推荐农户使用丁酰肼类的生长调节剂抑制花生徒长现象。

7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可以提升花生的质量,避免因为收获过晚,致使花生都落在地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获成本。花生壳的网纹比较清晰,剥开果壳后,在海绵层可以发现黑色光泽,子粒饱满且种皮红润,这显示出饱果率已经达到85%,说明花生的已完全成熟,宜尽早收获,收获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对花生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进行收获时,注意进行选种和留种,作为常规作物,花生并不需要每年都换种,如果要留种就必须根据花生的生长特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植株,并根据种植计划选择留种,确保花生种子不退化,持续保持花生的特点。根据以往的花生种植经验,可以增产约30~40 kg/667m2。另外,在收获后还应及时进行晾晒,精选后装袋,防止潮湿导致霉变,进而降低花生的食用价值。

猜你喜欢

徒长花生作物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流翔高钙作物叶片管理技术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