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1-12-27马开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机农民基层

马开远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促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新型农机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还为农民带来十分可观的财富。因此,我国基层地区应始终结合自身实际推广情况,制定完善的推广机制,将农机作为提升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工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1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资金短缺是导致基层农机推广效果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农机推广工作常年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不仅影响了农机设备的先进性,导致一系列推广工作效率与质量得不到提升,还影响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不利于员工进行推广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进而导致农民应用新型农机的热情不高,或是农民没有能力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最终致使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1.2 推广形式不先进

不先进的推广形式是影响基层农机推广成效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相对落后,对新型农机设备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若无法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农机推广工作,则很难激发农民使用新型农机设备的兴趣。另一方面,制度构建不完善、推广经费匮乏等,是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形式落后的重要原因,使得部分农机测试工作结果无法获得农民的认可,进而造成推广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1.3 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基层农机推广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数字化、智能化推广工作正逐渐普及开来,导致素质不合格的工作人员缺乏应对工作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推广队伍培训力度不强,使得员工长期接收不到先进的理念与专业的知识,致使自身综合业务能力水平逐渐下降,进而无法满足现代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推广工作环境较差,且薪资待遇较低,导致推广工作无法吸纳素质水平与专业能力高的人才,使得推广效率与成效无法得到保证[1]。

1.4 推广机制不完善

不完善的制度与机制无法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提供可行的依据与标准,致使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不良情绪。示范与试验是原有农机推广工作的方式,部分机械设备投入到使用中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农民对新型农机设备认可度的提升。因此,有关部门需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从而更好地保障一系列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为员工探索其他可行路径提供支持。

2 加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策略

推广基层农机工作已经经历了十多个年头,相应的购置补贴力度在逐渐增大,从2004年的7 000万元到2019年的180亿元,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国家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为推动农业经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新型农机设备的使用,不仅提升浇水、施肥、收割等环节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极大地解放农民的双手,还有效避免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的伤害,使得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升,促使农业事业朝着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2.1 政策倾斜,加大推广工作资金投入

为进一步获得农民对新型农机设备的信任,农机推广部门就要与政府部门、市场商户保持密切联系,从而为提升农机推广效率与质量提供保障。一方面,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树立正确的农机推广意识,适当加大政策向农机推广工作的倾斜,落实各项国家对购置农机设备的补贴,同时加强资金与管理工作,保证补贴资金能发放到农民手中。加强社会资金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投入,是政府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促使一系列推广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民的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会议来了解推广工作的进度与现状,以此满足农机推广工作的实际需要。例如,部分地区政府部门与当地信用社合作,针对当地基层农机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的需求,成立专项资金补贴贷款,以此减轻农民购买新型农机设备的压力。同时,与商业银行合作,出台一些免息小额贷款政策,允许农民分期偿还购买农机设备的费用,为进一步提升农机推广工作效果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基层农机推广部门要切实加强培训部门与厂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为农民提供购买先进设备的渠道,使得设备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避免中间商赚取差价,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可,进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创新形式,做好多元农机推广工作

创新农机推广工作形式,是当前有关部门提升基层农机服务质量与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激发农民使用新型农机设备热情的关键。因此,为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农业生产需要、推广工作要求,确保一系列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首先,构建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例如,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将农机维修咨询服务模式运用到实际推广工作中,并加大建设农机专业网点力度,为不同地区的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使得农民在了解新型农机设备的前提下,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推广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为农民学习提供免费的专业书籍,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使得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清楚地认识到新型农机设备的重要性,并将农机设备引入到实际生产中,从而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推动农机推广工作网络建设,拓展农民以及工作人员视野,从而推动数字化、信息化农业建设进程。例如,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更多先进的农机知识普及给农民,并计算式更新知识库,为农民搜索农机信息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模型,将复杂的农机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农民面前,以此增强农民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为加大推广力度奠定坚实的基础[2]。

2.3 强化培训,提升推广工作队伍素质

推广队伍整体素质是保证一系列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部门需认识到加强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首先,为推广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人员对先进农机知识与推广理念的了解,将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促使自身全面了解农机推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以此为农民提供更加专业的讲解,为农民机械维修提供便利。其次,注重开展针对员工继续教育,鼓励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精神与岗位意识,加强员工自我提升意识,鼓励员工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员工在全面了解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形式的前提下,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应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切实提升基层岗位的薪资待遇,并充分发挥各种优惠政策的优势与价值,吸引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以及社会人员参与应聘,使得人才真正下沉到基层,以此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动力,进一步提升推广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信息水平、技术水平,将完整的农业机械化蓝图展示在农民眼前,保障相关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2.4 完善机制,保障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新时期的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与机制提供保障,也是规范标准执行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因此,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在开展一系列工作过程中,首先,全面分析现代生产环境为基层农业生产带来的挑战,牢牢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以此构建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激励制度、招聘制度等,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思考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对相关制度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为员工提供可行的工作标准,为农机推广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将科学技术成果落实到农业实际生产中,一方面,对现阶段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方式进行归纳、整理与总结,并根据现有的农机设备使用规范编制更加合理的技术规范,使得操作流程更加符合标准,进而真正发挥出新型农机设备的功能与效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积极探索基层农机推广新路径、新形式、新手段,加大新型机械设备的生产与制造,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省时省力的机械设备,以此构建农机推广新格局、新趋势,确保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能够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后,针对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各地政府部门需切实加强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加大产研结合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始终拥有新鲜动力。例如,加大与科学研究院、高等院校以及龙头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出他们生产制造新型农机设备的优势,以此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做好铺垫[3]。

3 结语

综上所述,切实解决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基层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事业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需认清当前时代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农机推广工作意识,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员工培训、制度建设、形式创新等工作力度,以此提升我国基层经济水平,为构建良好的经济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农机农民基层
沃得农机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