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与21世纪的中国

2021-12-27黄红平

理论经纬 2021年0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宣言共产党

杨 年 黄红平

回顾世界历史的内涵式发展进程,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在古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曾创作出许多文化经典;到了近代,中国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路途中一度迷茫,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为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摆脱殖民命运提供了时代的契机。中国凭借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由此,中国的“全新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诞生了。从《共产党宣言》诞生至今,时过一百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它之所以依然顽强的坚守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社会主义事业以及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离不开《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指导。”①冯静:《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述要》,《人民日报》2008年9月9日,第009版,学术动态。

重读《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可谓是振奋人心。全文流畅有力、逻辑紧密,突显出极强的时代号召力。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与传统解释认为:《共产党宣言》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共产党宣言》也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相关问题,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由此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史视角下,《共产党宣言》的理性内涵超越了上述所分析的内容框架。《共产党宣言》更加鲜活、更加真实的指证了在当前中国发展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才能在国家繁荣发展上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正因为共产主义者具有这种科学的信念,所以无论斗争环境多么残酷而又艰苦,斗争道路多么漫长而且曲折,暂时的挫折以至于失败多么严重,他们都能够始终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向着既定目标奋发向前。这个事实,是由我们党的全部历史证明了的。”①谢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周年》,《红旗文摘》2018年第3期,第5页。

《共产党宣言》的永恒价值不仅体现在宏观布局上,其重大意义还体现于它正确的帮助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重新识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核心要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两大基本点不仅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而且在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中也再一次佐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最忠实的学生。他们完全使用贯穿《宣言》的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发展,完全遵循《宣言》所指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即:首先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然后利用自己的统治实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改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创造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条件,坚定地向着共产主义理想前进。……今天,虽然距离《宣言》发表已经过去了一百七十多年,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②林振义:《从共产党宣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时报》2018年2月26日,第001版。

从这个具体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一直在秉承《共产党宣言》的信仰道路上奋勇前进,无论遇到何种苦难,他们严于律己,不忘记复兴伟大中国的本心,牢记肩上所担负的国家使命。“光辉的未来”是历史的经验与实践的真知共同铺就的。“不能忘记过去”就表示光辉的未来就是“脚下的足迹”。这些足迹中含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思想精华。正是这些“精华的遗传因子”造就了当代中国开放、包容、和谐、文明的国家属性。在《共产党宣言》指引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次彰显出科学性、发展性、实践性并存的特质。这又一次强有力的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就是“社会主义”。换句话讲,中国没有丢掉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中国依然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不会并始终不会抛弃科学社会主义。这也就坚定了中国始终如一的发展方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不是什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或者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它当作立国之本。从本质上讲,我们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①周新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文化软实力》2018年第1期,第34页。

在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强时代音符,《共产党宣言》对当下中国的理论思想、发展道路、历史实践都做了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从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来看,深入理解《共产党宣言》的经典内涵,也就强化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此次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指导和团结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欧黎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光芒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三题》,《云南日报》2018年3月8日,第012版,理论纵横。该成果积极而又充分地展示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存在范式、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作用、科学社会主义之间辩证的、有机的、动态的逻辑关联。

一、《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存在范式

依照马克思的观点,“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的第一行写下这经典名句。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的言论实际上表达了人类社会最根本、最稳固、最持久的存在形式——阶级斗争。之所以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最为看重的,是因为无论人类历史如何发展,阶级斗争始终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演变甚至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不断被强化、被巩固。

在马克思看来,虽然阶级斗争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但在其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却又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但最终,阶级斗争的形式被固定化,这也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如果单从字面意思来解释,马克思将前资本主义时代错综复杂的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形式整合为资本主义时代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斗争似乎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如果结合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概况,这种从本质特性上经过“高度抽象”而来的两大阶级的斗争,不但符合1848年的欧洲时代,也符合当今中国的现状。特别是,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打破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利益关系之上“最后的遮羞布”(马克思所言的“情感的神圣发作”)一节的论述尤其具有洞察力和预见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继而谈到:“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由此反观当今中国社会。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的核心就在于“金钱资本的交换”。依照该核心观点窥探当今的中国社会,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都是因“金钱资本的交换”而爆发。出身底层之人想方设法地向上层“流动”,其根本目的无疑就是在通过争取更多的金钱资本从而实现彻底地改变人生命运;特定阶层内部的“强强联合”;上层对下层的“强力控制”,这些无疑也都是通过“金钱资本的交换”而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伦理、道德、爱情、友情、精神、信仰等等马克思所言的“情感的神圣发作”没有像19世纪那样彻底被撕破,但依然遮不住“纯粹金钱交易”的惯性本质。

这些现象并非只出现于中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讲,每一个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类似的问题,它们归根结底都是由“阶级不平等、贫富差距大”造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力求从严治党,要求每一位党员同志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政治的纯洁性、实践的科学性。这其实就是要求党员同志要学习、贯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来处理中国问题。从根本上讲,习近平的要求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①余昌颖:《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反思——兼论在全球化浪潮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74页。中共中央在发展人权、民生、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也在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日益攀升,并不断向前发展。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②赵满仓、王翱:《共产党宣言对我党和中国特色社主义建设的几点启示》,《南方论刊》2014年第3期,第52页。

二、《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作用

《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名为“无产者与共产党人”。马克思通过共产党人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区别(理论上和实践上)、共产党人的目的以及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等几个角度展开阐述。首先,马克思在谈到共产党人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区别时曾说道:“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马克思此话就是当今中国真实的写照。虽然,马克思所言的“共产党人”与今天中国的“共产党人”有着较大的历史性差异,但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依然从未变更,就是“为了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终身。”

在当代中国,这些“共产党人”组合成为强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而且还要坚决走人民群众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群众、不脱离人民群众的政治风骨。这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态度,即“执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世情、国情、党情,要有正确的把握,懂得如何确定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按照历史方位提出现阶段的治国方略,以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是一个执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①杨广平:《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企业导报》2014年第22期,第160页。。

诚然,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建设、政治发展中也有“腐败分子”破坏了党的光辉形象。他们之中有的忘记了初心,甚至转而向商业家资本家献媚,进而勾结,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他们之中也有的因为职位之高对下级官员颐指气使,对人民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在人民群众中作威作福;他们之中还有的在人民群众受到迫害、威胁甚至生命危险时,为了一己之私,对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忽略不谈、极力掩盖、美化粉饰。习近平总书记严打“政治贪污与腐败”,多少“猛虎”被“打入谷底”,这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小组坚定整治“政治腐败”,就是为了还给人民群众一个廉洁、奉公、守法、为民的政府。当然,打击“贪腐”的政治成果远远不止这些。从这些强有力的打击措施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唐冬梅:《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求知》2017年第4期,第58页。中国共产党牢记自身的使命,“诞生于中下层,服务于中下层”,这也使得他们与人民群众具有天然的血脉相连。中国共产党只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承认“阶级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必须通过社会关系、过程把握。但阶级意识的成熟程度,影响特定阶级的历史作用的实现。运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现实,应该看到,在我国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但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要强化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及其阶级意识,在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的同时,不断强化其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基础,在重大社会矛盾上始终不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①李孝阳:《共产党宣言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云南省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第33页。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才能把各项惠民措施用之于民,才能把各项惠民福利施以长效。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本为“命运共同体”,只要多想着人民的需求,多为着人民做实事,方能永葆其政治先进性,方能强化其执政之地位,方能彰显其成果之丰厚。

三、《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第三部分“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中主要谈及了在马克思的视野下,不同阶级、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马克思客观地分析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马克思说:“它揭穿了经济学家的虚伪的粉饰。它确凿地证明了机器和分工的破坏作用、资本和地产的积聚、生产过剩、危机、小资产者和小农的必然没落、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财富分配的极不平均、各民族之间的毁灭性的工业战争,以及旧风尚、旧家庭关系和旧民族性的解体。”②马克 思、恩格斯:《共产党 宣言》,中 共中 央马 克思恩 格斯 列宁斯 大林 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 版社1997年 版,第53页。这段言论看似表明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但实则是在其背后,暗藏无限危机。果不其然,马克思笔锋一转,真实的揭露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谋私、反动之本质,马克思如是说:“但是,这种社会主义按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马克思的话语无疑在警示中国当今社会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从逻辑层面讲,“社会主义”是一套有着科学、严肃逻辑的复杂体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无所不装的“筐子”。不是任何个人英雄主义的美谈、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任何加以粉饰的官方执政理念都可以一并纳入社会主义的“筐子”中。“社会主义”反而是一个严谨有度、充满生机、必行实践、怀揣希望的“筐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它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高端产物”,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具体而言,包含四点内容,即“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是《共产党宣言》关于‘两个必然’的思想的客观要求;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思想的生动实践;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梦想是《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主义社会设想的阶段性要求;第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是《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具体的中国化要求。”②任晓伟:《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7—8页。

在讲“社会主义”时,必须要认真地、严肃地、科学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牢牢的占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话语高地。这也是中国发展、壮大乃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所必需的理论支持。在当今中国,《共产党宣言》依旧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指路明灯。《共产党宣言》历经170多年而不衰,其永恒的价值理念昭示着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独立自强,世界的光明未来。《共产党宣言》也着力表达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最大自信”。在新时代的世界历史中,《共产党宣言》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马克思主义式的胜利”。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一心为中国
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节选)
十谢共产党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