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鱼共游40年
2021-12-26谢小芳
谢小芳
让河豚不再有“毒”
说到河豚,了解它的人都知道,河豚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鲜,另一个是“毒”。
1982年,姜志强从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淡水渔业专业毕业,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鱼类学及鱼类增养殖教学及科研工作。
20世纪90年代,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姜志强开始对产于辽宁的名贵鱼类——红鳍东方豚进行养殖技术研究。
河豚鱼真正走上中国人的餐桌,经过了近20年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辽宁地产的红鳍东方豚主要销往日本,中国国内不允许销售,饭店也不能加工食用。国家到2016年才正式解禁食用河豚鱼,且只限制开放两个种类,北方海水养殖的红鳍东方豚和南方淡水养殖的暗纹东方豚。这两个种类是人工养殖时间最长、控毒养殖技术和出口内销市场最为成熟的。
由于河豚的“毒”,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想品尝河豚美味的食客都只能把安全交付给技艺精湛的厨师。姜志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不断深入研究,他了解到,河豚的毒素并不是它们天生就有的。其毒素来源主要是由于吃了海中某些含有河豚毒素的饵料生物,最终在其体内转化成它们独有的河豚毒素。
当姜志强和养殖企业一起把“河豚为什么带毒,毒是哪来的,又是怎么让人中毒”的机理都研究清楚以后,他们就开始采用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不让河豚吃到带有河豚毒素食物的方法。经过人工养殖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河豚體内的毒素含量真的极大降低了。只要河豚体内无毒,就不存在中毒的危险,人们也就可以放心吃了。
试验成功,他们便开始进行大规模养殖。养殖出的产品经过检测,其体内的毒素和野生河豚相比已经少了很多。经过几代产品的人工繁育,这些经过控毒养殖的河豚被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测,通过对各个可能有毒的部位,如肝脏、卵巢(鱼子)、鱼肉、皮、血液以及眼睛等进行检测,检测的样品都是安全的。
随着控毒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这项研究成果在辽宁、山东、河北等适合红鳍东方豚养殖的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河豚不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有毒鱼”。
而这仅是姜志强与鱼相伴近40年时光中的一隅。
在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着实验室简介,展示了10种实验室培育的特色海产品。“我研究的是这两种,牙鲆和红鳍东方豚。近40年,就在大连海洋大学这一个地方,做了研究鱼这一件事。我喜欢鱼,喜欢吃,也喜欢研究,并不简单地把它当做工作,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姜志强指着图片自豪地说。
的确,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比较发达,而海水鱼类养殖相对落后,辽宁省海水鱼类养殖几乎是空白。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北方的野生海鱼物产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方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人工养殖比较难。
1994年,姜志强从意大利学习海水鱼类养殖技术回国后,敏锐地预测到了海水鱼养殖的前景,开始开展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第二年,大连湾海珍品养殖场建立。这是辽宁省内第一个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场,尝试人工养殖牙鲆鱼等适合北方生存的鱼类。学校指派刚从意大利留学回国的姜志强前往作为技术指导。
当时,姜志强心里也没数,只能边干边摸索。那时的条件也是真的苦,牙鲆鱼每年五六月份繁殖,姜志强就在养殖场旁边搭了个铁皮房子,既当办公室,又做宿舍。牙鲆鱼繁殖季节,他晚上睡在木板搭成的床铺上,白天撸起裤腿,跟着工人一起下池子。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当年就育苗成功,并养出了商品鱼。”在这家养殖场,姜志强连续工作了4年。其间,除了牙鲆鱼,还成功地在辽宁地区率先突破了红鳍东方豚、花鲈、大黄鱼、美国红鱼等鱼类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难关。
“接地气”的乐趣
“最近,我还在做一种鱼。”姜志强笑眯眯地说,好像这条鱼就在眼前跳跃。这条鱼的名字叫太平洋鳕,他已经研究这条鱼十几年了。姜志强甚至将自己的微信名都改成了“鳕鱼”。
“20世纪50年代,太平洋鳕在辽宁产量很大。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渐渐在市场上消失。老大连人可能知道这种鱼。也有人对它不太待见,称它‘大头腥,因为以前渔民采用的都是拖网捕捞方式,船上保鲜条件也差,鱼拉到岸上就不新鲜了,很腥。实际上,这种鱼如果能吃到新鲜的,味道特别鲜美,鱼肉是‘蒜瓣肉,像蟹腿肉一样。如果人工养殖成功,会很有市场。”
太平洋鳕平时生活在五六十米深的海底,只有产卵时才会游到近岸。姜志强和渔民联系,找到了大连地区太平洋鳕的产卵地,其中一处就在大连海洋大学附近的海域。
太平洋鳕的科研做起来太不容易。“鳕鱼的名字恰如其分,它的自然繁殖期是东北下大雪最冷的时候,一般都在春节前后。”为了攻克太平洋鳕的人工繁殖技术,曾连续10年,姜志强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和学生一起在实验室、渔场度过的。但是,每次育苗时,一到某一个阶段,鱼苗就大量死亡。
“现在我们的繁殖技术基本成熟了,鱼育苗死亡的原因也找到了:太平洋鳕天生带一种神经坏死病毒,鱼苗长到一定程度病毒就会发作。我们想了各种办法,给水消毒、给卵消毒、给饵消毒,都行不通。也有成活的,但是数量达不到产业化。”
说的虽然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姜志强仍带着兴奋:“最近,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准备再试试。我还有时间,再干个三五年,这条鱼应该没问题。”
十几年,研究一种鱼,在姜志强看来是工作,更是乐趣。在学生的眼中,“接地气”的姜老师也更吸引人。
从22岁毕业开始留校任教至今,姜志强教书育人已有39年,他一直讲的只有一门课——《鱼类学》,课堂十分生动有趣。“我讲到一种鱼,会先从这种鱼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习性、怎么养,甚至是怎么吃开始。这些一讲完,学生就有兴趣了。现在的学生,了解的东西很多,如果照本宣科,能把学生讲睡着。”
姜志强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逛水产品市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路过市场,一定要进去转转,即使不路过,他拐着弯也要去市场转转,看看鱼,研究太平洋鳕的灵感就是逛市场时迸发出来的。“有一次在市场里看到了一条小鱼,是渔民打鱼网带上来的,都不认识,拿回实验室,一对比是五带高鳍鰕虎鱼。这一发现是中国鱼类新纪录。”
还有一件事,到现在姜志强提起来,还会笑着为自己点赞。1982年至1992年,大学毕业后的头10年,学校旁边的海域每月两次大潮,他一直坚持带着学生去赶海,在水坑里找标本。在黑石礁海域,鱼的种类经过多年调查,已经基本弄清了。那10年下来,姜志强和学生们居然在这里发现了两个新鱼种和两个中国新纪录。
“新鱼种是指全世界都没发现过的,由我们命名的种类;中国新纪录是指该鱼虽然在外国报道过,但在我国是首次发现。为什么我们能发现?除了得益于多年《鱼类学》教学研究,这些日常的考察积累也是大有裨益的。”
姜志强不仅“接地气”,还专注与生产一线企业合作,坚持科研与生产结合。如今,大连海洋经济基础雄厚,大连海洋渔业已成为国内水产品行业不可忽视的区域品牌力量。科技改变渔业,海洋技术相关人才干事创业的政策与环境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姜志强说:“海洋水产事业是重要的事业,未来大连将发挥更加明显的区域优势,释放更加积极的发展信号,我们的研究工作要借助这些优势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