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宁市多措并举推动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26陈仲瑾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8期
关键词:乳品奶业乳制品

陈仲瑾

(西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青海 西宁 810016)

近年来,西宁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奶产业品牌为目标,坚持发展优质高端特色奶产业与传统奶产业相结合,强化标准规范、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执法监督和消费培育,加快构建西宁特点的现代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1.发展现状

到2020年,西宁市基本建立以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主体,奶牛养殖大户为补充的奶牛产业发展格局, 基本形成乳品加工企业+适度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全面建立龙头企业生鲜乳检测定价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农区以高产奶牛为主,农牧交错区以犏牛为主。全市牛奶产量达到6.68万吨,农区纯种荷斯坦奶牛存栏比例达到85%,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规模养殖户饲养奶牛机械化奶站挤奶比例达到50%;农牧交错区犏牛饲养量增加50%;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移动或贮奶罐配备率达到30%。牛奶加工转化率达到65%,乳企以合同契约形式收购奶站的生鲜乳比例达到90%,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85%以上。

2.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根据全市奶牛分布、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奶牛品种结构。市郊及三县着力发展奶牛及乳肉兼用牛生产地基,按照少养牛、养好牛的要求,不断提高奶牛良种化比例。加大良种奶牛引进力度,连续五年从国外引进优质荷斯坦奶牛8000头。扩大纯种黑白花、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等高产纯种奶牛养殖规模。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从国外引进优质吸管冻精2万支,稳步提升奶牛个体生产性能。各县区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奶牛产业结构,提高良种比例,扩大养殖规模,建立稳定的奶牛养殖基地。

2.2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加强对现有奶牛养殖场进行提升改造,不断提升基地设施、生产装备等水平,重点建设标准化圈舍、粪污处理、配套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等,加大牧场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设施设备应用力度,提升奶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新建养殖场坚持选址合理、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原则,推动养殖规模与养殖标准的匹配,加强对规模奶牛养殖监管,大力扶持中小奶牛养殖企业发展,壮大奶牛养殖基础产业。坚持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提高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截止2020年末建成标准化奶牛规模养殖场共14家,其中湟中县4家,大通县3家、湟源县7家。全市存栏奶牛达到8.3万头,其中湟中县存栏1.71万头,大通县存栏5.08万头,湟源县存栏1.51万头。

2.3 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畜牧业,支持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配置节水控污、自动清粪、自动投喂、环境控制、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现代化装备设施。加快推广奶牛养殖场(小区)粪污贮存、处理技术,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鼓励支持养殖场户委托第三方进行畜禽粪污处理,鼓励支持畜禽养殖业主与周边种植业主就近就地堆肥还田。2020年三县奶牛规模养殖污粪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

2.4 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

深入推进种养结合、草畜联动,大力发展循环畜牧业,重点建设高产优质饲草种植、加工基地。建立完善利益链接机制,促进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加强青贮合作社、饲草料配送中心建设,建立完善饲草料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养殖场、合作社等购置先进饲草产业机械装备。2020年三县人工饲草种植38万亩,其中:大通县3万亩、湟中县 25万亩、湟源县10万亩。

2.5 完善乳制品加工和流通体系

加强我市现有乳制品企业管理,推动乳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加强乳品生产加工,严格产业技术装备,完善体系建设,严管冷链流程,确保终端乳制品的安全与品质,做强做优乳制品加工业。鼓励乳制品企业产品创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打造高端乳品品牌。截至2020年末全市从事乳品加工企业(厂点、小作坊)有20余家,天露、小西牛、青海湖、好朋友等乳品加工企业均具有一定加工规模和现代化技术工艺,设计生产能力可达9万吨/年,2020实际年加工乳品7.2万吨,占全省加工量的60%。全市共生产酸奶系列、液奶系列、奶粉系列等近30个品种,拥有天露、小西牛、青海老酸奶等乳品品牌达10余个。

2.6 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履行好监管责任。加强奶牛养殖环节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实行全覆盖、动态化、精确化监控。加大兽药残留监测力度,严格实行阳性样品追溯监管。督促指导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乳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积极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牛奶营养知识,倡导科学饮奶,培育国民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定期发布乳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信息,提升广大群众认可度。实施奶业品牌战略,培育优质品牌,引领奶业发展。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奶牛养殖科技含量低。目前全市各县奶牛饲养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养殖规模小,设备简陋,管理粗放,环境卫生和防疫条件落后,奶牛养殖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奶牛品质不良。目前,全市各地奶牛多为杂交荷斯坦牛,年平均产奶量在5500公斤左右,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与世界著名品种荷斯坦奶牛年产奶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生鲜乳销售渠道不畅。全市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奶牛养殖龙头企业,缺少从奶牛养殖、乳制品研发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示范奶业养殖企业,现有鲜奶销售集中在本县域,鲜奶深加工附加值小,农村鲜奶需求量小,养殖户生产出来的牛奶无人收购,牛奶销售困难。四是全市牛奶深加工企业少。目前全市除了湟中县青海圣亚高原牧场所产鲜奶全部销往上游企业青海湖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奶牛养殖、乳制品研发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其余养殖场所产牛奶大多销往西宁市好朋友、小西牛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少部分用来供给周边群众。形成规模的、产供销一体的牛奶深加工企业数量质量都有待提高。

4.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行奶牛规模化养殖,充分应用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手段,逐步实现养殖设施化、管理规模化、防疫制度化,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县、乡(镇)畜牧兽医站为重点的奶牛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配套技术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实现奶牛良种、良法、良饲、良舍的有效结合,提高奶业的技术含量,增强奶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持续推进奶牛良种工程建设,提高奶牛品质和生产性能。以提高奶牛质量、单产为主攻方向,以增加鲜奶总产量为目标,加大实施奶牛良种工程力度,采取奶牛良种引进、繁育并举的措施,加强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改变牛群结构,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四是积极引进和培植自己的乳品加工企业,加强对乳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牢固树立扶持加工企业就是扶持奶业发展的观念,帮助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力争在培育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乳品品牌上取得突破,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包装,使产品趋向多样化、高档化和营养化,提高全县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带动奶业增效、农民增收。五是持续推进粮改饲项目建设,大力推广优良牧草种植、青贮饲料加工等适用增产技术,增加饲草种植面积,降低奶牛养殖成本,增强养殖场(户)再生产的能力。六是强化科技支撑与服务。开展奶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依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围绕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料、病、管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集中攻关研究,着力破解制约奶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结合的奶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开展乳制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

猜你喜欢

乳品奶业乳制品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第六届(2015)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
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