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26陈静怡
陈静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4)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人工、原材料等成本持续提高,中小企业很难良好地进行对外融资。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切实提升风险防范与规避、市场环境波动应对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自身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企业实现稳步有序发展。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在公司内部,采取科学规划、调整升级、评估管控等多元化管理举措的总和,能够保证企业获取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切实落实执行发展运营决策、高效有序开展运营活动、有效保障资产完整安全,进而良好达成经营发展目标。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当前,国内中小企业仍存在欠缺内部控制理念、低效信息沟通、尚未有序开展控制活动、没有良好组织落实内外部监督等潜在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提升竞争优势,致使企业频繁流失人才、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实现了较少的经济效益。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需切实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提升沟通效率和质量,有序落实开展内部控制活动,良好监管内部发展,使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得以良好优化改善。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管理者大多将重点,放在提高短期发展业绩和经济利润方面,并未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制定良好内控举措,对于企业发展长远利益普遍处于忽视层面,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极易形成潜在的发展风险,制约着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管理工作开展中,不重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会逐步衍生出诸多发展问题,影响工作落实效率,致使企业面临严峻发展危机。中小企业决策权往往掌握在高层管理者手中,并未专门成立内部控制机构。中小企业未建立完善控制机构的根本原因是公司规模小、员工人数不多、业务范围有限。若企业欠缺健全的内控机构,极易发生失衡发展问题,甚至被市场所淘汰。企业强化建设内部控制,并有序落实和实施,能够在稳步发展中获取丰厚的经济利润,良好地应对国家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进而加快发展步伐。
(二)控制活动不到位
系统完善、规范有序、便于操作,是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特征。然而中小企业往往很难达到上述要求,一是预算工作片面化开展。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措施就是全面预算管理,而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管理者发挥主导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各部门、员工参与其中。通常来说,企业成本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存在密切关联,必须根据规定流程来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年初,中小企业应统一编制全面预算,如果并未制定完善的有关部门、岗位的预算准则,很难达到良好的施行效果。在欠缺有效奖惩及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使得中小企业诸多部门都很难良好地执行落实预算管理制度。二是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家族企业等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往往具有复杂繁琐的员工关系,在人情关系的制约下,难以全面落实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独立稽核部门,上述多元化因素有力制约着公司落实内部控制工作。
(三)信息沟通不通畅
高效的内外部沟通能够推动企业有序运营发展,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尚未构建起高效的沟通机制。公司管理层很少与基层员工沟通,部门及岗位之间也存在沟通不畅问题,使得员工很难深入了解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无法结合岗位要求履行好自身的内部控制职责。在欠缺沟通和信息反馈机制的背景下,公司很难有效对员工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奖罚,不具有约束力。在没有健全工作制度的参照下,公司部门、上下级领导及员工没有明晰各自职权和权限。在遇到部门或员工工作事项沟通问题时,员工主动沟通的意愿往往较低。由于公司欠缺高效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员工很难及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在逐级汇报的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信息存在偏差等问题。并且,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中层领导在考虑到事情影响自身业绩后,可能会隐瞒信息,使得高层领导难以获得真实有效信息。员工难以良好传达反馈,会极大地打消员工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制约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主动沟通意识方面,中小企业管理者及基层员工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与外部监督,是国内企业监督体系的两大构成。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年度会计报表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自觉接受监督,机构依法检测、监管企业内控制度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也会不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但企业内控制度与运营发展情况并非检查的侧重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保障就是内部监督,在多元化因素的制约下,国内中小企业普遍未构建起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所成立的监督部门流于形式,难以良好监督企业工作开展情况。部分企业虽构建了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然而往往牵扯关联到其他部门,不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很难有效发挥内部监督作用,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构成,内部审计能够推动企业有序运营和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不重视内部审计,是国内中小企业当前仍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控制成本,部分企业并未成立审计部,或虽成立审计部,却将其划归于财务部的子部门,不具有独立性。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及时洞察发展问题并优化解决,然而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是侧重调查错误、纠正弊端。因此,审计部门有序落实工作,受到未建立完善监督机制等多元化因素制约,很难良好运营内部控制系统。
四、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
(一)树立内部控制意识
中小企业管理层应对内部控制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序诚信经营,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企业人力资源部应定期组织培训,强化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和管理能力。中小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的程度,若管理者树立了强大的内部控制意识,则会愿意并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中,否则会导致公司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所以,从国家层面来看,应积极出台鼓励企业构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激励措施,并加强政策引导、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培训。为良好地立足于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性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有效防范规避发展风险,建立起从员工到管理层的自上而下风险管控意识、积极履行职责。
(二)加强内部控制活动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核心构成部分就是控制活动,通过有序组织开展控制活动,能够将风险扼杀在萌芽中。通常来说,企业会基于内部发展活动而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所以,中小企业应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序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活动,从而加快企业发展。企业管理层根据发展形式的差异性,应有针对性地实行差异化的控制措施,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多元化的控制活动,从而系统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其次,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构成就是人力资源,在把控内部人力资源环节,应充分调动员工工作激情。中小企业在业务开展中,与工作岗位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应良好明晰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审批业务的具体流程等,确保不同层级管理者在职责范围内,能够良好地承担责任。
(三)加强内外部信息沟通
中小企业强化沟通内外部信息,能够推动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首先,公司内部人员应强化沟通交流,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明晰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权责;加快构建基于会议沟通的信息互动机制,组织公司各部门每月定期召开例会,对上月部门完成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奖励工作成绩优秀的员工。对于突发事件,可临时组织召开会议,使企业管理层与关键员工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迅速召集在一起召开临时会议,商量讨论解决方案,从而迅速应对突发问题。其次,强化企业与外部的沟通交流,通过高效地与客户沟通,输出企业文化价值和内涵,有助于进一步打响公司品牌影响力。基于以上两种措施,中小企业应采取加快建设信息系统,开展信息沟通的良好平台。通过打造适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全面集成公司业务,实行现代化管理手段,从而确保企业能够真实完整的保留和使用信息。
(四)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首先,持续提升内部监督意识。企业需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内部控制培训,引导员工树立自我监督意识,对于监督举报工作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员工予以奖励。其次,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构成,企业必须对内部审计引起高度重视。在企业日益扩大发展规模的过程中,应加快成立独立审计部,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在培养企业自身审计队伍的过程中,企业可聘请专业审计人员,科学评估潜在风险并出具专业的审计报告,便于管理层参考制定发展决策。最后,强化外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税务部等部门,是中小企业接受外部监督的主要主体类型。
结束语:
综上而言,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着内部控制落实情况,通过落实好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切实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加快企业发展步伐。与此同时,企业应结合当前存在的内部控制不足,着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