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1-12-26王晓兰
王晓兰
(吕梁市农业农村局环保监测站,山西吕梁 033099)
1 秸秆产生利用情况
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以玉米、谷子、小麦高粱等秸秆为主,“五料化”利用中,主要以秸秆翻田肥料化和离田饲料化为主,基料化利用处于试验和推广阶段,燃料化利用基本上是部分农户直接燃用,原料化利用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2 工作思路
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利用、市场运作的原则,在稳定秸秆肥料化利用率的基础上,结合我市草畜养殖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适当提高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率,同时积极引进和发展新型能源化利用企业,努力形成全市秸秆多元化利用格局。
3 主要目标
一是通过示范带动、典型推动,有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实现秸秆全量利用目标打基础。二是完善秸秆利用设施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农机作业物联网信息化建设,有效解决农业机械监管手段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农业、畜牧、农机、农经、农技等部门秸秆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有机融合。四是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依据。五是采取有力措施杜绝秸秆焚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 主要做法
4.1 强化组织领导,建章立制抓落实
成立了吕梁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就今年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了任务,明确了责任,建立和完善了秸秆综合利用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又组建了综合推进组、技术指导组、检查核查组、宣传报道组4个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落实,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4.2 强化管控机制,齐抓共管抓禁烧
以市政府发布《农作物秸秆禁烧公告》,在全市范围内全时段开展禁烧行动,建立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禁烧管控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焚烧秸秆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经济处罚和赔偿外,同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把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纳入对乡镇的考核,建立市、乡、村三级抓禁烧的责任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禁烧的工作局面,有效杜绝了秸秆露天焚烧,有力推动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4.3 强化科技支撑,多路并进抓利用
一是积极探索适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实施示范工程,总结出适合我市的秸秆利用技术路径,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捡拾打捆等技术模式。二是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成立了由省、吕梁市及我市专家组成的技术专家组,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各项关键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三是加强技术培训。组织我市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实施主体负责人、农机作业手100余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聘请专业讲师,解读秸秆利用相关政策、讲授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技术、农机物联网终端使用方法等知识,使广大参训者充分认识到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和利用价值。
4.4 强化资源调研,建立台账抓规范
建立科学规范的秸秆产生与利用情况调查监测标准和方法,组织开展市场化主体利用和农户分散利用量调查行动,对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统计,摸清资源底数与利用情况,及时做好数据填报、数据审核和提交等工作,确保数据质量科学有效,规范建立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推进秸秆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4.5 强化宣传发动,全民参与抓引导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分别在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新闻网、吕梁市电视台、适时报道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好的经验做法。二是通过悬挂横幅、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普及秸秆禁止露天焚烧政策,帮助农民算好秸秆禁烧的成本账、增收账和生态账,印制《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手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基本知识问答》等资料,利用环境宣传日和科普宣传日深入基层一线现场宣讲,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浓厚氛围。
4.6 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抓保障
落实各项农机补贴和“粮改饲”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带动效应,积极研究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以及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对秸秆资源进行规模化、深层次利用,多渠道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投入,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投入机制。
5 主要成效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目标任务,按照示范引导、典型带动、整体推进思路,以秸秆禁烧、保护环境、综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落实责任、技术支撑为手段,深入开展秸秆利用示范引导、收储运体系建设、农机作业物联网建设等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5.1 秸秆利用示范取得预期效果,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
按照示范引导、整体推进原则,结合我市秸秆产量分布和草畜产业布局的实际,充分发挥引领带动效应。一是采用联合收获或秸秆粉碎还田、翻耕或旋耕作业技术,在孝义市玉米、高粱秸秆产量大且相对集中的11个乡镇(街道)的102个村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示范工程。二是采用打捆储存和离田青贮等技术,在我市玉米、高粱、小杂粮秸秆产量较多但相对分散的8个乡镇(街道)的20个村开展秸秆离田饲料化利用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和技术推广,有效改变了农户种植观念和对秸秆利用产业的认识,农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秸秆利用模式,降低了农户秸秆收储运成本,使农户秸秆利用利益最大化,有效提升农户秸秆利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示范引领效果明显。2020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108.69万t,可收集资源量100.57万t,秸秆利用量88.7万t,直接还田量36.36万t,秸秆综合利用量约88.71万t,实际利用率达88.2%,比往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
5.2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通过对我市秸秆利用潜力大、多元利用能力强、收储运市场前景广的39个农业(农机)服务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切实加大对秸秆利用主体的培育力度。对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和农机具设备购置金额给予40%的奖补,极大的改变了过去因秸秆还田作业及收储运成本高、设施滞后、设备欠缺等导致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形式单一等问题。一是秸秆还田设备不断完善,今年新购置拖拉机、玉米收获机、翻转犁、平行犁等新型农机具37台,有效提升了全市秸秆还田效率和能力。二是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目前新购置秸秆打捆机、秸秆回收机5台,建成高标准秸秆贮藏库1座,秸秆青贮窖8座,年收储秸秆10000 t,养殖大户基本实现了农作物秸秆联合收获、打捆、压块和储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初步建成了秸秆供应、收储、使用体系。
5.3 农机作业物联网建设全面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为参与项目作业的农机具安装监测主机175台、犁具模块197个(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精准统计秸秆还田、秸秆离田作业的面积、数量及质量,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监管手段不完善等问题,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农机作业物联网市级管理平台,通过秸秆作业全程监测系统、秸秆综合利用智能分析系统、实施主体管理系统、大宗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运用秸秆综合利用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计算,实现全市农机作业全程监控和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有机融合,对全市农业、农机、畜牧、农经等部门监管及服务对象,实现数据共享、分类管理,极大的提高了今后我市智慧农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6 工作建议
6.1 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科技支撑
组建各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机构,引进先进技术,解决秸秆“五化”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推动农业技术的转型升级。
6.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秸秆产业化发展
在中央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合作社、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在土地流转、企业用电、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积极引进一批秸秆原料化、燃料化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充分发挥规模化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延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实现秸秆资源多渠道利用、产业化发展。
6.3 加快建立秸秆收储网点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增强企业对投资秸秆综合利用的信心,采取措施积极培育秸秆收储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农机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率先建立秸秆收储网点,示范带动推进全市秸秆收储网点的建设,逐步建立以农民为主体,企业为平台的市场化秸秆收集储运供应体系。推动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