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2021-12-26何汉冲

南方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区林木

何汉冲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广西钦州 535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存、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不断增大我国森林面积,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随着林业面积的不断扩大,林业管理与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有害生物的防治,森林面积的扩大也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难度,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改变传统落后的防治模式和方法,提高有害生物防治水平,保障林业生态健康发展。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缺乏重视

在当前的林业管理工作中,大多数工作人员甚至相关部门领导都没有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也没有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在工作计划制定以及具体实施方面都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落实。

1.2 监测预报技术落后,监测质量不高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监测预报非常重要。监测预报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对林区生物状况进行监测,但我国林业建设起步较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着监测质量不高的情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林区有害生物防治基础建设薄弱,缺少先进的监测设备,易出现监测数据不准确,影响监测分析结果的问题,导致相关部门与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有害生物的预防与治理。2)没有建立系统的监测体系,无法做到提前预警,不能提前做好安全隐患防范,易造成大面积的虫害发生,导致人力与财力的严重损失。3)林业监测技术人员是影响林业监测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监测人才的不足和技术上的缺失也是监测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1.3 林木检疫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要想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就必须从源头杜绝有害生物的传入。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林区并没有真正落实林木检疫工作,从思想上不重视检疫工作,因而没有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财力用于检疫,检疫站口设置不足,对外来携带林木植物的车辆监测不严,也没有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宣传工作,群众对于检疫工作不愿积极配合,导致检疫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4 防治手段落后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着防治技术落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使一些环节存在脱节现象,致使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实施困难,防治效率低下。2)大部分林区直接采取农药喷洒的方法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易造成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增加了防治难度。3)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使有害生物的天敌没有较好的生产环境,不利于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1.5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资金资源非常重要,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常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国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力。防治经费的不足,造成相关防治设备的缺失,无法使用先进的防治技术,防治水平低下[1]。资金缺乏也致使很多工作受到资金限制无法顺利完成。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2.1 提高思想认识,做好统一领导

为更好地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部门与人员必须意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1)要认识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和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发展,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要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林业经济更好发展。3)要认识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于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作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可有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从而促进林业整体产业的发展与进步[2]。

2.2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监测预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准确、及时的监测预警,不仅会错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时机,也会加大防治难度和造成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因此,需不断加强林区监测体系的建立,从以下4 个方面完善监测预警体系。1)加强监测设备的资金投入,引进更加先进的监测设备,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与科学,提高林区有害生物监测质量和水平。2)建立高素质的监测人才队伍,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和培训,以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3)加强日常监测信息的记录,建立专门的信息档案,从而更好地对林区有害生物进行分析与治理。4)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构建专门的有害生物信息分享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3]。

2.3 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病虫传入

为更好地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需从源头上杜绝有害生物,因此,相关部门与人员要做好林区林木的检疫,通过严格的监测,防止携带危险病虫的林木进入林区,做好以下4 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检疫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植物检疫条例》进行检疫工作。2)防止带病虫苗木的传播,可在各个公路口设置检疫站点,加强对来往携带林木植物车辆的监测,从而降低传播风险。3)加强对林木引进源头的检疫,不仅是国内产地,国外产地的引进更需要进行严格检查,国外引进的林木到达运送目的地后,仍需进行复检,以保障万无一失。4)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从而更好地辅助与支持林木检疫工作的开展,减少有害生物的入侵危害[4]。

2.4 运用先进科技,改善防治手段

为更好地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部门与人员需加强先进科学技术与有害生物防治的结合,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法,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效率与质量。1)在林业种植的任何阶段和环节都要做好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如选种、选地和栽植等环节,这样不仅能有效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区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2)有害生物防治药剂要杜绝使用为害较大的农药,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3)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

2.5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资金非常重要,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常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国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力。应通过3 个方法不断加强资金的引入。1)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林区有害生物防治的资金,如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在资金筹集过程中,还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制度,即“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制度。2)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视,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列入重要的防灾减灾计划当中,从而加大对防治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3)可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以补偿费用来支持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具体补偿可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5]。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生态建设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林木检疫等防治手段,不断提高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区林木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2019年法国生物防治产品销量大增,新的销售监管法规即将出台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