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实现“双富裕”的路径研究
2021-12-26闫旭
闫 旭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终极夙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上更加关注了物质层面的问题,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问题。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实现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的统一体。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农民的物质生活显著提升,物质层面的富裕逐步实现,但精神贫困成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伟大目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带领农民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裕”是现阶段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1]。
1 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是践行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战略构想。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现实路径,让农村居民既能够生活富裕起来,也能够享受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的现实成果,与城市居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求生活富裕,也注重乡村文明建设,只有广大农村群众生活富裕,才能够为其他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只有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成就,才能够引领广大农村群众更好地投入到乡村振兴之中。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将生态富裕和乡村文明作为重要工作加以推进,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乡村振兴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高度统一,进而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多样化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活富裕作为核心目标加以落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村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温饱问题,而是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难、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拓展农民的收入渠道。既要在收入规模上有所增加,也要提升农民的收入质量。从目前看,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有农业收入、农业兼非农业收入和完全非农业收入。但从整体看,这些收入水平在质量上都相对较低。虽然完全非农业收入农民在收入质量和数量上都要高于完全农业收入农民,但这些农民一般都属于进城务工者,基本不从事农业劳动,甚至部分农民已经在城市定居,只是为了考虑未来就业风险在农村保留居所。而农业兼非农业收入型和完全农业收入型农民,则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部分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务工,农忙时节回来从事农业生产,但这些农民的收入水平都相对较低。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要想实现生活富裕目标,就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农民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在现代农业角色严重分化的背景下,对于完全非农业收入型农民,政府则应该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为这些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农业兼非农业农民在保障其稳定收入的前提之下,应进一步拓展这些农民的兼职渠道,提升农业收入质量。而对于完全农业收入型农民,则应对其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让其掌握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质量和收入数量[2]。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又一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所在。乡风是乡村居民在长期共同生活环境下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道德风俗,是乡村社会的灵魂所在,乡风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农民的道德素养。因此,应将文明乡风建设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农民作为乡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应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流动性,农民接触外部文化思想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也将外部文化带到了本土乡村,相应地对传统的乡村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具有现代文明的积极影响,对于抵制低俗文化、封建风俗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外来文化也带来了道德缺失、利益至上、诚信缺失等负面影响。应充分看到外来文化带来的双重影响,在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碰撞过程中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此外,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精英开始向城市流动,导致乡村治理出现了农村精英严重缺失。由于乡村精英的严重缺失,特别是一些乡村贤德之人更是乡村文明建设的引领主体,导致乡村文明建设缺少领路人,精英空缺使得乡村文明建设又遇到了新的困境。因此,在乡村振兴落实过程中应将乡村民建设作为重要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领,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科学、尚德、诚信等乡村文明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在农村地区生根。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优良家风,赋予乡风文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既满足农民对于物质财富的需求,也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2 乡村振兴进程中“富物质”也应“富精神”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充分看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关系。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积极因素,加大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夯实农民物质富裕的产业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农民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现实需求,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需要。
2.1 农民“双富裕”才是“真富裕”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要想满足农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必须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需求,让广大农民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基础之上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有更为充分的保障。并通过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完成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双目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物质文明建设并不能直接催化精神文明。因此,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物质层面的进步,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只有农民实现了精神富裕,才能为农民自我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要将推动精神富裕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国乡村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地域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作为地域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动力。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方面就要对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培养广大农民健康心理,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形成新时代乡村文化,进而更好地凝聚乡村人心、人气,增强广大农民文化自信,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3]。
2.2 “精神富裕”对“物质富裕”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依赖问题。近年来,国家积极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并将精准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为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和公共服务问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在党的引领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升。但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在精准扶贫落实过程中仍然有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帮扶干部已经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对于一些贫困户自身可以承担的工作也事无巨细地进行了代办和协商,这种保姆式的精准扶贫方式让部分少数贫困群众产生了依赖心理。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相应的扶贫政策出现了调整,但部分脱贫群众已经适应了保姆式的服务方式,一旦政策出现了变化,就认为政府的扶贫工作没有做到位。由于缺少内在发展动力,一旦失去了政府帮扶,很容易出现返贫。因此,在扶贫过程中也必须要开展相应的扶智工作,引领广大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自我发展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落后问题。一直以来,国家都非常注重农村的教育问题,尽管国家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高等学府多分布在城市,城乡教育资源仍然存在鸿沟,农民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即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农民修建了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但却缺少相应的文化活动内容和领头人,活动形式单一,文化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加之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原有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流失,传统文化精华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逐渐凋零,这些问题都值得大家深思,同时也需要通过精神富裕建设进行解决。
3 乡村振兴进程中实现农民“双富裕”的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进程中要关注农民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富裕对于物质富裕的促进作用,要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和文化建设落后的现实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带动作用,为广大农民物质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看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平衡充分发展。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同落实、同部署、同发展。
3.1 以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户物质富裕
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乡村产业发展,为农民物质富裕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国家要重视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制度机制障碍,实现资金、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同时,国家要加大农村地区制度机制改革力度。积极维护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资格使用权的合法权益。其次,要积极构建乡村大产业格局。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服务。在具体政策落实过程中国家要结合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充分认识到农民自身的弱质性,从制度机制、发展环境、知识技能等角度出发,为农户提供必要的支持,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要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信息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为农户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产业基础服务。最后,要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只有为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民才能够一心一意地创业致富。因此,地方政府应将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构建更为多元化的农村治理主体,通过协商共治的方式,切实保障农民自治的合法权益,避免一元主体治理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效果,为乡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
3.2 追求高质量平衡而又充分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乡村振兴落实过程中,应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正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能否实现农民的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就需要解决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由原来的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在乡村振兴落实过程中,也应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要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力,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追求高质量、平衡又充分的发展既是目标,也是现实手段。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看到农村经济发展具体短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加大本地区产业创新力度,充分挖掘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农村资源禀赋转化成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平衡而又充分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问题。要广泛地征求广大农村群众的意见建议,既要实现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发展,也要警惕现代文明对乡土文明的冲击,要对乡土文明进行系统挖掘,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提炼出符合乡风文明建设需要的精神元素,实现乡土文明的现代化转型。
3.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共同富裕的短板在农村。要想解决农民精神富裕困境,就必须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式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自信。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影响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态势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了解,并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和运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来引领农村社会思潮,实现对农村多元文化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群众中的权威性和吸引力,为农民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要结合农村文化活动和乡风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这些活动之中,通过教育、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追求,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进而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在农村地区的蔓延。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各级文化宣传部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通过乡村民约、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准则。引导农村群众树立劳动光荣、勤俭致富思想,消除负面消极思想对于农村群众的影响,从而充分调动农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农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农村群众真正地投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物质富裕,真正地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
4 小结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需要解决农村地区的落后问题,农村地区的落后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点工作加以落实,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带来的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加大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为农村地区物质富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警惕现代文明对于乡土文明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实现精神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