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探究——以陕西省千阳县草碧镇为例

2021-12-26

南方农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草籽项目区整治

赵 彤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0 引言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是一种通过工程措施实现区域内地块整合、道路完善、水利配套以及农田防护的政策机制,为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3]。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地区,耕地占补平衡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随着近年来未利用地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耕地后备资源已严重不足,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资源也逐渐枯竭。基于目前占补平衡工作遇到的问题,我国于2017年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提出将残次林地资源开发纳入到占补平衡工作中,拓宽了新的开发渠道[4-5]。该文件发布后,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探究,从政策文件的细致分析到工程实践的不断开展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关于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重点在于残次林地地类的界定,由于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是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而在“多规合一”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工作开展以前,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使用的数据底图均不统一,且各部门间对于政策的侧重点均有不同,最常见的表现为林业部门用地规划与自然资源部门用地规划的冲突。

由此,众多学者从政策角度分析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何振嘉[6]详细说明了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流程以及界定方法,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残次林地土地整治相关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丰富了政策实施的内涵和路径。邱宇洁[7]分析了渭北地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为残次林地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杜宜春等[8]详细研究了利用遥感影像界定残次林地资源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际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魏静等[9]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应用于陕北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发中,极大地增加了新造耕地面积。庄海海[10]通过我国榆林市定边县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具体工程的实践,详细介绍了残次林地资源的认定方式以及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流程。吴得峰[11]研究了我国陕北风沙草滩区靖边县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产生的效益,结果表明,通过残次林地土地整治开发,使得项目区平均耕地等被提升了1~2等,同时创造了548.7 t/hm2的粮食产能,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对千阳县草碧镇龙槐塬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区简介

项目区位于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龙槐塬村,坐标范围为107°01′08″E~107°07′58″E,34°43′05″N~34°50′14″N。项目区位于千阳县和陇县交界地段,连接陕西、甘肃两省,距千阳县城西17 km;草碧镇共辖9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为49.64 km2,其中耕地面积1 506 hm2;宝平路(省道204线)横贯全镇,南距宝中铁路水沟站4 km,有镇村道路4条7.5 km,其中2.3 km已实现砂石化,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目前涉及地类分别为林地、其他草地、内陆滩涂。该项目区土地利用特点主要为荒坡,人工开垦难度大,田间道路及生产道路不通达,农业机械无法耕作,造成该地区常年荒芜,土地利用率低下。通过对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规划底图的核对,拟开发区域均属于符合残次林地土地整治开发的范围,不存在用地争议问题。同时,拟开发区域土地权属均属于龙槐塬村集体土地,并已充分征求相关村组和群众的意见,不存在权属争议。

2 土壤适宜性分析

2.1 耕种条件分析

项目区周边土壤质地主要为黄土母质,但由于黄土中腐殖质的积累以及有机质的含量不高,土地总体利用价值不高。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并投入使用后,经过农民长期耕作,可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土壤耕作层,可以对土壤理化性质起到明显的改良作用。首先,表现为改良了土壤质地,作物种植并进行收获后,作物残体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存留在土壤之后,经过腐熟作用转变为有机质,可显著提升黄土中养分含量;在多年耕作行为的进行下,土壤熟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作物产量提升。其次,通过作物种植改善了土壤酸碱度情况。项目区土地经过整治之后,在表土剥离和客土回填施工下,可将薄土改厚,有利于耕作层的形成和熟化。再次,有助于作物产业结构的调整,可变单一作物种植模式为多种作物轮作或间作等种植模式,从而提高农经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最后,在项目完成、土壤翻耕后,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改善项目区土壤结构性状,调节土壤孔隙度,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推进农田生态良性循环,对维护和改善项目区内生物多样性、发展多种作物种植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

2.2 水土保持条件分析

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以黄土为主,另外有少量的黑土与红土,由于黄土颗粒本身的结构特点,其较为粗糙的质地极易在风力作用下产生侵蚀现象。同时,由于黄土质地松散,项目区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9月至10月,在强降雨条件下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等现象,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破坏土地结构,吹蚀作物种子,倾覆作物,导致作物无法顺利出苗,严重时可引起作物减产或绝收。项目建设经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防护林建设,可优化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抗蚀能力,构建水土流失防护体系,增加土壤下垫面覆盖率,能十分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甚至消除了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的限制。

2.3 水文条件分析

项目区内自然降雨有较为显著的季节性特点,时间地区分布极端不均,容易引发严重的旱涝现象。冬春季节降雨量较小,而夏秋季节降雨量较大,同时,地下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分布不均的干旱缺水问题成为影响项目区土地利用程度提升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项目区现有一定流量的地表径流和沟道泉水,可作为作物种植水源。通过在项目区种植防风生态林和播撒草籽等,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面积,减轻项目区风沙侵蚀的危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水土流失,确保灌溉水分和降雨能充分渗入至土壤中,增加耕作层土壤中水分保存含量。从集约和优化水利资源的角度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项目区解决干旱的主要措施和根本路径。

3 工程规划内容

3.1 土地平整工程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实施范围,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采用逐台下翻法进行表土剥离,采用分区、分层剥离措施,尽可能地保持原有土壤理化性质稳定,进行表土剥离和存放。用铲车对修筑田坎的堆土进行平整,田块合并时,填方田面必须高于挖方田面,填方回填必须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不小于50 cm,田面宽度原则上不小于8 m,小于8 m的需将上下2~3块进行合并。施工中遇到红黏土、钙质结石、细沙等不适宜耕种的地块时,可采用剥离、置换等方式去除,保证至少50 cm稳定耕作层;或者在红黏土区域内通过后期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田农艺措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田面均需平整,且应外高内低,田块内不得留有树根等杂物。采用挖掘机进行田坎修筑,人工配合修整,田坎应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直线段齐整、曲线段圆顺,田坎坡度控制在63°~70°。田埂高出田面0.4 m,上宽0.3 m,下宽0.5 m,田埂应修筑成等腰梯形状。宜采用铣拍、脚踩等方法压实,并在田埂修筑后的第一次降雨后将田埂面压实。

待田面土地平整达标后,将剥离堆放的耕作层土壤重新回覆,按照边卸土边摊铺工艺施工,保证耕作层厚度不小于50 cm。

3.2 道路工程施工

项目区内部分地块缺少连接村庄与项目区的田间道路时,需要修建田间道路,所有拟建田块都需新建生产道路用于连接不同田块,两者共同为田间机械及人工作业服务,为收获农产品服务。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规划修建生产道路为9 584 m,路面宽3 m,路面设计为素土路面,素土路面基本采用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0.94,路面高程边坡1∶1,路基起拱,横向坡度2%。

3.3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水保植株栽植采用机械挖坑、人工栽植养护的方法。依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纸确定植株的方位,并且用白灰准确标注出每棵树的具体位置。采用人工方法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尺寸进行树坑开挖,保证树坑开挖质量,按照直径0.4 m、深度0.2 m开挖,每棵树间距3 m。每行树栽植完后,用水罐车运水进行适时、适量浇灌以提高树苗成活率。植树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确保达到路平、沟直、树成行、耕地恢复的要求。

项目边坡绿化采用人工播撒草籽、后期养护的方法。提前1天将草籽浸水,播撒当天将草籽与湿土按比例搅拌混合,按照每亩1.3 kg草籽均匀播撒后,用铁耙整理,保证草籽与土壤充分混合,完工后及时覆盖草帘子。每天早晚各洒水1次,养护期持续40天。在保护项目区田埂、边坡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在表土裸露区域播撒易成活、多年生的苜蓿草籽,在进入项目区的现有道路两侧栽植侧柏1 597棵,并定期浇水养护,该类工程措施能减弱风蚀、水蚀的危害,增强该区域水土保持效益。

4 建议

为切实做好该建设项目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使其长期、有效、稳定地发挥项目效益,在项目通过各级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将与各村委会共同派人员参加项目的移交事宜。项目区村委会应及时组织村民进行全面耕种,确保项目区内耕地用于农作物种植,保证项目区内耕地不撂荒,倡导绿色耕种,多施农家肥,少施无机肥,提高地力。此外,需要对田间相关配套设施和道路工程进行管护,保障通行的畅通,满足项目区的生产生活需要;加强对项目区内林网工程和边坡草籽播撒的管护,避免毁坏树苗,确保树木能够长期存活。

猜你喜欢

草籽项目区整治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热闹的街市
热闹的校园
秋日大作战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五颗小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