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节能材料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021-12-26王卫鹏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刘 尧 王卫鹏 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1 建筑墙体节能材料介绍
建筑外墙常用的保温材料具有成本低、保温效果好等特点,在建筑市场中被广泛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保温材料的主要应用范围是建筑物的外侧,其在应用过程中并不会占用原有的建筑空间,可以说既能做好保温工作,同时还不会损失室内原有空间。建筑保温材料具有蓄热结构层,可以使墙体具有吸热和发热的效果,进而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不仅可以减少供热所消耗的经济成本,同时在环保方面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除此之外,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施工设置并不需要过多的经济成本,只需要对工人进行适当的培训。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新型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优势非常突出,不仅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绝佳的控制,同时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也可以有效的抵消外部撞击,在提升建筑使用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延长建筑的整体寿命。
2 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2.1 导热性能的检测力度较弱
通常来讲,建筑节能材料包含加气混凝土与空心混凝土等,在检测此类材料时要借助适宜的设备,若设备测试不准确将影响施工人员对该材料性能的判断。在生产建筑工件的过程中,其质量会受到多重要素影响,如应力、温度等,若其内部性能发生变化,极易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从而降低材料的检测准确度,给工程质量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在测试导热性能期间,当该材料内部的导热性能不佳时,若将其运用到工程项目中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降低项目质量,其内部材料也难以达到节能标准,无形中给企业增加额外成本,因此,在检测建筑节能材料的过程中,项目管理者需派遣专业的监管人员和检测人员,通过适宜的监管手段和多次专业的检测培训和实地检测来不断提升相关工程人员的检测水平,增加各项检测数据的精准性。
作为建筑保温材料的质量评定标准,导热系数的高低往往对建筑的保温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项目人员在检测作业时需要对导热系数进行严格检测,并依托这项基础数据,保障建筑产品的质量。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厚度为1m的材料,其两侧的表面温差仅为1℃,而这种温度差异能够在1h 内通过热量传递而实现平衡。但事实上,热量的传导往往会受到材料厚度、结构、固相、气相材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工作人员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对产品的合理状况进行分析。目前,技术人员普遍借助稳态法进行导热系统的检测,另外常用的技术还有防护热板法、热流计法、圆管法等。
2.2 样品的状态调节
所谓的样品的状态调节,指的是试验人员将样品暴露在规定的试验状态下进行调节,并对试验温度进行调节。事实上,试样与状态调节状况的变动,能够引导工作人员对建筑材料的最佳温度和含湿量平衡状态进行保持,有助于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作业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该环节的开展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进行多种或一种操作时,使样品或者试验品的温度和湿度达到平衡。
2.3 检测标准不同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再加上不同材料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影响,针对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标准也有所区别。当前我国不同区域对节能材料有时会选用不同的检测标准与检测方式,而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检测设备也会有不同的检测效果。因此在检测标准不能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建筑节能材料的购置与使用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过程中,针对重点材料的使用、购置等环节,国家应设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即统一目前数据信息的统计与采集方式,提升数据信息的测试标准,保证其内部数据的精准度,继而提升检测质量。此外,针对节能材料,我国检测人员要更加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测试,也不能忽视其他环节的检测质量。因此不断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也是极其必要的。
2.4 操作水平较低
在应用建筑节能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合理调配混凝土的内部成分,使其各项要素的比例达到均衡状态,比如,借助干密度来保证力学性能、保温性能等。在开展实际工作时,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材料性能的测试结果,若其质量不佳,不但会增加额外的施工时间,也会给工程项目带去较大的安全隐患。项目管理人员应采用良好的信息检测平台,借助统一、完整的检测标准来调配混凝土的比例,降低其干密度过大、压得过实等不良现象,改进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与整体水平。
2.5 粘结固定材料检测
作为影响建筑物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粘结固定材料的质量问题往往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一般而言,工作人员在开展该类材料检测作业时,需要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开展工作。事实上,该类材料往往影响到绝热材料层与防护层的固定作业质量,故而其安全性、耐久性都需要作业人员进行把控。在具体的检测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开展浸水操作,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测试粘结强度的提升。在检测作业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万能试验机进行具体作业。事实上,不同的试件工具,完成抗拉、压剪、拉拔等项试验。在具体的操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填涂胶粘剂、抹面胶浆进行作业,并将其水平置于标准砂浆上,随后再开展注水工作。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等到水面距离砂浆块5mm处时,将其静置一星期后取出试件,并将其侧面放置两天。在经过了相关处理之后,工作人员才能够对试件进行试验操作。
3 优化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中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3.1 确认各项监督责任
在开展建筑节能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适时开展监管工作,确认各方的监督职责,彻底执行工程项目的质量管控。具体来说,为有效解决建筑节能材料中的各项问题,企业管理者需制定出各项材料的质量管控规范,切实提升当前的建筑材料质量。企业在对其内部材料加强监管的同时,还要加强与部分监管单位的沟通交流,确认监管单位的义务与权利,促使其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增强材料检测的监管水准。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使用建筑节能材料时,要充分了解该材料的基本性能与使用功能,将不同的建筑节能材料应用到正确的施工环节中,提升各环节的准确性、有序性,保证所有的节能材料都会被合理使用,且处在良好的监督下,逐渐降低建筑节能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3.2 提升材料管控水平
其一,保证建筑质量的根本为建筑节能材料的正确使用。在检测建筑节能材料的过程中,为提升各项检测的可行性、有效性,企业内部需严格规范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合理管控材料来源。一般来讲,若想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企业要拥有一定的从业资质,其内部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要拥有较高的施工水准,了解工程项目中的各项环节,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准确性,严格开展项目中各类材料的检测,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考察施工项目资质时要严格查处其非法转包、资质挂靠等不良行为,增进此后施工项目的执行力度。
其二,项目管理者在采购建筑节能材料的过程中要紧密关注其来源,针对材料来源来加强管控力度,从材料的生产、使用、销售等多个环节查找材料的来源范围,不仅要适时扩大监管范围,还要增强材料来源的监管力度,只有达到项目检测标准的材料才能用在项目建设中,若该建筑节能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则不能将其放置在施工现场。
其三,针对当前建筑市场而言,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提高进入门槛,适时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水平与施工技术。若企业的质量监管不到位,建筑市场可吊销其从业资质,待其各项能力补充完全后,才能开展项目施工。此方式将从根源上管控建筑节能材料,提升材料检测的整体质量,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3 加强操作水准
在建筑节能材料检测期间,国家或政府部门也要架构出更适宜的检测标准,确认建筑节能材料中的判定指标与检测参数,并针对当前的检测过程设置出详细的规则。同时,各个建筑施工企业都要在内部详细普及检测知识与技巧,让检测人员与施工人员都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检测标准,借助专业的技能培训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使其能高效融合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在增强其检测水准的基础上,适时总结与检测工作有关的经验。而材料的质量检测除了与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关外,更重要的就是检测设备和仪器的精度水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需购置先进的设备与仪器,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造当前设备,并设置专属的材料检测平台。具体来说,检测人员要将当前的建筑节能材料的数据信息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借用其内部的整合与分析,找出该材料内部各性能数据,将其与材料性能标准进行详细比对后,确认该材料性能、功能的检测结果,确保其拥有适宜的节能功能。在实验操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浸水实验对其耐久性进行检测,并立足于试验仪器、万能试验机开展抗拉、压剪、拉拔试验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对绝热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在该类型材料检测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材料的技术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其材料导热系数进行掌握。此外,建筑市场还应适时组建建筑检测组织或协会的技术交流,确认各类建筑材料的节能标准,在提升检测质量标准的同时,全面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能源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强,建筑工程中应不断选择使用更多新型的节能材料,而为确保此类材料的运用质量,项目检测人员需对其进行科学检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加强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作为建筑质量的保障前提,建筑节能材料检测要引起建筑单位的重视。只有提升重视力度,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使各项材料达到节能标准,才能有效改善工程整体质量,促进项目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