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及创新探究
2021-12-26王金霞白城师范学院
王金霞 白城师范学院
1 前言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十分复杂,从专业角度来看具有流动性和固定性,也存在着明显协调性和多样性特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影响大,应针对这类工程加强施工技术研究。一味采用传统施工技术,难以跟上土木工程发展形势,也会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新标准和要求。基于不断提高土木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事业发展需求,应就施工技术创新进行探究,通过技术革新与发展强化工程质量保障。
2 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2.1 实用性不够强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建立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施工技术主要来自土木工程建设理论,虽然属于专业性理论,是土木工程技术发展根基,具有指导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土木工程施工理论具有固定性特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相关理论为依据进行施工,易于受到限制,还会导致施工技术缺乏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施工技术依据的是标准理论,土木建筑工程各有特点,有些时候与理论存在出入。依靠标准理论施工会出现冲突,也会使工程建设中一些问题难以处理。施工技术与工程实际不能匹配情况下,土木工程建设必定会遇到问题。
2.2 缺乏规范性
专业角度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固定性特点,有很多技术是结合理论,从实践中摸索而来,操作模式已经固定化。施工中依据流程和模式进行技术作业,一般情况能够保障质量,也具有规范性。但土木工程施工有流动性特点,不同工程项目有不同标准,施工人员也并非固定的,具有比较强流动性。
土木工程施工不确定因素多,有些参与施工人员未能掌握技术,或者是技术水平不够高,在施工中不按照技术要求和标准操作。土木工程施工缺乏规范性,势必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工程建设采用新技术和工艺,不过缺少研究和认识,技术操作存在偏差,不能很好把控各个流程,不具备规范性,最终结果是工程技术达不到标准。
2.3 深基坑支护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在不断变化,传统施工技术不能满足建设要求,故而涌现出一些新技术和方法。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充分利用建设土地资源,出现超高层建筑,还有一些规模非常大建筑。这类建筑对地基要求高,需要有比较强承载能力,所以研究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应用中要依据要求做好岩土勘察,还要在前期进行工程调查。在此基础上应根据土木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支护标准,然后科学合理展开结构设计[1]。
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阶段应依照规定开挖,严格执行设计进行支护。深基坑施工中还要准确预测,通过技术手段防止位移。针对深基坑施工周边有其他建筑,应做好保护,避免对其他建筑产生损害。深基坑支护技术操作方法比较多,主要有预制桩施工、灌注桩施工、钢板桩施工、土层锚杆支护、搅拌水泥桩施工等。深基坑施工中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只有确保足够科学,满足各项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支护施工质量。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要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要增强经济性,以促进施工技术应用效益最大化。
2.4 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广泛,也是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在工程结构中运用比较多,对工程稳定性与承载力等有很大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从目前看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监督不到位,有些环节缺乏规范性,比如振捣未能掌握好力度,也不能做到匀速,具有漏捣的现象。
此外则是混凝土施工裂缝缺陷突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变化、收缩、未能做好养护等造成。混凝土浇筑缺乏对水热化考虑,在浇筑中有内外温度差别过大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形成拉应力,结构在难以承受下会有不同程度裂缝产生。有些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与钢筋进行搭配,在浇筑中没有控制好水化裂缝出现概率更大[2]。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不够规范,或者是缺乏对收缩和变形研究,施工操作中数值允许力过高,最终也会形成裂缝,严重影响土木工程质量。
2.5 污染和资源消耗过大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各项资源消耗大,这是新时代影响发展一个关键性因素。随着能源危机不断加剧,节能成为趋势和方向,土木工程施工如果不能通过技术革新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势必会对其发展形成制约。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还有污染过大问题,主要包含了粉尘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施工对环境影响大,而且有些是永久性的,使公众生存环境恶化,不但不利于身心健康,还会使可持续发展战略难以达成。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改进,否则将制约这类工程建设事业发展。
3 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3.1 加强施工技术研究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适应新时期对质量、节能、环保等方面要求,必须要强化技术研究,做好创新与改造。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依据基础和标准理论,所以要扎实理论基础,以更好支持施工技术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不能局限于本国,应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工程理论和施工技术[3],结合本国土木工程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进行糅杂和改进,在推动施工技术水平提高之外,增强新施工技术实用性和适用性。
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既要考虑质量,促进施工品质的提高,符合高标准要求,又要兼顾新时期节能与环保要求,确保技术应用可产生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土木工程技术不能局限于理论,应在结合标准理论基础上,就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探究,灵活应用理论和技术,增强与实际施工匹配性,保证技术易于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要兼顾经济性,综合考虑与节能环保、工程质量等关系,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这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重中之重。
3.2 推进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能单纯进行技术更新,还要确定好标准,施工技术操作流程等。各个方面要标准化,实际施工中严格依照施工技术标准,避免因为流动性或者是协调等方面问题,导致施工技术应用无法满足质量要求,技术创新也就失去意义。土木工程建设在应用新施工技术前进行培训,或者是对参与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考核,保证所有人员掌握新施工技术情况下进行操作。
土木工程施工全过程要规范化,各个环节按照施工设计和技术操作规范推进,安排专人进行技术操作监督,对于施工中违规操作,随意降低施工技术标准行为严厉处理。总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无论是运用传统技术还是新施工技术,都要遵循技术标准和要求,依照程序完成施工。
3.3 深基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高度增加,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要求提升,这种情况下需要创新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承载力能力、安全系数、抗震性能等提高,应改进和完善技术。桩锚支挡体系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有助于增强深基坑施工质量。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经常会遇到比较复杂地质条件,在缺乏良好条件保障的情况下,可选择将灌注桩和预应力锚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进行施工操作做法[4]。深基坑施工要考虑地下水位问题,在处理相关问题中可依据图层类型,创新施工技术。比如应用套管水冲成锚操作办法,不仅能够增强施工技术实用性,还能有效保障深基坑施工质量。
深基坑施工中要进行支护,无论是临时性还是永久性,抑或者支护方式不同,使用支挡桩或者是支撑墙等,提前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中可综合考虑,从承重和支挡两个方面出发,将其一体化,形成一个系统。不但可以契合深基坑施工支护要求,还能满足工程对深基坑承重要求,另外施工程序会简化,工期将缩短,深基坑施工整体效益将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涉及旋挖部分,采用管控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作业,成孔效果更好,有助于减少其他因素对干扰,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施工技术创新方案[5]。
3.4 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品质影响大,因此要做好技术创新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有些施工技术存在不足,无法达到新时期对施工质量要求。混凝土施工一定要做好钻孔清理,针对现存的问题要寻求技术手段进行改进。混凝土施工要针对水热化、温度差、收缩等造成裂缝,加强技术研究,通过完善材料选择、配比、规范施工作业、采取必要应对措施等,创新施工技术与工艺,更好保障工程质量。
目前混凝土浇筑中从梁两端朝着中心推进,期间易出现质量缺陷,所以可将浇筑分两次进行。首先要对屋顶浇筑,采取的是先预支模板,然后进行浇筑的做法。其次是利用专用泵,将混凝土直接弄到模具之中。浇筑中要做好振动设备选择,性能要满足施工要求,一般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慢拉,另外一种是快速插入。
3.5 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
土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之中,一定要跟着节能环保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生态化与绿色化。通过技术手段,对废渣、粉煤灰的进行循环利用,使其成为工程施工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同时还能保护环境[6]。加强对绿色材料应用,包含了无污染材料和新型材料,比如空心砌块、复合材料,用其代替不可再生材料和存在污染材料。施工中采用绿色生态技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比如保温隔热技术、智能技术等,有效控制污染和能源消耗,在契合功能要求外实现生态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既要采用尖端设备与仪器,促进施工智能与自动化,有效防止人为误差,在技术支撑下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土木工程施工还要利用信息与智能技术进行管理,以BIM技术为例,加强应用研究,提高应用水平,通过虚拟碰撞、可视化技术等,促进设计、施工方案等最优化。施工中收集各项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分析,明确问题所在,然后创新技术,帮助施工企业真正解决技术难题。
4 结束语
总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面对新变化和高标准和要求,应推进施工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技术水平,更好保障施工质量,使每道工序都符合技术标准。当前除了要加强各个环节技术创新,还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综合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