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工艺的运用探究

2021-12-26安徽省文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后浇带底板模板

韦 亮 安徽省文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也在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创新和良好的科学技术应用,有效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建筑涉及许多学科,其中,后浇带构造技术是最重要的一类,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质量。

2 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作用

2.1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有效抑制混凝土开裂

建筑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和成型过程中,混凝土在环境温度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开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可以精确抵消混凝土施工缺陷对整个建筑物的影响,增强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密封性,并有效地抑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2 后浇带技术是建筑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工具

在建筑过程中,根据规划计划制定设计方案,高层住宅楼与低层裙楼(地下室)以及主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之间需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在经历热膨胀和冷收缩或因地震而摇晃时,可为建筑物两侧的位移提供变形空间。同时,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浇筑可变形接头可以促进不同高度结构变形的协调发展。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被视为房屋建造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工具。

3 后浇带的类型

在建筑项目中使用的后浇带的类型可分为三种: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根据后浇带的类型,施工方法会有所不同,例如,沉降后浇带的钢筋必须断开,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的钢筋必须贯通。因此,有必要根据建筑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后浇带类型。

4 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4.1 底板后浇带设置

应将后浇带安装在建筑结构应力较小的区域。如今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通常将后浇筑带放置在梁和平板的变形位置。此外,也可以将后浇筑带放置在梁和平板的中间。安装时需要控制后传动皮带的宽度,该宽度通常在80cm~100cm之间。如果后驱动皮带位于板的中间,则宽度将为80cm。当向下移动后浇筑带的绝缘层时,为了清洁后浇筑带中的垃圾,应增加控制表面的高度。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整个底部都覆盖有水泥砂浆,找平后进行浇筑处理,以使底板的厚度达到标准要求,并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4.2 后浇带钢筋设置

在砌筑中使用沉降式的后浇筑带时,钢筋应保持贯通状态。使用后浇筑伸缩带时,应将钢筋分开,以降低钢筋的紧固强度并避免混凝土开裂。在施工后期,在后浇筑区安装钢筋,根据不同的水平和变形量增加钢筋的数量,并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严格执行密封管理,以防止污水垃圾进入后浇筑区。

4.3 二次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选择的是补偿混凝土施工方式,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施工规定要求。而在实施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进行松动处理,把浮浆与后浇带内的杂物等清理干净,然后以高压水枪方式实施冲洗处理,待冲洗完成之后将积水处理干净,以提升施工效果。若是施工阶段后浇带钢筋发生锈蚀现象,必须立即采取除锈措施进行处理,清理完成之后则要立即浇筑,以防止再次出现生锈问题。与此同时,在实施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规范进行混凝土振捣,以促进新浇筑混凝土和旧混凝土之间的有效结合,而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选择麻袋将新浇筑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严格实施混凝土养护,整个混凝土施工阶段防止过早堆积重物,以防止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级别对后续施工带来安全影响。

4.4 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

针对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方法,其中混凝土的标号必须合理控制,同时掺入适量的膨胀防水剂,以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施工阶段无需将底板钢筋进行截断处理,但是需要适量地扩大附加钢筋用量,从后浇带的两侧部位设置钢筋,通过钢丝网进行混凝土拦截。实施底板混凝土作业之前,需要做好卷材防水层的铺设工作,以增强底板防水抗渗效果,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此外,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废水与雨水渗入到后浇带,应选择合理位置建立挡水墙,以防水砂浆为材料涂抹而成,从而进一步强化墙面的防水质量。

4.5 后浇带模板施工

在墙壁的后浇筑带两侧的增强橡胶垫位置上,应设置一个封闭的保护性保护层,并在保留后浇筑带尺寸时加以控制。双层钢网也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用作型材,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在施工后将浇筑带浇筑两次,应避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或达到设计值之前移走支撑物。二次浇筑混凝土达到标准阻力值的75%以上后,从上至下拆除模板和支架,以免意外影响施工质量。

5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5.1 后浇带技术的准备工作

在建设过程当中,后浇带建设的准备环节是整个过程的重点内容。进行后浇带模板设定的过程中,应当以设计图纸作为主要的参考内容,并要保证制作模板与建筑的实际使用需要相府。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前,要首先开展模板预设,并且要保证钢丝网的网格分布以及尺寸大小均匀一致。通过进行模板预设,能够对于实际强度、稳定性等进行更准确地确认,从而提高浇筑的工程质量。

5.2 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位置

在进行后浇带建筑施工时,对于位置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混凝土结构承受外力最小的部分。此外,在进行剪力墙施工时,不能集中在中部位置进行后浇带浇筑,而是要选择大梁多方位浇筑,避免由于剪力过大导致建筑结构压力过高。对材料进行选择时,首先对裂缝进行清理,并打扫积水,保证后浇带的良好湿润度达到24h以上。

5.3 温度方面

建筑工程施工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较大影响,为了避免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时做好浇筑温度的把控,通常可以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能够在热力学收缩和膨胀相关的参数上达到更好的后浇带施工效果。当浇筑施工顺利完成后,对于收关时间更要做好合理选择,虽然收关时间难以进行准确的控制,但可以确保在建筑施工完成两天后,并在早上和晚上进行操作,能够更便于保持适当和稳定的温度,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5.4 模板搭设

针对建筑工程内预留的缝隙,在后浇带施工前要将模板牢固的搭建在其两侧,其对后浇带后续施工工程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在具体搭建环节中要确保工程拆除操作的简易性。故而,在搭建模板时,施工方可以选用一次性单层的钢板网,但使用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造成建筑内混凝土浆误入,为规避这种不良情况,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应对:处理建筑工程的梁、板构件时,可以应用一些防水砂浆在其底筋处搭设模板,进而建设出一道较好的阻拦坝,控制宽度在5㎝左右,对施工阶段混凝土浆误入情况能起到较好的防控作用。对于厚底及深度较大且很难清理的梁板构件,可以应用双层钢网去搭设一次性模板。在双层网内,需要规范应用定型钢筋,能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需要利用焊接技术处理钢筋定型、底筋与面筋,特别是对于后浇带内的跨内梁板构件,在二次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于两侧结构面内探寻到一个受力均匀的悬臂状态,进而在施工活动中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5.5 加强间距的控制

建筑工程内开展后浇带施工活动,能较好地强化建筑体的稳固性,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需承受的压力更大,施工阶段通过预留一定缝隙,能较好地防止建筑物出现变形问题。在建筑受力偏小部位的结构面上,可以布置多处梁、板构件,进而更好的应对变形或返弯作用;但若该处承受的弯矩及剪切作用偏小时,则也可以将数目适宜的板、梁结构布置在中间部位;如果建筑物局部承受较大的弯矩压力,则要合理设计距离,在多数后浇带施工中,通常会将间距控制在40m~70m内,宽度以800mm~1000mm为宜。

5.6 后浇带保护

在建筑施工中还需要做好后浇带保护,否则也将导致整个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后浇带的合理保护,通常是采取防水砖的设置方式,对后浇带两边进行保护;其次是采取防水砂浆的涂抹方式,能够对后浇带内壁进行保护,在完成后浇带保护后才能进行封盖操作。封盖操作时要采用木制模板或铁质盖子,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设置时还需要做好挡水带的处理;最后在后浇带周围做好临时护栏的设置,形成完整的保护机制。

6 应用后浇带施工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

首先,由于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到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较大,会出现裂缝,而通过运用后浇带技术能够对于这些裂缝进行利用,从而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然后交代技术能够消除建筑当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问题,当建筑内部存在裂缝后,应用后浇带建筑技术时,也要注重其施工特点,以及要求后浇带的作用方位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此,施工队伍必须要充分了解后浇带的功能特点,再进行浇筑施工。第三后浇带技术与其他技术工种相同,具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在进行后浇筑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展施工。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其材料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后浇带材料选择时,要淘汰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并加强对于浇筑材料的质量监管检测等相关工作。在进行后浇带施工后,要在12h 之内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并通过覆盖的方法减少光照,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度。在裂缝当中的主筋长度是其直径的4~5 倍,在连接时避开接头,并且在修建完成后进行防水性能的检测,要保证金属的刚度以及强度都能够达到要求。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质量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为了提高建筑项目的整体稳定性,有必要使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化。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因混凝土变形而引起的开裂和温度应力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影响。合理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并全面探索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可以显著提高建筑项目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后浇带底板模板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特高大模板支撑方案的优选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板上叠球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实践与应用
铝蜂窝复合材料客车底板性能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