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耕文化绿洲 助推昆山乡村振兴
2021-12-26殷轶豪
殷轶豪
(扬州大学商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乡村作为乡村文明的载体,是族群的历史坐标,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都有着特殊的地位[1]。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的关键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由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乡村文化振兴自然便成了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背后积淀的是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背后都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有一段曲折悠长的故事,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2]。这些乡村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都是值得去深挖、去传承和发扬的。现如今,提及乡村文化,农耕文化一词便会很快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耕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正因农耕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在 2019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一定要先行。而要增强当代人的文化自信,更离不开对乡村文化中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3]。
1 打造农耕文化绿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村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起源地,承载着许多重要意义。如今的乡村,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4]。而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方言、山歌、耕作、乡规等已然成为农耕文化绿洲最为坚实的根基。因此,进行农耕文化绿洲的打造无论在乡村层面、文化层面还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层面都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5]。2017 年 10 月18 日,“乡村振兴”一词首次提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五个基调,现将结合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五方面,阐述打造农耕文化绿洲对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1.1 打造农耕文化绿洲,有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主要指的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等形式,将各类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达到农产品生产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全面融合发展。就乡村产业振兴而言,打造农耕文化绿洲可以帮助乡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挖掘当地农业特色作为发展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最后依靠文旅融合的方式,将当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效衔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打造农耕文化绿洲,有利于保障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体系、乡村公共保障体系、村镇生产发展体系等。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融合了多个方面,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就乡村组织振兴而言,打造农耕文化绿洲可以完善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内涵,有利于保障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完整性。从而形成一种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基层工作者共同参与的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农村社会在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既充满活力,又具有秩序。
1.3 打造农耕文化绿洲,有利于践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理念除了平常生活中所说的环保之外,还包括地域范围内、国家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该种理念宗旨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让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下去。就乡村生态振兴而言,打造农耕文化绿洲可以帮助当代人贯彻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理利用土地,践行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发扬农耕文化中科学的种植和耕作技艺,真正让良好的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1.4 打造农耕文化绿洲,有利于加强现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现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在思想层面上对农村里的村民进行教育,消除例如小农思想、封建迷信思想等陈旧观念,使得农村群体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文化,从而增加生产积极性。就乡村文化振兴而言,打造农耕文化绿洲可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体现浓郁的当地特色,提升当地农民的精神风貌,使农村文明焕发新生机[6]。同时能够为村民群体提供正确的、先进的思想文化认识,从意识形态上进行转变,构建农耕文化绿洲的宏伟蓝图。
1.5 打造农耕文化绿洲,有利于加快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如今的乡村实用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乡村的医疗卫生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生产能手等,他们主要是在乡村中具有一定的先进知识或技能、能够作为村民的榜样走在村民前列、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劳动者。就乡村人才振兴而言,打造农耕文化绿洲可以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改变乡村人口组织结构,让更多的中青年能够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并将所学运用到农业产业体系中去。从而形成劳动、土地、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良性循环。
2 江苏昆山农耕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江苏昆山地区的农耕文化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那时昆山地区便已经有人类活动,农耕文化就此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昆山地区的农耕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耕文化的内涵逐步丰富起来,现在的农耕文化已包含了非遗传承、乡风习俗、耕作工具等众多方面。
2.1 非遗传承
江苏昆山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着形式多样的非遗技艺,昆曲、宣卷艺术成为主要代表。昆曲是中国比较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刚诞生之时,便是在民间用清唱的形式进行的。而昆曲起初所唱的内容,其中便有着农民农耕时所闻所见所感,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而宣卷艺术是宣讲宝卷的简称,也是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在刚诞生之初,便成为了当时比较新颖的农耕文化表现形式。昆山地区的昆曲,现在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卷文化也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山市政府加快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政策,专门开设专业课程供群众学习。同时,昆山地区的部分旅游景区还专门搭建了戏台,每至周末,都会聘请专人来戏台进行昆曲、宣卷的演出,将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如今,昆曲、宣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昆山地区发展迅速,建设情况良好,所获成就有目共睹。
2.2 乡风习俗
在昆山地区的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着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风习俗。其中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四礼比较具有代表性。四礼主要包括:冠礼,即成人之礼;婚礼,即成婚之礼;丧礼,即治丧之礼;祀礼,即祭祀之礼。这四礼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习俗,自然也成为昆山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四礼中的冠礼和婚礼在昆山农耕文化的发展中不断更迭和变化,表现形式已从过去的繁琐变为如今的简单形式。而江苏昆山地区的丧礼和祀礼仍然保持着过去遗留下来的传统。谈及丧礼,昆山地区居民村民的守孝意识非常强烈,他们严格遵守旧时遗留下来的“头七”“五七”的传统。谈及祀礼,每逢中元节、农历新年前,昆山当地人都会为节日准备丰盛的美食,并为自己家族的祖辈烧香、烧钱,以表后代心意[7]。如今,昆山乡风习俗建设出现了发展不均衡情况,建设效果较差,特别是对冠礼和婚礼的建设,仍然有待提高。
2.3 耕作工具
江苏昆山地区在传统农业时期,农民根据时令季节的变化,长期进行着除草、翻土、犁地、施肥的耕地作业,使用的耕作工具也是比较传统的耕作工具,如铁犁、锄头、镰刀、钉耙等,这些耕作满足着农民耕作的基本需要,也成为当时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耕作工具。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昆山地区的耕作方式已经有了重大改变。已经逐渐从传统的铁犁牛耕这类利用传统的铁犁、耙、锄头的耕作方式转化为现代的大机械耕作方式,昆山地区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此外,昆山地区还加快构建智慧农业,以前长期种在土里的庄稼现在已有部分被运用上了无土栽培技术,耕作场所更变为了现代的一体化蔬菜大棚,方便快捷,产量极高。但从农耕文化建设层面上来看,昆山地区对农耕文化中耕作工具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耕作工具已消失在大众视野。
3 江苏昆山农耕文化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国家农耕文化政策针对性弱,各地区发展协调性差
由于国家进行的是宏观层面工作和引导,因此部分政策的出台可能不能兼顾各地区农耕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农村社会中村民这一类特殊群体所制订的政策落实就更为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南北经济差异,地理条件的不同,各地区村民的开化程度,村庄的封闭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更加加大了国家对各地区平衡发展的协调难度,农耕文化政策的出台也更加难以把握,种种问题相互叠加、相互作用,便产生了国家农耕文化政策落实难,对各地区发展协调性差等问题,农耕文化传承发扬困难这一问题难以真正解决。
3.2 政府职能部门谋划能力弱,对供需状况把握性差
目前,全国各地区的农耕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通性问题。一方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除部分地区农村配备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多地区的农村仍然缺少这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这一现象在昆山地区的众多村镇也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供给存在与农村实际文化需求脱节的情况,文化设施的使用率普遍偏低,很多村民不会使用这些文化设施,乡镇未做有效推广和引导,供不适需现象明显。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昆山地区,很多老人面对这些先进的文化设施,只能远观,不会使用,成为了阻碍他们学习农耕文化的一大问题。
3.3 基层干部任务指标观念重,对农耕文化建设重视 程度低
一方面,因文化建设难以用量化指标衡量,所以目前的基层干部考核涉及文化建设方面的指标较少,导致了部分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低。这种思想观念在昆山的基层领导中普遍存在,因此也出现了经费拨款众多但农耕文化建设效果平平现象。另一方面,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仍停留在基础的实体文化建设上。仅仅是建好了设施,没有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日常使用做好谋划,让其在大多数时候都处于空闲无用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昆山地区众多的村镇,并没有充分利用手头资源,对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缺乏思索,缺乏有效投入。
3.4 村民群体思想文化素质低,对农耕文化传承发扬意识弱
思想认识不仅是开展工作的基础,而且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前提条件。文化建设工作如果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势必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8]。在昆山地区的10个乡镇、众多农村中,村民的平均思想文化素质仍然比较低,平日农作之余,也只会把闲暇时间用于享受生活,并不会用来学习先进思想和农耕文化。同时,一些农民群众从思想的根本层面上认为农耕文化不重要,认为自己只要会耕作、能生活即可,认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也不愿意参与乡村文化活动。所以对农耕文化传承发扬的意识也不强烈。
4 打造江苏昆山农耕文化绿洲的对策建议
打造农耕文化绿洲不仅需要国家全面推行农耕文化政策,基层精准实施农耕文化建设,还需要每一位村民积极发扬传统农耕文化,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4.1 出台相关政策,协调各区域发展
首先,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前,应当更多地听取各地方政府和基层的声音,选择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相关政策制定。在充分听取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后,针对相关问题,有选择性地出台政策。相关政策一定要符合基层的真实需要,保证出台后可以真正落到实处,兼顾各地区发展[9]。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也可进行一定的修订和优化。针对昆山地区,可以紧密联系昆山地区各部门进行工作战略部署,使政策能够最大程度地被当地村民所接受,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打造农耕文化绿洲。
4.2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供给侧改革
由于国家的宏观政策不一定能够完全抵达村民微观个体,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推动农耕文化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促进农耕文化建设供给需求平衡,提高当地的资源利用率。针对这一问题,昆山市政府应当整合每个村镇的资源,向上助推当地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通过文旅融合、农耕文化艺术节等方式将当地的优秀农耕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促进昆山地区各村镇经济发展,向上向下双推动,必能更好地带动昆山地区社会经济总体发展。
4.3 加强管理监督,完善透明化机制
由于政府在管理的时候大多都是自我监督管理,因此收到的评价大多是不客观的。因此,对昆山政府而言,要想逐步完善供给体系与提高服务,助建“农耕文化绿洲”,就必须在政策上促进多元表达机制的形成,聆听社会各界的声音。通过不定期召开政府听证会等渠道了解昆山各个村镇村民群体的需求并付诸实践[10],从而进一步促进昆山地区政府部门透明化机制的形成。此外,还可以为政府职能部门专门设立农耕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定期对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使职能部门与政府、基层有效衔接。
4.4 丰富宣讲形式,提升文化认同感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农耕文化的宣传已经呈现着多元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趋势。在昆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昆山地区村民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占到很高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群体也已经可以灵活使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快手平台等新型传播方式。因此,昆山市政府和各个村镇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型的传播形式开展各类农耕文化宣讲活动,大力提升村民农耕文化认同感,让老中青三代都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增加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