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合作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研究

2021-12-26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核算资产部门

钟 磊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7)

近年来,高校与企业合作、高校与政府或行业合作,在高校办学中越来越常见。企业、政府或者行业都为高校提供了各种技术或设备,比如土地、设备和技术等。这些条件都帮助了高校的办学,改善了办公的条件和实验的条件。对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或者学校与行业合作,在合作途径、合作内容、合作目的等都做了全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却没有提到合作方投入的资源的管理与核算的问题,所以应该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进行研究。

一、多方合作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现状

在多方合作背景下,合作方对高校投入了各种资源,比如土地、技术等。这些资源在投入的时候,除了少部分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在合作协议上并没有写清楚资源所有权转让的问题。不愿意在合作协议上写清楚的原因,主要是会形成相对的收入和支出,并且要缴纳税金,而且企业在捐赠资源的时候要审批的手续比较麻烦,办理这些手续的人员因为麻烦并不愿意办理。这些资源在纳入学校固定或无形资产的时候,如不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在以后处理起来时,手续也比较复杂。为了以后在统计计算的时候能方便,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注重的是资源的使用权,并不是资源的所有权。至此,高校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都只关注使用权,不去管所有权。这种形式在高校的资产管理上就会出现不管不理的状态。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县市合作办学时,县市负责建设校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教学以及设备的投入。在顺利办学之后,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底,县市已投入了5.8亿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就这5.8亿元是否应该纳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财务管理与核算中,向浙江省与温州市提出的时候,政府相关部门竟然全部反对。由于想法并不一样,所以这5.8亿元没有纳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与核算中。

县市所提供的资产,并未纳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与核算中,在以后统计时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会计人员的工作就是通过专业知识对资产进行确认与统计,然后为双方提供一份明确的资产信息表。资产信息表中包括的内容有某一段时间的财务情况以及盈余情况,现金流入与支出的情况,这些信息要为以后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合作双方对资产信息表的要求,要真实、及时、相关、可比等八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要真实可靠。基于多方合作,合作方提供的各种资源已经在学校使用,学校也掌握了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在以后所产生的利益都要流入学校,如果学校财务不把这些利益记上,会计人员提供的资产信息表就不具有真实可靠的特点,以至于无法知道学校的办学水平,与会计本身背道而驰。例如,假设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共有12000人,1800人在新学院中,如果不把新学院的资产纳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中,那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所提供的资产信息表,就不能反映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真实资源情况,也不能反映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水平,造成教育部门以及家长无法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作出准确的判断。

2019年9月底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是以后高校或者其他会计核算办学资源的依据。其中指出了成本指的是所产生的资源消耗,包括房屋、设备、材料等发生的消耗以及人力的消耗。单位的成本项目包括工资福利费用、个人和家庭补助费用等。所以,如果不把新学院纳入财务中,就没办法反映学校实际的成本。

二、多方合作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没有形成一定的管理意识,而且在我国高校大都是公办的,所以国家的投资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来源。所以很多高校就不用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也不用核算成本。这样让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并不到位,而且高校看重的是教学质量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没有进行清楚的职责划分。久而久之,高校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这种情况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

在高校的管理理念比较陈旧,思想比较传统。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金钱,忽视物资,重点放在了购买置备上,而忽视了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一直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领导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担任教学任务,属于纯消费的事业单位,与其他的生产类经营类的产业不同,一些固定资产免费是使用的,不用涉及到盈亏损失、计提折旧等内容。长此以往,高校只注重学校的需求,而不关注这些资产的效益问题,没有一个成本的概念,对于政府、企业或者行业投入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作用以及地位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而且高校中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学校就应该以教学为重,所有的精力应该放在教研任务上,这也导致了学校的各部门根本不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高校中的一部分资产很长时间都闲置,没有完全利用这些资产,这也是对资产的一种浪费和流失。

部分高校的管理结构也分配得不合理,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一直以来,高校的固定资产采用的是“三位一体”的模式,也就是高校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行政管理权是统一起来的。但是所有权并没有人来负责,造成了所有权的缺位,出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谁都能管和谁都不能管的现象,没有人对高校所有权负责。高校中使用的实验仪器、教学设备、图书材料以及房产建筑物,都没有专门管理的部门,这些资产一般归入了高校的设备处、图书馆和后勤管理这些部门。这些部门之间是各自行使各自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统一起来,部门关系无法协调,在管理上无法统一。如果高校不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这些资产,长此以往就会造成高校固定资产的混乱。

高校中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体系,大部分的高校预算和资产管理没有建立联系,所以高校并没有形成合理的资产配置体系。有一些高校只看重购置和资金的收入,而忽视了人员管理和购置的费用,所以导致高校资产配置并不合理。高校在核算过程中,并未核算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的核算人员意识不强,出现核算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都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的经营性固定资产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所以在管理上会存在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最近几年,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各个校区之间出现争夺学校资源的现象,都想利用学校的固定资产来发挥产业的作用,比如电脑的应用、房屋的租赁和咨询服务等,借此提高本部门的利益。还有少数人将高校的仪器拿到外面进行售卖来获得个人的收益,但是高校并没有任何收益,所以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高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软件并不完善,只侧重了固定资产的统计功能以及数据库的内容,对于管理工作的流程并没有重视起来,造成工作的流程缺失。各部门一般都是自我管理,部门之前没有联系,造成信息不通用的现象。目前,校园网已经全面普及了,这种自我封闭管理并不适合当下的高校资产管理的要求。而且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没有比较方便快捷的方法,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也不够明确。不分类别,不分价值,在核算时都会产生问题,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出现错误,不能掌握高校固定资产的实时变化,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多方合作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策略

(一)增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要想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第一,要改变高校领导的传统观念。高校领导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比如以往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就要进行转变,在实际的工作中贯彻落实资产管理的概念,加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纳入到高校的工作目标当中,加强高校领导的管理意识。第二,要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高校增加法规的宣传和学习,让教师职工都可以充分认识到管理的作用,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与流失。高校应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性。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各个高校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管理的特点,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利用做到最大化,合理的配置固定资产,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高校的所有固定资产应该进行统一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各部门调配使用。在不影响教师教学的情况下,高校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对不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出租,这样可以让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但是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要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与监督,做到有账可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科学地进行规划。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核算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要进行监督,确保高校的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做到合理有效地使用,将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把经营性的固定资产加入到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让财务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实现高校经营性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三)强化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分清责任

高校应该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做到统一管理、分级管理,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独立性的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学校的各类资产进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实行财务监管,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核算,掌握固定资产的总价值。对于设备、土地房产等资产管理部门对教学设备、图书、仪器等实物进行归口管理。这些实物的具体使用的地方要建立资产管理的台账,确保资产的完整,以防流失。而且,要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建立资产核销制度。学校在这一点上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实物盘点制度,制度要具有操作性和严谨性,这样可以及时掌握资产是否丢失和资产的盈亏情况,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账务管理,会计人员要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让领导知道固定资产的数量,做到账实相符。

(四)加强财务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财务管理也包括固定资产的计价、报损、清理等,以及资产管理过程中财务的监督等多个方面。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包括资产评估与其核算,产权登记和产权界定等基础的功能。所以财务管理部门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基础,财务管理可以让固定资产利益最大化,防止固定资产的浪费与丢失。

财务管理部门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统计时,可以建立动态的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要账实相符。固定资产管理小组负责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等,避免出现固定资产浪费与流失的现象。现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难度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管理,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网络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分为两级,第一级是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或修改各个小区所有的固定资产购置信息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各级之间要保持信息的畅通,可以利用一些通讯软件,比如QQ群,可以让消息及时传达,保证消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种网络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可以让各校区固定资产的配置更合理,保证账实相符,达到资源共享的优势,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呈现动态化。

(五)完善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高校要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第一,要依据学校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将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分开核算,将符合分类标准的固定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当中。第二,对于固定资产的价值,工作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对于那些可捐赠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重组价值进行计算。第三,高校要建立固定资产的分类明细和核算明细,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管理部门要分别设置固定资产的登记明细表和固定资产的分类表以及固定资产的增减表,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记录固定资产的情况,方便会计核算,对固定资产有更详细的了解,能够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情况。

在核算固定资产使用价值转移时,要进行真实的核算,能够反映固定资产实际的价值。在具体核算当中,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计提和折旧的需要,设置一些科目,比如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这样可以真实的记录并反映出固定资产的购置、亏损、补偿等过程。在会计核算时,为了让固定资产延长使用时间而产生的支出也要算到固定资产价值当中。对支付质保金的对等发票的情况,要算入固定资产价值中。对租的房屋进行改造装修的支出应该作为租入资产改良支出。新完成的房屋资产也要进行分类核算,比如房屋主体、电梯、空调等项目,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计价算入不同的资产管理当中,这样也方便以后的累计折旧,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对于新建设的绿化工程,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造价人员提供的资料将绿化工程进行划分,比如植物资产、房屋及建筑物、照明电器以及其他通信设备都划分清楚,像是大树等植物类资产应该单独计价,以反映出一个完整的资产状况。

(六)加强产权管理,及时明晰产权

产权明晰也是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一些转为经营性的固定资产,高校要坚持固定资产的有偿使用原则,学校要将非经营性的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固定资产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有关部门审批通过之后才可以。应该及时明晰产权归属,办理固定资产的产权转让,完善转让的流程和手续,对于评估的固定资产应该请专业的评估人员进行评估,维护国家财产和法人财产的所有权,保留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完整性,避免产权纠纷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是一项大工程,更是一门学问,要想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高校就要对这一项重视起来,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台账要准确。这样才能管理好固定资产,确保高校固定资产的合理分配,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防止固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更好地服务于高校。

猜你喜欢

核算资产部门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