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山镇风俗文化英译研究
——以戴乃迭《芙蓉镇》英译本为例

2021-12-26王飞云汪晓莉

关键词:山镇风俗刻画

王飞云, 汪晓莉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山镇风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特色的小说是中国风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对这类小说文本进行翻译,有利于中国文化宣传和国家形象的构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客观准确的外宣翻译工作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1-3]。

《芙蓉镇》是一部“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的牧歌小说。古华通过对芙蓉镇景致如圩场、吊脚楼、民歌等的描写,给读者展示一幅湖湘山镇生活画卷,同时寓时代变迁和人物命运于山镇风俗文化的变化之中,借不同时期的山镇风俗文化显示对社会思潮的反省。当前,国内学者对《芙蓉镇》戴乃迭译本的研究多从操控理论、顺应论、杂合理论等理论角度展开。王娟在操控理论框架下分析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对翻译的影响,并指出应当关注翻译活动的社会文化语境[4];杨曼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顺应转换[5];李雨倩发现译者在翻译文化意象过程中采用的杂合性翻译策略可以丰富译入语文化和消减文化差异[6]。从研究内容来看,前人主要涉及文化负载词、人物形象、话语分析的英译[7-9]。此外,目前对于中国风俗文化的翻译研究,学者多关注习语、文化负载词、楚辞翻译等[7,10-11],且仍以传统的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学者利用语料库等实证方法对风俗文化从翻译文本整体进行考察研究。

本文基于《芙蓉镇》汉英平行语料库,提取与山镇风俗文化相关的汉语语料及其英译,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考察英译本中对风俗文化描写的变化,并客观分析以下问题:1)汉语原文中塑造了怎样的山镇风俗文化?2)英译本中的山镇风俗文化与原著中存在哪些异同?3)导致山镇风俗文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研究设计

(一)语料库简介

本研究使用《芙蓉镇》汉英平行语料库,库中中文语料经过ICTCLAS3%0的分词赋码处理,英文语料经过Treetagger2的词性赋码处理,中文原文与英文译文经过ParaCon269软件处理和人工调整,在句子层面实现了平行对齐,具体库容见表1。

表1 语料库概况Tab.1 Corpus overview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文化意象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而具有地域特色的意象则是风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湖南湘西山镇是遍布在广袤中国大地上无数村落山镇的一个缩影和范本,因此本文以戴乃迭的《芙蓉镇》英译为个案,对比古华原文中所描写的山镇风俗文化与英译本,剖析异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期为中国文化英译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基于《芙蓉镇》汉英平行语料库,利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12],探究英译本中刻画的山镇风俗形象的变化及其原因。首先,利用Antconc 3.3.0软件从词表中选出能够反映山镇风俗文化的意象词语“圩场、吊脚楼、民歌”,统计包含这些词语的原文语料,归纳总结原文中所刻画的山镇风俗文化。其次,利用ParaConc269软件检索原文相应的英语译文,根据不同的翻译方法对三个意象的英译分别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形象刻画的演变过程,总结英译本中所表达出的山镇风俗文化的变化。最后,结合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译者文化身份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等三个因素,对导致山镇风俗文化英译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研究过程

(一)原文中刻画的山镇风俗文化

古华在原文中描绘了1963—1964年(常态生活)、1964—1969年(灾难序幕)、1969—1979年(灾难高潮)和1979年(回归常态)四个时期芙蓉镇风俗文化的变化。在常态生活期,作者刻画了一个民风淳朴、生活宁静的小镇形象;在灾难来临期,左倾思想对淳朴风俗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破坏;在灾难高潮期,左倾思潮破坏了山镇人民的宁静生活和生产,使社会发生动荡。1978年后,随着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常态,芙蓉镇重新焕发生机,大量新鲜事物的涌入为古老的风俗文化带来新的转变。

圩场、吊脚楼和民歌分别作为人们生活中心、物质文化典范和文化载体,反映山镇风俗文化面貌。纵观原文,作者共用153句描写圩场、吊脚楼和民歌,刻画出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湖南湘西山镇风俗文化,具体见表2。描写圩场共65句,刻画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时代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们生活中心;描写吊脚楼有42句,刻画出一个象征旧思想和旧事物的形象;描写民歌共46句,刻画出蕴含浓厚乡土气息和政治色彩的文化载体。原文再现了一种具有鲜明立体感、现实感和生活感的山镇风俗文化。

表2 汉语原文中刻画的山镇风俗文化Tab.2 Mountain town culture in the Chinese text

(二)英译本中刻画的山镇风俗文化

利用Paraconc软件检索英译本中刻画山镇风俗的语句共93句,较原文有大幅减少,所刻画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英语译文中刻画的山镇风俗文化Tab.3 Mountain town culture in the English text

1.英译本中圩场形象刻画的具体变化

圩场作为芙蓉镇上居民生活、聚集、交易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是体现山镇风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保留、改变和删减。对比译文和原文中描写圩场文本,发现不同的翻译策略下译本和原著所刻画的形象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英文译文中圩场刻画的变化Tab.4 Changes of the market in the English text

在常态生活期,原文所刻画的圩场充满了生活气息,而译文中无论是经过改变还是删减,都会缺失具体的生活画面感,见例1。

例1满圩满街人成河,嗡嗡嘤嘤,万头攒动。

译文The place swarmed with people,rang with a hubbub of voices.

古华用“嗡嗡嘤嘤”来形容圩场上往来不绝、热闹非凡的小镇赶集之状。由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差异,译者采用改变的译法,译作“rang with a hubbub of voices”,尽管这样传达的意思准确,却失去了赶集时圩场上热闹的生活色彩。若能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适当的增补,如“just like being surrounded by flowers,with bees and butter-flies flying around”,通过形象的比喻,不但能还原当时赶集热闹的集市画面,同时也能让读者体会到在建国初期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热情洋溢的山镇生活文化。

古华运用大量笔墨描述灾难期圩场生活的变化:乡村生活在左倾思想下受到了影响和破坏,平日里农民赶集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圩场沦为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的场所,人民生活物资匮乏,整个农村经济濒临崩塌。原文中通过这样一段描写来记录当时的社会现状:“因天底下的人都要去炼钢煮铁,去发射各种名扬世界的高产卫星。”其中,用了两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语“炼钢煮铁”和“高产卫星”,而译者此处采用直译和改变的方法翻译为“smelt steel”和“boost production”,丧失了古华对那个时代错误行为的无奈与痛惜的情感表达。因此,在翻译具有特定历史色彩的俗文俚语时,若能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具体事例,如“break pots to smelt steel”和“boost production to reach aims:a small piece of land can produce tens of thousands of pounds of food and a pig heavier than an elephant”,不但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加深认识,还能捕捉到当时社会生活的画面感,体会到原著所传达的思想,让译作变得可观可感。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译者采用直译和改变的翻译策略的原因是:受资助的出版机构熊猫丛书需要利用文学手段让世界了解当时的中国,改变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封闭而造成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猜测臆想,需要尽快澄清国外社会对中国的认识。

当生活回归常态,镇上居民生活逐渐恢复往日生机,古朴淳厚的生活气息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再现,圩场的日常生活又变得热闹。同时,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把新鲜元素引入到古老圩场,使古朴的民风民俗焕发了新的生机,见例2。

例2如今芙蓉镇逢圩,一月三旬,每旬一六,那些穿戴得银饰闪闪、花花绿绿的瑶家阿妹、壮家大姐,那些衣着笔笔挺挺的汉家后生子,那些丰收之后面带笑容、腰里装着满鼓鼓钱包的当家嫂子、主事汉子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人成对……

译文Now Hibiscus had a market six times a month.To it flocked gaily dressed Yao and Zhuang girls with sparkling silver trinkets,smartly turned out Han youngsters,housewives and householders with bulging purses,beaming with satisfaction.Some came in couples or small groups…

译者生于中国,长于英国,其文化身份与原著作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努力维持原著所描写的生活场景,但是一些生活习语如“阿妹”“大姐”“后生子”等诸如此类具有地方语言特色的描述性词语,译为通俗的“girls”“youngsters”等,丧失了浓郁且极具现实感的生活气息和古朴的地域特色。汉语中,用在亲属名称前面的“阿”一般是表达“亲爱、可爱、敬爱”等亲昵蕴意,如阿公、阿哥、阿宝等。因此这里的“阿妹”若是译成“cute girl”,“大姐”译为“dear sister”,不但能还原当时对话双方亲切融洽的社会关系,展现和谐质朴的中国山镇风俗文化,也能为译作注入更加丰富的人文情怀。

2.英译本中吊脚楼形象刻画的具体变化

吊脚楼是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劳动人民生活场所,是体现山镇风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古华结合具体的时代特色,通过描写吊脚楼的兴衰,反映时代的变迁和山镇风俗文化的变化。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翻译策略的使用,对吊脚楼形象的刻画产生了一定变化,见表5。

表5 英文译文中吊脚楼刻画的变化Tab.5 Changes of the stilt-house in the English text

如前所述,古华描写吊脚楼的过程中不但刻画出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采的湖湘山镇文化,同时也寓时代特征和政治色彩于意象之中。在常态生活时期,王秋赦为了维持其日常生计,不得不去变卖楼里原有的家具,见例3。

例3几年日子混下来,王秋赦媳妇都没讨上一个,吊脚楼里的家什已经十停去了八停。

译文Muddling along like this,Wang Qiushe hadn’t found himself a wife but had sold four-fifths of the furniture of the stilt-house.

古华用极具乡土气息的词语“家什”来描述家具,而译者直接使用“furniture”,使得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消失。吊脚楼作为芙蓉镇上好的房子,以前居住的都是地主乡绅,房子里的“家什”都是优质材料精心加工而成。久经岁月的洗礼,精致的“家什”也透露着些许陈旧的意味。因此若译为“exquisite old furniture”,不但再现当时社会环境,也能让读者体会到王秋赦沉闷黯淡的生活气氛。此外,古华刻画王秋赦变卖家产的程度使用地域方言“十停去了八停”,译者考虑到目的语读者文化身份的差异译为“four-fifths”,削减了习语表达的地域特色,但却将原文意思准确地传达出来,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镇生活逐渐回到正轨,淳朴风俗文化逐步恢复。同时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引入让死气沉沉的芙蓉镇重新焕发生机。古华在小说最后通过简洁的语句描述吊脚楼的坍塌:“只听街上有人尖着嗓音,报喜似的叫嚷:‘吊脚楼倒了!吊脚楼塌了!’”此句使用两个意思相近的动词“倒”“塌”,来象征旧思想和旧事物的离去,突显人民对错误思想和破败事物消逝的喜悦心情。然而,译文“It’s the stilt-house!The stilt-house has collapsed!”并未传达出人们对象征旧思想和旧事物的吊脚楼彻底离去而有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目的语读者也很难体会到原著中淳朴山镇居民对新生活殷切期待的心情。

3.英译本中民歌刻画的具体变化

民歌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研究日常民歌对了解山镇风俗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认识作者和译者刻画的山镇风俗形象差异具有积极作用。对比原文和译文的民歌,可以清晰地看到英译本和原著之间的差异,见表6。

表6 英文译文中民歌刻画的变化Tab.6 Changes of the folk songs in the English text

常态生活期的民歌体现了淳朴敦厚、恬静和谐且极具乡土气息、民族特色的山镇风俗文化。经译者的改变和删减后,民族特色的乡村生活气息发生了明显弱化,见例4。

例4凡是黄花闺女出嫁的前夕,村镇上的姐妹/姑嫂们,都来陪伴这女子坐歌堂,轮番歌舞,唱上两天三晚。

译文Before a girl’s marriage other young women came to her home to sing and dance.

“黄花闺女”是一个文化典故: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结合社会背景,“黄花闺女”指未出嫁的女孩。译文改译成“girls”使得该处具有特色的生活气息荡然无存。其次,删减“唱上两天三晚”弱化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民歌形象。倘若译为“beautiful maidens”,同时保留“轮番歌舞”“唱上两天三晚”,则更能还原当时的生活情境,再现愉悦幸福的山镇婚庆风俗,加深读者对中国风俗文化的认识。

在灾难时期,传统的民歌不再被传承,而是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政治色彩的歌谣,如例5。

例5文化大革命,有红宝书/语录歌/老三篇/天天读/破四旧/打菩萨/倒庙宇/抄家搜查,还有这种黑鬼舞。

译文Wonders never cease.Reading the little red book,singing and reciting quotations from the Chairman’s works every day,overthrowing everything old,smashing Buddhas,razing temples,raiding homes,and now this “devil’s dance”

作者通过这样一段流传于人民日常生活中歌谣的描写,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左倾思想对小镇祥和生活的冲击和破坏,感受到古华对这段时期的惋惜。译者本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采用保留和改变的翻译策略。然而,目的语读者不能感受到左倾思想对生活带来的破坏,从而淡化了这一时期山镇风俗的时代特征和政治色彩。

三、原因分析

由上可知,译文关于山镇风俗的描述与原文有较大改变,译文更加突出祥和的生活气息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弱化了左倾思想的负面影响,同时原文的生活画面感也被弱化。

翻译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体验。另外,译者的文化身份不同于作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与作者存在差异。再者,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国家形象的建构。基于以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多次使用改变和删减的翻译策略。

因此,造成译文和原著中所刻画的山镇风俗形象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译者文化身份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一)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

原著中包含了大量的方言、习语、象声词等,以及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文本,而此类词语未有现成的英文与之相对应。作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目的语读者,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了解甚少。译者过多保留或直译原著,虽容易为读者带来新鲜感,但也容易造成读者心中的困惑。杨宪益[13]曾说:传统直译法“过于死板”,使读者不清楚我们表达的意思。因此过多的保留和直译会让目的语读者感到文本生硬与难以理解。

耿强[14]认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翻译的质量,同时也需顾及译本的传播和被接受。为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阅读译文,使得译本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避免书中的思想、思维、概念和读者产生强烈冲突,译者使用大量的改变和删减[15]。然而,采用这样的翻译策略会造成部分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弱化或丧失,缺失山镇风俗的画面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文本进行举例阐明、补充说明,让目的语读者真切感受到山镇风俗文化的生活画面感,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译者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是个人、集体、民族与他人、他群体、他民族比较之下所认识到的自我形象[16]。对于个人身份的认定会影响其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17]。因此,译者自身的文化身份直接影响翻译行为和结果。

古华在芙蓉镇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大地的寒暑沧桑。他用文字演绎了农村经济兴衰、政治风云变幻、人性与自然异化的过程,同时在字里行间注入了乡村泥土气息。出生中国的戴乃迭接受的是英式教育,并未真切体会过古华的生活环境[16]。

译者和作者生活环境不同,对生活体会不同,造就二者身份、文化的差异,使得原著与译文描写的山镇风俗文化不同。而这一点,在关于传统湖湘文化意象刻画方面体现得最为突出,无论改变或删减,都将使得山镇风俗文化的固有色彩淡化。

另外,古华借助小说中山镇风俗文化、人物命运的变迁,表达他对社会的反思,告诉读者要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品格,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拥有双重民族文化身份的戴乃迭,她对中国拳拳之心是不言而喻的[18]。而《芙蓉镇》的英译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更象征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基于此,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一些影响当时中国文化走出去、影响国家外宣形象建构的文本,译者灵活采取了多种翻译措施,如保留、改变、删除等。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

翻译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途径[19]。小说翻译可以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加强对中国正面形象的宣传,《芙蓉镇》英译本属于典型的国家机构翻译,其主要目的是借助文学的传播,重塑国家形象,反映当时的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让目的语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文化。

《芙蓉镇》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的小说。古华描写了社会生活的演变过程,揭示了左倾思想对农村社会产生的危害,歌颂了改革开放对国家经济恢复和民生改善的积极作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但国际社会急需认识一个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此时,通过走出去的文化去认识中国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弘扬淳朴的山镇风俗文化,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弱化了左倾思潮对山镇风俗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基于《芙蓉镇》汉英平行语料库,对其中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山镇风俗文化意象如圩场、吊脚楼和民歌等相关语料及其英译进行提取并作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译者采取了删减、保留和改变等方法,弱化了一些具有鲜明地域和时代特色的元素。造成变化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译者文化身份、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

纵览改革初期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可以发现,一些带有民族或地域特征、时代特色和政治色彩的情节,在英译过程中往往被删减或改变,弱化了译本中的“中国特色”。新时期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中国文化需要真正地走出去。任何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中国的文化亦是如此。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是动态的,只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才真正有助于世界全面认识一个成长的民族,一个逐渐成熟的国家。

因此,新时期的翻译工作者更加需要立足原著创作的时代背景,在翻译过程中结合生动具体的典型事例,在阅读过程中将目的语读者带入原著的创作背景中。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译作现实感和生活感,让目的语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长历程,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猜你喜欢

山镇风俗刻画
多彩双溪 润泽童年
太平风俗美
仁化红山镇白毛茶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
跟踪导练(四)4
Shenzhou Ⅶ Is Ready to 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