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学 助力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2021-12-25杨为民
杨为民
摘 要:“做”数学能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加工,建构起新的学习体系。通过“做”数学,学生紧紧围绕问题动手操作,在亲身实践中养成观察、预测、分析、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做”数学;培养
“做”数学能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加工,建构起新的学习体系,“做”数学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笔者尝试利用“做”数学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1.探索计算方法,培养推理能力
正确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功,计算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计算中的算理,即计算过程中的推理。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都有内在的规律,在“做”数学的时候,就应当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其中的推理素材,主动去探索算理,促进推理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有这样一道题:学校购买12箱西红柿,每箱西红柿重25千克,一共购买了多少千克西红柿?在学生正确列式后,教师就让他们自主探索25×12的计算方法。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想出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把12箱西红柿拆分成10箱和2箱,先计算出10箱西红柿的重量,再算出2箱西红柿的重量,最后把两部分的重量加起来;也可以把每箱西红柿拆分成20千克和5千克,分别计算出12箱20千克的重量和12箱5千克的重量,然后把两部分加起来;还可以把12箱西红柿平均分成6份,每份2箱,先计算出2箱西红柿的重量,再计算出6份的重量……最后学生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分析推理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2.动手操作探究,培养推理能力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形与几何”这个领域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时辅以适当的说明,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和测量,在实践中“做”数学,初步建立相关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探究平面图形特征和现实空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对于如何推导长方形面积,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用2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学生通过摆小正方形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然后观察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学生很容易得出“长方形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等于摆成的长与宽的积”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再摆一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如用14个小正方形摆一个长7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利用直观操作进行思考,来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这样学生手脑并用,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探究到了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在产生“成就感”的满足中发展了图形推理能力。
3.学习收集整理,培养推理能力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虽然比较枯燥,但是通过汇总和分析数据,学生就能发现很多隐藏在数据里的趣味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做”数学,让学生在经历收集整理、分析判断、作出决策的过程中促进推理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中,要求学生做一个正方体,在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1—6,每人抛30次,记录每个数字朝上的次数,再小组汇总,把结果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虽然学生们记录的数据有所不同,但是在小组汇总的数据中就会发现,每个数字朝上的次数是差不多的,从而推论出:在相同的条件下,每个数字出现的机会是一样的。
通过“做”數学,学生紧紧围绕问题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养成观察、预测、分析、总结等一系列好习惯。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增强了探究数理的意识,从而助力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