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车迷全球调查 意外又不意外
2021-12-25金诚
金诚
在收购F1后,自由传媒(Liberty Media)始终对如何提升F1的观赏性、为车迷带来一个更好的F1而不懈努力着。2017年,美国财团在接手F1后的第一年就通过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调查来对全球车迷的“脸谱”进行描绘。那以后,自由传媒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一步步改变F1,也在4年后的2021年决定再次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车迷调查。
这一次调查吸引到了来自187个国家的16.7万车迷的参与。调查结果显示F1车迷更为年轻,也更为多元化。
不出意料,F1历史中最传统的大奖赛在这一榜单上遥遥领先。意大利大奖赛在数据上成为F1最为重要的大奖赛。蒙扎赛道极为特殊的TIFOSI气氛,外加2020 与2021年两场极具戏剧性的比赛相信也进一步提升了其重要性。
此外,比利时大奖赛、英国大奖赛和摩纳哥大奖赛占据了第二至第四名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场比赛正是通常人们眼中F1的四大经典分站。
如何在F1竞赛本身之外,通过其他元素来吸引车迷观赛,一直是赛地推广方值得推敲的问题。
许多欧洲分站依旧较为传统,在办赛上新意不多。而“后来者”们,通常会用新招数来吸引车迷。部分分站将比赛周末办成一个节日,努力制造车迷和车手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有些分站结合本土最受欢迎的比赛,多角度吸引车迷。新兴办赛国中最为常见的则是吸引大牌歌星举办演唱会,让车迷们“一举两得”。
然而,数据所体现的却和部分分站所尝试的大相径庭。车迷们认为最重要的仅仅是良好的观赛位置。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则是交通便利度和维修区参观资格。的确,无论赛道的娱乐项目如何丰富,假如车迷难以抵达现场或是抵达现场后难以停车,比赛周末的体验都不会很棒,而在解决交通问题后,在哪个弯角观赛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车迷抵达赛道的核心目的,还是观赛。
然而,排名末位的三个选择令人感到意外。赛道夜生活/车迷区域活动排名倒数第三,可以看出许多车迷对一些赛道所举办的派对并不感兴趣,一些娱乐活动也不太重要。
演唱会很意外地排在倒数第二,仅获得9%的选票。实际上,从门票销售上看,演唱会很好地促进了F1 大奖赛门票的销售,演唱会现场也座无虚席。乍一看这似乎与调查的数据有些矛盾,但实际上,考虑到此次调查的宣传渠道是在F1 官方网站和几大主要赛车网站,愿意花费时间来填写调查问卷的也一定是铁杆F1车迷,所以9% 的数据体现的是铁杆车迷的想法。甚至在部分国家,演唱会与其说是F1车迷在观赛之余享受音乐,不如说许多歌迷通过购买F1门票获得了近距离观赏偶像的机会。
在足球等团队运动里,球迷们对球队的忠诚度很高,许多人一辈子只有一支主队。然而在F1,调查数据告诉我们,车迷心中最喜欢的车队会出现很大变化。
相比2017年,迈凯伦车队所获的选票几乎翻倍,达到了29%。相信这与旗下两位极受欢迎的车手——兰多·诺里斯和丹尼尔·里卡多有着直接联系,也与车队近几年的复兴有着很大联系。
相比之下,始终拥有最为忠诚车迷群体的法拉利(18%)此次跌落至第三,这也是“跃马”在类似的调查中首次跌下榜首位。梅赛德斯也跌落两位,仅列第四(12%)。
实际上,由于F1车队作为生意的特殊存在,且不具备城市或国家的代表性(法拉利除外),许多车队在历史中不变的只是名称,而行事风格在管理层变迁后就会出现根本上的差异。这就也意味着车队们在寻求改变和关注时,能较为轻松地吸引到眼球,迈凯伦就已为同行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从近几年F1赛道边疯狂的“橙色海洋”不难看出,维斯塔潘是当今最受欢迎的车手之一。荷兰人也毫不意外地在这一次调查中拿下榜首,只不过红牛车手并不独占鳌头,而是和自己的“电竞兄弟”兰多·诺里斯并列第一。
可见,后者在场上表现出色,场下不仅十分亲切还很放松的性格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从数据分析看,喜爱两位车手的的主要人群并不一样。选择诺里斯的车迷较为年轻,且女性的比例比其他车手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维斯塔潘不仅仅在自己的祖国荷兰排名第一,在日本与美国也同样位列榜首。在英国,汉密尔顿仍是最受欢迎的车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虽仅列第五,但在选择了多位“最喜爱车手”的车迷中,四届世界冠军得到了其中大部分车迷的认可。
自由传媒寄希望通过修改规则来让比赛变得更精彩的想法从不是秘密。无论是2023年的全新赛车技术规则,或是本赛季引入的“冲刺排位赛”,本质上都希望提升观赏性。此外,F1CEO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也多次表明F1希望在下一代动力单元中用上生物燃油。
对此,车迷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调查结果看,车迷们鼓励F1使用更为环保的燃油,并希望赛事能继续走在汽车科技的最前沿。对于有悖传统的冲刺排位赛,车迷给出了积极的看法,但也同时明确反对了它在每一场大奖赛中的出现。另一条显示F1车迷都很“传统”的数据来自对于倒序发车的看法,有68% 的车迷表示了反对。
自由传媒这一波调查的操作手段很好,能通过民主的手段快速地了解车迷的心思。无论是对未来的规则修改还是现有规则的尺度,自由传媒可得到许许多多的数据。更关键的是,车迷才是F1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只有能够牢牢抓住他们的心,F1才能继续蓬勃发展。
当然,F1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首先,由于F1的受欢迎程度近两年才有大幅提升,许多美国车迷并不“传统”,他们是否对这项运动“忠诚”也有待时间的考验。因此,他们对于F1的看法或许还有了解不深的原因。假如为了满足新车迷而激怒了传统车迷群体,可能是个冒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并未在中国大陆做到足够宣传,略有无视中国车迷发声之嫌。这与自由传媒早在收购F1之初将美国和中国列为最重要发展市场的策略相悖,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只有F1自己知道了。
今年巴西大奖赛前,部分车队物资无法按时抵达圣保罗因特拉格斯赛道。FIA通常全年仅给车队两次打破宵禁的机会连夜工作,但这次为能准时开始周五自由练习,F1允许全围场能免额使用宵禁组装赛车。一周后的卡塔尔大奖赛,又有部分车队的物资因物流问题而延迟抵达赛场。
实际上,这一次的物流闹剧在侧面让局外人看到F1如今已在人员和物流的可行性上接近极限。
十年前,没人相信F1会有“ 三连赛”。2018年因时间安排问题不得不出现“三连赛”时,F1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三连赛”绝不再有。去年,F1因疫情而被迫有“三连赛”可以理解,但都是相近国家,开车几小时即可转换赛道。
但F1有一句俗语,完成一次后就会变成新日常。当前,“三连赛”不再是F1需要小心翼翼地推给车队的概念,比赛不再是相近的国家,而是在不同大洲(连续三场在不同大洲)!
这对于F1业内“普通人”的体能考验超乎想象,也是F1决策者所无法感受的。掌舵F1的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与罗斯·布朗坐在头等舱里的时候,不会感受到三周三个大陆的痛苦,乘私人飞机的车手和领队们也不明白长途飞机的煎熬。因为他们不知道经济舱的感受,也不知道长期处于旅途中的舟车劳顿。
从北美到南美直飞就要10小时,但许多记者为了节约预算,不得不去美国东海岸转机。从巴西圣保罗到多哈虽有直飞,但13 小时的飞行后,等着记者和围场打工人的是半个地球的时差。
“背靠背”周末中间,记者与围场打工人匆匆做完上一场比赛的收尾,还未喘口气就必须为下一场比赛开始奔波:记者们通常在周一拼命写完分析和赛后新闻,急忙赶到机场,幸运的话能在周二前抵达目的地,两天后的周四又要前往赛道。围场打工人在周日拆完车房,两天后新赛道的车房搭建又要开始。
巴西的物流问题,宵禁取消意味着比赛可以按时进行,但苦的是技师这样的低阶围场打工人,拖着疲惫身躯到达巴西后却要通宵工作。近几年,不少人选择离开他们喜欢的行业。能做到F1技师,必是业界翘楚,但他们认识到家庭更重要。
当然,我不是技师,他们的感受我并不完全明白。但追着赛车跑的忙碌,对我曾是家常便饭。2018年一个DTM/欧洲F3赞德沃特周末加上一个F1“背靠背”,我体验过一次”三连赛”。好在那一次全在欧洲,荷兰/德国/匈牙利也距离不远。但在三个周末的连续工作后,即使我如此喜欢在赛车围场的感受,也记得自己从未如此开心地登上回家的飞机。
如今23场大奖赛,局外人不知道的是,现在少有愿意花费重金送员工满世界跑F1的媒体公司。而且因为社交媒体,外加F1向“卧室媒体”提供了许多网络资源后,现场报道的价值持续走低。外加F1官方也做起了媒体,独立媒体人日子难上加难。
因此,大部分F1围场记者都是自由撰稿人,必须自己负责差旅开销。这意味着需要想方设法省钱,例如:买红眼航班,或是住偏远低价的酒店,甚至不住酒店,欧洲大陆的隔夜大巴就是省钱的好选择。我在飞机,大巴和地铁上都写过稿子。有一次我在一整晚飞机后直奔赛道,甚至走路都走不直。这样的做法很艰苦,但这一切也只是为了一个梦想。
受疫情影响,F1围场记者的生存更为艰难。现在回想起来,2018 年《汽车之友》·沖程特约记者钱俊所达成F1年度全勤的纪录真是非常可贵,短时间内也很难被复制。
许多跟着F1满世界跑了几十年的记者年龄都已不小,当年轻人都支撑不下去时,他们却还在坚持。他们许多根本不差钱,可以坐在家里享受退休生活,但坚持去现场其实就是延续几十年的习惯,顺便多见见几次上世纪70/80年代结交的老朋友。F1的车轮在向前,不久以后25 场一年可能真的不可避免。但只希望分站扩张时能够慢一点,照顾起真正让这场秀前进的普通人们,多想想他们的感受。
在被问到围场打工人对于赛历长度的抱怨时,小红牛领队弗朗兹·托斯特说:“大家不要抱怨比赛多,你们在F1工作已很幸运。”但事实上,F1才是幸运的,因为有这么多“疯子”愿意不计后果的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