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藜麦栽培技术推广,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升级
2021-12-25张松梅
张松梅
(天祝藏族自治县农广校,甘肃天祝 733299)
0 引言
藜麦与其他粮食不同,具有非常独特的营养价值,可以在干旱、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经济效益和种子环境山都要略高一筹,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藜麦很有可能会成为高原地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举措。全面推广藜麦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加快延伸藜麦产业链,以此来提高藜麦的产量,为助力高原特色农业升级,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藜麦栽培技术
1.1 气候条件
藜麦喜欢生长在气候寒凉、海拔较高,且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的地方,无霜期在120天以上,平均温度需达到16℃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需要控制在2 500 h以上,确保当地水、大气以及土壤等资源均没被污染,藜麦适合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助于提高产量。
1.2 土壤条件
藜麦对生长土壤需求不高,沙壤土、壤土、沙土都可以种植藜麦。但是要保障种植地方能够满足排水灌溉方便的需求。同一块土地种植藜麦通常不提倡连作,可以与荞麦、薯类进行轮作,有效提高藜麦的产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
1.3 备耕
一般情况下,在秋收其他作物之后,对第2年种植藜麦的地块进行深耕,利于更好地确保土壤的蓄水量,深耕的时候需要先将田间杂草全部去除。第二年播种之前需要完成深耕、旋耕、细耙,确保土壤更加细碎、平整、疏松,利于藜麦苗合理化的播种[1,2]。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需要需畦,畦的大小需要根据地势情况设定,只要能够灌溉的条件即可。
1.4 施肥
藜麦虽然具有耐贫瘠的特性,但是为了能够保障藜麦生长过程中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促进藜麦健康生长,提升种植产量,仍需要施足底肥。对于中等以上肥力的块地,施有农家肥1 000~1 500 kg/667m2的基础上,再施5 kg的尿素和10 kg的磷酸二胺以及浓度45%剂量为15 kg的氮磷钾复合肥,整体过程中肥料要一次性施入。对于瘠薄地块基肥,在施入一定化肥之后需要根据目前藜麦苗的生长情况适当增加氮磷复合肥。
1.5 播种
种子处理: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情况和种植藜麦的品种来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如果种植时节过早,藜麦很可能会遭受晚霜的侵袭,导致藜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影响了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快藜麦出苗的速度,需要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控制在3~4 h,温度控制在23℃[3]。土壤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3℃左右,这种的温度下更有利于进行播种,如果播种时间需要提前,可以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播种,除此之外,也可以选用沟畦进行播种。如果种植地区的地下水位比较高,降雨量多,则需要采用起垄的栽培方式,适当加大每株之间的行距。土壤种植湿度如果不符合高质量种植的标准,播种时节最好选在降雨前或者降雨后,如果是沙壤土尽可能地选择在降雨之前进行播种,而土质为粘壤土则需要在降雨之后进行播种。
播种方式:不同地方、不同的地块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通常采用撒播、条播、移栽的方式进行播种,育苗移栽和穴播的播种效果最佳。人工撒播时,需要保证种子与炒熟的谷子均匀搅拌,同时进行撒播,便于实现均匀播种,穴播过程中要使深度保持一致。行距控制在30~40 cm,株距控制在20~30 cm。播种后用土壤轻轻覆盖进行镇压,使种子可以与土壤充分接触,确保种子的营养需求,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苗孔周围用细土全部封严实,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播种的过程中出现孔散的现象。
播量和密度:播种密度会受品种和播种方式的影响,对于湿润和寒凉地区,通常采用撒播方式进行播种量控制在320 g/667m2,保苗控制在4 500株/667m2。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播种量控制在330 g/667m2,保苗量达到6 500株/667m2;灌溉播种区域的播种量需要控制在500 g/667m2,保苗量为8 000株/667m2;穴播方式播种藜麦,需要将播种的行距控制在70 cm左右,株距控制在20 cm,每穴播种籽粒为4粒,播种后覆盖土层为1.5 cm,每亩的播种量为60 g。
2 田间管理
2.1 补苗间苗
幼苗出土之后,种植人员需要及时对种植藜麦苗进行检查并进行补缺,确保藜麦最终的产量。如果藜麦生长的过于稠密,则需要进行间苗,避免藜麦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因过密争抢养分,影响整体的生长形势,补种通常采用浸种催芽的方式,有的时候也会采用移栽方式来进行补种。补苗之后需要在该位置浇少量的水,也可以在雨后进行播种,土壤内保持充足水分之后采用细湿的土将孔眼全部密封,可以达到保墒保苗防板结,利于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出苗5~6片叶子之后,种植人员需要及时将所有病苗、弱苗全部去除,避免对其他藜麦苗造成严重的影响。除草这个环节,尽量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使用,影响藜麦的质量。幼苗在长出8~10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开展定苗工作,采用穴播方式种植,每穴留苗量控制在1~2株,并保障每株整齐划一,的肥力地块需要保留株苗4 500株/667m2,如果地块的水肥比较高,则保留7 000株/667m2。
2.2 灌溉
对于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灌溉2~3次即可,苗期只需要灌溉1次即可,生长到始花期,则需要灌溉2次,灌浆期3次,灌溉数量要适中,切记不要过度,避免根部腐烂,影响生长。
2.3 除草
除草环节种植人员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除草时,需要全面掌握藜麦生长的特性,播种之前,切记不可以采用化学剂进行除草,尽可能采用人工除草方式,2~3次即可。藜麦生长出5~6片叶子的时候,需要进行松土;藜麦株长到80~100 cm时,进行二次除草,利于藜麦更好更快的生长。最后一次除草没有固定的时间,视藜麦生长情况和杂草情况而定。
3 病虫害防治
在种植过程中一定做好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病害包括叶斑病、早疫病、叶霉病等,虫害包括金龟子类、蛴螬和地老虎等。病虫害通常多发生在夏季,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多,是病虫害大量繁殖的最佳时节。因此,做好防止措施,加强监测是提高藜麦产量。重要举措。针对虫害,根据当地情况可以采用5 kg浓度为5%的辛硫磷颗粒剂与10 kg的细沙进行防治,在播种之前进行施入。针对病害,可以采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例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多菌灵等,选取合适的剂量适当喷洒。化学药剂能够抑制害虫生长、繁殖,可以应用在病虫害爆发成灾阶段,但是切记要控制药剂的使用剂量,结合当地情况和藜麦的生长对药剂进行合理调整。
4 收获与脱粒
藜麦成熟之后,需要及早进行收割,避免发生掉粒,降低藜麦的产量。通常藜麦的生长周期为120天,藜麦成熟的时候,植株穗色就会从绿色转变为红色、黄色或者是粉色等,叶子也会变硬,这个时候正是收获的最佳时节。一般采用收割机或者人工方式收获藜麦,针对种植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区域可以选择收割机进行收割;割取整株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收获。收割好的种子一定要进行晾晒,种子全部干燥脱粒之后,且籽粒含水量在12%以下时,及时采用精选包装进行仓库存储。
5 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藜麦产业化目前正处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升级,满足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解决。首先,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工程性缺水属于一大难题,对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以通过建设水库,全面投入对水库的使用,解决缺水严重的矛盾,紧紧抓住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争取资金的力度,深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利于更好地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其次,规范化种植,提高发展质量。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自动化设备不断出现,通过合理推广间套作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加工藜麦种植,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育种技术,选育出陇藜1号、陇藜4号和蒙藜4号,同时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实行“订单生产”,能够有效保障农户的销路和收益。最后,注重示范带动,以此来全面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通过加大扶贫攻坚与藜麦产业化发展相结合,能够扶持群众组织参加到藜麦生产、运销、加工等各个环节中,以此来不断提高藜麦产业组织化程度,带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藜麦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种植户为了满足市场的实际供应需求,需要增加产量,提高产量,所以大力推广藜麦栽培技术是重要举措,能够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合理种植,增加藜麦的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全面升级我国高原特色农业,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