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温室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2021-12-25史立君孙吉庆杨善伟郭夕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根腐病温室番茄

史立君 孙吉庆 杨善伟 郭夕英 张 丽 蔡 晨

(1.平度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平度266700;2.莱州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莱州261437;3.日照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日照276826;4.烟台市蓬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烟台264010)

中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17年我国番茄总播种面积为1 977.4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达1 114.7万亩[1]。山东省是我国番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山东省温室栽培番茄主产区有潍坊、烟台、淄博、临沂等,这些区域均有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生,其中又以潍坊寿光主产区发病情况最为严重。寿光市日光温室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病率在80%以上,致死率达30%,造成部分番茄集中种植区严重减产。随着山东省温室栽培番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番茄颈腐根腐病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番茄栽培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作者立足山东省温室栽培番茄生产实际,总结了温室番茄不同生长时期发病症状和流行规律,从选种、灌溉、施肥、药剂防治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番茄颈腐根腐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病规律

1.1 尖孢镰刀菌特征

番茄颈腐根腐病主要由土传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所引起。尖孢镰刀菌为腐生致病菌,一般为白色或粉红色,常见3种产孢类型,大分生孢子两头稍尖,呈镰刀形,长度20μm左右,一般有0~3个隔;小分生孢子多为椭圆或纺锤形,长度6μm左右,一般无隔;厚垣孢子抗逆性强,一般为顶生、间生,少数为串生或对生,透明状球形。 孢子梗长度较短,生长于菌丝侧面,无分枝。病原菌一般为分生孢子传播,由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整个生长季节可以出现单个或多个侵染周期。

1.2 番茄颈腐根腐病症状

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侵染周期较长,一般在番茄盛果期发病,实际生产种植中其发病时期因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环境不同而不定期发生。据调查,近几年山东地区温室栽培番茄整个生育期均有颈腐根腐病的发生,在不同生育时期番茄颈腐根腐病的病症也不尽相同。

1.2.1 幼苗期病症 番茄在幼苗期抗逆性较弱,该时期最易发生各种病虫害。番茄在3~5叶幼苗期感颈腐根腐病后,幼苗小叶萎缩,老叶变黄,根部和茎基部发生褐变,侧根形成圆形褐色病斑,随着病症的发展后期茎基部萎缩,根部腐烂,直至植株死亡。

1.2.2 5叶期至花期病症 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番茄的抗逆性逐渐增强,5叶期至花期番茄颈腐根腐病的发病率较幼苗期大大下降。该时期发病后番茄茎部出现纵向条形褐色病斑、凹陷,维管束出现褐色病变,植株根部坏死,须根脱落,病斑在近地表处长出次生根。

1.2.3 成熟植株病症 成熟植株处在番茄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生命活动旺盛,该时期如生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感病后极易造成产量大幅下降甚至绝产。成熟植株发病时,中午高温期全株叶片萎蔫,呈青枯状,早晚常温时恢复正常。在植株茎基部有明显深褐色病斑,根茎韧皮部可见分布褐变斑点和腐烂现象,一般褐变不会超过土壤线30 cm,老叶边缘黄化,幼叶萎蔫。

2 番茄颈腐根腐病流行规律

番茄颈腐根腐病具有传播途径广、危害重、周年发病的特点。一般早春茬为害最重,发病时间主要在4~5月,该时期正值番茄膨果期,病原菌通过土壤、接触、种子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可由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随着病症逐步发展将导致根部维管束坏死,新根停止发育,茎部萎蔫,植株生长停止。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病条件无严格要求,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率最高,最适发病温度为地温18℃左右。此外,研究发现该病原菌适于在偏碱性条件下生长。山东地区土壤多为碱性,为该菌生长扩散提供了便利条件。

3 番茄颈腐根腐病农业防治

鉴于番茄颈腐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及病害流行特点,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防治病害的发生。

3.1 选择抗病番茄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颈腐根腐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现阶段在实际生产中,山东地区常用的抗番茄颈腐根腐病品种主要分为红果品种和粉果品种两大类,其中红果品种包括倍赢、百斯特、思贝德、7845、4224等,粉果品种包括凯利3号、罗拉、喜莱德等。

3.2 培育无病番茄壮苗

当前,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主要番茄种植区番茄苗培育一般采用工厂化育苗。在育苗过程中,应选择经灭菌处理的种子。育苗基质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灭菌处理的基质,育苗穴盘可用高锰酸钾进行灭菌处理。通过工厂化培育无病番茄壮苗,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番茄苗期受颈腐根腐病侵害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生育后期的抗逆性,确保番茄种植获得目标产量。

3.3 当季收获后及时清园

番茄颈腐根腐病致病菌除侵染番茄外,还为害葫芦科、豆科、藜科等植物。因此,为减少番茄颈腐根腐病的再次侵染,当季番茄收获结束后要做到及时清园,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繁殖。

3.4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山东省寿光市温室栽培番茄已普遍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模式,该模式可显著提高用水用肥效率,满足各生育阶段番茄生长发育的水分和养分需求。该模式一方面尽可能的降低了在施肥和灌溉中病菌的传播,另一方面可在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同时,促进番茄植株的健康生长,提高番茄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3.5 增施有机肥

研究发现,土壤中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能够对尖孢镰刀菌产生抑制作用,而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2-3]。另外,有机肥可维持土壤正常的酸碱平衡,施用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持续供给作物需要的营养成分,更有利于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在实际生产中,鼓励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商品有机肥。在使用农家肥时,应充分腐熟,先小地块试验或者开展盆栽试验,以确保农家肥的安全性。

4 番茄颈腐根腐病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颈腐根腐病,提倡绿色防控,应坚持全生育期综合防治,以防为主,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4.1 土壤处理

对于已有病菌侵染的温室,可以进行土壤熏蒸处理,常用熏蒸剂有氰胺化钙、棉隆 、硫酰氟、威百亩、二甲基二硫、1,3-二氯丙烯等。夏季高温季节,也可采用高温闷棚,达到杀菌效果。经过熏蒸或闷棚处理后的温室,注意增施生物菌肥,补充土壤有益菌,恢复健康的土壤生态环境。研究发现,绿假单胞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根瘤菌等对番茄颈腐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3]。

4.2 定植前浸泡穴盘

番茄定植前12 h,对秧苗根部采取浸泡处理,一般将秧苗根部穴盘部分或全部浸入药液中20~30 s即可。浸盘药剂一般以广谱性杀菌剂和生根剂为宜。其中,杀菌剂可选择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等,生根剂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添加。

4.3 定植后药剂灌根

在番茄定植15 d左右,进行一次药剂灌根处理,一般采用广谱性的杀菌剂。药剂灌根时一般使用去掉喷头的喷雾器,施药时必须兼顾植株茎部。

4.4 感病后施药

番茄颈腐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一旦感病很难治疗。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病害后,常采用杀菌剂加生根剂进行处理。常用杀菌剂有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氟菌唑、苯醚甲环唑等[4]。一般采用单株定点灌根施药,此方法对于感病较轻的植株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感病较重的植株,应立即拔除并移到温室外处理,防止病害传播。

猜你喜欢

根腐病温室番茄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