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山区冬油菜—油葵复种栽培技术
2021-12-25张向召卫勇强吴建梅陈润玲吕维娜
张向召 卫勇强 吴建梅 陈润玲 吕维娜 李 瑜
(洛阳农林科学院 河南洛阳471000)
伏牛山区属豫西黄土丘陵干旱区,地形多样,落差大。 位于北纬33°33′~35°06′、东径110°20′~112°55′,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以一年二熟和两年三熟制为主。年平均降水量600~700 mm,≥10℃活动积温4 500℃以上;年平均气温13~15℃,1月平均气温0℃左右。冬季较长,土地闲置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很差。
目前在河北、山西太行山区已经出现了冬油菜—油葵的复种形式,是休闲观光产业的新型模式。这种模式可观光的时间段得到了延长,有利于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冬油菜的种植在每年的8月下旬到9月初期,来年3月下旬才会开花,5月中旬左右进行收割,在油菜收割之后复种油葵,油葵在每年7月上旬左右开花,8月上中旬收割。这种冬油菜复种油葵的模式可以带来两季开花的美丽景象,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1]。
随着豫西山区农业观光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笔者试验了冬油菜复种油葵的种植模式,开展了油葵复种试验示范,油菜平均亩产达到190 kg左右,油葵平均亩产达到180 kg左右,现将具体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1 冬油菜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播种时尽量选择适合耐迟播的品种,要求选择发芽率高、抗倒伏、耐寒性强、抗病性强、高产的品种,双低油菜的品种目前受到了更多青睐,比如陇油八号、陇油九号等,都属于冬性油菜,能够更好地适应豫西山区的气候特点。
1.2 播种技术
1.2.1 种子处理 种子需要先晾晒2~3 d,再用10%左右的盐水将秕籽去除,之后把种子倒进50℃的水中泡20 min,最后捞出焖放2 h以备用。
1.2.2 整地 前荏农作物收割后深耕细耙施肥,浅耕整地。优施农家肥,可以选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一般不超过50 kg/亩,硼肥不超过1.5 kg/亩。
1.2.3 播种 冬油菜在播种时对气温的要求在18~20℃,这是最为适宜的温度,在豫西山区为8月下旬到9月上旬之间,9月中旬以后播种的冬油菜存活率将会大大降低。每亩播种量在0.5~1.0 kg之间,尽可能均匀地播撒种子,并覆盖1 cm的薄土,如果是采用播种机,可将细沙或者熟透的谷物夹在其中,行距保持在20 cm左右,选择3 cm左右的深度进行播种,再覆土并压实。播种时必须掌握好行距,种子的深浅也要基本一致。
1.3 田间管理
1.3.1 苗期管理 在冬油菜的苗芽长出2片叶子时,进入幼苗管理期,每亩一般留苗1.2万~1.5万株,平均为20~25株/m2,当幼苗长出5片叶子之后,结合幼苗生长情况追施农家肥400 kg左右。
1.3.2 冬季管理 为保证幼苗顺利过冬,必须冬灌。要在12月之前结束,保证在土壤结冻之前灌溉完毕,应该选择气温连续5 d维持在5℃左右时进行灌溉。若是灌溉太早幼苗就会过早地生长旺盛,太晚会让土壤结冻,可能导致幼苗被冻伤。在土壤结冻之前培土,让土壤更疏松一些,使其抵御寒冷和保温的效果增强,培土不宜超过10 cm,幼苗在过冬时节可以每亩用2 500 kg土杂肥进行覆盖,为幼苗提供保护[2]。
1.3.3 返青期管理 冬油菜在经历了寒冬之后会在来年3月中下旬进入返青期,冬油菜进入生长期,浇水时追施尿素,一般不超过15 kg/亩。
1.3.4 抽臺和花期管理 冬油菜在薹花期间需要结合土壤和其生长情况及防虫需要,喷施不超过0.15 kg的磷酸二氢钾,冬油菜花期正好处在需水临界期,开花时需要轻浇和勤浇水,让土壤保持比较湿润的状态。而在抽薹和开花期间,浇水时可以适量施肥,抽臺前可以与灌溉浇水结合起来追肥,选用尿素且不超过10 kg/亩为宜。
1.4 病虫害防治
豫西山区的冬油菜害虫主要有蚜虫和潜叶蝇,而主要的病害有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等。害虫可以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进行配比稀释,或2.5%功夫乳油稀释后进行喷雾防治。防治菌核病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病毒病可选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选用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80倍液;防治白粉病则可选用15%粉锈宁600倍液。以上均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用量,配比完成稀释之后对病虫害进行喷雾防治。
1.5 适时收获
冬油菜全株的2/3角果都呈现出鹅黄色、成熟率达到80%以上时就可以收割,收割之后打堆处理,等待冬油菜彻底成熟,可以提升籽粒含油量。
2 油葵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在油葵品种的选择上,经过反复试验证明,我们选择了油葵CY102和GE813,这2个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更能适应豫西山区的气候条件。
2.2 整地
在播种之前需要整理土地,深翻23 cm左右,让土壤保持松散的状态,并且平整无杂物,根据土壤以往的情况进行施肥,每亩施用4 500 kg左右的农家肥作基肥,并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
2.3 播种
冬油菜收割之后经过土地整理再播种油葵,播种日期为4月中下旬,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提前在营养钵中培育油葵秧苗,到时直接选择移栽。但是大部分地块油葵都以点播为主,点播时每穴2粒。根据以往的经验,每亩大概需要0.6 kg种子,播种深度为3~5 cm,行距60 cm,每个穴位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5~30 cm之间,每亩苗数为4 000株左右,干旱土地可以适当增加行距,而在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则可以适当增加密度[3]。
2.4 田间管理
2.4.1 观察和补齐苗芽 由于播种时采用的是点播,加上多种因素干扰,可能会出现缺苗的情况,所以需要准备一些备用苗,在出苗之后及时观察和检查,将缺少的苗芽尽快移栽补上,可以选择降雨后移栽,保证苗芽的存活率。
2.4.2 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双子叶作物的油葵,由于子叶较大,如果整地质量不好,天气干旱少雨时,易造成出苗不齐。播种时在行间播种备用苗,缺苗可在第1对真叶坐水栽植或雨后及时移苗补栽。
2.4.3 结合间苗与定苗进行中耕 间苗浅耕在第1对真叶展开时进行,定苗深耕在第2对真叶展开时进行。为防止倒伏,可在苗高50~70 cm时结合深锄培土10 cm左右,可促进油葵根深叶茂。
2.4.4 辅助授粉 油葵属异化授粉作物,花粉粒较重,难以在空中飘落,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因此必须通过蜜蜂等昆虫媒介进行传粉或人工辅助授粉来提高结实率,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开花后2~3 d进行辅助授粉,以后每隔3~4 d,授粉1次,直到花期结束。每次授粉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上午11:00效果最好。这时花粉较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效果好,过早花粉易受露水粘结,过晚天气炎热,花粉的生活力减弱。授粉方法:在油葵花期将相邻2行植株的花盘一面面相对,互相轻轻搓几下即可,此法简捷。另外可用棉制的圆形粉拍子,一手握拍,一手握花盘,顺垄挨株轻按轻拍,拍子上粘着大量花粉,又可使各株互相传粉,授粉效果较好且不易伤株。
2.4.5 灌溉浇水 油葵的现蕾期和灌浆期进行浇水施肥,每亩追肥尿素一般在6 kg左右,而在花期浇水时可以结合追肥尿素13 kg左右,也可以施用硫酸钾13 kg左右。
2.5 病虫害防治
在豫西山区生长的油葵,虫害一般主要为棉铃虫,防治棉铃虫一般可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病害主要包括菌核病和锈病等,菌核病若是发生在油葵的苗期和花蕾期,可以选择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需要重复使用2次;而白粉病需要尽量早发现,便于防治,白粉病的早期阶段可以选择15%粉锈宁可性湿粉剂1 000倍液。以上药物都采用喷雾方法对油葵病虫害进行防治。
2.6 适时收获
当葵盘后壳变黄、籽粒外壳变黑、籽仁变硬、茎秆中部叶片枯死时即为成熟,应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摊开晾干,防止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