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25孙振轩
孙振轩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国国内的跨境电子商务在不同地区都有专门的交易主体,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内与国外之间能够保持贸易往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实行线上交易与支付结算,最后通过跨境物流来完成商品的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的应用,加快了国内外的贸易频率,切实地增进了国内经济贸易的增长,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应用特点也得到了当前国内市场强烈认同。
一、当前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现状
(一)国内电子商务的运营方式
1.本土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外电子商务平台联合发展
国内进出口贸易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将海外贸易出口以及海外贸易进口作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当前国内外都能够看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身影,国内本土的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外设立的电子商务平台联合工作,成为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运营方式。国内商品的出口以本土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为主导,生产企业提供出口商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帮助需要出口的商品解决海关税务缴纳以及商品质量检验等出口工作,通过跨境物流的方式将出口商品运输到海外市场,最终形成完整的商品出口流程。而国内商品的进口流程与之如出一辙,国外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表现其跨境运输的特点,吸引海外卖家入驻,并通过跨境物流的方式向国内输送有所需求的商品。所以,国内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外设置的电子商务平台联合发展、联合工作,为国内的海外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一条贸易途径。
2.B2C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营
B2C电子商务模式是当前国内企业面向海外销售的主要途径,借助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海外线上的商品销售活动,B2C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表现有网络商店、在线交易平台等,且B2C电子商务的付款方式也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不同,其主要以货到付款加上线上支付的付款方式为主,国内大多数企业通过结合B2C的线上交易信息与跨境物流外包的方式来减少对外贸易的运营成本消耗。我国部分加工类商品在B2C贸易模式的影响下扩大了进出口规模,加工商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来对外宣传其名下加工类产品的广告以及售卖信息,再通过完成线下的通关流程,使商品能够以合法的形式对外出口,最后通过跨境运输将商品输送到海外商业市场。在B2C模式下,国内大多数企业能够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进行商品交易,其中最具表现的是个人消费品,由此可得,B2C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营促进国内某一商品领域的对外出口贸易发展。
(二)当前国内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跨境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于海内外物流运输
国内的商品进出口通过跨境物流运输来实现,而由于电子商务具有便捷性、灵活性以及安全性等特点,其整体的贸易形式能够很快地与跨境物流运输相协调。而当前国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能够通过平台系统将物品的运输信息同步到跨境运输物流企业当中,作为商品的供货方,国内出口商品的企业能够实时将商品的进出口数据传输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当中,企业在通过平台对国内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合理的规划跨境物流线程,大幅度地提高了跨境物流运输的工作效率。
2.境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尽管跨境电子商务在当前国内外贸易过程中运用频繁,但其本身仍然存在些许的缺陷,通过分析看出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可以发现跨境电子商务在物流模式、支付模式以及协调机制上仍然存在不足。在物流模式上,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扩大了海外消费者的群体,导致国内出口商品的订单较为分散,且运输路程距离不均,这一系列因素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有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在支付模式上,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主要以线上交易为主,且其本身支付过程尚未成熟,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网络安全、线上电子货币流通阻碍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
针对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可以分析出,运用跨境电子商务来进行国内进出口贸易仍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具有比传统贸易模式更加优越的贸易特性,所以其发展空间主要存在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结构,因此,结合传统贸易模式中较为成熟的贸易流程以及管理制度,成为了当前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相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正在不断的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开展之前应用的传统贸易模式的贸易特点,并从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完善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的目标。并且将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进行了深度的优化,提高了物流模式在不同地区物流过程中的适应性。
二、跨境电子商务的应用优势表现
(一)不受地理空间限制的贸易便捷性
在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海外分支机构设立的影响下,地理空间对海外贸易运输的限制也逐渐缩小。在跨境电子商务普及之前,我国在国外设立的贸易分支机构较多,且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国内企业每年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来维护海外分支机构,以至于一些小企业不具备国际贸易的能力。而跨境电子商务改变了原有的贸易形式,通过减少海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并扩大贸易机构的覆盖范围,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了地理空间对贸易路线的限制,使得贸易过程更加便捷。
(二)减少企业出国谈判会商
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适时对海外的贸易过程进行规整,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下,企业能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网络互通性的特点来实时了解海外营销的状况,以此在短时间内调整自身的营销策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展减少了企业出国调研以及谈判会商等工作的频率,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对海外市场的实时监控来对贸易过程进行精准定位,从而达到更好的贸易效果。
(三)优化了海内外贸易的反馈工作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反馈与统计工作的效率,国内对外出口的商品在国外市场存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消费者会对产品的功能以及使用的感受等进行反馈说明,并且总结商品贸易的反馈说明,并分析出优化商品贸易的有效策略,这是当前对外贸易持续性发展的根本。
三、针对当前跨境电子物流的缺陷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解决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问题
首先,借助当前具有信息化服务特性的人工智能来实施物流运输管理,将其取代一部分不必要的人工物流管理,实现“人工+人工智能”的双重管理方式,以此来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其次,提高企业内部物流模式服务工作的管理力度,以此来增进海外消费者对企业物流的好感,企业需要加强对物流运输工作的监督力度,例如商品的运输是否达到预期标准、运输过程中商品的完整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通过加强对这一系列因素的监督管理,提高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工作效果。
(二)针对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争端加强支付交易的检测与审核
跨境贸易支付问题一直是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的重大难点,其支付模式与传统贸易支付模式大有不同,由于线上支付受到网络安全风险的影响,线上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需要从支付系统的安全技术的优化工作入手,加强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改良,从而为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模式提供安全保障。例如,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第三方支付系统机构的联系,扩大对外贸易时支付业务的规模,提高支付管理机构方的资金流动管理利益份额。与此同时,企业自身需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监管机制,让支付管理在符合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确保其规范性,例如,统计对外贸易时货币的流动情况,并将资金贸易数据对海关以及工商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切实的提高对外贸易支付交易的安全性以及规范性。
(三)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服务的管理机制
当前跨境商务贸易并非是货前付款的贸易形式,这就导致部分不法人员通过恶意交易、拒绝收货等行为影响跨境商务贸易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对此,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当完善自身对消费者的信用服务管理机制,加强机制内部审核与评估的力度。针对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服务的管理工作,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构建第三方信用管理中介,将海内外交易信用服务进行严格的统计,并全权负责商品进出口的争端问题。且第三方信用管理中介需要严格的依照当前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工作,以此来防止一些恶意炒作行为对国内商品出口企业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中有关法律的监管工作环节
规范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有关法律的监管工作,是保障跨境电子商务合法发展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而为了达到该目标,相关企业与海关部门需要共同努力,创新商品进出口的监管模式。首先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企业应当实时记录商品进出口以及资金等重要数据,并将一系列交易数据同步到海关监管部门,且在此过程中,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当切实的保护好用户的隐私,并依照海关部门的出口规定严格的检查商品的状态,以此来完善商品进出口的监管工作。而海关部门则需要实施创新对商品进出口的监管模式,不仅需要切实的履行检验商品实物的职责,还需要定期对商品的进出口资金流动、退税、安全报检的问题进行排查检验,以此来提高对商品进出口的监管工作力度。
结束语:
伴随着当前贸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相关电子商务企业以及管理工作者需要总结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出贸易过程中潜在的隐患,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探索出最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长期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