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海红米(赤禾)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25张辉松宋国显韩彰桂黄欲晓邹金松
张辉松 宋国显 韩彰桂 黄欲晓 邹金松
(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钦州535000)
钦州市濒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0℃,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1.8℃。全市海岸线563 km,滩涂面积9 533 hm2,咸酸田面积6 667 hm2左右,为广西适宜种植耐盐性水稻面积最大的地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生物资源和区位优势、良好的群众基础,为钦州海红米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红米是钦州市地标水稻,俗称“赤禾”“潮禾”“毛禾”,在广西钦州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沿海地区很早以前就有栽培海红米的习惯,如明代《(嘉靖)钦州志》食货篇就有记载,钦州“赤禾,五月种,十月熟,米红”。钦州海红米主要种植在沿海滩涂地带,耐盐度可达13‰,野生性强,但产量较低。据2019年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钦州海红米的检验报告显示,钦州海红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黄酮等增加免疫力的有效物质,对清除自由基、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是一种能满足中高端大米市场需求的营养健康食品。
钦州市于2019年11月举办了钦州海红米品牌创建启动仪式,以钦州海红米为资源品牌,多形式广泛宣传,积极提升钦州海红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制定了2020-2022年3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脱贫攻坚相关政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力争把“钦州海红米”培育成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情况
2020年全市耕种海红米面积约367 hm2,总产达935 t。其中钦州九河渡种植67 hm2,康熙岭镇种植108 hm2,东场镇种植70 hm2,尖山街道种植20 hm2,那丽镇种植25 hm2,黄屋屯镇种植13 hm2,犀牛脚镇种植13 hm2等。产业覆盖了7个乡镇、25个村,涉及种植农户5 800多户,年产值约2 200万元。
1.2 企业、合作社及加工产品情况
现从事钦州海红米生产、加工的公司企业有钦州市玖河流域农林产业苑科技有限公司、钦州市沃龙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海红米专业合作社有康熙岭镇新南村村民合作社、犀牛脚镇岭门村村民合作社、尖山街道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彩进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2家。
现海红米加工产品有海红米八宝粥、海红米五色饭、海红米健身米糊等。
1.3 钦州海红米认证与标准制定情况
“钦州赤禾”于2019年9月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20年10月制定《赤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赤禾栽培技术规程》2项广西地方标准。
1.4 产业模式发展情况
一是以“生态、绿色、安全”为宗旨,建立了 “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海红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等发展模式。二是以海红米基地为基础,融合旅游、休闲、特色农耕文化、养生等主题,建立涉及海红米的农家乐、特产专卖店、生态园山庄等,促进产业化多元发展的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
1.5 政策扶持情况
为鼓励海红米产业化种植,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田地,钦州市钦南区专门出台了《钦南区“钦州海红米”种植方案》《钦南区“钦州海红米”产业奖补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70多万元对种植户进行奖励补贴。
1.6 科研攻关情况
在钦州市开展海红米研发工作的合作机构主要有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广西农科院团队和钦州市农业农村部门,主要工作是通过收集全国水稻种质材料、诱变稻种进行耐盐品种和诱变株的筛选工作,探索建立“海红米种植技术路线图”。
在钦南区康熙岭镇新南村原生态海红米生产示范基地开展了海红米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旱种、矮化、施肥等关键性技术试验示范,并于2020年取得了海红米绿色栽培高产攻关新进展,建成了320 hm2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超过175 kg,比常规栽培亩增产50 kg、增产33.33%。
探索多种海水稻种养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在黄屋屯镇和尖山街道,已落实“海红米+禾虫/鱼/虾”立体种养试验示范基地面积约1.5 hm2,带动海红米立体种养亩均产值在6 100元以上,比常规栽培亩增产值1 540元。
1.7 产业及品牌宣传情况
一是钦州市于2019年10月、11月分别举办钦州海红米新闻发布会和品牌创建启动仪式,邀请17家中央、自治区和市级媒体单位,现场观摩采访报道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情况;二是通过开展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论坛,制作宣传片、宣传册在电视、手机客户端、报纸等媒体投放,推动社会各界认识钦州海红米的独特品性和保健作用,提高钦州海红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8 产品营销平台情况
一是由钦州市政府引导设置的现场免费体验店、各大酒店免费体验销售点;二是钦州当地的海红米零售实体店与特产店;三是钦州市各海红米生产示范基地;四是淘宝网、京东及钦州市官方公布的电商网络销售平台。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沿海滩涂地、咸酸田生产条件差,不适宜机械化精细耕作。据估算,全市适合栽种海红米且需要经围坝改造和土地平整的中期可利用面积预计2 000 hm2,需经土壤改良、海堤建设、内陆咸酸田改造后的远期可利用面积预计6 667 hm2,农田建设、改造目标任重道远。
2.2 品种退化、产量偏低
钦州海红米自身野生性强,在海水潮起潮落的自然灌溉条件下,植株生长过高(株高可达3 m),后期基本都会发生倒伏,亩产只有100 kg左右,产量较低。
钦州海红米品种包括沙埠赤禾、东场赤禾等多个近亲品种,且沿海乡镇农民有自留种和小面积种植习惯,逐渐出现了品种混杂、纯度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
2.3 种稻效益低、劳动力缺乏
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用工价格高,导致种植成本增加,且本身海水稻单产不高,稻谷收购价偏低,农民种植海水稻积极性不高。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多,而在第一产业中,沿海农村劳动力也趋向于水产养殖、果树等其他高经济产业,造成从事种稻的劳动力相对不足,加之从事海红米种植工作辛苦、效益低,多数农民宁愿选择丢荒也不耕作。
2.4 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
钦州海红米历来以农户家庭种植为主,且海红米产业起步较迟,以龙头公司、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大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程度低,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和技术生产标准。
2.5 产业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
钦州海红米产业创建启动时间较短,在品种改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供应、示范应用推广、产品宣传销售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短板,急需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2.6 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一是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弱、少、散等情况,加工能力低、工艺相对落后、创新投入不足,难以形成知名度高的高端品牌或热销产品;二是钦州海红米产品品质不够稳定,且市场定位主要为高端绿色保健产品,价格相对太高,面临竞争品种多、替代品多、消费群体范围窄、竞争力不强等困难。
2.7 后续宣传乏力
打造品牌、推广宣传是一个长期过程,钦州市在海红米产业后续宣传推广上未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态势,导致钦州海红米热度逐渐下降,不利于产业的后续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基础设施与基地建设
一是坚持做好内陆咸酸田改造、围坝护田、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海堤建设等工作,并配套好水利、电力、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降低种植成本,便利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益;二是建立规范的海红米生产繁种基地与高产示范基地,提升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海红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率,推动海红米生产向品质化、标准化、集中化、有机化方向发展。
3.2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加海红米相关项目立项,加强基层农技服务水平,稳定农户种植奖励补贴政策,引导创建各类海红米相关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激发群众种植热情和主动性,形成产业良性发展态势。
多渠道招商引资,通过实行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土地优惠等措施,积极引进大型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公司,并鼓励创立钦州海红米知名品牌与产品。
做好信息网站布置工作,及时发布生产、销售信息,提供服务咨询,鼓励订单农业,为企业、农户开拓营销渠道,利用信息手段助力钦州海红米产业的快速发展[1]。
落实农业人才引进政策,组织钦州市内专家学者、企业经营主体参加学术论坛,与区内外海红米研发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学习海红米先进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钦州市农技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3.3 加大科研与技术攻关
一是加强种植技术攻关,大力推广海红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加快开展钦州海红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认证;二是开展钦州海红米种养模式创新研究,如海红米套养小龙虾、禾虫[2]等水产品,增加单产效益;三是推进海红米品种杂交改良、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引种示范等科研攻关工作,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为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奠定良种基础[3];四是制定钦州海红米生产、加工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实现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绿色防控,实行标准化种植。
3.4 广泛宣传,开拓市场
一是通过“东盟博览会”“农博会”等农产品展览会和各类新闻媒体,利用钦州海红米这一特色地标品牌资源,围绕“生态、绿色、安全”主题,提高品牌认可度;二是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短视频、电商直播等网络宣传途径,拓宽销路,提高产品销量。
3.5 加大对加工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钦州海红米相关加工产品类别少、知名品牌少、产值较低,应在现有的系列品牌产品基础上,加大投入,提升加工工艺,大力开展新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革新,积极创建优质畅销产品和知名品牌,实现产业链延伸,扩大产业产值。
3.6 结合扶贫工作与三农产业联动,推进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壮大
通过产业项目的不断推进,可增加周边农民(贫困户)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同时,发挥海红米特色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将钦州市沿海低产咸酸田变荒为宝,减少耕地丢荒,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让更多农民群众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