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及策略
2021-12-25韦娥杰
韦娥杰
(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广西南宁 530104)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非常大。林业部门及森林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好现存林业资源,充分利用后备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储存量,推动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
1.1 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具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基础,相比较其他生态系统而言,森林的空间结构以及生物链更加复杂多样,其病虫、微生物种类也更丰富。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三大灾害之一,森林病虫害的暴发对于森林是毁灭性的,可以使暴发地的林木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些依靠林木而生的生物因此死亡,森林生物链被破坏。因此,林业部门和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将病虫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扩散以及暴发,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顺利开展[1]。
1.2 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是和谐共生的,彼此互助又相互制约,如果森林中的病虫害失去控制,害虫大量取食林木枝叶,病毒在林木中过度发展扩散,林木的生长会受到限制,甚至出现林木死亡情况,大量林木死亡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他生物因缺少食物而死亡,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控制好森林中的病虫害,能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平衡性,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森林中的生物就会越来越多,物种也越来越丰富,森林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1.3 提高林业三大效益
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可促使林木更好更快地生长,提高林木产量,同时各种林副产品品种、数量和产量也大幅增加,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形成更加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能够更好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改良土壤。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身心会更健康,生活幸福感提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2.1 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林业部门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中处于一线,需要充分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林业产业中的重要性。因此,林业部门需要定期组织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教育和培训,促使其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要自觉通过网络、文件、培训课堂等渠道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比如生物防治技术、人工防治技术等[2]。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林业发展战略计划具体内容,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适应本地区林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案,在有效提高林木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
2.2 加强森林检测力度
森林病虫害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有土壤传播、植物体传播、木材及其制品传播、昆虫传播、空气传播及动物传播等。因此,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科学有效地预防森林病虫害暴发。在植物体、木材和木材制品运输前要进行检疫,禁止携带病虫害的植物体、木材及制品运出产地,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在进行林木培育的过程中,林业管理部门需要随时随地对林木进行详细检疫,以此有效避免外来生物感染,防止病菌扩散对周围林木产生更大的为害。在森林病虫害蛰伏期,林业管理部门更需要加大检疫工作力度,并及时预测病虫害暴发趋势,以此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2.3 做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工作。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要经常进入林区内调查、了解森林病虫害的种类、数量、为害面积及为害树种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还可以查阅历史资料,分析森林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密切关注森林病虫害的发展动态,提前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林业管理部门想要及时发现并解决森林病虫害现象,就需要建立健全网格管理系统[3]。我国正处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林业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等将有关病虫害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研究,对定期暴发的森林病虫害进行紧密跟踪,以此有效地将森林病虫害遏制在萌芽时期。在森林病虫害对森林为害严重且森林生态系统无法自我修复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治理,以免造成更大为害。
2.4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繁杂的系统工程,只依靠人工管理和维护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4]。林业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林木植树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良好、健康生长。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要深入到各地各林区中进行调查和研究,查阅当地的气象资料、土壤分布情况资料及地形分布情况等资料,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林木生长特点、土壤结构等具体情况,如广西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降水充沛,适合种植一些杉木、马尾松、桉树等树种,同时通过育苗选择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植树造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5 科学造林和管理
按造林方式对森林资源分类,可以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目前广西的森林资源以人工林为主,造林和管理环节对提高森林抗病虫害能力非常重要。在人工造林过程中,根据地形、造林树种等情况采取全垦或者带状、点状等整地方式,改善苗木生长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为了减少对苗木树根的损伤,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倡使用营养杯苗进行造林,根据树种及造林目的设计不同的造林密度。为了提高森林抗病虫害能力,可以营造混交林。造林完成后及时管理,发现缺苗及时补种,清除病弱幼苗,合理施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抗病虫害能力。根据不同树种及培育目的进行合理间伐,为林木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日照和养分,促进林木更好更快生长,提高林木抗病虫害能力。
2.6 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
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不断创新,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和技术,提高防控力度和效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传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林木保护的实际需求,森林管理人员需要在传统技术上进行有效创新[5]。由于林业生产的特殊性,生物防治更适合应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因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减少对其他生物的伤害,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3 结语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稳定性和平衡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林业部门及森林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手段,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从而实现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