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2021-12-25

南方农机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结果表明耕地重金属

赵 磊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0 引言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过程中,优质耕地资源减少,具备可利用条件的耕地资源也存在不能满足生产活动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1-3]。此外,有毒害物质对耕地土壤造成污染也成为引起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5]。引起耕地污染的原因众多,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由于对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作物生长发育甚至人类身体健康均能产生损害,已逐渐成为造成耕地污染最主要的途径[6-7]。在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下,废弃物通过地表水、地下水或大气循环排放至自然界,由于废弃物中含有重金属污染物,对耕地资源的破坏往往不可逆,同时,重金属污染物可通过作物生态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污染影响。据了解,我国每年仅因污水灌溉引发的重金属污染面积达90万hm2,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超过2 000万kg[8-9]。2016年我国启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治理提到了新的高度,也为我国耕地保护和污损耕地土壤修复提供了重要指引。笔者从植物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在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耕地保护和污损耕地修复提供必要的借鉴。

1 植物修复技术在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植物可通过自身根系吸附固定作用降低耕地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耕地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降低十分显著。张颖等[10]对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综述。由于竹类植物对耕地环境扰动影响较小,且竹类植物生长周期短,生物量较大,应用于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中成本较低,与其他植物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张治国等[11]研究了6种菊科植物对采煤塌陷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吸附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6种菊科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Ni、Cr、Pb、Cd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P<0.05),其中洋姜和一年蓬对重金属污染物Cd的吸附效果最好。王娟等[12]研究了不同农作物对5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对耕地土壤中Cr、Cd和Pb的吸附效果最好,玉米、蔬菜与凤丹对耕地土壤中Cr的吸附效果最佳。吴兴玉等[13]对土荆芥和大叶醉鱼草在铅锌矿废渣中土壤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荆芥和大叶醉鱼草可有效吸附土壤中的Cu、Pb、Zn。杨丹等[14]研究了绿萝、吊兰、吊竹梅和花叶万年青等园林植物对河道淤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淤泥中重金属污染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其中绿萝对重金属Zn的吸附效果最为显著(P<0.05),吊竹梅对重金属Pb的吸附效果最为显著(P<0.05),且对重金属Zn的修复效率最高。植物吸附重金属污染物效果显著,且较为环保,但由于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时间较长。

2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在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应用

物理化学修复方法是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罗志远[15]应用物理筛分和EDTA淋洗联合修复技术对土壤中Pb、Cd、As的修复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物理筛分和EDTA淋洗联合修复技术对>0.074 mm粒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效果较为显著(P<0.05),但采用单一修复方法则无法实现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效果。许中坚等[16]进行了基于淋洗法的柠檬酸与皂素联合修复作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效果。研究发现,当浓度为40 mmol·L-1的柠檬酸与质量分数为3%的皂素在体积比达到1∶5条件下,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Pb和Zn的修复效果最佳,相同条件下,当其体积比达到1∶1时对重金属污染物Cu的吸附效果最佳。臧晓梅等[17]研究了沸石粉、生物炭和镉康对重金属污染物Cu、As、Cd和Pb的修复效果,研究表明,3种材料对重金属污染物均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但总体来看,沸石粉和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最佳。芮大虎等[18]通过冻融-淋洗土柱试验研究了EDTA和BCR作为淋洗材料对黏性土中重金属污染物Cd、Pb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EDTA在土体反复冻融状态下更有利于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淋洗,在7次冻融后,对Cd和Pb的吸附效率分别达到77.24%和37.78%。BCR材料对土壤中Cd和弱酸提取态Pb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32.32%和41.46%。

3 生物修复技术在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较为安全且绿色健康的修复方法,在新常态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常晨等[19]研究了NTA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种植高羊茅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Cd、Cu、Zn含量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浓度为10 mmol·kg-1NTA+菌液联合处理条件下,高羊茅地上部分对土壤中Cd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当浓度达到15 mmol·kg-1时,高羊茅根部对土壤重金属Cd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单独施加15 mmol·kg-1NTA时,对Cu的吸附效果最佳,以修复效果和经济成本角度来考虑,10 mmol·kg-1NTA+菌液联合修复性价比最高。周鑫等[20]利用蚯蚓和不同比例的稻壳炭联合修复工业污泥中的重金属,研究结果表明,在两者共施条件下可显著降低污泥中Zn、Cu、Pb、Cd含量(P<0.05),在稻壳比例为4%时,对重金属污染物Zn、Cu、Pb、Cd的吸附效果和转化能力均最佳。段靖禹等[21]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物炭和青霉菌梯度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As的固化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与CK相比,添加生物炭和青霉菌后土壤中As含量表现出显著降低(P<0.05),重金属污染物As中微生物多样性随施加生物炭浓度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接菌量在10%和20%条件下对As的中生物群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2%生物炭+10%青霉菌处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碳源利用丰度最高。陈任连等[22]分析探究了土壤重金属Pb和Cd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Pb主要以弱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的形式存在,Cd以弱酸可提取态为主,结肠菌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Pb、Cd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4 结语

耕地资源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更要重视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作为耕地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也是污损土地修复工作的重点。笔者对植物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在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耕地保护和污损耕地修复提供必要的借鉴。

猜你喜欢

结果表明耕地重金属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鱼头中重金属含量真的很高?
吃蘑菇不会重金属中毒
吴世忠呼吁:加速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源头转变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